滨城区名人录
唐赛儿
  唐赛儿,知名于明成祖永乐年间。济南府蒲台县(今山东滨县)人。明初著名农民起义女领袖。她借白莲教发动群众,聚众数千人揭竿而起,并发展到2万多人,打击了明王朝的封建统治,使全国为之震动。明朝初年,社会动荡,建文元年(1399年)的“靖难之变”、朱棣称帝后的屡次北征,以及移都、营建北京城垣宫殿等等,加重了人民的赋税差役负担。进入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山东连续发生水、旱灾害,瘟疫流行,百姓流离失所,“卖妻鬻子,以求苟活”。唐赛儿的丈夫林三,就是这时染疫病亡的。百姓的苦难,唤起了唐赛儿的反抗之心,她开始以宗教活动的形式,发动起义。唐赛儿自幼好佛诵经。林三死后,唐赛儿经常去坟地祭奠。一次祭完
[] 明初山东农民起义首领 (1399~?)
胡旦
  字周父,宋代渤海县人(今滨城区人)。公元978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宋太宗钦点为状元,被委任升州通判。当时,江南刚刚平定,南唐时出家的僧人多数还俗,胡旦认为他们缺房无田,极易聚而为盗,主张在他们脸上刺字,收为黥兵。随后调任左拾遗,又曾任海州知州。胡旦喜欢议论时政利弊,多次-。983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黄河决口,很快被堵复。胡旦向太宗呈献《河平颂》,-,攻击宰相赵普等,宋太宗极为不满,将其贬为殿中丞、商州团练副使。胡旦曾上《平燕议》,主张利甲兵、雄士卒、饶给养,“齐心平敌,恢拓旧境”,因复起,任直史馆修撰,预修国史。胡旦少有才学,善于文辞。中状元后,为将作监丞,通判升州,迁左拾遗,入直
[]
杜受田
  杜受田(1788~1852),字芝农,清滨州旧城里人(今滨城镇南街杜家),其父杜谔为嘉庆时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其家世显赫,久有“书香官宦门第,进士多人之家”,因杜家“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并有加授“太师太保”的高官,《中国文学大词典》、《书画大词典》、《中国名人大词典》对其家均有记载。清道光三年,杜受田会试第一,殿试二甲第一,选庶吉士,授编修,后为山西学政。道光十五年特召进京,直-房,教授太子读书。道光十八年,升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充-房总师傅、实录馆总裁。咸丰后,加太子太傅兼吏部尚书,调刑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1852年(清咸丰二年),山东、江淮地区受灾甚重。杜受田上疏请
[] (17881852)
韩镛
  韩镛字伯高,生卒年不详,元滨州渤海县(今滨城区)人。1318年(元延祐五年)进士,授将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1327年(元泰定四年)转国子博士,拜监察御史。后历任浙西廉访使、江浙财赋副总管、国子司业、南行台治书侍御史等职。顺帝初,历佥宣徽及枢密院事,翰林侍讲学士,侍御史。因其性格刚介,被人诬其赃私而罢归。三年后,台臣辩其冤,复起为参议中书省事。1347年(元至正七年),朝廷慎选守令,参知政事魏中立言:“当今必欲得贤守令,无加镛者”。于是授镛饶州总管。饶州风俗,特别敬奉鬼神。当地有一觉山庙,自昔为祸于民。为盗贼者事之尤勤,每作案必在此庙占卜吉凶。镛来后,将此庙焚毁,土偶沉于江。下令凡境内淫祠皆毁
[]
刘效祖
  刘效祖(生卒年不详),字仲修,号念庵。滨州(今山东滨县一带)人。多年寓居京都,故又称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明代散曲家。刘效祖家世不详。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登进士第,历卫辉知府推官、户部主事,官至陕西按察副使,坐内计免官。他早年志在经世致用,报效国家,然却负才不遇,与时龃龉,终致政治失意。于是退居故里,寄情词曲,以抒写其郁抑愤懑的情怀。刘效祖的词曲小令,知名当世。一曲甫出,街谈巷诵,以致朝廷内外皆知其名。“穆庙(明穆宗朱载垕)遣中官出索其诗,都人传其事,以为本朝所未有也”(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今传《词脔》收其小令112首,套数1篇。曾因仰慕元代汪元亨,写《归田录》和诗100首
[] 明代散曲家
杜翰
  杜翰 (1806—1866)字鸿举,号继园,杜受田之长子。滨州(今滨城区) 人。1835年(道光十五年)中举人,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中进士。1852年,其父杜受田去世时,杜翰正在湖北学政任上,奉命由湖北赶赴江苏护送其父灵柩回京。1853年底,以工部左侍郎入值军机,负责京城巡防事宜。杜翰素有才干,勇于任事,颇得咸丰皇帝的倚重和信任。1860年(咸丰十年)任会试总裁。9月,英法联军进逼北京,杜翰随咸丰帝逃往热河, 任礼部右侍郎、军机大臣。次年8月,咸丰帝病危,命与载垣、 端华、肃顺等8人同受顾命,赞襄政务,总摄朝政,成为著名的“顾命八大臣”之一。咸丰帝死后,御史董元醇疏请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
