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历史人物介绍18
供春
  供春(生卒年不详),又名龚春、龚供春。约生活于明代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年),宜兴县人。紫砂艺人。少时为四川参政吴颐山家童。吴入仕前曾寓居金沙寺读书,供春在伴读时暗向寺内老僧学习制陶工艺,加以发挥,配制紫砂泥原料,改进工具和技术,-茶具壶品,创“供春壶”式样,流传极广,被视作紫砂壶的正宗。后时大彬即从仿制“供春大壶”入手而成为紫砂工艺大师。
单锷
  单锷(1031~1110),字季隐。北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生,宜兴湖乡人。水利专家。他于嘉祐五年(1060年)中进士,终身未仕,专心研究吴地水利,在太湖沿边考察水道近30年,于元祐二年(1087年)完成巨著《吴中水利书》,3年后由杭州知府苏轼上报朝廷。他在书中认为:太湖为吴中水系的核心,治湖即治水之根本,主张对太湖应限制上游来水,疏浚下游水道,使水量的吞、蓄、吐在整体上大致平衡。这个思路对以后各代均产生极大的影响。
(10311110)
湛然
  湛然(711~782),晋陵荆溪(今江苏宜兴)人。唐高僧,人因称之为荆溪大师,又称为“妙乐大师”。湛然俗姓戚,本业儒。17岁时始攻习佛学,20岁时求学于天台宗高僧玄朗,尽得其学说精髓;38岁时在宜兴静乐寺出家。玄朗圆寂后,湛然继承其全部经籍秘藏,住持天台国清寺,成为天台宗第九代师祖。他提出“无情有性”说,阐发天台宗教义,著有《止观大意》、《金刚碑》、《始终心要》、《法华玄义释签》等著作。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湛然圆寂。
(711782)
顾宪之
  顾宪之(436~509),字士思。祖父顾恺之生于无锡。顾宪之,南朝刘宋时举秀才,任建康令。齐时进拜衡阳内史、豫章太守、给事黄门兼尚书吏部郎中、太子中庶子等职,还职后授太中大夫。祖为孙师,孙承祖风,为官清正廉明,体恤乡民。史家赞顾氏祖孙“时移三代,一德无亏,求之古人,未为易遇”。梁初,顾宪之中风病渐重,固求卸职还吴。他“虽累经宰郡”,但“资无担石”。归吴时,目睹者都对他十分敬佩。梁天监八年(509年)顾宪之卒于家中。临终前,他还特意立书嘱
(436509)
严朴
  严朴(1898~1949),又名达人,字君实,号玖东。无锡市区张泾乡寨门人。清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初一日(1898年3月22日)生。中共早期党员。幼年父母双亡,由姑母抚养成人。民国6年(1917年)到无锡长安桥大宋巷小学任教5年,又考入上海环球物品交易所。民国10年考入上海西门专科师范学校。受“五四”运动新文化思想影响,他发起组织学生会,被校方开除。后又进上海专科大学(即南方大学)国学专修系学习。这时,严朴常到上海大学旁听恽代英、瞿秋白等人
(18981949)
杨味云
  杨味云(1868~1948),名寿,初名寿棫,以字行,晚号苓泉居士。清同治七年八月二十一日(1868年10月6日)生于无锡城内长大弄“累代书香”之家。官僚资本家。光绪十七年(1891年)中举。光绪二十三年入其大伯父山西按察使杨宗濂幕府。光绪二十五年因葬亲回无锡,帮其二伯父杨宗瀚处理业勤纱厂的事务。光绪二十七年入京任内阁中书。光绪三十一年底,以参赞身份随五大臣出洋。次年回国后督率译员翻译有关各国政治的论著,编成专书60余种,送交-编查馆以
(18681948)
缪斌
  缪斌(1899~1946),字弼丞,号丕成。无锡人。大汉奸。早年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电机科,参加中国国民党。民国13年(1924年)1月,参与发起组织进步社团锡社。当年夏去广州,由汪精卫介绍任黄埔军校教官。是年底,任黄埔军校教导一团-表。翌年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和平定滇、桂军叛乱,升任第一军第二师-表。12月,他和贺衷寒等纠合黄埔军校内的国民党右派组成孙文主义学会,鼓吹“戴季陶主义”。民国15年7月,随军北伐,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副-表、东
