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历史人物介绍2
丁鸿儒
  丁鸿儒(1919—1975)淄博市博山区人。中共党员。1938年参加抗日活动,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兵工厂副厂长、 鲁中二军分区后勤处军工股股长。1948年后,历任淄博制酸厂厂长、山东机器厂党总支书记、张店钢铁厂副厂长等职。1975年去世。
(19191975)
李焕章
  李焕章(1907—1973)博山县乐疃镇马公祠村(今属淄博市博山区)人。淄博机械工业的创始人之一。14岁随父客居苏州,在一家杂货店当小伙计,后任账房先生。18岁时,杂货店倒闭返乡。次年,经人介绍到柳杭博盛祥铁工厂学徒,因勤快好学,不久即负责“跑外”,又升账房先生。1932年,恒泰铁工厂濒临倒闭,掌柜孙恩普聘李焕章替职。他到任后,使恒泰铁工厂振兴,跃居博山铁业之首,生产的蒸汽泵、蒸汽绞车、矿车等产品成为悦升、鲁大等煤矿需要的热门货。他求新
(19071973)
高秉坊
  高秉坊(1890—1970)字春如。淄博市博山区域城镇李家村人。191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森林科,后任济南模范森林局局长。所著《中国森林学概论》由商务书局出版。1927年任广东革命政府工商部赋税司司长,后兼任直接税筹备处主任、直接税署署长,成为中国直接税的创办人。1934年主持制定的《所得税暂行条例》《所得税实施细则》分别由国民政府、行政院颁布实施。1950年在中南财经委员会任中南税务专员,后改任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兼湖南省税务专员。1
(18901970)
李兴源
  李兴源 (1888—1968)又名李树园, 字左泉,别号砚田老农。博山县西冶街(今属淄博市博山区)人。国画家、著名陶瓷艺人。8岁入学,习文学画。经6年,所画山水、花鸟、虫鱼已见功底。14岁辍学,专攻书画,精心揣摩宋、元、明、清各代名家的画技,得其要领。19岁即名噪一方,索画者甚多。1912年,投奔其舅父客居江西南昌,后在上游县作书吏,任幕友。公牍之余,勤于砚边,并得“八大山人”之一朱耷画法及江南名家妙笔,其画艺大进。历3年,弃官回乡。他
(18881968)
王广镛
  王广镛(1892—1968)博山县(今淄博市博山区)人。幼年在济南西寺菜馆学徒,经名厨师郑广成、郑广木指点和清廷御厨袁发传授,学得一手烹饪技术,精通南北名菜。 他18岁时, 在泰安给张勋包饭,掌握红白两案,制做的饭菜花样多,一年365天不重样。1919年夏, 他与栾玉琢合作, 在博山创办聚乐村饭店。栾任经理,精通北京“公馆菜”的制作工艺;他任副经理,掌握济南“饭馆菜”的烹制方法。两人在长期的烹饪实践中,创造出一大批具有博山特色的饭菜品种
(18921968)
高允河
  高允河(1931—1967)淄博市博山区镇东村人。革新能手。中共党员。是淄川陶瓷厂工段长。1963年,研制成功大缸一次成型机,实现大缸成型机械化,由原来手工成型一只缸用3—4天时间, 缩短到只需要3分钟,成为中国陶瓷工艺史上的一大创举。当年荣获国家创造发明三等奖,被评为山东省工交战线先进生产者。1967年病逝。
(19311967)
张联棻
  张联棻(1880—1966)字馥卿。淄川县白塔镇北万山村(今属淄博市博山区)人。北京市十位红色老人之一。其父张鸿书是秀才。他19岁到德州当兵。1903年考入保定武备学堂学习炮兵和普通军事。毕业后到北洋直隶总督署兵备处任科员,后调陆军三镇九标二营任帮带。1905年入保定军官学校学习。1906年任清陆军部军咨处二司五科科长。1911年任北洋军第六镇(师级)正参谋官。同年8月赴汉口任冯国璋的总参谋长。1912年3月任黎元洪属下的参谋部第三局局
(18801966)
陈怀慈
  陈怀慈(1911—1966)淄博市博山区山头镇人。山东陶瓷行业中第一个被国家授予工艺师称号的陶瓷艺人。出身陶瓷世家。其父陈希龄以研究成功茶叶末釉闻名齐鲁。12岁跟父学陶艺,20岁对各种操作得心应手。而立之年,所制各种器皿、动物、雕塑已有名气。他的红泥制品和雕塑,以制作精巧、形象生动、简练别致为人称誉。后工颜色釉,集前辈之长,对茶叶末釉的研究又有新的建树。所制鳝鱼黄、鳝鱼青,釉色莹润,艺术效果极佳。1954年他被政府选送到中央美术学院华东
(19111966)
苏成海
  苏成海(1906—1966)原籍淄博市博山区五龙村,后移居淄川区罗村镇梁家庄。16岁到华坞煤矿当童工。1937年加入淄博矿区工人武装四中队,任爆破队长。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在爆破淄川铁路大桥中,炸毁日军车一列,使50余名日军毙命。1943年任鲁中区总工会副主任。日本投降后,担任淄博第一个公营矿山——洪山矿经理。新中国建立后,历任江苏省贾汪矿区工会主任、华东煤矿工会生产部长、中国煤矿工会副部长、淄博矿务局副局长、山东农具
(19061966)
张敬学
  张敬学(1885—1964)字文堂。淄博市博山区后地村人。16岁学习陶瓷彩绘,28岁拜毕荣久为师,学内画技艺,工山水、人物。1957年被山东省人委授予“老艺人”称号。曾当选为山东省政协委员。1964年去世。
(18851964)
陈希龄
