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风县名人录
林彪
  林彪(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55)。军事家。原名林祚大,字阳春,号毓蓉;曾用名育容、育荣、尤勇、李进。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时期先后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重大战役;解放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 防部长、中央 军委副副主席等职。“文革”期间,组建反党集团,有预谋地诬陷、破孩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1971年9月13日,仓皇出逃的林彪乘坐的飞机坠落在温都尔汗附近,暴尸于异国荒野。
十大元帅,共和国36位军事家 (19071971)
林育英
  林育英(1897.2.25-1942.3.6),汉族,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林家大塆村人,字祚培,化名张浩、李福生、仲丹、陈子贞等。1922年2月,林育英在武昌由恽代英、林育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优秀工人党员和著名工人运动领袖之一,中共黄石地区党组织主要创始人,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与其堂弟林育南和林彪(林育蓉)并称为“林氏三兄弟”。早年活动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2月25日),林育英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林家大塆村。清宣统元年(1909年),13岁的林育英入塾读书,不久,因家庭贫困辍学,随父操持祖传手工染织业。民国八年(1919年),林育英参
(18971942)
林明卿
  林明卿(1877-1962)清光绪三年(1877年11月)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林家大垸,在兄弟5人中排行第四,系我党早期工人运动领袖林育南之父林协甫的胞弟。 林明卿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当过店员,在汉口大轮船上当过帐房先生。后回乡经营布厂。妻陈氏,贤慧敦厚,织得一手好布。林家祖籍福建,唐宋时期从福建迁至安徽,再迁湖北麻城,晚宋时期定居黄冈县林家大湾。林彪家是个大家庭,林彪爷爷林时朗,生有五个儿子。老三林协浦,是烈士林育南的父亲。林彪的父亲林明卿在兄弟五人中排行老四,人称“林四爷”。 林明卿和林陈氏都是黄冈人,有四男两女,老大林庆佛,0林育荣即(林彪),老三林育菊,老四林向荣,长女林宝珠,次女
(18771962)
林育南
  林育南(1898年—1931年2月7日),中国革命烈士。1898年12月出生于湖北黄冈,小林育英2岁,长林彪8岁,和林育英同一曾祖父,和林彪同一祖父,为堂兄弟。早年就读于武昌中华大学中学部,1915年,入武昌中华大学附中。早期经历1917年10月,参加恽代英组织的互助社。1918年5月,积极参加武汉学生反对北洋阀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条约《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斗争。1919年3月,与同学胡业裕等在中华大学发起组织“新声社”,出版《新声》半月刊。“五四”运动爆发,与恽代英、陈潭秋等组织和领导武汉-、-、罢市的斗争,为武汉学生联合会负责人之一。同年6月,受武汉学联的委托,前往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的
中国革命烈士 (18981931)
刘少卿
  刘少卿(1911年-2003年),湖北省黄冈团风镇刘家屋基人。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并参与了创建豫鄂边抗日根据地。后又参加了兖州、莱芜、淮海等战役。建国后,曾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副秘书长兼华东人民防空委员会秘书长,总参谋部军事训练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刘少卿于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团长、军团司令部参谋等职,参加了中央革0据地一至五次反“围剿”的历次战斗和长征。抗日
(19112003)
包惠僧
  包惠僧(1894~1979),乳名桂酸,学名道亨,别号平侯,自号惠僧。但店镇拱桥铺村社庙塆人。其出生于小康家庭,5岁入私塾。1907年,就读于黄州高等小学堂,受熊十力、李仲揆、刘子通、吴昆等黄冈四杰影响,崇拜孙中山、黄兴等革命领导人。辛亥首义后,于重阳节回家祭祖,因受到不平等待遇,怒杖房长,愤然而去,流浪武汉。1915年,包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7年夏,由于各科成绩优秀,提前毕业,派往一师附小任教。是年冬,他同燕大明回到上巴河小学教书,因思想激进,被李品三、林化成等地方恶霸撵走,再次出走武汉,以写稿谋生,同时担任《武汉国民新报》、《正义报》、《公论日报》等几家报馆的特约记者
(18941979)
