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江区名人录
方唐镜
  方唐镜,(1845年-1900年)清朝末年著名状师,广东新会外海潮莲(今属江门市蓬江区)人。方在广东民间传说中以刁钻精怪,与衙门勾结欺压百姓而闻名,人称扭计师爷,常在陈梦吉故事中以反面形象出现,与陈梦吉、刘华东、何谈如并称为“广东四大状师”。影视形象香港TVB电视剧-《铁嘴银牙》里的方唐镜:年龄: 20余岁 性格: 心地善良,重情重义,为了公义,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但因为被和珅指名永不录用,性格因而变得愤世嫉俗,恃才傲物,说话尖酸刻薄,行事荒唐不羁,一心以戏弄官员为乐,固执而且自尊心重,爱恨喜恶分明。似是放浪形骇,其实对感情执着,欣赏有才有个性的女子,一旦爱上,必然全心全意。方唐镜是清朝末年名满
[] 清末“广东四大状师” (18451900)
陈焕镛
  陈焕镛( 1890~1971),别字韶钟,又名文农,祖籍广东省新会县人,出生于香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陈随母到美国就读。民国2年(1913年),考入哈佛大学生物系。民国8年,获哈佛大学科学硕士学位。民国9年回国后,历任金陵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中山大学研究院农林植物学部主任、中山大学理学院院长、中国植物学会会长。建国后,任中山大学植物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所长、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陈毕生从事植物分类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植物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20年代末,陈创建了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经过艰苦创业,至民国27年(1938年)该所拥有15万
中国科学院院士 (18901971)
冯了性
  冯了性(1630~1695年),祖籍广东新会荷圹龙田村(今江门市蓬江区)。据其家族保存的《始平族谱》记载:冯了性是该族协吾祖十世之继室张氏所生,排行第八,名嘉会。他曾一度削发修行,由方丈赐法号“了性”。冯了性的父亲冯国琳,字炳阳,粗通医道和药理,在家乡开设药铺,挂牌行医,时间日久,行医有术,附近一带,名气渐高,凭着多年行医的经验,几经研究试验,创制了一种专医风湿跌打的药酒,取名万应如意药酒。初为自用,后分发给亲友及乡民试用,发现疗效颇佳,前来购药者渐多,便决心扩大经营。时值佛山工商业兴起,冯炳阳看准这一时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将药铺迁到佛山镇正埠渡头汾宁里(今城区汾宁路)扩展经营。
[] (16301695)
黎宏业
  黎宏业(1589—1635),字孟扩,又字行俟。新会县荷塘镇霞村良边坊(今属蓬江区)人。黎自小就聪颖过人,爱好读书,祖母怜爱他,不让他在晚上熬夜读书。黎口里答应,却偷偷地遮住灯光,默默诵读到天明。16岁那年补作府学生员,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考中举人,后来三次进京赶考都没有中。明崇祯七年(1634年)授任安徽和州知州。上任仅数个月,就着意整顿,兴利除弊,剔除豪强中的“蛀虫”,扶助有隐忧的贫弱大众。了解到和州已有几年收成不好,就严厉禁止把粮食运到外地出售。那里的读书人好奢侈讲排场,经黎宏业反复教导和启迪,逐渐趋向修养人品学问。御史马如蛟居住在和州,平时和黎宏业有交往,两人谈文论艺很是投
[] (15891635)
胡方
  胡方(1654—1727),字大灵,新会县棠下金竹岗(今属蓬江区)人,有“金竹先生”之称。岁贡生。胡方敦崇实行,处道学风气之末,独守坚确。总督吴兴祚闻其名,令人召见,胡方走匿不出。侍奉双亲,从不稍懈,唯恐不周。遇父母有病,忧形于色,亲侍汤药,必先尝而后进。父母逝世居丧,席草宿于柩旁,三年不进寝室。先辈遗留田庐悉以与弟,只靠课徒自给。对族中贫困者尽力资助。有达官重金求撰文祝寿,胡方不应;官吏威慑,不应;家人告之粮尽,亦不应。纵使生计窘迫,也不欲出仕做官。乡里子弟偶做出不道德的事,宁受鞭笞,也不愿胡方闻知,认为愧对先生。远近慕名之人,以一见胡方为荣,见后说:“胡先生教诲我了。”曾有弟子,因父荫而得
[] (16541727)
李杜文
  李杜文,生卒年不祥,字士楷,号太浣,新会县荷塘镇(今属蓬江区)人。生于明嘉靖年间,10岁能作文,未成年便补作生员。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皇帝下诏要挑选全国贤才俊士去充实北方的雍州,称此举为“选贡”。李杜文参选。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被选任浙江绍兴佥判。一到任后就废除那些繁重的差役,订正盐法、水利、仓储三大治理法规。参议刘毅、尚书沈应文都写文章称赞他。此后,他先后曾代理过萧山、会稽、山阴、余姚、诸暨等5个县的政务。他管理萧山仅3个月,离任时,萧山县民竟围着车子不让他走,又在西陵的交通要道旁竖立“德政”和“去思”两块石碑来表彰和怀念他。经他挑选取录之士,如王向、高倪、元璐等人,都在
[] (?~9999)
黄本立
