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区名人录
王道夫
  王道夫(1235~1279年),字以行,号见雷,番禺县东圃车陂乡(今天河区车陂街车陂村)人,祖籍山西太原,另一说原籍福建蒲田。王道夫生于南宋理宗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出身书香门弟。王道夫生于乱世,父母对此子寄予厚望,愿他成长为国效力,其名为道夫者,正道以行,尽忠报国;号见雷者做事雷厉风行,为人轰轰烈烈。长大后,王道夫聪明过人,乡试取为秀才,省试取为举人,随后第一次临安赴考,结果落榜。后来王道夫拜名士陈大震为师,修文习武,常以岳飞作楷模。南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王道夫再赴临安参加秋试。王道夫在试题策论国策吏治中,深表为臣之道,抗敌之志,卓有见识,于是一举得中进士,时年33岁。同年官
[] (12351279)
潘达微
  潘达微先生(1880~1929),原籍广东省番禺、即今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镇棠东村人。原号铁苍、别号景吾。清宣统元年(1909),潘达微先生加入了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墓表曰:“君毕生致力革命,同情人间疾苦。性恬淡、擅丹青、尚道义”他为革命事业无私无畏,为振兴华夏文化、革新文艺及慈善事业等,作出毕生的努力,实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代奇人。2000年元旦,《广州日报》“新千年纪念特刊”第116版,以“慈善名流潘达微”为题,图文作了翔实的介绍,其中述及在“1911年3月29日,革命党人(同盟会)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史称‘黄花岗之役’当年‘冒险犯难’牺牲的烈士不少,遗骸散落在大街小巷,‘尸肉肿胀
(18801929)
冼鼎昌
  冼鼎昌(1935~),冼村七朵云之一冼翰云的后人。1991年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成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56年冼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进入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1959年~1961年在前苏联联合核子研究所研究核物理,期间创立一种计算反应过程终态有多个粒子产生时的相对论不变相空间方法,至今仍是高能物理中的一个标准方法。1962年被邀请到丹麦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与小玻尔和格拉肖(诺贝尔奖得主)结下友谊,长期通讯讨论。1964年回国协助朱洪元开展“层子模型”的研究工作。“层子模型”中最先提出的强子内部波函数和波函数重叠积分的概念在国际上沿用至今。1980年,诺贝尔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52014)
李湛
  李湛(1884~1913),字杭进,号竹贡,清光绪十年(1884年)出生在番禺县鹿步司大水圳村(今沙河镇天河村)农民家庭。李家中有7兄弟姐妹,他排行第二,其三、四、六弟送与他人为继子,五妹在母舅家长大。李少年丧父,对母亲特别孝顺,对兄弟也很友爱,劳苦之事常争着做。李童年读过几年私塾,年少便务农为业。李性情和蔼敦厚,对朋友慷慨大方,素有大志,言行举止与众不同。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李24岁,任南海县漖表乡民团长,并由胡毅生、朱执信介绍,周文桢主盟,加入中国同盟会。清宣统元年十一月(1910年1月),李与朱执信、胡毅生、倪映典、赵声等,在大水圳村开会商议反清起义事宜。次年正月初三,倪映典率
