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历史人物介绍
王烁
  王烁,男,汉族,198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生前为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职业卫生评价所主管医师。他始终奋战在广东公共卫生工作一线,作为中央指导组防控组驻荆州防控队队员、国家援荆流调排查和巡回督导队副队长、疾控系统驻荆州市防控小分队队员,对口支援荆州市开展流调排查和巡回督导工作。2020年3月13日晚在调查社区疫情防控情况时,被一辆急速行驶的面包车撞倒,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因公殉职,年仅36岁。
(19842020)
潘正炜
  潘正炜(1791-1850),字季彤,号榆庭,潘振承孙,潘有度四子。他继承两代家业后,又以潘绍光名义开设同孚行,业务更为发展,是潘氏生意贸易最为鼎盛时期,仍居于十三行领袖地位,被外商尊称为潘启官三世。有资料统计,当时其家财约值1亿法郎,在华北的资产还未计在内。潘正炜既为豪商巨贾,但仍沿袭潘氏急公好义、乐助善举、周济贫困和报效国家的家风。据不完整统计,他先后以同文行、同孚行的名义捐助社会的款项达白银百多万两。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英
[] (17911850)
潘有度
  潘有度(1755-1820),字宪臣,号应尚,又号容谷。潘振承四子。他幼年兼承家学,饱读诗书,长成后继承父业,主理潘家同文行业务。由于深谙对外贸易之道,博得官府信任,赞其“洋务最为熟练”,业务续有发展。其后,十三行总商曾一度易人,但不久他又凭藉外贸家声誉与个人才干而再次出任,被在华外商尊称为“潘启官二世”,呼名:Puankhequa.II。后来他又开设同孚行,继续经营外贸业务,家道也由此再次振兴。受家风影响,他亦儒亦商,在洋务冗繁之中仍
[] (17551820)
潘有为
  潘有为(1743-1821),字卓臣,号应麟,又号毅堂。潘振承次子。他不侍父营商而选取入仕之途。他博学多才,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考中举人,越两年考取进士,授职内阁中书,参与编纂《四库全书》。唯他性情耿介,不事权贵,居京官十七年从未升迁。后受父命丁忧回乡,从此不复出仕,退闲林下,潜心砌著。他师事翁方纲,为其入室弟子,诗书俱能,画善设色花卉,诗与当时名士张锦芳、冯敏昌、赵希璜齐名,并对金石书画精于甄录鉴别。因慕东汉学者杨孚,自颜其居室
[] (17431821)
何善衡
  何善衡(1900-1997),祖籍番禺县茭塘司石溪村(今属广州市海珠区)。清代末年出生于澳门一个贫困家庭,靠母亲挑担上街贩卖棕绳度日,在半饥半饱中度过了幼年。因无力支付昂贵的学费,10岁前仍未入学读书。其后,父母将他送回乡下,入读费用不高的私塾。在乡间私塾,虽然学的是《三字经》、《幼学琼林》等古典启蒙书籍,但他刻苦攻读,勤学不辍,能够对课本背诵如流,深得老师喜爱。几年下来,他认识了许多字,明白了一些为人处世的传统道理。后来,家庭发生了变
(19001997)
李青来
  李青来(1748~1833),原名明彻,字大纲、云飞,道号青来,祖籍江苏松江(今上海),先祖早年入粤,青来出生于广州。他年少聪慧,12岁出家,在罗浮山冲虚观修道,刻苦自学历法、绘图、绘画,精通天文、地理、历算。曾充任贡使,携画上京,得访钦天监,观摩我国历代天文仪器。返穗后,潜心写成天文历史上珍贵的《圜天图说》。获当时两广总督阮元的赏识,邀任《广东通志•舆地略》主编和绘画全省详图。青来在广州河南五凤村漱珠岗建纯阳观,得阮元大力
[] (17481833)
胡亚基
  胡亚基(1816~1880)胡亚基,名玉玑,字南生,号琼轩,又名璇泽,广东番禺黄埔乡(今广州市海珠区)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新加坡开埠后不久,胡氏的叔父胡宏宝前往该埠谋生,初打工,后开杂粮店,取名“黄埔公司”,专营牛肉、面包、蔬菜以及供应往来商船和英军舰所需食品。道光十年(1830)左右,胡亚基随其父及其三位伯叔往新加坡,在黄埔公司佐理业务。因业务需要,他勤奋学习外国语,并逐渐掌握英、法、俄、日等国语言,尤精英语。1850年父亲
[] (18161880)
孙雪峰
  孙雪峰,男,出生于1964年,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医学博士,中山大学临床医学肾脏病专业博士后出站。198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1989年同校内科肾脏病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0年同校内科肾脏病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2002年中山大学临床医学肾脏病专业博士后出站。1995~1999年先后留学于日本东北大学、产业医科大学肾病中心。1989~2000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工作,现为解放军总医院、全军肾病
黄锋先
  黄锋先,博士导师, 1986年起一直在中山大学附一院从事内科肾脏病医疗、教学、基础和临床科学研究。在国内首先开展返流性肾脏病的基础和临床系列研究。在临床肾脏病的诊治,尤其在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尿路感染、腹膜透析等领域具有较深造诣。       主要研究方向: 尿路感染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腹膜透析   科研基金 1996年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白介素-8在慢性肾盂肾炎发
徐光川
  徐光川: 肿瘤内科教授、硕士导师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医院内科常务副主任,中山大学肺癌研究中心副主任。1970年8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开始在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工作。先后受聘为助教、讲师、副主任医师、教授,1974年广东中医学院西中班学习,1977年3月——1998年2月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进修。从事肿瘤内科工作30余年,熟悉肿瘤内科的化学治疗。从事肺癌综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化放疗,不能手术的晚期食管癌综合治疗研究,
王深明