(18991946)
王汉勋
  王汉勋(1911~1944)。宜兴闸口乡楝树港人。民国21年(1932年)在上海大同大学理科毕业后,放弃出国留学和谋事的机会,毅然报考笕桥航空学校。毕业后,于民国23年2月去意大利航校进修低空攻击,兼习空降。后来又到美国进一步深造,掌握全面的飞行技术,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全天候飞行员之一。民国26年10月,担任国民政府空军第七大队中队长,奉命率领第七大队的20架低空攻击机,从南京大校场起飞,给吴淞入侵日军以沉重打击。民国31年,他曾一度担
(19111944)
缪谷稔
  缪谷稔(1905~1944),又名青裳,化名李念慈、陈一鸣。江阴申港缪家垫人。中共早期党员,烈士。14岁到常州当学徒。民国15年(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又加入中国国民党,担任国民党武进县党部执行委员兼商人部长。民国1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一二”-政变后,曾回申港暂避,两月后返常州,在《中山日报》、《武进商报》上撰文,抨击国民党右派镇压人民的罪行。同年冬,回到申港,以小学教师身份为掩护,参加江阴农-动。民国17年9月任
(19051944)
冯肇传
  冯肇传(1895~1943),字以行。宜兴县(今宜兴市)扶风乡夏芳村人。中国著名棉作专家。民国7年(1918年)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始入乔治亚大学专攻棉作,后转康奈尔大学研究院攻遗传学,是第一位将遗传学术语译成中文介绍到中国的学者。长期从事中美棉杂交及玉蜀黍遗传的研究,他的《玉蜀黍之耀光叶》一文在《中国科学》杂志及美国遗传学杂志上发表后,引起学术界瞩目。毕业时获科学硕士学位。民国10年,他学成回国,先后在南通大学、中央大学农学院任教
(18951943)
高阳
  高阳(1892~1943),字践四。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正月二十二日生,无锡城郊皋桥人。教育家。父秋荃,上海大有油厂经理。高阳17岁就读于上海吴淞公学,以优异成绩毕业,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转入苏州东吴大学。民国3年(1914年)毕业后赴美国康乃尔大学攻读经济学,获硕士学位。民国6年回国,任暨南大学教务长兼商科主任,后任中国公学大学部教务长。民国9年9月,高阳遵父“兴学育才”遗训,变卖沪、锡住宅两所、油厂全部资产,捐资5万余银元,
(18921943)
胡汀鹭
  胡汀鹭(1884~1943),名振,别号瘖公、瘖禅,晚号大浊道人,以字行。无锡县(今无锡市区)南门薛家弄人。国画家,美术教师。受父影响,幼喜书画。初当羊尖小学美术教员,后在无锡县立女子师范、常州女子师范、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南京美术专科学校、江苏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今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美术。民国13年(1924年),在无锡创办美术专科学校。民国15年,与贺天健等筹设锡山书画社。民国19年,执教于上海昌明艺专。民国22年,徐悲鸿赴法、德、比、
(18841943)
周小农
  周小农(1876~1942),名镇,字伯华。无锡县(今无锡市区)西门外棉花巷人。中医。17岁起,先后从邓羹和、张聿青学医,专心研读叶天士、吴鞠通等先辈医籍,在临床实践中虚心切磋。3年卒业,在沪应诊。继任上海广益堂、上海警署医职。民国元年(1912年)回无锡行医,诊治谨慎周密。诊治温邪、湿热及杂症有丰富经验。民国12年至民国17年,任无锡《医钟》月刊,发表医药论文百余篇。民国17年,南京国民政府有取缔中医中药之举,上海各团体群起力争,全国
(18761942)
苏光华
