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名人录
八大山人朱耷
  朱耷(1626-1705),八大山人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写意画艺术大师。生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 1705年),姓朱名耷,是明太祖朱元津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他从小聪慧异常。又受过良好的艺术熏陶,八岁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绿山水,并能悬腕写米体小楷,并进官学为诸生。 八大山人十几岁那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国破家亡给他以沉重打击。当时清王朝对明朝宗室采取高压政策,迫使八大山人在二十三岁那年去奉新县耕香院正式削发为僧,栖隐奉新山,一切尘事冥。在这个寺庙里,八大山人渡过了一段漫长的参禅悟道、晨钟暮鼓的时光。清康熙初年,八大山人离开奉新,来到青云谱道院隐居,躬耕悟道,创作书画
[] 中国古代十大画家,清代画坛四僧 (16261705)
晏殊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自幼聪明,七岁能文,被称为“神童”,十四岁中进士, 历任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集贤校理、太常寺丞、户部员外郎、翰林侍读学士、三司使、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五十三岁时,任枢密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居宰相位。第二年罢相, 被贬为工部尚书,接着又出任颖州(今安徽阜阳)、陈州(今河南淮阳)、许州(今河南许昌)等地的地方长官,后升任兵部尚书。六十四岁病逝,宋仁宗亲临丧事,死后赠司空兼侍中,谥号元献。晏殊知人善任,当世名人范仲淹、孔道辅都出其门下,韩琦、 富弼、欧阳修、宋祁等人均被重用,他庭前“门前桃李重欧苏,
[]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9911055)
王季友
  王季友,生于公元714年3月11日,卒于794年12月18日,名徽,字季友,号云峰居士,洪州南昌人,祖籍河南洛阳,生于豫章东湖之滨。王季友幼年家道破落,遂与其兄一同迁至丰城云岭定居,并用功读书。王季友在22岁时便考中状元,并任御史治书。但因厌倦时政,无意与李林甫之辈为伍,王季友不久后返回到丰城,在株山脚下的龙泽智度寺设帐授徒,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隐居期间,王季友著有《龙泽遗稿》、《四书要注》、《六经通义》等作。名气亦响喝当时,杜甫、钱起、郎士元等人都与其有唱和之作。江西第一状元王季友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丙子科,以“初试第三,复试第一”的成绩高中状元,早于《江西状元谱》认定的
[] 江西第一状元 (714794)
晏几道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汉族,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早年经历 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样,晏几道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的父亲晏殊官居相位,比起政治上的建树,其更令人称道的,是他的文采和词作。晏几道出生时,晏殊已47岁,算是老来得子。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晏几道得到了父亲格外的宠爱。晏殊自幼聪颖过人,
[] 北宋著名词人 (10381110)
京镗