  黄本立,光谱化学家 1925年9月21日生于香港,籍贯广东新会。1945-1949年就读于岭南大学物理系。厦门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现代分析化学研究室主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及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主编等。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原子光谱/质谱分析研究。早年创立了可测定包括卤素在内的微量易挥发元素的新型双电弧光源20世纪60年代建立了国内第一套AAS装置和钽舟无焰AAS装置70年代提出可同时测定氢化物和非氢化物元素的新型雾化—氢化物发生器近年研究强电流微秒脉冲供电空心阴极灯激发原子/离子荧光分析法,改善了多种元素的检出限。其代表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灏珠
  陈灏珠(1924.11.06- )内科心血管病专家。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县人。1949年毕业于前国立中正医学院,获学士学位。现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誉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在内科领域特别是心血管病的临床方面造诣很深。率先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腔内超声检查诊断冠心病;率先用电起搏和电复律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达国际先进;对我国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率先研究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并阐明其原理。在国内外首先应用超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救治奎尼丁引起的致命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成功并推广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陈垣
  陈垣(1880~1971年),字援庵,曾用名援国,字圆庵,别号圆庵居士。新会县棠下石头村(今属蓬江区)人。5岁随父亲迁居广州。自小在父亲指导下阅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书。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以廪生身份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未中,回到广州教私塾。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考取秀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陈垣任《时事画报》(十日刊)。翌年,《时事画报》为当局所忌,回乡暂避,在篁村小学任教。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广州振德中学任教,继续为《时事画报》撰稿。同年,考入美国教会主办的博济医学院。翌年,因该校美国教师歧视中国师生,陈和多位同学愤然离校。同年,与“光华医社”陈子
中国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 (18801971)
张保仔
  张保仔(1786—1822),别名张保,新会县水南乡(今属蓬江区)人。出身于渔民家庭,十五岁时随父出海,被人称之郑一的郑-海盗掳走,被收为义子,沦为海盗。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郑因台风落海溺亡,郑妻石氏令张自统领盗船船队。早期,在珠江三角洲水域劫掠,后在香港也设有营寨。香港至今还有营寨所在地“东营盘”、“西营盘”,扯旗山有条张保仔古道、鸭脷洲有张保仔石炮台、长洲及赤柱舂坎角有张保仔洞等遗址。后成为“红旗帮”,曾经一次击沉葡萄牙海军18艘军船。由于张保仔处事有度、有道,因而深得众人拥戴,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全盛时期,拥有大船800多艘、小船1000多艘,聚众达10万人。张保仔的劫掠对象以过往
[] (17861822)
李大成
  李大成(1771—?),字学章,号裁之,新会县荷塘镇(今属蓬江区)人。体形高大,性格豁达。年轻时因诗写得好而出名,被学使李调元赏识,邀他一同登上镇海楼饮酒赋诗,读书人张锦芳、黄丹书、黎简等人都在其中,一起聚会酬唱。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李领受乡荐。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汪洋大盗”张保大肆抢掠临近大海的村庄,李大成带领乡人组成团练来抵御。他冒着枪林弹雨,亲自上阵,抗击侵害,终于保住家园。李大成爱好阅读古代名臣的奏疏和兵法家的论著,每遇到有教益的地方就亲自抄录编纂起来。他处理家庭事务敦厚和善,5个弟弟对他没有半点闲言。他变卖家产,替二弟还清债务。后来,他当上陕西长武县的长官
[] (1771~?)