  苏光华(1913~1941),幼名瑞宝。江阴周庄镇大西街人。民国空军飞行员。中学时代,见外侮日深,立志以光复华夏为己任,遂改名光华。后考入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军官学校,为第四期学员。民国21年(1932年)毕业,在国民政府空军第十四大队任驾驶员。抗日战争爆发,他奉命率轰炸机一小队向盘踞吴淞口水域的日海军旗舰长门、陆奥号投弹,挫敌凶焰。战罢返回,机身弹痕累累。是年冬,奉命驾单机从重庆起飞,载军饷10万元接济苏北游击区李明扬部。过江西上空时,遇
(19131941)
朱松寿
  朱松寿(1900~1941),又名朱寿华。江阴县(今江阴市)长寿朱家巷人。民国16年(1927年)3月北伐军进抵江阴,朱参加县农训班学习。“四一二”-政变以后在乡间从事农运宣传。6月,由陈叔璇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9月13日,与陈一起领导长寿数百农民,对开设赌场的土豪陈祥安实行制裁。11月15日参加中共江阴县委在后塍举行的农民-。12月20日,在长寿被捕。党组织为营救朱松寿等人,发动第二次后塍-。民国17年1月,在中共江阴县第一次-会上,
(19001941)
李旸谷
  李旸谷(1899~1939),又名李苍江。荆溪县(今宜兴)湖乡人。中共早期党员,烈士。学生时代受“五四”运动影响,和同学们一起上街-,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民国10年(1921年),他在县城阳羡女子小学任教时,参加进步青年组织宜兴评论社,在《宜兴评论》上连续撰文论述“革命与宜兴”,呼喊“宜兴社会不得不革命,不容不革命”,断言“革命是人群进化必由之轨辙”。他经常向学生传播革命思想,因此遭军阀缉捕,只得离宜赴沪。民国15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
(18991939)
华璂
  华璂(1869~1939),女,字图珊,号迦俊馆主。生于金匮县(今无锡)荡口镇。著名刺绣家。父亲华荻秋是颇有名望的山水画家。她自幼喜爱书画和刺绣。及长,以刺绣山水风景、翎毛、走兽见长。与安徽籍金石家张守彝结为伉俪。其夫亦擅画山水,对她帮助颇多。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荡口鹅湖女校教授刺绣。宣统二年(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她的作品《山水绣件》获金牌奖。民国元年(1912年),华璂夫妇在沪开办刺绣传习所。民国4年,她
(18691939)
秦仁金
  秦仁金(1879~1938)。无锡惠山人。无锡惠山泥塑艺人。早年得前辈艺人高阿福传授泥人捏塑技艺,擅长手捏京班戏文。他刻意创新,在继承清末以昆曲为主要内容的“手捏戏文”传统的基础上,致力于创作以京剧题材为主要内容的戏曲泥人,拓宽了手捏泥人的表现领域。他捏制的京剧戏文有文有武,生动凝练,富有艺术内涵。在人物形态塑造方面特别研究“功架”,突出京剧的艺术特色。他创作的花旦头型小巧秀丽,衣纹飘逸,在同行中享有美誉。他第一个将无锡泥塑传统的圆底座
(18791938)
顾述之
  顾述之(1872~1938),名倬,以字行,别号云窝。清同治十年十二月十八日(1872年1月27日)生于无锡县城凤光桥(今无锡市区三凤桥)顾家弄。近代中国中等师范教育家。21岁考中秀才,后肄业于东林书院、南菁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和侯鸿鉴一起由学校资送留学日本弘文学院师范科学习一年。归国后历任东林学堂校长、上海中国图书公司、直隶提学使署教育科长等职。光绪三十一年自办新民小学。宣统元年(1909年),与友人合作创办女子职业学校
东林书院 (18721938)
秦毓鎏
  秦毓鎏(1880~1937),字晃甫,号效鲁,晚号天徒,坐忘。清光绪五年十二月初五日(1880年1月16日)生,无锡城内小娄巷人。17岁入东林书院。光绪二十四年考取上海南洋公学。后停学返锡,在胡氏学馆授课,研读诸子百家、宋明理学。光绪二十七年,入江南水师学堂。翌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科,加入兴中会,与张继、苏曼殊等“以鼓吹民族主义为宗旨”,组织青年会,接任《江苏》杂志总编。为反对沙俄侵占东北,发起组织拒俄义勇队,继而从事反清活动。光绪
东林书院 (1880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