  京镗(1138 —1200)字仲远,南宋丞相、词人,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历知江州瑞昌县。孝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官。淳熙十五年,授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光宗绍熙二年(1191),召为刑部尚书。五年,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庆元二年(1196)拜右丞相,六年进左丞相,封翼国公。卒年六十三。卒后赠太保,谥文忠,后改谥庄定。有诗集七卷、词集《松坡居士乐府》二卷,《文献通考》传于世。事见《诚斋集》卷一二三《京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四有传。《宋史·京镗传》京镗字仲远,豫章人也。登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龚茂良帅江西,见之曰:“子庙廓器也。”及茂良参
[] 宋朝宰相,宋朝词人 (11381200)
陈恕
  陈恕(约公元945年—1004年),字仲言,北宋洪州南昌(今属江西)人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进士,任澧州通判。后被召入朝,升为工部郎中、知大名府。陈恕政纪严明,办事果断,按期完成了城防工程,抵御了契丹兵。因功升为户部副使;再升为右谏议大夫,知澧州。后改任河北东路营田制置使,再升为盐铁使。陈恕整顿赋税,疏通货财,使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长。太宗十分器重,亲自在殿柱上题写“真盐铁陈恕”五个大字,以示褒奖。991年、(淳化二年)升为参知政事,位居副相。他主管国家财政,前后达十余年之久。卒时,年仅五十九岁。真宗曾为之废朝举哀,赠吏部尚书。《宋史》赞其“能吏之首”。出仕陈恕像陈恕像陈恕,字
[] (9451004)
胡家玉
  胡家玉(1808~1886),原名全玉,字琢甫,号小蘧,晚号梦与老人。江西新建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辛丑恩科龙启瑞榜进士第三人。该科是为庆贺道光帝六十大寿特设恩科。胡家玉中探花后,授翰林院编修。道光二十三年(1843)胡家玉出任贵州学政。道光二十七年,充任刑部主事。咸丰二年,胡家玉候补官职。咸丰三年,请假省亲。咸丰五年,胡家玉丁母忧。在家时,因操办劝捐炮船款有功,而嘉奖赏员外郎。咸丰六年,服阙。咸丰七年,胡家玉回京任军机章京。八月,丁父忧。在家期间,再次因劝捐出力,而奖赏为郎中。咸丰十一年。胡家玉以刑部员外郎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复任职郎中。同治元年,胡家玉在方略馆效力,办理档案。恩
[] (18081886)
刘綎
  刘綎(1558年-1619年4月18日),字省吾,南昌人,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大将军都督刘显之子,万历年间武状元,有“晚明第一猛将”之称。刘綎先抗缅甸,后升任副总兵,因纵容兵甲导致兵变被剥职。随后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和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先后入朝抗日,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开始播州之役,随后平定杨应龙之乱。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刘綎在抗击后金军队时于萨尔浒之战中殉国。天启初,赠少保,世廕指挥佥事,崇祯元年(1628),将其衣冠与夫人兵部尚书张鏊之女合葬于新建县,又建“表忠祠”于南昌百花洲,今地亦称刘将军庙。清朝乾隆年间,追谥忠壮。早年经历因为刘綎是大都督刘显的儿子
[] 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 (15531619)
陈执中
  陈执中(990-1059),字昭誉,参知政事陈恕之子,北宋洪州南昌(今属江西)人。真宗时以父荫为秘书省正字。累迁卫尉寺丞,知梧州。后历知江宁府、扬州、永兴军。仁宗宝元元年(一〇三八)同知枢密院事(《宋宰辅编年录》卷四)。庆历元年(一〇四一)出知青州,改永兴军。四年,召拜参知政事。五年,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皇祐元年(一〇四九)出知陈州。五年,再入相。至和二年(一〇五五)充镇海军节度使判亳州(同-卷五)。逾年辞节,以司徒致仕。嘉祐四年卒,年七十(《乐全集》卷三七《陈公神道碑铭》)。谥恭。《宋史》卷二八五有传。《宋史·陈执中传》陈执中,字昭誉,以父恕任,为秘书省正字,累迁卫尉寺丞、知梧州。上《复古要道
