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历史人物介绍12
樊绪经
   樊绪经(1909~1959),句容行香乡樊古隍村人。15岁高小毕业,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在家帮助放牛种田。1928年,经多方设法筹集学费,到句容师范读书。毕业后,先后任山南初级小学、袁相小学、吴甲小学校长。1937年冬,日军入侵,句容沦陷,樊结束了教育生涯。为保卫家乡,12月,组织自卫武装,成立三乡自卫委员会,樊为自卫团长。1938年6月,新四军一支队进入茅山地区,樊当即配合-科长王丰庆开展乡抗会的工作。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句
(19091959)
周长兴
   周长兴(1896~1951),句容磨盘乡人。周岁时,因生父母生活艰难,被弃于磨盘山坭龙村,被养父抱回抚育。旧时宗族观念强烈,不许入宗祠,贬称“野鸡”。养父死后负气出走,到江西吉安当矿工。1938年,在安徽屯溪受到新四军宣传抗日影响,于次年回到磨盘山村,从事抗日活动,负责地方税收和秘密交通,其家为新四军南北交通联络点。为了开辟工作,上级授意他利用帮会形式收一批干儿子作耳目,势力范围扩展到金坛薛埠和句容天王寺等地。1943年,任磨盘山中共
(18961951)
张荣春
  张荣春(1904~1947),字雍冲,号炎民,句容黄梅乡人,苏州农专毕业。北伐前,追随孙中山的-,加入国民党。1927年,在国民党句容县党部工作,并主持全县民训事宜。1930年,倡办县立师范,不久,因教育经费拮据,与县立中学合并,张亦入县中任教。1933年后,曾任吴淞职工学校、南京下关职工学校校长等职。1938年,张筹组句容地方游击司令部,自任司令,驻扎茅山。同年7月,句容县抗敌自卫委员会分会成立,张为主任,旋任江苏省江南行署视察。19
(19041947)
孔宪功
  孔宪功(1862~1945),字懋哉,号肺山,又号瞀翁,以字行,句容人。自幼好学,18岁考中秀才。曾应举人试,主考批以“本拟取中,额满见遗”而落第,自此弃绝科名。早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致力革命。民国初,在本县办理国民党句容分部事务,历任县农会会长、教育会会长、通俗教育馆馆长、师范讲习所及县中教员等职。1924年,曾在上海张园谒见孙中山先生。北伐战争后,历任县修志局主任兼总、县古物保管委员会主任、县救济院院长、禁烟委员会委员、江
(18621945)
朱高氏
   朱高氏(1894~1943),女,句容行香高庙村人。其儿朱云峰积极参加抗日救国工作,常在家中召-议,朱经常为他们站岗、放哨。皖南事变后,朱担任茅山专署联络员,负责给新四军送情报。 1943年春的于秋岗战斗,就是靠朱的情报使住在南山子的新四军早作准备,取得了胜利。同年3月,句容县抗日民主政府二区区长带领一部分人在高庙开会,由于叛徒出卖,日军派兵包围高庙,朱及时报告情况,使几十名同志安然脱险。她还负责转移新四军伤病员,保管好部队物资
(18941943)
陈立
  陈立(1809~1869),字卓人,号默斋,句容人。清代经学家。陈幼年入家塾读书,好学上进,博览经典。道光十四年(1834年)科举人。道光二十一年中进士。道光二十四年补应殿试,选任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刑部主事、江西司郎中,后简放云南,任曲靖府知府。少客扬州,从江都凌曙、仪征刘文淇学,潜心古诗文及四书五经,《春秋公羊传》用力最深,广搜唐代以前阐释公羊传旧说,博采清代诸儒经典、择精语详因。南归后,融会贯通,整理排比,撰著《公羊义疏》76卷,
[] (18091869)
徐九思
   徐九思(1481~1566),字子慎,江西贵溪县人。明嘉靖四年(1525年),在江西参加乡试,考中举人。据史料记载:徐任句容知县期间,在县衙前建立一堵石屏画菜辅官,屏面画一丛青菜,菜的上方和两旁,题词为:“为民父母,不可不知其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他为官清廉,自奉节约,衣着朴素,寒不重裘,暑不易葛,一日三餐,茄菇菁服,过着穷书生生活,反对阿谀奉迎,吹牛拍马。他为人处事,恭敬谨慎,遇见长老,总是先拱手致礼。他办事公正,不徇私情,
