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历史人物介绍3
孙承佩
  孙承佩(1915.12~1990.10)原名耿佃文,新城镇城北村人。1930年考入青州师范,1931年借用同学孙承佩毕业证书,考入北平大学商学院,故延用此名终生。就读期间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参加过“一·二九”学生-。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由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部派往山西国民党十九军政治部工作,1940年在陕西省宜川市任“民族革命通讯”部主任,1943年在重庆先后担任《新蜀报》主编、美国新闻处中文部翻译。194
(19151990)
牟际震
  牟际震(1912~1989.07)字紫东,新城镇城北村人。20世纪30年代毕业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先后从事书报美术装帧设计和工作。他专长书法,爱好金石篆刻和绘画艺术,尤其在印刷字体设计方面贡献最大,被誉为“长牟”、“扁牟”、“长黑”、“扁黑”四种标题字体设计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甘肃省委员会副主任、《甘肃日报》高级。1956年,他应邀参加人民日报社提出并组织革新印刷标题字体式工作,到1958年首次在全国创写新型“长宋”字体获得成功。
(19121989)
刘锡锟
  刘锡锟(1916~1986)索镇刘茅村人。自幼崇拜英雄,迷恋武术,经常舞枪弄棍,摸爬滚打锻炼。1937年在其表兄王幼平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0月参加长桓地区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1月参加由中共党员姚仲明、廖容标等领导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第五军,入伍后担任廖容标警卫员,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练就一身过硬的杀敌本领,他武功高强,能徒手爬高,飞马倒立,蹬里藏身;使双枪,枪法打的准。在八路军山东纵队四中队一旅、四旅、鲁
(19161986)
田宜湖
  田宜湖(1922.08~1981.10)起凤镇夏一村人。出身田氏整骨世家,自幼随父学医,得其真传,1949年正式行医,后调到起凤人民公社卫生院工作。他对传统医术,精益求精,且不墨守成规,使祖传医术又有新的发展。每天前来就诊者多达三四十人,其医疗范围遍及全国各地,慕名求医者络绎不绝。特别是淄博市各厂矿、胜利油田等大型企业,凡职工跌打损伤后,多到此就医治疗。经其治疗的患者,痊愈率高,后遗症少。如张店区湖田村张某,男,因肩关节脱位,曾到外地两
(19221981)
张桓东
  张桓东(1919.03~1967.05)曾用名张经柱,字华锋,索镇北辛村人。1937年在长山中学马耀南、廖容标带领下走上革命道路,成为当时-骨干。1938年2月在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特务大队任职。率领部队在桓台、长山一带坚持抗日游击战,与日军、汉奸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2月任长桓县大队中队长。1945年,担任索镇区长、区委书记后,积极配合三地委工作团开展“反奸诉苦减租减息”斗争,全区支前工作走在全县前
(19191967)
王自衡
  王自衡(1896—1939),山东省保安第二十四旅少将旅长。山东桓台县昝家庄人。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王子衡与一些志同道合的进步青年在当地积极进行抗日活动。同年冬,侵华日军进占山东。时任桓台县警备大队副大队长的胡凤林返回家乡,在唐山镇拉起抗日队伍。随即,桓台县的爱国志士及其亲朋好友,纷纷携枪投靠,很快聚集了三十多人。并于年底组成了一支以当地武装力量为基础、以部分国民党员和旧军人为骨干的抗日队伍。编成一个大队,胡凤林任大
(18961939)
李玉岭
  李玉岭(1921-1947)山东省桓台县人,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副营长。193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进入山东抗大一分校学习。战斗是,他冲锋陷阵,勇猛杀敌。一次,在攻打敌据点时左臂负伤,但他仍顽强地战斗着,被誉为“独臂英雄”。1947年6月,他率领九连插入敌人的心脏,在敌七十一军部附近选择冲锋道路时,中弹牺牲。
(19211947)
路子玉
   路子玉(1917-1968年)生于山东省新台县。伪满康德10年(1943年)随父亲来到阿城,因家庭困难,给地主当半拉子,以后陆续当长工。1945年九·三后,他参加土地改革运动,是农会的积极分子,1948年建政时,被选为双河区三阳村的行政村长。195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51年任三阳村供销合作社主任。1954-1956年,两次被选为阿城县供销合作社监事会监事。1958年调双丰公社供销合作社任支部书记、主任,同时被选为双丰公社党委委员。
(19171968)
王士祯
  王士祯(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
[] (16341711)
耿浩
   耿浩(1928-)山东桓台人。擅长漫画.中国画.书法。青岛装潢事务所主任,工艺美术师。自幼喜爱绘画,青年时代在一所私立美术学校学习素描.彩画,后长期从事漫画创作。近千幅漫画作品刊登于《人民日报》.《文汇报》.《漫画》月刊及《当代漫画家作品》等报刊上。代表作:《淘气的孩子多吃糖》.《念珠改行》入选第六届和第七届全国美展;《新貌旧颜》由香港南奥出版社编入《中国当代漫画家作品选》;《金蝉脱壳》1986年刊登于,《讽刺与幽默》。现为中国美术家
宋丰光