方本仁
  方本仁(1880~1951),号耀庭。马曹庙镇薛坳戴家塆人。其祖父原住黄州长圻蓼,因常遭水害,搬至百福寺方家道,租种佃田。方幼时入私塾读书12年,继为塾师。一次,因原塾师替人写状纸告他家,遂与之发生争执,一气之下,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投武昌右旗马队营当兵。管带喻方山是个文盲,方很快成为营里的“司书”。他办事认真,肯帮助人,虽份外事多,但仍照常参与割草喂马、骑马练功,很受大家推崇。不久,进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学习,毕业后,于光绪三十三年,被选送北京陆军军官学堂(即后来的北洋陆军大学)第二期学习。宣统元年毕业,留京任禁卫军骑兵排长。翌年,调新军第六镇任连、营长。吴禄贞遇刺后,由李纯接任统制
爱国将领 (18801951)
熊十力
  熊十力(1885~1968),名继智、定中、升恒,号子真,中年以后更名十力,晚年自号漆园老人。上巴河镇熊坳张家塆人。其家境贫寒,父亲为塾师,熊八、九岁还为邻家放牛,10岁才随父就读,极为勤奋,深得父亲喜爱。12岁时,父病故,遂辍学,仍为牧童。他酷爱读书,放牛时手不释卷。熊对清廷的腐败政治不满,立志改革社会。15岁时投武昌新军第三十一标当兵。白天出操,夜晚自学,诸子百家一气贯通。后考入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学堂规定操课在校,住宿在营,因此与各兵营士兵接触频繁。常在同学中揭露清庭的腐败,借以激发其革命热情。曾写短文咒骂鄂军统制张彪,张十分气愤,耿耿于怀。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熊在武昌联合军学
著名哲学家、史学家 (18851968)
王亚南
  王亚南(1901~1969),原名际主,号渔村,笔名王真、碧辉。团风镇王家坊人。早年丧母,12岁时父亲去世,得哥哥支持,到县城黄州读高等小学。1916年小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昌第一中学。1922年考入武昌中华大学教育系。王学习刻苦认真,争分夺秒,博览群书,获得广博的知识。为了补贴大学的生活费用,他还每晚到离校10多里外的地方兼任家庭英语教师。1927年初,王大学毕业后,奔赴长沙参加北伐军,任政治教员。大革命失败后,王从现实中得到很大教育,开始考虑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的问题。1928年初,他愤然离开长沙,经武昌转赴上海,均未谋到职业,因生活所迫,流寓杭州大佛寺。这时,王正在生活道路上彷徨,想
(19011969)
殷海光
  殷海光(1919~1969),上巴河镇西街人。伯父殷子衡,父亲殷子平,均为基督教传教士。殷海光出生于回龙山殷家楼,7岁随父迁到上巴河福音堂,13岁去武汉求学。殷读初中时,就喜欢思考,但任性。对于功课,喜欢的成绩特别好,不喜欢的常不及格。父亲说他“不堪造就”,被送到汉口一家食品店当学徒。8个月后,逃回黄冈老家,经一再说明情况和恳求,才允许他到武昌复学。读到高中二年级时(17岁),即翻译《逻辑基本》一书,并在译本前面加上15000字的“译者引语”。在引语中,除对原著做一番评价外,还对一般人误解逻辑概念作了六个方面的说明,足见其才思过人。1936年秋,殷高中毕业,到北平去求学,但大学都已经开学了,只
(19191969)
徐会之
  徐会之(1901—1951),字亨,别号容庵,总路嘴镇宋坳村河边徐家。三岁丧父,随母王氏寄居外祖母家。先在当地念私塾,后进黄州高小、中学堂。继肄业于武汉湖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和中法高等学校。“五四运动”爆发后,参加恽代英和林育南领导的武汉学生联合会和湖北教育研史会。1923年2月,参加了京汉铁路大-。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加入国民党。1924年3月,徐由中共党组织武汉地区负责人包惠僧、马念一的推荐到广州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并编入第一队。未几,参加政治部主任周恩来领导的“青年军人联合会”,经董必武、陈潭秋的介绍,于同年6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任黄埔军校教导团3营连队-表。国民革命军第
(19011951)
漆先庭
  漆先庭(1889~1976),杜皮乡蔡家河人。其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幼未上学,稍长务农,深受地主剥削和压迫达30余年。1926年,参加农民革命运动。次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地方党组织和农协负责人。大革命失败后,漆隐蔽于深山。1927年底参加“黄冈-”。-受挫后,-笼罩全县,他与林松山等于1928年6月秘密组建中共贾庙区委会,任组织委员。未几,林被捕牺牲。他继续与宣传委员罗木庭领导党员坚持地下斗争,在冈北恢复和发展6个党支部,动员一批农民参加红二十五军。1931年6月,黄冈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漆北上河南,参加红军。后到鄂豫皖中央分局保卫局工作,因不满张国焘的肃反政策,要求到省委党校学习,获准。
(18891976)
秦兆阳