高赉明
  高赉明,生卒年不祥,字孟良,新会县荷塘镇(今属蓬江区)马滘霞村人。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中乡试,翌年考中进士,授职作新喻县令。后调任安福县令,任职期间,他留意民间隐情,为官刚直,不阿附权贵。以往,安福的里户押解米粮要停靠在省河,守候官府兑收,因此造成的消耗损失很大。高赉明带头募捐钱物,在城外盖建行仓,让里户把米粮暂贮存,等待输纳,减少消耗,里民称赞方便。在安福每当捉获小偷盗贼,习惯扔下濛谭溺毙,从不扭送官府审讯处理,这些陈规陋习几乎不能打破。高赉明查察以后,就按擅自杀人律例论处,从而遏制了私刑,那些小偷也因此得到感化,全县3年之内没有盗案发生。太监头目魏忠贤弄权,假传皇上的旨意要拆毁全国各
[]
黄居石
  黄居石(1626—?),字慎闇,又字圮仙,新会县人。初居江门水南乡梧岗里(今属蓬江区),后迁往岭梅里居住。喜作诗。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黄决不事清,隐居作诗。清康熙元年(1662年),朝廷下诏沿海居民内徙50里。清康熙三年(1664年),又勒令内迁,史称“康熙移界”或“迁海移界”,江门在迁徙之列。黄居石举家-迁往肇庆,4年间,迁徙4次。在迁徙途中,目睹百姓流离失所、弃婴塞路、饿殍蔽道的惨状,写了一首《徙村行》,诗云:“惊看村前一旗立,迫于王令催徙急;携妻负子出门行,旷野相对啜其泣。孰无坟墓孰无居,故土一旦成丘圩;此身播迁不自保,安望他乡复聚庐。”“迁海复界”后,他在《哀江门》诗
[] (1626~?)
胡苹运
  胡苹运,生卒年不祥,字明卿,号南石,新会县荷塘镇白藤(今属蓬江区)人。明崇祯三年(1630年)乡试第一,翌年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后改任陕西道御史。在朝中处事刚直不阿。明崇祯七年(1634年),在澳门的洋人渐习蛮横,行为放肆,不受管治约束;福建人刘香造反,扰乱广东沿海一带,还到江门焚烧房屋,劫掠财物,当地官员懦弱,不敢示以兵威。-运将澳夷、海盗如何作恶多端的事翔实上奏朝廷,崇祯皇帝责备当地总督、巡按等官员知情不报,致令盗患未能及早消除。谕旨殚力消除祸患,不得推卸责任。在此其间,百余艘海盗船只闯入江门、新会会城,大肆劫掠,杀死1000多人。火烧房屋,火光3日不绝。当地乡兵奋勇剿贼,朝廷官员王绳
[]
卢观恒
  卢观恒(1746—1812),字熙茂,新会县棠下石头乡蓬莱里(今属蓬江区)人。40余岁娶妻。大器晚成,在广州替人看守歇业铺店,继而以其代售洋货,升为洋行买办。在广州十三行自营卢广利洋行,擢为邑中商业大亨,成为十三行首领。卢观恒乐善好施,曾捐田700余亩兴办石头卢族义学、义仓;捐田500余亩为新会县义学、义仓经费。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卢观恒逝世。儿子卢文举、卢文锦继承其遗志,捐银数十万两修筑南海桑园围石堤、三水石角围、新会天河横江周郡围。卢文锦又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纳款京官,奉准父亲卢观恒入祀乡贤祠。后因封建士绅不满,上疏朝廷而撤奉。谭镳主修的《新会乡土志》认为,卢观恒行善乐助,理
[] (17461812)
黄公辅