  宋丰光(1956.—)山东桓台人。擅长中国画。198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1990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现任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作品《暮霭图》获首届中国花鸟画展佳作奖,《孔子见老子》入选全国首届中国画展,《紫雾》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樨草》获全国首届人物画展银奖。出版 《宋丰光、张锦平画集》,中国画坛百杰画库《宋丰光、张锦平作品精选》,出版有《中国人物画》。 
田茂国
  田茂国,1967年生,山东桓台人,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 2004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画精神”专题班,师从陈平教授;2005年考取中国画研究院龙瑞艺术工作室,师从著名山水画家龙瑞院长、范扬教授。  2005年参加中央美术学院“学院之光”优秀作品展 2005年在济南齐鲁国际艺术馆举办田茂国山水画展 2004年参加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第十届全国美展 2004年参加中
周敬祥
  周敬祥(1969—1982)桓台县马桥乡西圈村人。马桥乡董圈小学学生。1982年6月20日, 为救游泳落水的同学牺牲。为了表彰周敬祥的英雄事迹,共青团桓台县委、县教育局、县妇联、共青团惠民地委发出了《关于开展向优秀少先队员周敬祥学习的通知》,并授予“少年英雄”、“优秀少先队员”称号,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其为革命烈士。
(19691982)
张国中
  张国中 (1919—1980)又名张经荣、 张心、张兴伯。桓台县索镇北辛庄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人民抗日联军第二师宣传队长、桓台县第三区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清河地委宣传部科长、渤海区党委城工部科长。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中共德州市委书记、市长,中共德州地委副书记兼工业部长,五○一厂党委书记,淄博市委第二书记,山东工学院党委书记,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革委会主任,山东海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等职。1980年病逝。
(19191980)
刘希伴
  刘希伴(1904—1980)桓台县荆家镇东刘村人。省农业劳动模范。1952年,在本村组织18户农民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任组长。1953年冬,被评为山东省农业生产劳动模范,并出席省劳动模范大会,获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农业劳动模范奖章” 。1956年3月出席山东省社会主义农业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56年任红星农业社社长。1980年病故。
(19041980)
王守福
  王守福(1919—1980)桓台县田庄镇大庞村人。1952年组织生产互助组。1953年成立星火农业合作社。1953年被评为县劳动模范。后多次参加省劳模会和华东地区劳模大会。 195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赴京参加农业展览会。他带领群众兴修水利, 整修全村64眼旧井,打机井25眼,使全村940亩耕田,全部变成水浇田。1964年,大庞村平均亩产粮食400公斤。1956—1957年亩产黄烟325公斤。他曾5次改进烘烤烟炉, 其成果
(19191980)
李贤荣
  李贤荣(1955—1979)桓台县邢家乡吉托村人。1975年入伍。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班长。他所带的班,先后18次受到连、营奖励。1979年3月2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谅山战斗中牺牲。所在部队为其追记一等功,并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19551979)
张希五
  张希五(1909—1973)桓台县人。农工民主党党员。1935年开始行医。1958年任济南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1961年被山东省卫生厅批准为名中医。擅长妇科,兼通内科、儿科。著有《妇科医案医话集》《临床杂谈录》及十余篇论文。曾任农工民主党济南市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政协常委。1973年去世。
(19091973)
荆象海
  荆象海(1920—1971)桓台县人。曾任济南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工区副主任。1951年参加工作。历任济南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员、工区副主任等职。1958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生产者。1971年去世。
(19201971)
毕庆堂
  毕庆堂 (1916—1969)原名永福。桓台县前毕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8岁入私塾,1931年春考入索镇高级小学,毕业后入本县师范讲习所读书。1935年考入青州山东省立第十中学。1938年2月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连指导员、副教导员、教导员等职。参加了泰山区和沂蒙山区反“扫荡”、反击国民党顽固派李仙洲部、消灭土匪刘黑七等战斗。1943年12月调鲁南军区一分区发展地方武装,任费(县) 西大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6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