[] (18841913)
颜浩长
  颜浩长(生卒年月不详),又名永祥,番禺县鹿步司棠下乡人(棠下乡在黄埔第一、二次建区时属黄埔区,黄埔第三次建区时划给天河区)。他出身贫苦农民,体格魁梧,习武艺,练就一身本领,绰号“定拳长”,路见不平喜挺身相助,深得农民爱戴。1841年5月29日,盘踞城北四方炮台的英军10余人窜扰三元里,对菜农韦绍光的妻子李喜施加-,韦怒击英兵,乡民愤起相助,击杀英兵多人。为打击英军的嚣张气焰和防备英兵报复来犯,番禺举人何玉成柬请番禺、南海、增城等103乡义勇5 000多人,以三星旗为令旗,翌日清晨向四方炮台挺进,佯败诱敌至牛栏岗,将英军重重包围。下午1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英国侵略军-失灵,被义勇反复冲杀,击
[]
潘文治
  潘文治(1882~1949),番禺鹿步司朱紫乡(现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镇珠村,黄埔第一、二次建区时,东圃、珠村均属黄埔区辖)人,出身于贫苦家庭。1900年,得老师帮助,考入黄埔水师学堂(黄埔军校前身)学习驾驶,为第八届学员。光绪二十九年(1903)毕业,派往英国留学深造。归国后,于1919年任永翔舰舰长。1922年,陈炯明怂恿他签名反对孙中山,被他断然拒绝,并愤然辞职回乡种田。后经孙中山动员,才继续从事海军工作。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叛变,孙中山最先避难登上潘文治为舰长的楚豫舰,在舰上住了一夜,第二天才转到较大型的永丰舰(后改名为中山舰)。在最困难的时刻,潘文治等为保卫孙中山,率舰在广州珠江
(18821949)
秦悦会
  秦悦会(1159~1224年),又名曰会,别号石溪,南宋进士,曾任南雄府君别驾,宋朝文学家秦观第十代孙,祖籍金陵常州府无锡县,秦姓入粤始祖。今天河区石溪村秦姓始祖。据说,大约在南宋祥兴元年(1278年),元朝军队南下攻占广州。有一天,元兵到石子粟村寻仇,向秦悦会打听石子粟村在哪里。秦悦会误听问他是谁,便告知是石溪。结果元兵找不到石子粟村,就离开了,村民性命却得以保下来。为纪念秦悦会的救命之恩,人们将秦悦会的别号石溪作为村名。从此石子粟村改名石溪村。
[] (11591224)
凌震
  凌震(1235~1315年),字国威,号雷门,番禺县东圃宦溪乡(今天河区前进街宦溪村)人,原籍福建莆田。父凌栋封武经大夫,凌震为嫡长子(根据附录《古制置使凌公神道碑》“公讳震,莆田人,参知政事成八世孙封武经大夫之冢子也。”。“冢子”即嫡长子)。南宋后期,凌震中进士。后升任广东都统,官封二品,于是举家迁至广州。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元军攻陷南宋都城临安,皇太后带着年幼的宋恭帝宣布投降。南宋益王赵昰逃至福建,即位为宋端宗,改年号为景炎,号令各地组织抗元。此时,广州已为元兵占领。被罢了官的张镇孙(番禺人,状元、曾任浙江金华通判)在广州集结南宋溃军,被宋端宗任命为广东制置使兼经略安抚使。凌震和权
(12351315)
黄有年
  黄有年。黄有年是黄子贤七世孙。明代嘉靖七年(1528年)进士,敕授文林郎。上 书《外宽内明整治莆田书》,钦准,授福建莆田知县。有年任职期间,筑工事,修城堡,以御倭寇,兴修水利,治理河道,发展交通,力劝农桑,重视教化,甚得民心。任职十年,政绩斐然。清代嘉庆十八年(1813年),子贤黄公祠重修,菱塘司永昌堂送楹联:“骏马登程立纲常,展咸淳,鹿步支蕃,一显梅江孝友;飚麟拔萃恢先绪,连戊子,莆田政绩,三现扬颖宽明”。2001年,公祠重修,广州萝岗华坑村贻燕堂送来楹联:“世泽善贻谋,祠宇重光,乔岳高山明景行;德成垂史册,冬宫翅翼,莆田柱石显真才。”都有称颂有年莆田政绩的意思。子贤黄公祠门联:“波涵千顷,
[]
苏英法
