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历史人物介绍17
陈唯吾
  陈唯吾(1904~1930),又名恩和,化名曹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出生于江阴城内西横街。烈士。民国13年(1924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一师范。民国16年在上海由罗亦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共青团江阴县委宣传部长,当时公开身份是小学教师。同年冬,他奉钱振标派遣,去上海购买武器,并机智地运回乡间,参与江阴县农民武装-。民国17年春,陈兼管江阴城区党的工作。在农民-中,他派出工人同志参加,并由报社内的共产党员以记者身份下乡采访-详情
(19041930)
陈叔璇
  陈叔璇(1900~1929),字明岿,排行第五,被称为陈老五。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出生在江阴周庄陈家仓一个没落地主家庭。中共早期党员,烈士。在上海东亚体操学校读书时,受“五四”运动影响,积极探索革命真理。民国12年(1923年)去无锡西河头艺芳小学当体育教师,积极参加-等反帝-。民国1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担任国民党无锡区党部执行委员。民国15年冬,参加中共上海区委举办的农-动训练班学习。后历任中共江
(19001929)
薛宝润
  薛宝润(1859~1929),字醴泉,以字行。清咸丰九年(1859年)生于江阴县(今江阴市)马镇北渚。民族资本家。15岁去上海在同乡人开设的颜料号当学徒。满师后,自设咸康颜料号,专销德商颜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已获厚利,积资白银达300万两。大战爆发后,受德商委托代管谦信、礼和洋行的所有业务和存货。因颜料货源断绝,价格猛涨,他又获利白银500万两,成为上海巨富。他先后将资金投向工业,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投资上海宝成纱厂白银150万
(18591929)
安友石
  安友石(1905~1927),乳名小敏,号钟云。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生于金匮县(今无锡市)安镇泽上村。中共早期农运干部,烈士。少时在张泾桥县立第五高等小学读书,毕业后先后在安镇、东亭及苏州阊门等地小学任教。民国15年(1926年)春末,到广州第六期农-动讲习所学习。同年夏,经同届学员杭果人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9月结业后回沪担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农-动特派员和中共无锡独立支部委员,在无锡开展农-动。民国16年3月14日,无锡县农民协
(19051927)
糜文浩
  糜文浩(1901~1927),又名仲苏。清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十二日(1901年9月24日)生于无锡县(今无锡市)玉祁新桥村。中共早期党员,烈士。民国4年(1915年)在石塘湾县立第六高等小学毕业,考入苏州省立第二甲种工业学校应用化学科,在校期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投入到反帝反封建洪流中去。后因家贫中途辍学,即到无锡堰桥胡氏小学任教,后又任自己家乡小学的负责人。民国11年(1922年)来沪,考进上海邮政总局工作。民国12年,经郑振锋介绍进
(19011927)
史纪常
  史纪常(1875~1922),字曜五。清光绪元年(1875年)年生,宜兴县(今宜兴市)官林镇人。清末中举,赴奉天任知县等职。因聪明练达受到东三省总督徐世昌的赏识。民国后,史历任东三省特派交涉员、奉天省政务厅厅长等职,因维持国体、平反冤狱而官声甚嘉,被民众誉为“青天”。民国11年(1922年)年被任命为黑龙江省省长。
(18751922)
余听鸿
  余听鸿(1847~1907),字景和,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生,宜兴人。他早年至武进孟河天宝堂药店学徒,潜心研读《内经》、《伤寒》、《神农本草》等医古籍,入名医费兰泉门下为徒,专攻中医内科。36岁时至常熟虞山镇开业行医,渐至远近闻名。他著有《伤寒论翼注》、《外症医案汇编》、《诊余集》、《余听鸿医案》等,卒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18471907)
薛福辰
  薛福辰(1832~1889),字振美,号抚屏。生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祖居金匮县(今属无锡市)西漳寺头,后迁城内前西溪。清末外交官薛福成之长兄。幼习经史,喜读内经、本草等医书。清咸丰五年(1855年)中举,授工部员外郎。10年后,任职李鸿章幕府。公余自习医书。穷思极研,历时五六载,医术高明。光绪六年(1880年),慈禧太后患重病,薛福辰由李鸿章等保荐,于当年六月二十三日应召入宫为慈禧治病。当时他任广东雷琼道,调授督粮道,但因奉旨
(18321889)
周家楣
  周家楣(1828~1887),字小棠、筱塘,清末大臣。清道光八年(1828年)生于宜兴县(今宜兴市)城镇。他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历任四川乡试主考官、顺天府尹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左副都御史、吏部左侍郎等职。卒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著有《周筱塘文集》等。
(18281887)
王旭高
