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历史人物介绍2
黎锦炯
  著名铁道和桥梁专家——黎锦炯黎锦炯(亮)(1901-1981),他于1921年进入唐山交通大学铁路及造桥工程系读书。1927年毕业后,他在京奉铁路先后当过见习工程师、工程师和主任工程师。所做贡献在三十年代的中国,重要的铁路大多控制在帝国主义手中,重要的铁路桥梁,都是外国桥梁专家承担设计和修建的。当时,我国要修建京奉铁路的滦河大桥,比利时人承担设计和建造,费用很高。他很不服气,提出由他主持设计,大桥标准和质量可以高于比利时的设计,造价也低
著名铁道和桥梁专家 (19011981)
黎锦纾
  著名教育家——黎锦纾黎锦纾(1898-1954),1925年在德国参加中国共产党,与朱德、邓小平同在一个党小组,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教育股长兼武汉军事整治分校筹备委员,武汉中山大学教授。大革命失败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对于促进全国平民教育和农村文化的普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解放后在湖南省民政厅任过职,后来又担任过湖南省教育局局长。1954年调北京,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儿子黎风。
著名教育家 (18981954)
黎锦曜
  采矿专家——黎锦曜黎锦曜(1895-1954)黎锦耀矿学社主事和《中华矿学杂志》主编。抗战期间回湘潭,为发展家乡的采矿工业,曾花掉大量家产在故乡开采盐矿、煤矿。解放后,任湖南省工业厅高级工程师。1953年,他年迈六旬,不顾家人劝阻,还自告奋勇接受中央有关部门交给的任务,带领一班人去海南岛探矿。第二年不幸病故在海南岛的矿藏考察工地。
采矿专家 (18951954)
黎培銮
  黎培銮(1870年-1952年),字松安,晚清贡生。夫人黄赓(1870年-1944年)。着有《楹联大观》、《黎松庵书帖》等。一共生育了八子四女,除一女幼年夭折,其他孩子全都成名成家。黎培銮家族对近现代文化科技事业发挥了深远的影响。黎培銮祖籍湖南湘潭石潭坝乡菱角村长塘组,与夫人黄赓养育多名子女,其中黎锦熙、黎锦晖、黎锦耀、黎锦纾、黎锦炯、黎锦明、黎锦光、黎锦扬被称为“黎氏八骏”。
晚清贡生 (18701952)
郭润玉
  清女诗人郭润玉(1797—1838),字昭华,号笙愉,别号壶山女士。湘潭人。嘉庆十九年进士、酃县知县郭汪灿女。郭润玉与其姑祖母郭步蕴、姑母郭友兰、郭佩兰,姊姊郭漱玉,皆有诗名,并称“湘潭郭氏闺秀”。选编《湘潭郭氏闺秀集》、郭润玉著有《簪花阁遗稿》一卷、《梧笙馆联吟初辑》二卷(与丈夫李星沅合著)。
[] (17971838)
张平子
  张平子(1885—1972)名启汉,字平生,湘潭县人。1885年出生于湘潭县石潭镇。肄业于长沙经正学堂和湖南高等专门学校。辛亥革命前,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任《湖南公报》记者。民国3年(1904),任宏文图书编译社的《公言》杂志。民国4年,与刘人熙任总经理,他与龙兼公先后担任。主笔,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湖南军阀-等重大政治风云中,敢于仗义执言,为民请干城命。所撰时评、社论,多抨击军阀政治,反映民众疾苦。时人赞扬《大公报》说:“褒诛一字
(18851972)
谭曙卿
  曙卿(1884-1938)字镇湘,湘潭县古城乡白龙村石桥湾人。幼孤,随母乞食。稍长,至湘乡县永丰镇彭顺记烟店学徒。1906年去福建古田县县衙当亲勇。宣统元年(1909),转入福建新军第十镇第二十协许崇智部。武昌起义后,许任第一师(后改编为陆军第十四师)师长,他在第一师警备营任排长。经许介绍参加同盟会,同年转国民党。1917年,随许部援闽。民国8年,任粤军第二军五十七营第三连连长。民国10年,许部援桂,任东路讨贼军第八旅第八团一营少校营长
(18841938)
黄人漳