  苏英法(?~?),广州沙河花生寮人。民国时期,苏曾先后任番禺县东区国民党党部委员、龙眼洞堡田亩税收委员、番禺合群运输公司总经理、番禺八桂中学校董、广州市东郊土地登记周局长、番禺县明伦堂委员。民国23年(1934年)1月,任番禺县第二届参议会副议员。民国36年,任番禺县临时参议会副参议长。民国14年(1925年),苏任番禺县东区国民党党部委员时,曾挑动龙眼洞村与长湴村两村村民械斗。民国16年(1927年),禺东公路修建,苏掌握了筑路权并私自把公路修筑工程批与经伦公司,从中收取贿赂。苏还利用职权,强征民工修路。公路所征用的农民田地,多无补偿,而苏从中私吞征地款2000余元。民国36年(1947年)
[]
卢昌
  卢昌(?~1854),又称卢八、卢八万、卢八万仓。番禺县鹿步司冼村(今沙河镇冼村)人。卢昌务农为生,自幼习武,使一把大关刀,武艺出众,而且步履如飞,人称“草上飞”,颇受乡人敬重。清咸丰四年六月十一日(1854年7月5日),受太平天国革命迅猛发展的鼓舞,广东天地会首领陈开在佛山发动起义。陈显良在番禺新造响应,称“统领水陆兵马众大元帅”。起义军头裹红巾或腰缠红带,蓄发易服,史称“红巾军起义”。七月初五,陈显良率部千余人进驻三宝墟,卢昌闻讯,率领冼村、杨箕、猎德等村村民投奔红巾军,被封为元帅。不久,陈、卢进驻燕塘,势力扩大,队伍增至万余人。七月十六日,陈显良率领卢昌等部,配合城北红巾军李文茂部从东路
汪德亮
  汪德亮(1905~1990),广州市人。汪12岁时便考入北京清华学校。民国11年(1922年),清华学校中等科毕业。民国15年,清华学校高等科毕业。民国15年至民国20年,先后在美国彼保德师范学院、威斯康辛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民国20年,汪怀着“教育救国”之志返回祖国,在武汉大学任教。次年,汪参加了晏阳初、陶行知、朱其慧等人发起组织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到河北定县教育实验区,试办乡村教育,想走以办教育达到富国强民的道路。民国29年,汪到四川开办乡村建设学院,后转到成都齐鲁大学任教。民国36年,接受平民教育会的资助,赴美考察工读教育,继续寻求通
(19051990)
简锡兴
  简锡兴(1915~2000年)。1915年11月9日生于新塘村,年轻时曾就读黄埔军校。1938年前经常扛着-,以打猎为名到凌塘村梁池等同志处接受抗日救国的思想教育。后来,积极参加抗日救国队伍,并在徐幽明、梁池等人的带领下,参加抗日青年大同盟(简称抗盟),开展交通、通讯联络、送情报,掩护地下工作人员,贴传单、宣传抗日救国等活动。活动范围遍及新塘、凌塘、龙洞、长湴、土华、番禺、顺德、中山、东莞、宝安等地。1943年简锡兴任新塘抗盟小组组长,布置监视敌情,宣传抗日,发动村民参加东江纵队四支队,坚持在新塘、凌塘两地打击日军,支援游击队,保护群众利益。1944年,东纵四支队的短枪队和抗盟人员简锡兴、简振
(19152000)
曾志清
  曾志清(1968~1996年),天河区银河村人。曾志清自幼在家务农,16岁初中毕业。1987年家乡征地,曾被招进广东省建材进出口公司当职工。1994年,曾志清辞去省建材公司职工的职务,回乡当了银河村治安队队员。曾十分热爱治安工作,作风雷厉风行,机智勇敢,不怕苦不怕累,坚持做好治安巡逻工作。1995年6月的一天下午1时左右,曾在汽车配件城巡逻时发现轮胎店附近有3名可疑男子,原来这3人是持枪抢劫疑犯。曾率先前去检查并与之搏斗,最后在队友们的协助下,将3名歹徒制服,扭送公安机关审查。目睹这场生死搏斗场面的群众,无不为曾志清的英勇行为拍手称赞。1995年10月,银河村屠宰场附近经常发生抢劫案件,当地群
(19681996)
樊伯贤