  秦兆阳(1916~1994),回龙山镇林家大塆枣树店人。其幼时家境贫困,祖父、父亲均以教私塾养家糊口。他5岁随父就读,爱文好画。1927年“七·一五”-政变时,当地地主秦-散布其父勾结共产党,其父遂到汉口谋生,次年全家迁往汉口。他考入汉口市立第七完全小学插班读四年级,1930年毕业,其父逝世。1931年考入汉口市立第一中学,得二舅父资助读到初中毕业。1934年上半年在崇阳县政府当文书,夏季考入武昌乡村师范。其间即在上海《时代漫画》以及《武汉日报》和《新华日报》上发表漫画、散文、诗歌,其中长诗《长城》、《祖先的开拓》、《松花江的巨涛怒吼了》等抗战诗歌,较有影响。1937年乡村师范毕业,应聘在黄州
(19161994)
殷鉴
  殷鉴(1904~1937),又名东山,化名黄建纯。回龙山镇殷家楼人。1919年,殷在八斗塆浚新学校读书时,受林育南、张浩等人的影响,向往革命。1920年春,还在学生时代的殷鉴,便跟随林育南、陈潭秋在武汉开展革命活动,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殷受党的派遣,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曾在列宁墓前宣誓:要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战斗不止。1930年回国到上海,在党中央机关工作。1931年1月,被任命为上海市沪中区区委书记。同年4月,又受党中央委派到北平重建河北省委(原顺直省委)。这时,省委机关从天津移驻北平,殷担任省委书记。6月初,由于叛徒出卖遭逮捕,被关押在北平-监狱,经过两个月严刑审讯,殷与薄
(19041937)
黄纯一
  黄纯一(1905~1928),又名宴如,学名勃。方高坪镇火车岭村人。幼年随父到罗田读私塾6年。1921年春,因家贫辍学,回到家乡寄住在伯父家里,伯父送他到方高坪名师王宇庭门下念书。黄的知识长进很快。王见自己的年事已高,便将塾馆托付给黄,黄在此执教2年。1924年春,黄与邻村农家女徐氏完婚。月余后,赴江西南昌,在方本仁督办公署供职。先任司书,后当卫队营排长。1926年4月,方下台,黄由江西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一期高级班。在校结识了黄公略,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底,军校毕业,蒋介石召他赴南京任总参谋部参谋。黄表示:愿意到实地练几个兵。蒋便委派他到徐州某部当营长,黄未接受,回到武汉。不久,黄公略
(19051928)
陆沉
  陆沉,原名卢斌,字吉珊,后化名陆沉。湖北黄冈回龙山人,与林彪、李四光同乡。第五届中央候补委员。早年入武昌中华大学中学部学习,1921年随恽代英去四川泸州川南师范学校,曾参与恽代英、林育南、李求实、林毓英(张浩)、萧楚女等人组织的利群书社。1921年冬入党,不久被派往安源,和李立三、刘少奇一起开展工运,曾任安源团地委书记,1924年冬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主任。1925年赴广州,任黄埔军校教官,后任中央农委委员,广州农讲所教员,湖北省农协委员长,全国农协临时执委会五常委之一(另四人是谭延闿、邓演达、毛泽东、谭平山)。1927年参加八七会议,会后任鄂北特委书记。1927年11月,被临时中央政治局认为
张荆野
  张荆野(1864-1922),字凤巢,号石渠、翼轸。团风镇严家咀人。1897年擢为拔贡,赴京任八旗官学教习。同年,由教习考取同文馆第一名,授俄文馆汉文教习。1909年放江苏候补知县,差委南京下关、四洲、北河口等地厘金局局长。因受反清革命影响加入同盟会。1912年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秘书。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由南京迁居武汉,随任宜昌、青滩口征收局局长。继应四川督军兼巡按使陈宦邀请任督署秘书长。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张断然辞职回乡,设帐授徒,并作诗《乡村妇女游》以讽刺袁世凯帝制自为丑态。1922年病逝。孙中山得到消息,心情十分沉痛,派人送来亲笔题书的挽联:革命尚未成国步艰难谁与孙策;同
(18641922)
夏瑞香
  夏瑞香(1901—1941)中共冈西县委书记。1901年出生,团风县淋山河镇张畈村二组人,1925年参加革命。于1941年在鄂城华容被日军捕捉,同年12月29在新州大埠被杀害。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抗日英烈 (19011941)
赵久富
  心有清泉:赵久富 【获奖名片】量与江海宽 【人物简介】 现年60岁的赵久富是黄冈市团风县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201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工作正式开始,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在该村担任了26年村支部-的赵久富以大局为重,主动放弃留下来的名额,带头第一个搬迁,并带领外迁村民走上致富路。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本报以“心有清泉村官大爱”为主题,深入报道“移民-”赵久富的感人事迹,引起强烈反响。赵久富成为库区移民舍小家、顾大局,为南水北调这一跨世纪工程奉献牺牲的一个时代缩影。 颁奖晚会上,主持人敬一丹问:“赵-,这次你来北京喝的水,感觉是家乡水的味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全部团风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