  王深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血管甲状腺外科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1982年 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并留任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一外科医师。1983年 1989年 获中山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同年中山医科大学聘为讲师和主治医师1992年 中山医科大学聘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1994年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甲状腺外科副主任1995年 美国匹兹
梁卓仁
  梁卓仁,高级工程师,香港浸会大学MBA,中山大学管理学院EMBA,现任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局长兼党委书记,为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广东省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以下简称四航局)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中港第四航务工程局,是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拥有5000多名员工、36亿多元总资产、11.28亿元净资产,是一家业务清晰、战略明确、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资产结构合理、投融资能力强大、管理科学的大型国有建筑
马侣
  马侣(?--1911年04月27日 ),又名马吕,汉族,广州市海珠区新滘镇(原番禺)人。早年加入行伍。曾随部队驻军安南(今越南)海防,这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7年,参加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他勇敢善战,深得黄兴器重。1908年,参加钦廉上思起义 。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时,随黄兴攻入督署。冲出后,转攻督练公所,在小石街巷战中,他冲杀在前,不幸中弹牺牲。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
[]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1911)
肖杰
  肖杰(1969~1990),海珠区人,1969年9月出生,共青团员。1989年7月从广州市人民警察学校毕业,分配到海珠区公安分局-队工作。1990年6月30日上午,区公安分局-队接到东山区公安分局信息通报,得知1989年1月发生在海珠区洪德路聚龙八巷3号伤害致死案嫌疑犯杨润华的有关情况。肖杰、叶仲儒等几位-立即前往东山区公安分局进一步核实了解,查清了杨的落脚点是中山七路隆庆北14号,同时还摸清了杨经常驾驶的1辆红色100C雅马哈摩托车停
(19691990)
张漪芝
  张漪芝(1920~1944),女,又名漪兰,广州番禺瑶头村(今属海珠区新滘镇联星村)人。她13岁时随家人到香港读书。后在学校参加了进步组织“同志会”,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工作,民国32年(1943)参加中国共产党。香港沦陷后,漪芝跟随组织转移内地,参加东江抗日游击队,先后担任卫生员、救护队队长等职务。民国33年(1944)11月,在围攻博罗县福田乡窑下村一个反动地主武装据点时,地主武装据守有利地形,负隅顽抗,战斗激烈,我方伤亡较大。漪芝不顾
(19201944)
何君侠
  何君侠(1913~1989),海珠区新滘镇石溪村人。毕业于广州私立南武中学。民国17~27年(1928~1938)先后在南海、新会、三水、花县等地当小学教师。君侠于民国27年(1938)初便投身党组织领导下的抗日救亡工作,并于同年7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夏天任中共佛山支部委员,领导广东救亡呼声社佛山分社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发展社员300多人,建立了党支部活动的据点一精神粮食供应社,并积极发展新党员。民国27年广州沦陷前夕,君侠任分社战时
(19131989)
卫国尧
  卫国尧(1913~1944),海珠区新滘镇沥滘村人,出生于地主家庭,幼年丧父,由母亲祈氏抚养长大。民国17年(1928)15岁时考进中大附中,中学时期,经常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自勉,立志要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民国23年春,高中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考进东京帝国大学政治经济系,得到该校进步校长岗山万之助的指导,阅读了许多马列主义著作,初步建立起马列主义世界观。这时,他刻苦用功,把岗山万之助的译著《史的唯物论》翻译成中文。民国26年6月回
(19131944)
冯广
  冯广(1912~1929),海珠区新滘镇黄埔村人。出生于贫苦的劳动人民家庭。自幼父母病故,在香港与大哥冯新相依为命,后来到一家小工厂做工。民国14年(1925)6月,省港大-爆发,冯广回到广州。民国15年4月,参加劳动童子团,先后被选为副团长兼宣传部长、总团候补执行委员,并加入了共青团。不久,任总团执委兼募捐委员会主任,成为出色的青工领袖。民国16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大-。冯广在-下坚持斗争,印发传单,揭露敌人的罪行,号召人民起来
(19121929)
李天马
  李天马(1908~1990),广州番禺石溪乡(今属海珠区新滘镇)人。早年就读于私塾,专攻古典文学,并由其父教习书法。及壮,漫游江南,结交书坛前辈,虚心请教。他博览群书,凡有关书法史传、论述、技法、著录、考证、鉴别等,无不探源,使技法和理论日臻成熟。建国后,他居家以书法授徒,培育书坛新秀,以严于治学事教称著。1960年,任广州文史馆馆员,并任广州美术学院书法教师。1961年调上海市文史馆,仍任馆员。他工楷、行、章草、大草、金文、甲骨文等六
(19081990)
梁方仲
  梁方仲(1908~1970),原名嘉宝,别名方翁、畏人、方中,海珠区新滘镇黄埔村人。民国8年(1919)“五四”运动爆发后,受新思潮影响,于民国10年离家出走赴北平求学。民国14年(1925),方仲在美国教会办的崇实中学读书。“五卅”惨案发生后,全国反帝怒潮汹涌澎湃。他抗议美籍校长殴打学生,愤然离校,转入天津南开中学就读。翌年9月,考取清华大学,民国19年毕业转入清华研究院深造,民国22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同年,任职于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
(1908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