[] 宋朝宰相 (9901059)
张神武
  张神武(?~1621)本姓陈,字号不详,江西新建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1604)甲辰科武举会试第一人。此科武举考试官为谕德吴道南,中允杨继礼。神宗特命大学士朱赓主持武举宴。张神武及第后,授四川都司佥书。四川永宁宣抚司奢效忠去世,当时,奢崇明还年幼,奢效忠的妻子奢世统与妾奢世续为争夺官印,互相攻击、指责达十余年。奢崇明承袭永宁宣抚司职后,其母奢世续仍然不交出官印。这时已任四川都司的张神武便与永宁参将周敦吉商议,生擒了奢世续,掠走了她的全部财物和子女,没想到此举非但没让奢世续交出官印,反而激怒了她的手下阎宗传等人。阎宗传遂以营救主母为名,疯狂掳掠了永宁、赤水、普市、摩尼等地,造成连绵数百里一
[] (?~1621)
李瑞清
  李瑞清(1867一1920),字仲麟,号梅庵、梅痴。江西临川人。清王朝被推翻后,到上海卖字为生,以别号“清道人”驰名。上面提到所谓“南曾北李”,“北李”即指李瑞清偏爱北碑。他自己说是“喜学鼎彝汉中石门诸刻”,他的北碑书法有着极深厚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篆和隶。以篆隶笔法人北碑,字写得遒劲、生涩、疏朗、有金石味,笔道老辣而富有古意,与“南宗”的曾熙流丽圆通的书风,形成较强烈的对照。但他的书法,为了追求“生拙”和“老辣”,而故意扭来扭去,显得有些做作。所以,上海滩上卖字,后来是“南曾”比“北李”生意好。 李瑞清(1867年 — 1920年)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
海上四妖,民初四家 (18671920)
刘一燝
  刘一燝(1567年-1635年),字季晦,江西南昌人。晚明政治人物,与叶向高、左光斗同为辅政大臣主持朝政,历明神宗、明光宗、明熹宗、明思宗四朝,熹宗朝初期内阁首辅。刘一燝出身官宦之家,其父刘曰材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官至陕西左布政使。万历十六年(1588年),一燝与兄一焜、一煜同赴乡试中举。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又与一煜同中乙未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刘一燝(1567年-1635年),字季晦,江西南昌人。晚明政治人物,与叶向高、左光斗同为辅政大臣主持朝政,历神宗、光宗、熹宗、思宗四朝,熹宗朝初期内阁首辅。刘一燝出身官宦之家,其父刘曰材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官至陕
[] 明朝首辅 (15671635)
汪大渊
  汪大渊(1311~?),字焕章,隆兴路(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人,元至大四年(1311年)生。青年时束装远游,来到泉州,被“海道所通、贾船所聚、蕃商集居、杂货山积”的景象所吸引,产生要探访天涯海角的愿望。至顺元年(1330年),汪大渊年方20,首次由泉州港出海向西南,沿海南岛东北穿西沙经占城(越南平定省的佛逝),到崑崙(今越南南部的昆仑岛)。再转向西北的柬埔寨西南沿海,到泰国湄南盆地西境的苏邦,绕过泰国湾,经过马来半岛东北克拉地峡附近的戎(春逢),向南到马来亚东北的吉兰丹(哥打巴鲁),经丁加卢(瓜拉丁加奴)、彭坑(北干)、古里地闷(潮满岛)、东西竺(奥尔岛),到新加坡及啸喷(廖内群岛的塞班卡岛
[] (1311~?)
徐稺
  徐稺(97年—168年),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东汉时期名士,世称“南州高士”。曾屡次被朝廷及地方征召,终未出仕。汉灵帝初年,徐稺逝世,享年七十二岁。徐稺因其“恭俭义让,淡泊明志”的处世哲学受到世人推崇,被认为是“人杰”的典范和楷模。徐稺 家贫,常常自己耕作,不是自己劳动所得的不吃。他为人恭俭义让,周围的邻居都佩服他的品德。徐稺屡次被公府征召,都不前往。 当时陈蕃任豫章太守,用礼物请徐稺担任郡功曹,徐稺没有办法,只得前往,等到谒见后就退出来。陈蕃在郡里从不接待宾客,只有徐稺来特设一个榻,徐稺走后就悬挂起来。后来将他选为有道之士,到他家中任命他为太原太守,徐稺都不就职。 汉桓帝延熹二年(159
