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县历史人物介绍
程家智
  程家智(1890~1973),壮族,城厢镇新街人。程家智经营米粉摊生意40余年,其店名“美一馆”。他蒸制的米粉,皮薄软韧,切粉久煮不烂,卷筒粉折而不断。菜肴加工精致,有炖、炒、烤、炸等种,色、味、香俱金;调味粉式有汤粉、凉拌粉、卷筒粉。他做的汤粉,注重汤水质量,从早到晚其味清香不变;拌凉粉讲究配料,酸甜可口;卷筒粉馅料上乘,酱卤得法,味道别具一格。程家智自1915年开始经营“美一馆”,至1955年停业。这期间,到过隆安县城的人,多慕名前
(18901973)
刘遇元
   刘遇元(1888~1958),壮族,城厢镇拱阁街人。清末民初,隆安县城还没有人购置缝纫机,群众缝制衣服全靠双手穿针引线。刘遇元心灵手巧,开办手工裁缝业,他用手缝制的衣服线路笔直。1936年,刘遇元买了一部飞佛牌缝纫机,从此他便钻研缝制中山装的技术。他先从南宁买了一套中山装,折开缝线,一块一块地摆在桌上,然后逐一摹仿裁剪。不久,他成为县城一家缝制中山装有名声的车缝店。刘遇元缝制的衣服,适体大方,缝线笔直,密度均匀,面布不皱,当时的政府官
(18881958)
陆十三
  陆十三,原名陆有生。雁江镇雁江街人。清同治年间生,1926年逝世,终年50岁。陆十三一生以木雕工艺为业,其工艺品或仿画雕刻,或直描雕刻,均刀笔自如,立体感强,纹理细腻,色彩鲜艳,形象逼真。乡里四邻的雕刻品,多出于他的手。当年雁江街天寿堂药房的花鸟匾额,震东村潘益周的“双凤朝阳”神龛,均为其佳作。这些雕刻品,工艺高超,栩栩如生,人们赞口不绝。陆十三在各地雕刻的工艺品,历经社会变革多已毁坏失散,所存甚少。据调查,现存的有雁江供销社中药门市部
谭富盈
  谭富盈(1903~1987),壮族,南圩乡大同村人。谭富盈少年时就跟随父亲学习用草药治疗骨伤疾病。他的用药是几代祖传秘方,疗效好,是远近闻名的民间草药骨科医生。1956年,县建筑队一名女工,施工时不慎从楼上跌下脚断。经医院治疗几天,伤痛不减。后她请谭富盈治疗。谭用草药烧热敷于伤处,过10分种后,疼痛停止,病人能安宁入睡,不久便治愈。1960年,白马煤矿一名工人因公受伤,右脚折断,后到谭富盈家留医治疗40多天就能起立走路。伤愈后,矿方自奉
(19031987)
陆祥嘉
  陆祥嘉(1940~1984) ,壮族,乔建镇慕恭村人。195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卫生员、卫生班长、助理军医、军医等职。曾荣立三等功一次,嘉奖四次,四次评为“五好”战士。1978年,他转业回到地方,担任乔建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党支部书记。陆祥嘉身患肝炎,到地方医院工作后,他不顾自己的病身,一心扑在工作上。一次,慕恭村农民陆爱华上山打柴摔断五根肋骨,无钱住院,陆为其设家庭病床,风雨不改地送药上门,直
(19401984)
周肖琚
  周肖琚(1931~1982) ,壮族,南圩乡三宝村人。1954年7月长春地质学院毕业。198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周于1954年8月至1982年9月先后在中南地质局451、 461、480地质队和广东省地质矿产局704地质队工作。1956年被评为工程师,1977年任副总工程师,1979年任总工程师。周肖琚在地质工作战线上战斗了28个春秋,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地质事业。1955年以来,他组织和指导队员普查勘探矿区(点)共231个,矿种4
(19311982)
潘受莹