[] (14811566)
巫伋
  巫伋(1099~1173),字子先,句容望仙乡(今东昌乡青山)人。自幼奋发上进,博览经、史,自强不息,文学功底浑厚,书诗兼优。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任秀州华亭县青墩(今上海松江县西)盐场水路盐运官。继迁御史台、监察御史、同知贡举、谏议大夫、给事中、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同期出任过金国使。巫身在朝廷,缅怀故乡,曾捐薪建造龙游山寺院(达巷村东一里),题额“昭圣”;并曾为茅山题诗。绍兴二十二年为奸相秦桧挟嫌诬陷,罢政落职。65岁定居
宝志
   宝志(418~514),俗姓朱,南朝梁代句容县东阳镇(今属南京市栖霞区)人。7岁随法俭和尚出家,到南京道林寺虔诚禅业,苦守古佛青灯50多年,为释门名僧。时值齐武帝施行-,众生苦痛,宝志为匡正时弊,巧施智谋,运用世间因果哲理,使齐武帝尤敬典礼,“永废锥刀”酷刑。据《释教会考》载:宝志心志通达,以佛教宗旨,诱导梁武帝净心修习,皈依佛门,向善归仁,普渡众生,百姓平安。被尊为“帝师”。《宝华山志》记述宝志有胆有略,“所谓格君之非者,虽古之大臣
葛玄
  葛玄(164~244),字孝先,句容人。少时曾从真人左慈习医道丹术,博览经史,酷爱《老子》、《庄子》学术,安闲淡泊,喜抚琴。东汉光和二年(179年)15岁时学有所成,名振江左。不羡官禄荣位,徜徉林麓,为择布道炼丹宝地,遨游名山大川,凡23年。历经括苍、南岳、罗浮、金精、玉笥、长山、盖竹、天台、兰风诸山。东汉建安七年(202年),38岁始迤到江西淦阳(即清江县,今樟树市)阁皂山,见其“形阁皂色,土良水清”,灵芝百草,信手可得,喜为真仙之宅
[] (164244)
顾仙痴
   顾仙痴(1900~1952),原名先知,字根山,扬中县三茅乡人。顾出身地主家庭,1915年到南京读中学。毕业后凭藉金钱,巴结权贵,成为扬中县大地主杜三的智囊人物。1926年至1929年先后任扬中县国民党政府教育局教委,县屠宰税征收处主任。 1938年,顾到镇江与日寇勾结,回扬中组织地方治安维持会,自任会长。 1940年1月,日寇第二次侵犯扬中,顾任扬中县地方自治委员会委员长。随后又任伪扬中县知事、县长。顾无视农民疾苦,横征
(19001952)
顾秉琪
   顾秉琪(1910~1945),扬中县永胜乡红旗村人。顾生性顽劣好斗,曾至上海十六铺学习鞋匠,因-成性,不务正业,被店主开除。 顾回扬中后,恶性不改,纠集乃兄秉良、堂兄秉祥、秉洪一伙,进行-活动。1934年曾潜入丰裕乡朝阳村张家,抢走张家少女(15岁),私藏45天,任意-,并0银洋数百元。知情人孙某向政府告发此事,顾得知后,将孙某秘密杀死。国民党县长洪康燮查实其事,将顾逮捕,判处无期徒刑,予以-。抗日战争爆发后,扬中县国民党政府解
(19101945)
季广根
   季广根(1911~1942),又名如彬,扬中县庆隆乡392圩埭(今八桥镇庆丰村)人。季秉性顽劣,少时即是当地无赖。20岁始学中式裁缝,后去上海做西式服装。季到沪不久即与上海滩的流氓、地痞鬼混,拜帮会头子为师。 1937年季从上海回到扬中,先投奔惯匪薛德裕,后加入伪军,当上扬中县伪警察中队长、大队长。季任伪职后更肆无忌惮地00、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人民恨之入骨。 1940年8月22日,季带领日伪军纵火焚毁民房21间。1941
(19111942)
凌云超
  凌云超(1914~1985),原名馥康,后改名则刚,字云超,号云斋主人、鲤砚斋主,扬中县八桥镇人。祖籍武进县孟河。 凌幼年失怙,家贫,八桥小学毕业后,曾投考吴江师范,未被录取。18岁至上海富贝康化工厂当记帐员兼文墨工作。工余入上海立信会计学校学习。毕业后,投国学耆宿蒋维乔(即因是子)学文学,又投书法家李仲乾学书法,继投张大千居士学书画。 1947年春,凌南迁香港,继续商务活动,并投香港简琴石学甲骨文及篆刻,凌潜心临写历代名家