[] (97168)
陈栋
  陈栋(1526~1572),字隆之。江西南昌人。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乙丑科范应期榜进士第三人。陈栋自幼聪慧,6岁时便跟从私塾老师学习句读。至《中庸》“不可能”句时,陈栋忽有所解,问老师:前日读过“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如何“不可能?”小小年纪,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乡人纷纷传以为奇。12岁时,陈栋便能背诵古文辞,通晓历史典故。观察使谭公为朝廷选拔人才,召见陈栋,并考以史、论、赞,陈栋援笔立就,谭公于是便向李文正,杨文襄举荐,并将他留在署衙读书。陈栋35岁乡试中举,39岁连得会魁、探花,官翰林编修。隆庆年间晋升为右赞善,侍班东宫,对太子多有规谏,太子十分欣赏他的率直,认为他有
[] (15261572)
邓以讚
  邓以讚(1541~?),字汝德,号定宇。江西新建人。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辛未科张元忭榜进士第三人。邓以讚生有异质,好读书。年幼时,每见父亲与人论学,则牵衣尾随,间或出语惊人。父亲见他如此好学,便每天将其关进斗室读书。隆庆元年(1567),邓以讚乡试中举,五年后连夺会元,探花,授林院编修。万历初,座主张居正掌握国政,邓以讚时有匡谏,张居正均不采纳,于是邓以讚便称疾归乡。很久以后,朝廷又命他以原官赴任,他到任不久即行引退。不久,又提升他为中允,赴任途中,他又以思念母亲为由返乡。万历十九年(1591)五月,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又升礼部右侍郎,他多次上疏“请建储”,且力斥“三王并封”之策。疏中言
[] (1541~?)
谢一夔
  谢一夔为东晋名臣谢安的后裔,因祖父避仇外家,冒姓王,及一夔显贵,始复原姓。谢一夔之父王得仁,为汀州府推官,廉能勤敏,上下爱之。当时邓茂七之乱,朝廷命他前往征讨,擒得贼首,主将决定穷搜严治,王得仁恐其滥杀无辜,力请招抚,遂辨释难民三百人,大得民心。后在平寇中病逝,汀州军民十分哀恸,前来哭奠者将道路挤得水泄不通,很多人都绘其像祀之。至谢一夔状元及第,官至尚书,人们都说这是阴德之报。尚书张瑄有诗云:“忠言极谏拯疲民,戮力勤王不顾身。百战能缘王事烈,万家因感使君仁。春日瘴地棠阴满,雨过山城草木新。子占大魁孙血食,皇天应不负斯人。”谢一夔考取状元后,授翰林修撰。预修《英宗实录》,升左春坊左谕德。纂修《续
[]
裘曰修
  裘曰修(1712—1773)字叔度,一字漫士,江西南昌新建人,清代名臣、文学家。曾为豫章书院学长,是从豫章书院山长梁机先生。乾隆四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吏部侍郎、军机处行走、礼、刑、工部尚书,加太子少傅,谥文达。曾奉命与鲁、豫、皖三省巡抚巡视黄河,划疏浚之策。奉敕编纂《热河志》、《太学志》、《密殿珠林》、《石渠宝笈》、《钱录》等。个人经历裘曰修原为江西新建县双港人(今属南昌经开区蛟桥镇双港村人),后移居南昌市叠山路半步街。出身诗礼世家,三代六位翰林。乾隆四年(1739)殿试二甲第七名进士,历任礼、刑、工三部尚书,深得乾隆帝信任,乾隆称赞他“品学端醇,才献练达”。曾任《清令典》总裁,奉敕撰《热
[] (17121773)
来鹄
  来鹄(?-883),即来鹏(《全唐诗》作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鹏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大中(847-860)咸通(860- 874》间,才名籍甚。举进士,屡试落第。乾符五年(878)前后,福建观察使韦岫召入幕府,爱其才,欲纳为婿,未成。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鹏避游荆襄。少有大志,广学权谋机变之术,得鬼谷子真传,又能为政,有汉张子房之风也。咸通年间,举进士不第。后入韦保衡幕中。韦不纳其言,转投田令孜,认为主公。然其心早在帝侧也。故帝招之即应。乾符元年三月,帝拜其为帝师。后封豫章国公,食邑千户。谥
[] (?~883)
全部南昌市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