  黄人漳(1884.4.5-1958.4.11)谱名长启,字宗承、宗诚,号裕堂、人漳,湖南湘潭县茶恩寺乡吴家村横湾人。190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选送学生留学日本,黄的妹丈刘揆一入选已赴日本。黄不顾其父反对,弃商走上海,欲投奔刘揆一留学日本。张之洞到沪为留日学生饯行,当赋诗赠别时,黄人漳适逢其会,即和诗一首。张见其诗极为赞赏,问是否留学,官费还是私费?见黄仅有银圆二十余元,破格同意他享受官费一同东渡,入早稻田大学学政法。黄人漳在横滨与刘道一
(18841958)
萧养晦
  萧养晦(1882-1962)字兆枚,原名萧任,湘潭县景泉乡人。18岁以最优成绩毕业于长沙中路师范,后从事教育工作,曾任过几所中学的教员或教务主任,及报社。1905年秘密加入同盟会。1917年赴广州,参与大元帅府工作,任大元帅府简任一级咨议。北伐战争中任第二军政治部主任。北伐军攻克南京后,任江宁县县长。后在镇江、盐城、博罗等县任县长,先后达12年之久,任内多次掩护中共党员。抗战兴起后,因双目失明,隐居于韶山之麓。湘潭县解放,即将乡间所有田
(18821962)
朱德裳
  朱德裳(1874-1936)原名还,字师晦、子佩,其书斋为“九还”,湖南湘潭县人。1874年出生于湘潭县九华乡罐子窑人。幼孤力学。1898年,康有为、唐才常等倡维新变法,他在长沙参加南学会。1900年又参加唐才常的自立会。与易宗夔(味腴)、曹冀亭(典植,湘潭市区小东门皂角树人)等主张剪发、易服、放脚,倡行新政、办新学、男女读书平等,遭长沙王先谦、同邑叶德辉、蔡枚功(与循,湘潭县仙女乡人)为首的旧势力反对。朱、易、曹等遂撰印《湘潭县人士驱
(18741936)
盛时
  盛时(1874—1946)字廉生,湖南湘潭县仙女乡人。1904年盛时东渡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普通科,是年4月与日本东京留学生仇鰲、罗杰等组织新华会以响应华兴会。回国后投入华兴会长沙起义的准备工作,运送和在祝寿会场埋炸弹。起义谋泄失败,逃往上海,不久重赴日本,入铁道学校学习,后加入同盟会。1906年冬回国。适萍浏醴起义失败,密友刘道一被捕牺牲,为避免株连,复逃亡日本,入法政大学学习。1910年,毕业归国,入京受试,任湖北审判厅审判官。武昌起
(18741946)
王度
  王度(1864—1912)字恺章,湖南湘潭县人。家贫好学,为人开拓有奇气。1906年赴日本,入弘文学院。留日期间,洞悉国际形势,痛中国积弱,有志于民族革命。归国后任湘潭驻省中学理化教员。时湖南提学使吴庆坻反对新思潮,摧残士气。王度忧愤益深,谋革命益急。1911年六月,远赴吉林,与张树勋、粟森、周琢章、周斗山、曹广诚等往来密切,常慨叹说:“清廷假立宪之名,行-之实。我们不奋起革命,将步印度、波兰之覆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七月,任吉林府
(18641912)
冯廉直
  冯廉直(?—1911)一名飞鹏,号少昆,湖南省湘潭县雷打石附近下湾人。生年不详,父为篾工,寄居南京开设篾货店。冯廉直少年读书不成,游荡乡里,稍长入哥老会,为龙头之一。为人豪爽,好习拳棒,武艺高超,与浏阳会党焦达峰友善。1906年曾参与萍浏醴起义,参与运械筹饷。失败后逃亡上海,考入南京兵目学堂,毕业后在长江中下游从事反清活动被捕,递解回籍,关押在湘潭县狱中,湘潭知县余介藩处其长期系狱。1910年,长沙发生抢米风潮,关押了三年的冯廉直才被释
[] (?~1911)
郑伯魁
  郑伯魁(1920~1995),湘潭县人。中共党员。1943年从事教育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完小校长,湘潭市一中副教导主任兼工会主席,岳阳师范代校长,岳阳市一中副校长,城南中学(现岳阳市三中)教改组组长,岳阳市一中教改组组长、副校长、革委会副主任,县教学辅导站站长,岳阳县文教局副局长和岳阳市教育局副局长。1983年任岳阳市政协常委。1985年任岳阳市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并任湖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1987年获中学高级教
(19201995)
周诒端
  周诒端(1812~1870),女,字筠心,湘潭县人。博通经史,长于吟咏,尤善古近体诗,有《饰性斋遗稿》,存诗139首。清 道光十二年(1831),与左宗棠结为伉俪,内助左成就伟业,成为其贤内助、好知己。左大器晚成,她一直无怨无悔,鼎力相助,夫妻感情甚笃。她做一个枕头,绣的是《渔村夕照图》,题一首七绝:“小网轻船系绿烟,潇湘暮景个中传。君如乡梦依稀候,应喜家山在眼前。”常伴夫君入眠。道光十三年,她毅然将陪嫁的妆奁钱100两银子资助丈夫赴京