[] 顾命八大臣 (18061866)
程庭芳
  程庭芳(1911一1968),蒲台县寺后圩村(今滨城区)人,出身农民家庭。9岁入小学,先后就读于北镇鸿文中学、潍县广文中学、济南齐鲁大学附属中学。1932年考入齐鲁大学天算系,1936年获理科硕士学位,被聘为齐鲁大学天算系助教,兼管天文观测工作。1937年参加中国天文学会,任变星观测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齐鲁大学迁校成都,天算系停课。程留驻济南负责维护教学仪器,并进行太阳黑子和变星观测。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中山大学天文系和齐鲁大学天算系合并,设南京大学天文系。程以极大热情投入南京大学天文系的创建工作,并被聘为副教授兼天体测量研究室主任。程长期从事天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编写了大
(19111968)
游百川
  游百川(]822—1895),字汇东,号梅溪,滨州(今滨城区)杜店镇中游村人。1862年(清同治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同治六年迁御史,巡西城。宗室宽和、宽亮等所行多不法,百川不避权贵,奏劾惩治。1868年(同治七年)上疏严禁各省栽种罂粟。又上疏论内外官场积弊,主张“除吏弊在肃官方,尤在扬士气”。请“择贤隽数员,付以事权,专其责任。察有胥吏舞弊,据实上陈,仍以勤惰定功过,赏罚既明,人才自奋”。1873年(同治十二年)穆宗亲政,命重修圆明园,奉慈禧太后驻跸。百川与御史沈淮皆上疏谏阻,穆宗震怒,召百川诘责。百川侃侃正言申辩,决不屈服,穆宗为之动容,遂改初衷。一时刚直敢谏之名轰动朝野。1879
(18221895)
杜堮
  杜堮(1764—1858)字次 ,号石樵,谥号文端。滨州(今滨城区)人。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乾隆皇帝巡游泰山,召试第一,恩赐举人。1801年(嘉庆六年)中进士,翌年授翰林院编修。1815年(嘉庆二十年) 任顺天学政。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 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1821年(道光元年)任兵部右侍郎,随即任浙江学政。1835年(道光十五年)皇上因其年老,由兵部调公务较轻的礼部,任左侍郎,且特许其不必经常到衙,以便休养。第二年便请旨病休在家,一面养病,一面致力于著述。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重赴鹿鸣宴,加太子太保衔。1852年(咸丰二年)其唯一的儿子杜受田因督办山东、江南赈务,病故于江
(17641858)
郑钦
  郑钦(1860一1925),字幼亭,滨县(今滨城区)张集乡皂户赵村人。清末生员。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赴日留学,就学于日本宏文学院师范速成科。早期同盟会会员。归国后倡导新学。联合学界人士张保庆、郑连坤、刘起鹗等,募集资金,创立牡丹台私立小学堂,自任堂长,教授新知识,宣传新思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郑钦、阎容德(字绶卿)等密邀滨州、惠民、青城、阳信、无棣、沾化、蒲台、利津、乐陵、商河等10州县同盟会员,于12月10日夜聚会于牡丹台小学,成立10县联合会。商定各回本县筹办民团,组织抗清斗争。1916年郑出任滨县劝学所所长,提倡国民教育,在县知事吴福森支持下,全县小学由50处发展到200
(18601925)
薛九令
  薛九令(1882—1966)滨城区人。16岁当黄河河工。民国时期曾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工程队长。1946年投身人民治黄事业。60余年中,参与决策和主持了黄河、淮河、 长江堵口、 截流工程30多次,参加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黄河河务局主持的《黄河埽工》一书的编写,被誉为“黄河埽工专家”。
(18821966)
杜
  杜 (1808—1865)字汉升,号筠巢,杜受田次子。滨州(今滨城区)人。1832年(道光十二年)中举人,1835年(道光十五年)中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历任户部右侍郎、工部左侍郎。1860年(咸丰十年) 以钦差身份任督办山东团练大臣,负责镇压山东境内的反清力量。他主张裁撤冗员,精兵简政,提高战斗力,节省开支,减轻农民负担,但未得施展,就被同治皇帝撤回。1865年(同治四年)病逝京城家中。
(18081865)
全部滨城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