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名人录
萧望之
  萧望之(约前114年—前47年),字长倩,萧望之是萧何的六世孙(《南齐书》《梁书》记载 ),东海兰陵(今山东省兰陵县兰陵镇)人,徙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历任大鸿胪、太傅等官。汉宣帝时,曾被丙吉推荐给大将军霍光,但由于望之看不惯霍光的倨傲,所以得不到霍光的重用。萧望之以儒家经典教授太子(即汉元帝)。反对封冯奉世为侯,建议和亲乌孙,善待归附的匈奴呼韩邪单于。甘露三年(前51年),在长安未央宫殿北石渠阁皇家图书馆,召集诸儒讲《五经》同异,并加评议。汉元帝即位后,以前将军光禄勋,领尚书事辅佐朝政,甚受尊重。后遭宦官弘恭、石显等诬告下狱,愤而自杀。萧望之主治《齐诗》,兼学诸经,是汉代《鲁论语》的知名
[] 麒麟阁十一功臣 (前114前47)
武乙
  武乙,商朝国王,姓子名瞿。商王庚丁之子,康丁死后于前1147年继位,在位35年,卒于公元前1113年,死后由其子太丁(也作文丁)继位。传说被雷击而死于渭水流域,一说死于战事,葬于殷。武乙在位时,巫教势力极大,经常假借天意钳制商王的行动,武乙便想方设法打击巫权。有一次,他命工匠雕了一个木偶,状貌威严,冠服齐整,称作天神。他约天神和他-,又命令一个臣子代替木偶,作为天神来与他-,臣子怕武乙,步步退让,以大输而告终。武乙推局指着木偶大笑说:“你既然是天神,怎么会输给我,如此不灵验,不配称天神。”还命令左右痛打木偶。又有一次,武乙命人制作了一只皮袋,盛满兽血,挂在树枝上,他亲自挽弓仰射,射破皮袋,兽血
[] 商朝第二十八任君主 (?~1113)
萧嵩
  萧嵩(?-749年),字乔甫,号体竣,兰陵人,唐朝宰相,梁武帝之后,后梁明帝玄孙。萧嵩最初担任洺州参军,后得到连襟陆象先的提拔与宰相姚崇的赏识,累迁至尚书左丞、兵部侍郎。在担任河西节度使时,萧嵩用反间计除掉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又任用张守珪等名将,大败吐蕃,被拜为宰相,进封中书令、徐国公。他任相数年,并无治国之能,凡事唯唯喏喏,从无见解,后改任尚书右丞相,加太子太师。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萧嵩致仕,此后在家安享晚年。天宝八年(749年),病逝家中,追赠开府仪同三司。早期事迹萧嵩相貌英俊,生有一部美髯,娶会稽贺氏之女为妻,与陆象先是连襟。当时,陆象先担任洛阳尉,又是宰相之子,士人争相结交。而萧
[] 唐朝宰相 (?~749)
萧琛
  萧琛(478―529),一作萧璨,字彦瑜,兰陵人,南朝梁学者、-。萧琛生于宋顺帝升明二年(478年),卒于梁武帝中大通元年(529年),年五十二岁。(文艺辞典续编作生于升明二年,卒于中大同二年,年亦五十二岁。此依梁书本传重行推算)。祖父萧僧珍,为南朝宋廷尉卿。父亲萧惠训,为太中大夫。个人简介 萧琛雅爱音乐、诗书及醇酒,能文且富辩才。受梁武帝所重用,晚年任金紫光禄大夫。因范缜着神灭论,否定因果轮回,故引起论争。而萧琛亦作难神灭论批判之,并阐扬其所持之佛陀观。著有《汉书文府》、《齐梁拾遗》文集。 史书记载 《梁书·卷二十六·列传第二十》:萧琛,字彦瑜,兰陵人。祖僧珍,宋廷尉卿。父惠训,太中大夫
[南北朝] 竟陵八友 (478529)
萧妃萧淑妃
  萧淑妃(?-655年11月27日),唐高宗李治的妃嫔,南朝士族兰陵萧氏望族,齐梁皇室后裔,生许王李素节、义阳公主、高安公主。高宗李治为太子时,萧氏为良娣。唐高宗登基之后,晋为淑妃,宠冠后宫。后在与武则天的宫廷斗争中失败,被废为庶人,关押在暗室,被武则天砍去手足,浸泡在酒缸中,最终被折磨而死。萧氏因漂亮聪慧,选进东宫,封为良娣。萧良娣生下一子两女。萧良娣最初生下女儿义阳公主;646年萧良娣生下儿子许王李素节,649年萧良娣生下女儿高安公主。后来唐高宗即位,改封良娣为淑妃。萧氏因姿色妖媚受宠,而又阴狠善妒,导致王皇后失宠。萧淑妃原本在武则天进宫前,宠冠后宫,甚至到不把王皇后放在眼里。当时王皇后对萧