[] (18121870)
郭松林
  郭松林(?-1880年),字子美,湖南湘潭人(今株洲县雷打石镇脉湾村),郭人漳之父。平定太平天国捻军之湘军、淮军、清军名将;平西捻,赐黄马褂,予轻车都尉世职。授湖北提督,调直隶。光绪六年,卒于官,优恤,建专祠,谥武壮。相关事件郭松林,字子美,湖南湘潭人。咸丰六年,隶曾国荃军,从援江西,克安福,从剿永新、太和、万安、莲花厅、龙泉,叙奖把总。进围吉安府城,七年,石达开率悍党来援,邀击於吉水三曲滩,松林首陷阵,多斩获,收复新喻、峡江、吉水。1
[] (?~1880)
黄君珏
  黄君珏,原名黄维祐,1912年生,湖南湘潭人。1927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在长沙做妇女工作。马日事变后,面对严重的-,她离开长沙,只身来到上海,转入上海中学学习,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后就读于复旦大学经济系。在校期间,她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被选为学生会委员,曾组织领导了复旦学生到南京-和营救被捕学生的运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黄君珏参加了远东情报局的工作。远东情报局是第三国际派驻上海的秘密情报工作机构,主要搜集国民党政
(19121942)
石声汉
   石声汉(1907~1971)号朝甦、荔尾词人。原籍湖南湘潭,生于云南昆明。1927年毕业于武昌高等师范学院生物科,应聘到广州中山大学生物科任教。1933年考入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学院植物生理研究班,1936年4月伦敦大学授予他植物生理哲学博士及帝国理学院学侣荣誉证书。同年底回国。南京几所大学聘他任教授,均被谢绝,而到位于陕西武功张家岗(今属杨陵区)的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任教授。1938年转同济、武汉等大学任植物生理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071971)
唐子安
  唐子安(1912-1982)湖南湘潭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五军团营长、军团侦察科科长。1934年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后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十一大队大队长和第二团团长、第五军分区参谋长和游击军司令员、第三军分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晋军区参谋长、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参谋长-直属第十九兵团六十四军副军长。建国后,任第十九兵团六十四军军长、沈阳军区副参谋长和参谋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21982)
熊飞
  广东省军区原政委。熊飞同志是湖南省湘潭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连长、营长、医院政治委员、团副政治委员、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渤海军区政治部主任、胶东军区副政治委员、山东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济南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济南军区工程兵政治委员、山东省军区政治委员等职。革命战争年代,他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熊飞同志因病于2000年9月2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