  潘受莹(1871~1953),字朗轩,壮族,城厢镇震东村人。潘受莹自幼勤学,晨昏无间,是清代科举制末班拔贡。他酷爱书法,练字有恒,日必临之,其字体工整严谨,劲遒俊秀,恳索其墨迹者无数。他平生未涉仕途,而把毕业精力倾注于教育事业,曾在本村开办私垫,授业育人。1931年,他在震东乡创办县立第十小学校,并从此执教12年。第一届高小班毕业时,他为《同学录》题词,勉励同学们“乘风期万里,幸莫挂帆迟”。1944年,潘受莹已过古稀之年仍受聘为隆安县初
(18711953)
周竑
  周竑(1900~1951),原名周文超,壮族,乔建镇太阳升村人。1920年考入广西南宁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在桂系军队任排长,参加过北伐战争,负过伤。1927年任隆安县民团司令部副司令。1947年4月,周竑任隆安、武鸣、果德三县联防办事处主任后不久,率领联防队“围剿”共产党领导的地下游击队, 杀害革命群众。是年8月3日,游击队和农民武装400余人枪,将周竑及其联防队包围在果德县四坡乡公所(当时四坡乡公所为三县联防办公地点)。周乘机将四坡小
(19001951)
劳神
  劳神(1917~1950),原名劳立[纟军],外号通城虎,壮族,丁当乡丁当村人。劳神从小爱武功, 六七岁就跟父亲学国术, 十二三岁沾赌风,日夜不辍,群众呼其为“二世祖”。1933年,劳在南宁私立平旦初级中学读书时,经人介绍加入南宁精武体育会学国术。1935年回隆安县丁当街组织国术研究社,自任国术指导员。1936年,他代表隆安县出席全省国术比赛, 获优秀奖。1937年9月,被委为丁当乡登昌街长。1939年夏,他受聘为百色行健中学国术指导员
(19171950)
王晓东
  王晓东(1899~1950),壮族,南圩乡发立村人。1919年, 王晓东受自称自治军第九司令卢子美的委任, 在刘家堂旅当连长。1929年至1931年, 王任隆安县长。1930年1月,红七军第一纵队解放隆安县城,成立县革命委员会。王晓东率县团兵配合国民党军队“围剿”红七军第一纵队。当一纵队向雁江方向撤退时,王率团兵阻击于险地——太平桥,红军战士牺牲30余人。红七军一纵队撤离隆安后,王大肆搜捕红军伤员及县赤卫队员,杀害红七军第一纵队政治部主
(18991950)
黄朝桐
  黄朝桐,字琴堂。古潭乡中真村人。清宣统元年(1909年)拔贡。云南直隶州州判。民国二年为县府第一科科员,历任广西省立五中、六中教员。黄朝桐擅于文史,著有《我的道德观》、《愉庐漫文稿》等书。民国23年与县人刘振西、潘受莹等编修《隆安县志》,并为该志作序和封面题字。
陆杏林
   陆杏林(1875~1942),字雨林。城厢镇拱搁街人。清副贡四品衔,官至知县。道尹、省咨议局常驻议员。陆杏林少年好学,品学兼优,有齐家治国之志。清宣统元年(1909年)被选为广西省咨议局常驻议员。迩后任奉议州知州。民国元年(1912年) 5月调任百色府长兼统兵一营,后又调任南宁知县,民国4年(1915年)7月被陆荣延荐任合浦知县,民国8年升钦廉道尹。陆杏林乐于赞助公益事业,筹建隆安中学时,他捐资大洋一千元。民国22年主持并捐资修缮白鹤
(18751942)
闭运培
  闭运培(1875~1904)。壮族。古潭乡育英村百龙屯人。清末隆安县农民起义军首领。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秋,闭运培与广西会党首领王和顺(邕宁县人)、黄五肥(横县人)一起开展反清武装斗争。他们到处设坛,聚众拜台,组织农民起义军,攻打南圩、杨圩、那湾、那重等村团练。光绪二十七年,起义军势众,闭运培和陆以曜(发立村人)率队攻打乔建主于团练,毙练长雷绪基及团丁10余人,缴获团丁枪10余支。清当局对农民起义军大为恐慌,惊呼“几乎无天无之,无
[] (18751904)
陆禹勋