[] (?~655)
萧育
  萧育(公元前76年—公元3年),字次君,号广成,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人,前将军、光禄勋萧望之之子,相国萧何七世孙。西汉晚期-。他曾经辅佐过元帝、成帝、哀帝三代君主,历任太子庶子、御史、使匈奴副校尉,后又为茂陵令、南郡太守、冀州、青州两郡刺史,长水校尉,泰山太守,入守大鸿胪。后来,萧育因病辞官,病好后被任为光禄大夫、执金吾,汉平帝元始三年去世,终年80岁。妣陶氏,生一子:萧绍。历任要职萧育年轻时因父恩荫担任太子庶子。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汉元帝刘奭即位后,萧育担任郎官,但因有病免职,后来担任御史。大将军王凤因为萧育父亲萧望之的名望和他自己才能突出,任命他为功曹,升任谒者,担任出使匈奴的副校
[] (前763)
萧诚
  萧诚(生卒年不详),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人。他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同时,他还是一个善于制造斑纹纸的专家。萧诚是南朝萧梁的后裔,并受其祖上的影响。萧诚起家奉礼郎,官至右司员外郎,是一个品级不太大的京官。在为官期间,萧诚颇有声望。萧诚多才多艺,擅文墨,而且是一个很认真的封建文人。他所为词翰,十分讲究,一丝不苟,善于推敲,思慧敏捷,是一个比较全面的艺术人才。在书法艺术方面,造诣尤深。唐朝立国后,从唐太宗李世民到各文武大臣,十分重视书法艺术。李世民亲为《晋书》撰写《王羲之传论》,以至使书法艺术在唐代再次兴旺发展,代代相因。唐玄宗开元初年,人们崇尚前代名臣褚遂良等人的书法艺术,在这些人之中,萧诚由
[]
萧悦
  萧悦(生卒年不详),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人。唐代中期著名的画家。萧悦在唐朝官协律郎。这是太常寺的一名小官。太常寺管礼乐、郊庙、社稷之事。协律郎系正8品以上,掌和律吕,也就是负责组织在祭祀和节庆仪式中演奏的乐曲。关于他的生平事迹,除了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中有些描述外,其他目前尚无所知。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到杭州任刺史,在那里见到了萧悦,并与他相交为朋友。这时候的萧悦,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他的生活窘迫,晚景凄凉,饱经人世间的苦辛。萧悦工于书画,尤其善于画竹,而且很有特色。中国墨竹画,肇始于唐明皇李隆基,而传人则是萧悦。当时,萧悦画的墨竹首屈一指,无与伦比。萧悦本人也视为珍品。有
[]
丘巨源
  丘巨源(?—484年),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人。南朝齐文学家。丘巨源少年时期,在丹阳郡举为孝廉,为宋孝武帝所知。大明五年(461年),敕助徐爰撰修国史;大明八年(464年),江夏王刘义恭使掌书记。“明帝即位,使参诏诰,引在左右”,成为内廷中显赫的文士。之后,“自南台御史为王景文镇军参军,宁丧还家。”(《南齐书·丘巨源传》)宋废帝元徽初年,大权已旁落到萧道成之手中,同时刘宋政权进入纷乱的衰败之期。刘休范父子有问鼎之志,“以巨源有笔墨,遣船迎之,饷以钱物”。拟请丘巨源去他们藩守的浔阳。丘巨源没有贸然行动,而萧道成又命他暂留京师,使其未党附刘休范父子而随顺了萧道成,并在刘休范谋反时,于中书省撰写
[南北朝] (?~484)
萧至忠