  樊伯贤(1916~1993年),番禺县龙眼洞乡(今天河区龙洞街龙洞村)人。民国27年(1938年),樊伯贤考取中医师执业证书,与友人欧子卿在广州市惠爱路合办一间民生堂药店,做坐堂医生。1955~1957年,樊伯贤到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广州中医学院前身)学习,深研中医理论。1958年被吸收到广州市郊人民医院(即今白云区人民医院),担任公职。他开创了该院的中医科,并历任科主任、门诊部主任、院务委员等职务。“文革”期间,他因家庭成份问题被遣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在乡期间,他坚持免费为社员群众治病后来到村卫生站当中医,负责带几个赤脚医生。1978年9月,政府为樊伯贤落实政策,他又回到郊区人民医院做中医主治
(19161993)
阮绍麒
  阮绍麒(1925~2000年),广州市人。1931~1943年,先后在小学、中学及国立广西大学读书。1946年,在香港太古船坞当技工。1948年,任石井第四小学教师。1949年后,在东莞第十五小学任教导主任。1952年起,在广州市郊萧岗、猎德村任教师。1959年后,在石牌小学任教师至退休。1980年6月至1984年7月,兼任广州市郊区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1984年7月至1987年4月,兼任广州市郊区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1986年底更名白云区)。1985年11月,兼任广州市天河区政协筹备领导小组副组长。1987年4月至1990年6月,兼任广州市天河区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并任民进广州市
(19252000)
秦明纲
  秦明纲(1862~1926年),字贵登,号祥光,石溪村人,秦氏岭南始祖秦悦会的第十九世孙。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任五品同知。从事商界,开办丝绸庄、丝厂,在广州沙面开设时昌洋行,人称“MERCHANT登”,为广州知名富商。曾支持孙中山革命,受托执掌“粤军政府募捐军费钤印”大印,筹集经费。清宣统三年(1911年),倡议重建石溪牛牯石埗头和石路。此事共募集1373元,其中秦明纲出资400元(见第十三章文物古迹“修建牛牯石埗头碑”)。秦明纲在石溪建有私人住宅花厅和绿筠溪馆。其中,绿筠溪馆为广州市登记保护的文物单位(见第十三章文物古迹“绿筠溪馆”)。
(18621926)
简振友
  简振友(1920~1945年)。1920年生于新塘村,排行第五,住东约启明大街东胜里6号,以耕田为生。1943年,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参加青年抗日大同盟(简称抗盟),任新塘抗盟宣传委员。是年冬天,与简锡兴、简应等抗盟成员,伏击并击溃了前来新塘0稻谷的一个排伪军。保护了村民利益。1944年,参加东江游击纵队四支队,抗击日、伪军。是年春天,与四支队简应等人到谭村,把前来0村民钱财的两名敌伪便衣中的顽抗者击毙。是年冬天,与四支队简锡兴、简应等10多人,配合短枪队多次晚上伏击广九铁路日军巡逻队。1945年3月,与新塘抗盟小组长简锡兴和简成业到凌塘抗盟联系。在返回途中,突遭日军巡逻队袭击,不幸中弹后仍
(19201945)
冼文思
  冼文思(1931.9~),1951年参加土改工作。同年11月任番禺五区横沙乡工作队队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1956年成立冼猎杨乡,任乡党委书记。1958年成立沙河人民公社,任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宣传部长。1962年,沙河公社分为龙洞、沙河、石牌3个公社,冼文思在石牌公社任党委书记。1962年农历五月初三(6月4日),冼石事件发生,两村村民都很激动。特别是当天下午,石牌开了一枪,冼村有些干部沉不住气,也要拿枪,冼文思坚决不让,说:一拿枪就两败俱伤。当时冼村卢光应、冼球六、冼文锡等干部也极力支持不拿枪。为上级解决冼石事件创造了良好条件。第二天,郊区派潘湛下来了解情况,知道冼村不拿枪,松
全部天河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