  陆禹勋,字谦斋。乔建镇慕恭村人。自幼聪慧,有神童之称。清嘉庆辛酉(1801年)成进士,任官刑部山西司主事。”陆禹勋任职时,狱中有一疑案难于判决,堂官争论不休,禹勋闻之大笑。众惑不解,质问缘由。禹勋根据刑律,讲明裁决依据,众官甚为信服,后将该案交其主办。禹勋主事多年,所办案例,皆准确无误,众誉为奇才。
[]
马廷承
  马廷承,字重光,号锡亭。古潭马村人。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为进士。乾隆五十九年任山东省费县知县,有政绩。马延承善于诗文,著诗凡数百首。其子大器,汇集出版,书名为《见一斋集》。
[]
马乾彰
  马乾彰,字景山,号静宇。古潭乡马村人。清乾隆四年(1739年)为进士,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任四川省庆符知县。庆符县地小民性刚悍,乾彰以理感召。当时有个同窗好友徐垣在四川主政。乾彰素不求拜,以至十多年不得调动,而庆符人民亦不愿其离开。当时有一官吏诬良民为贼,乾彰甚为不平。许多官员为固其职,劝他不要过问此事。乾彰说:“我宁可呆做官,也不能眼看这循私枉法之事不管。”后他据实上报。由于他违逆上官,终被免职。庆符人民念其政绩,遂竖碑为记。乾
[]
林大俊
  林大俊,字盛可,号惺非。小林乡大林村人。明万历辛卯年(1591)举人,曾任福建省德化知县,后升任贵州省镇远府通判,分掌粮运及农田水利等事务。其子林光弟,明天启甲子年(1624年)解元,性格刚直,学问超群。据民国时期修的《德化县志》卷十二《职官、官绩》载:“林大俊,号惺非,广西隆安县人。明万历辛卯亚魁。简易宽厚,洁己勤工,隆礼待士。建‘羽中霄塔’于邑之巽方,以象文明,浚丁溪故道,以符古谶。兼署永安二篆。所至课士,口授耳提,甄拔名流。时誉翕
[]
马星敏
  马星敏(1966~1985),壮族,古潭乡马村人,1985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54259部队九团一连四班当战士。马星敏入伍后,各项军事训练成绩名列前茅,被送到教导队集训,任新兵营教练班长。后,他处处以身作则,带头刻苦训练,任务完成好,受到部队-及战友们的好评。1985年12月28日,马星敏所在班执行反击越南侵略军的任务。马是机枪手,在全班战友的紧密配合下,很快就占领了无名高地。在敌人的反扑中,他以猛烈的机枪火力,毙敌2人,击伤多
(19661985)
周汉林
  周汉林(1958~1979),壮族,布泉乡高峰村人。1974年中学毕业,1977年10月20日加入共青团,曾被评为优秀团员。1979年2月,周汉林参加县支前民兵,投入对越自卫还击战。3月3日晚,他同6位民兵抬一位七十多岁的向导,带部队追歼敌人。他们冒雨走了一夜的山路,天亮后又继续前进。那时,周汉林的肚子阵阵剧痛,脸色苍白。班长见他病了,要换他抬担架,他说不要紧,不肯换。3月4日,周病情更加严重,但他上午仍然同几位民兵去将两位烈士的遗体抬
(19581979)
张大球
  张大球(1926~1951),壮族,丁当乡丁当村人。他于1949年12月参加革命,1950年秋任第四区(小林区)白马乡乡长。当时土匪-,张大球便在丁当乡随第四区人民政府的干部一起剿匪。1951年1月23日上午,土匪900多人枪,抢劫丁当乡英敏村潭五等屯群众的耕牛和财物。张大球和丁当乡基于民兵30多人,在区长白文治的率领下,出击土匪。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民兵陷入重围。张大球临危不惧,机智勇敢地与匪作战,一直支持到区中队及解放军四二大队侦察
(1926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