  萧至忠(?-713年),兰陵(今山东兰陵)人,唐朝宰相,秘书少监萧德言曾孙。萧至忠出身兰陵萧氏皇舅房,早年曾任畿尉,后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因依附武三思被擢升为御史中丞,改任吏部侍郎。景龙元年(707年),萧至忠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景龙三年(709年),升任侍中,依附于皇后韦氏。唐隆政变后,萧至忠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刑部尚书、中书令,封酂国公。开元元年(713年),萧至忠与太平公主图谋不轨,意欲作乱,结果事情泄露。唐玄宗发动先天政变,诛杀太平公主党羽,萧至忠伏诛。人物评价张鷟:唐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李晋、中书令崔湜、萧至忠、岑羲等,皆外饰忠鲠,内藏谄媚。 刘昫:① 至忠虽清
[] 唐朝宰相 (?~713)
缪袭
  缪袭(186—245年),字熙伯,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人。三国魏文学家。缪袭家世、生平,史籍记载甚为简略。只知他的父亲缪斐(字文雅)是汉末名儒,“该览经传,事亲色养”(《三国志·魏书·王卫二刘傅传》注引《先贤行状》),朝廷征为博士、六辟公府,皆未赴职,是一位淡于名利、终身不仕的隐君子。缪袭早年曾被辟为御史大夫府的僚属,历事魏四代皇帝,官至尚书、光禄勋。缪袭富有才学,一生著述甚丰。《隋书·经籍志》著录《列女传赞》1卷、文集5卷,均佚。他与汉末文学家、哲学家仲长统友善,曾为其所著《昌言》撰表,载《三国志·魏书·刘勋传》裴松之注,详叙仲长统生平、才学,是较早的仲长统传记性的文字。其他,有《
[三国] (186245)
萧德言
  萧德言,雍州长安人,齐尚书左仆射思话玄孙也。本兰陵人,陈亡,徙关中。祖介,梁侍中、都官尚书。父引,陈吏部侍郎。并有名于时。德言博涉经史,尤精《春秋左氏传》,好属文。武德年间,任东宫属臣太子洗马。 贞观中,除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德言晚年尤笃志于学,自昼达夜,略无休倦。每欲开《五经》,必束带盥濯,危坐对之。妻子候间请曰:“终日如是,无乃劳乎?”德言曰:“敬先圣之言,岂惮如此!”时高宗为晋王,诏德言授经讲业。及升-,仍兼侍读。寻以年老,请致仕,太宗不许。又遗之书曰:朕历观前代,详览儒林,至于颜、闵之才,不终其寿;游、夏之德,不逮其学。惟卿幼挺珪璋,早标美誉。下帷闭户,包括《六经》;映雪聚萤,牢笼
[]
萧由
  萧由,字子骄,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人,西汉大臣、经学家萧望之的儿子。初任丞相西曹卫将军掾,升任谒者,任出使匈奴副校尉。人物生平后来被举荐贤良,任定陶县令,升为太原都尉,安定太守。治理州郡有声望,很多人称赞和举荐他。当初,汉哀帝做定陶王时,萧由任定陶县令,违背了定陶王的意思,很快,朝廷罢免萧由为百姓。汉哀帝去世,任复土校尉、京辅左辅都尉,升为江夏太守。因扫平长江上的盗贼成重等人有功,增加俸禄任陈留太守。元始年间,修筑明堂和辟雍,召集诸侯王大举朝会,征召萧由任大鸿胪,恰巧他有病,不能主持礼仪接待宾客,回去任原来的官职,因病免职。后来又任中散大夫,在官任上去世。 史书记载《汉书·卷七十八·萧望之传
[]
王良
  王良,字仲子,东汉东海兰陵(今苍山)人,王良出生在兰陵一个普通农家,自幼勤奋好学,刻苦攻读。先习《小夏侯尚书》(西汉宣帝时夏侯胜通晓《尚书》,称大夏侯,其从兄之子夏侯建,从胜字,号小夏侯),对儒经书之一的《尚书》下了很大一番苦功。因此,青年时代的王良就成了一名造诣很深、颇有名气的学者了。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他无心仕途,称病在家不去做官,隐居乡里耕读度日。他虽然生活清贫,却养成了勤俭朴素的好习惯。当后来时局平定后,他在家乡办起了一所学校,教授学生。由于他学问深厚,远近闻名,又加他教学有方,一时名声大振,学生云集,四方学子纷纷前来求学,以“小夏侯尚书教授千余人”,于是震动了京师
[]
萧颖士