(19141985)
黄美善
  黄美善(1914~1984),扬中县八桥镇幸福村人。祖辈皆为贫苦农民。黄精于农耕,对三麦种植,尤有经验。解放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农业互助组组长、农业合作社社长、高级农业社社长、扬中县良种场场长、扬中县农协委员、县政协委员等职。 1951年荣获江苏省三麦丰产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1957年出席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大会。 1984年12月13日病逝。
(19141984)
金文彬
  金文彬(1905~1984),扬中县永胜乡永前村人。出身地主家庭,在泰兴县永安洲有祖田百余亩。金青年时代耽于游乐,不事生产,祖产几被卖尽。33岁时开设槽坊,因经营得法,家道复兴。 1931年后与李培根结识,相交甚厚,受李影响,倾向革命。抗日战争时期,积极支持抗日民主政府的抗日斗争。1939年后金住所成为抗日民主政府的地下联络点。1940年春金捐赠新四军挺进纵队留守扬中的焦勇营50石大米,解决部队给养困难。并带头实行“二五减租”。金
(19051984)
朱松华
  朱松华(1903~1976),扬中县长旺乡新圩村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早年做过篾匠,当过短工。 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兴隆乡民主政府乡长,兼党支部书记。 1944年~1945年10月间,先后任扬中县二区区委副书记、书记。 1945年新四军北撤,朱奉命留守,任兴隆区区委书记。并至镇江、丹阳等县开展地下工作。 解放后,朱历任兴隆区委副书记、书记、扬中县委第一副书记、镇江市委-书记、扬中县委副书记等职。
(19031976)
徐中和
   徐中和(1902~1974),扬中县公信桥(今联合乡红灯村)人。1917年往无锡学徒,后在无锡开店。1922年,在上海开办洋伞厂。1929年与人合股创办四达橡胶厂。抗日战争胜利后,四达橡胶厂改名大孚橡胶厂,徐任经理。 1946年与凌馥康(即凌云超)等人发起组织“扬中县旅沪同乡会”,徐任理事长。后又积极参加以镇江、丹阳、金坛、溧阳、扬中五县旅沪同乡会名义欢宴旧友华罗庚博士赴美。 1948年10月协助改组扬中县旅锡同乡
(19021974)
戴爱棠
   戴爱棠(1904~1973),名耀南,扬中县联合乡新民村人。其父为塾师,工书法,重礼教,戴自幼即受熏陶。 戴1932年任国民党扬中县二区区长,国民党扬中县党部曾多次劝其入党,戴均婉言谢绝。 1939年,戴受任国民党扬中县第二区区长,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宣传抗日道理,并能动员爱国青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工作。 1946年,“扬中旅沪同乡会”成立,戴在上海被推为理事,对家乡地下党有求于同乡会者,均尽力予以襄助。
(19041973)
张绍轩
  张绍轩(1912~1971),名长顺,号永祥,扬中县三涫,乡长乐村张家墩子人。 张幼入私塾,国学基础较厚,成年后,立志学医,拜圌东乡母子圩(今三茅乡圌东村)老中医奚龙章为师,学习中医3年,后从常州朱容棠学西医1年。回扬后,在兴隆镇南山寿药号开设中西医诊所,后又参加天津名中医汤世彦及上海名中医丁济万主办之中医函授班函授结业。抗战期间,张以医生身份参加抗日救国活动,他家就是新四军秘密交通站。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张为革命传递信息,
(1912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