  陈希龄(1878—1962)淄博市博山区山头镇人。陶瓷技师。出身于陶瓷世家,身有残疾,年幼即随父学艺。早年主攻原料、造形技术,20岁时用当地原料仿制紫砂器,以胎质细腻、色调纯正闻名业内。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山东省工艺局在博山创办陶瓷工艺传习所,局长黄华对其作品甚为赏识,遂聘入所。该所系官办,“所有出品,祗求精细而不求多”,且招有多名江西工人,他经常与瓷都同行交流技艺,并利用当地原料致力于新釉色的试验。先后在博山、淄川、莱芜等地采
(18781962)
栾鸣岗
  栾鸣岗(1887—1961)原名栾肇凤。淄博市博山区大街人。其祖父栾玉章为奉政大夫,其父栾尚桂精医术,经营“一元堂”药店名闻博山、莱芜等地。1931年取得山东省甲级中医职称。1946年创办“太元堂”药店。1956年后任淄博市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他一生博览医学著作几百部,精通中医各科,对儿科、妇科有独到之处。晚年编写《栾氏配方本》一卷,其中收有内、外、妇、儿各科处方150余个。
(18871961)
李文福
  李文福(1922—1951)淄博市博山区税务街赵家后门人。1945年8月参军。是年冬,抢修汽车十几部,荣立三等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10月荣立二等功。1947年1月抢修缴获国民党军队的90部汽车,再次立二等功。在莱芜战役中,连续5昼夜及时安全地完成了抢运弹药任务,又立二等功。1948年6月,在开封战役中带领全-士奋战3昼夜修好缴获的90部破汽车, 荣立一等功。在淮海战役中,率汽车队完成运输任务, 荣立一等功。1950年参加抗美
(19221951)
张端胜
  张端胜 (1916—1950)淄博市博山区南博山镇南博山村人。1939年2月参加山东人民抗日纵队第一支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调任二地委特务连连长。1946年,任九师二十五团一营副营长,他率突击队全歼国民党一九三师一个加强营。1947年1月,任八纵二十三师六十九团三营营长,在鲁南战役中指挥全营与敌激战6小时攻占石城崮。1948年6月,在解放开封的战斗中,率部浴血奋战5昼夜突破小南门。1950年任二十六军七十七师二三○团团长,
(19161950)
石峰
  石峰(1913—1949)原名石志春。淄博市博山区山头镇万松山村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抗日武装。曾在福山镇赤手空拳夺了两名土匪的枪。1940年任连长,受到军区通令嘉奖。 1941年秋荣立三等功。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6月任八纵二十二师六十五团作战参谋,开封战役后任二营营长。在淮海战役围歼杜聿明集团的战斗中, 率一个突击排打得敌人一个团全部缴械投降。1949年5月,任二十六军七十六师二二六团团参谋长,上海战役时,在深入前沿
(19131949)
岳奎
  岳奎(1919—1948)博山县岳西村(今属淄博市博山区) 人。1938年7月参加革命。 193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军后从事医务工作,1947年9月任华东野战军卫生处处长兼党支部书记。1948年病故于阳信县。
(19191948)
冯升谱
  冯升谱(1898—1948)博山县冯八峪村(今属淄博市博山区)人。陶瓷雕塑艺人。作品有《吕祖》《观音》《罗汉》等,首创雕塑石膏模型。他的三个孩子乃庄、乃藻、乃江均为工艺美术师。
(18981948)
吕希望
  吕希望(1884—1947)博山县岜山村(今属淄博市博山区)人。十几岁从事琉璃专业, 30岁成为擀珠能手, 人称“擀珠大王”。先后创制成“凤眼珠”“猴珠”“燎渣珠”等。1947年被国民党军队杀害。
(18841947)
吕济川
  吕济川(1919—1947)淄博市博山区石马桥西村人。1938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军区政治部股长、前卫报、卫生处协理员。抗日战争后,随部队赴东北,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野战军某部团政委。1947年在四平街战役中牺牲。
(19191947)
王锐
  王锐(1913—1942) 原名王有才,字秀挺。博山县洪山口村(今淄博市博山区)人。193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2月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1940年春,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十团政治处主任。 1941年春,率部歼灭莱芜守敌200余人。同年秋, 在白草坪与日伪军4个团激战一天,打退敌七、八次进攻,胜利突围。1942年11月2日, 日伪军8000余人“拉网合围”驻沂水对崮峪的中共山东分局和鲁中二地委机关,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1913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