  王旭高(1798~1862),名泰林,别号退思居士,以字行。清嘉庆三年(1798年)二月一日生于无锡西门外坝桥。名中医。幼读经史,博闻强记,12岁从舅父高秉钧(疡科名医)学医。读医书,随诊病,必求其所以然,得真传。学医10年后,嘉庆、道光年间,先以疡科问世,后又致力于内科,求治者甚多。他治病认真,诊断细心,处方果断,常有创新之见。挽救危病,每奏奇效。他出诊,一般先去贫家,后再去富家,认为大凡贫苦人生了重病、急病才请医生,宜早诊治,迟诊恐
(17981862)
宇文之邵
  宇文之邵(1029-1082),北宋学者。字公南,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进士及第,为文州曲水县令。神宗即位,上疏言政事,不报,遂以太子中允致仕。自强于学,不易其志,退居十五年,常为经史琴酒之乐,学者称止止先生。司马光、范镇等盛誉之,以为“位下而言高,学富而行笃”。元丰五年卒。著有《止止先生宇文公集》二十二卷,今已佚。
(10291082)
高秉钧
  高秉钧(1755~1829),字锦庭,号心得。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七月生于无锡北门笆斗弄。清“心得派”中医外科名医。幼读经书,清代太学生,议叙县佐。后弃儒从医。随范圣学、杜云门学医。对《灵枢》、《素问》探索多年,而对张仲景、李东垣、朱丹溪、张景岳诸先辈著述,无不倾崇参究。素心耿直,贫病者求治不取酬金。临症常以内治法处理外科疾患,首创用温病方的“紫雪丹”、《局方》的“至宝丹”及“犀角地黄汤”等治疗疔疮走黄。乾隆、嘉庆期间,以疡医名震
(17551829)
屠绅
  屠绅(1744~1801),字贤书,一字芴岩,号磊砢山人。清乾隆九年(1744年)生,江阴璜土西贯村人。世业农,幼孤,勤奋好学,13岁即为县学生员。乾隆二十八年中进士,官云南师宗县知县,迁甸州知州。嘉庆二年(1797年)任广州通判,嘉庆六年以候补在北京得暴疾卒。他酷慕汤显祖,与洪亮吉、黄景仁(仲则)等为诗友。其小说内容荒诞,文字古涩艳异,晦其义旨。所著小说有《蟫史》、《-内外琐言》,杂说《鄂亭诗话》1卷,附诗1卷,志怪书《琐蛣杂记》。
(17441801)
夏敬渠
  夏敬渠(1705~1787),字懋修,号二铭。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生于江阴城内。诸生,清学者。崇信程朱理学,通经史,旁及诸子百家、礼乐、兵刑、天文、医学、算数之学。秉性耿直,不避权贵,一生落拓。好游历,足迹遍历燕、晋、秦、陇,继而假道蜀、黔,自湘浮汉,结交海内文士。即归,屏绝仕进,著书以终。著作甚富,有《唐诗臆解》2卷、怪诞小说《野叟曝言》、《纲目举正》4卷、《医学发蒙》、《全书约编》、《经史余论》、《学古编》、《浣玉轩文集》、
(17051787)
储大文
  储大文(1665~1743),字大雅,清康熙四年(1665年)生,宜兴县人,清学者。他早年好学,以文章著名,康熙六十年在京会试第一,中会元,授翰林院庶吉士,不久辞官还乡,在“画中楼”设学教门生。雍正年间(1723~1735年),储应邀赴山西纂修晋志,完成后回乡隐居,几达20年,钻研经史百子、佛书道藏各种学问,作《存研楼文集》,编《玉井金梅集》等。
(16651743)
储欣
  储欣(1631~1706),字同人。明崇祯四年(1631)生,宜兴人。他性嗜读书,博览经史,中举后未出求仕,以教授乡里终其一生,善作散文,有《在陆草堂集》10卷传世。他对唐宋散文作过全面整理,取“八大家”之说,添入李翱、孙樵而为“十大家”,辑成《唐宋十大家全集录》,计51卷,流传海内,后《唐宋文醇》即本于此。他又辑成《唐宋八大家》、《左传》、《国策》、《国语》、《史记》等选集行于世,以便后学入门之用。
(16311706)
计六奇
  计六奇(1622~1687),字用宾,号天节子,别号九峰居士。明天启二年(1622年)生于无锡兴道乡(今前洲、玉祁一带)。历史学家。家境贫困,早年寄读塾馆。19岁起随岳父杭济之就读于洛社,后又在母舅胡时忠处读书。曾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十一年两次乡试,不举。从此无意科举仕进,在无锡、苏州、江阴等地坐馆教书,以认真而闻名乡里。他为把明清之交的社会巨变记录下来以寄托故国之思,约自康熙二年(1663年)起着手准备《明季北略》、《明季南略
(16221687)
黄毓琪
  黄毓琪(1579~1648),字介之,号大愚。明万历七年(1579年)生,江阴人。明末抗清名士。天启元年(1621年)贡生,好学有盛名,痛恨魏忠贤逆党,同情东林党人,于崇祯二年(1629年)加入复社。清军大举南下、南京弘光朝覆灭后,他积极从事抗清活动,于明唐王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在舟山起兵勤王。次年兵败,他亡命常熟,又往泰州,在一僧寺内为清军捕获,坚贞不屈,于清顺治五年殉节于南京狱中。传世著作有《古杏堂集》、《大愚老人集》
(15791648)
陶贞怀
  陶贞怀(生卒年不详),女。无锡人。约生活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女作家。陶秉性豪爽,即以明末政治斗争为题材创作弹词话本《天雨花》,成60回、32卷、百余万字巨著,一韵到底,为中国文学宝库中最长的韵文。《天雨花》写晚明御史左维明(虚构人物)与汉奸郑国泰、魏忠贤斗争的故事,抑恶扬善,崇尚气节,广为流传,至今不息。自《红楼梦》问世后,人们将其并列,合称“南花北梦”,视作江南文学的代表性巨作。
蒋如奇
  蒋如奇(?~1643),字一先,号盘初。宜兴县(今宜兴市)归径乡西圩村人。明末书法家。他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任过知府等官职,后长期隐居家乡。能诗善文,和大书法家董其昌交游甚密,其书法亦与董齐名,摹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唐怀素,宋米芾等大家书法,皆得神韵,并有独创。晚年作“宜兴十景诗”刻石,又精心整理历代法帖,摹刻上石,共有百余块。60岁后又为官,任浙江参政等。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督粮赴京途中去世,被朝廷追赠光禄寺卿
[] (?~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