  萧颖士(716—768年),字茂先。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人。唐代散文家,与李华齐名,并称“萧李”,并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萧颖士为南朝梁宗室的后裔,世为官宦之家,因而较有条件受到良好的教育。史载,他自幼聪颖好学,过目成诵,四岁能文,10岁补太学生,19岁即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举进士,对策第一。天宝初年,补秘书正字,奉使至赵卫间搜求遗书,久未复命,被劾免官。后召为集贤校理,因不肯谄事宰相李林甫,受其排斥,出为广陵参军事。心有不平,作《伐樱桃树赋》以讥刺,触怒林甫,遂免官。曾依《春秋》体例,撰写编年史百篇。史官韦述荐以自代,召为史馆待制,不肯屈事李林甫,再度免官。后李林甫死,在安史乱
[] (717768)
徐孝嗣
  徐孝嗣(?-499年),字始昌,东海郯(今苍山县二庙乡)人。南朝宋、齐宰相,文学家。其祖父徐湛之为宋司空,父亲徐聿之为著作郎。祖父徐湛之因效忠宋文帝刘义隆而遭叛逆所杀。接着家门也被抄斩,其父徐聿之、二叔徐谦之也被杀,三叔徐恒之是武帝刘裕的女婿才得以幸存。其母此时也有身孕,幸免于难,后就生下了这个遗腹子徐孝嗣。由于他幼年遭不幸,使他过早地品尝了人生五味。八岁那年,他袭三叔父爵为枝江县公,当他去拜见孝武帝时,泪流满面,自始至终都是含泪对答,令孝武帝心酸。孝武帝见徐孝嗣长得风度翩翩,一表人才,言谈举止端庄大方,因此受到特别厚爱。后来被召为驸马,娶康乐公主为妻。明帝泰始二年(467年)拜他为驸马都尉,
[南北朝] aaa (?~499)
王鸿祯
  王鸿祯,地质学家 1916年11月17日生于山东苍山。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47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前寒武纪地质、大地构造学和地质学史。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建立四射珊瑚系统分类和演化阶段。80年代建立中国构造单元划分及名词体系综合研究了中国地壳构造演化和古地理发展提出全球构造阶段划分与构造格局重要演变。90年代研究层序地层与古大陆再造,提出地球节律的普遍性和全球大陆基底构造单元划分与泛大陆聚散周期,形成了全球构造的活动论与历史发展的点断前进阶段论相结合的地球史观。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62010)
何思澄
  何思澄(约479-532年),字元静,东海郯(今苍山县长城镇)人。南朝梁文学家。父何敬叔仕齐为征东录事参军、余杭令。何思澄起家为南康王侍郎,累迁安成王左常坐、太学博士、安成王引参军兼记室,除廷尉正。天监十五年(516年)任太子詹事,迁治书侍御史,再迁秣稜令,入兼东宫通事舍人,除湘东王录事参军兼舍人。出为黟令,卒于武陵王录事参军任上。何思澄一生仕进平平,文学成就颇为可观。他出生在一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少勤学,工文辞”。随安成王府驻江州(今江西九江市),登庐山曾作《游庐山诗》,当时文坛领袖沈约看了此诗,大加称赞,自谓不如。沈约在京城建康郊外的住宅里新建一座楼阁,请书法家将何思澄的《游庐山诗》题于
[南北朝] 南朝梁文学家 (479532)
萧衡
  萧衡(684—752),字景平,太子太师萧嵩之子,太仆卿、驸马都尉。娶唐玄宗李隆基女新昌公主为妻。与新昌公主之子萧复为宰相。天宝六年(747年),新昌公主因驸马萧衡身亡,奏请出家为道士。遂在崇业坊立新昌观。卒于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终年69岁,葬长安城西。妣李氏新昌公主,生五子:萧戡、萧复、萧巽、萧升、萧鼎。
[] (684752)
全部兰陵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