   黄公辅(1576~1659)是明代新会杜阮村(现蓬江区杜阮镇)人,字振玺,别字春溥。生于明朝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36岁中举人,40岁登进士。曾任福州蒲城县、莆田县尹,后来调任南京山西道监察御史。 黄公辅为官清廉,体察民心,颇受百姓爱戴。当时宦官魏忠贤0臣当道,公辅奋起上疏弹劾,结果被撤官归里,在家里居住了7年。公元1628年,崇祯登位,重新起用黄公辅,升任他为湖广布和司参议等职,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湖广参政。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公辅因身体不适,告病还乡,居住于“荔圃亭”。 1644年,清兵入关。顺治四年(公元1674年),南明桂王于广西梧州建立政权,树起“反清复明”大旗
[] (15761659)
余经
  余经,生卒年不祥,字朝纲,号石龙,新会县荷塘南村(今属蓬江区)人,生于明朝中期。明嘉靖元年(1522年)被封为“行人奉使”。后奉皇命入四川葬祭蜀藩王,藩王之子赠以重金,不受,只收赠诗。余经办事一丝不苟,受皇上器重,回京后提升为刑部给事中(谏官)。余经为人正直无私,不避显要,曾弹劾兵部侍郎胡世宁、南京督学萧呜风、广东督学魏校等。明嘉靖四年(1525年),余经任“两广监察史”,清查两广财粮,严格审计,分毫不差。后因力谏皇上,受杖刑,遭降职,横受委屈。他且说:“难能可贵者,为官上要忠于皇上,对下要为百姓办事,不要考虑其他。”被降职到福建漳浦任县丞,后为瓯宁县令,任职仅3个月,因杖伤复发,死于任上。省
[] (?~9999)
俞士琮
  俞士琮(?~?),字子旦,号寰瞻,新会县荷塘镇汤村(今属蓬江区)人。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乡试时考中举人。明崇祯四年(1631年)在程乡主管教习,后升作南京国子监助教。明崇祯十年(1637年),主管南京刑部事务。大司寇甄淑天性格刚直坚毅,他的下属没有一个敢不顺从,但俞士琮并不畏惧,在审理疑案时据理力争,为多个案件作了平反,甄淑天虽有怒气,但不得不接受。俞士琮后调入北京作户部主事,不久转任员外郎。曾主持京都-事务,多年来他运筹帷幄,处事应变快捷妥当。后被委派任云南佥事,在金腾处理兵务时,从大处着手,废除烦琐苛刻的条例,训练兵勇,整治军饷,并惩治和教化那些-狡诈之徒。他的官职升至太仆寺丞、光绿
[]
邓增
  邓增(1843—1906),字景廷,新会县篁边乡(今属蓬江区)人,世居丹灶乡望富里(今属蓬江区),少时随父做生意,爱习武。清咸丰十年(1860年),加入清军。清同治元年(1862年),随清军从广州赴浙江镇压太平军。清同治三年(1864年),被浙江巡抚左宗棠擢升为把总。镇压捻军有功,升为副将。清光绪元年(1875年),随都统金顺进军新疆收服辑怀城、乌鲁木齐、昌吉县、呼图壁各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被任命为甘肃西宁挂印总镇。5年后升任固原提督。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京城,慈禧、光绪帝逃奔长安(今西安)避难,邓增任宿卫(警卫),迎驾于陕西蒲州(今浦城县)。清光绪二十八年(
[] (18431906)
全部蓬江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