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县历史人物介绍
萧毅肃
  萧毅肃(1898—1975),四川蓬州万和乡人。国民党陆军中将。1920年毕业于云南讲武学校,即任职川军,先后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1934年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二期。次年任陆军第四十三军参谋长。1936年被国民政府授陆军少将衔。1938年升任第四十三军副军长。后调任参谋总长办公室高级参谋。1940年兼任中央党政军联合秘书处秘书长。1941年任军事委员会驻滇参谋团参谋。1943年任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参谋长。1944年底任中国战区陆军总司
(18981975)
江牧岳
  江牧岳,原名蒋桂锐,曾用名蒋慕岳,1915年11月出生于四川蓬安。1932年考入四川嘉陵高中。1936年任四川各界救国会常委、成都民族解放先锋队队部委员。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主办《星芒报》,任成都星芒社中共支部书记、中共成都市文委成员。1938年冬任中国青年记者学会战地新闻服务队第一支队负责人。1940年至1943年任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北方办事处总干事,华北新华日报记者、通联科长,华北新华社编委。1943年秋至1945年任太行新华日
(19152012)
雷瑞生
  雷瑞生(1890~1979)雷瑞生名永发字瑞生,四川省蓬安县人,生于1890年,读过6年私塾。1904年随父雷正儒学医,1909年随叔父雷正和到汉中一带行医,1914年来本县柴家关种党参,1917年修房置业定居。1924年于柴家关开设“永丰恒”中药铺。1956年公私合营后到蒲河卫生院任骨伤科医生。这位闻名遐迩的骨伤科医生,以“雷水师”誉享宁陕、石泉、佛坪等县。不幸于1979年病逝,人们至今仍缅怀这位“手到病除,妙手回春”的好医生。一次他
(18901979)
林清和
  林清和 (19472—)四川蓬安人。 擅长粉画、连环画。196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现为四川省旺苍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作品《保卫边疆》获第五届全国年画展览二等奖。《血染的风采》获第四届全国年画展三等奖。年画《阳春三月》、《敬爱的小平同志》入选第七、八届全国美展。出版年画、连环画、宣传画五十余件。
唐策力
  唐策力(1958.10— )四川蓬安人。擅长中国画。1989年毕业于重庆社会大学美术系绘画专业。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校美术教研员,特级教师。作品《心连心》入选建党七十周年全国美展;《巴山子夜》获第三届中国当代工笔画大展三等奖;《茧花》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升》入选第三届中国体育美术展览;《春塘晓雾》入选第三届全国水彩、粉画展等。作品多次赴国外展出并被收藏。
汤光铣
  汤光铣(1934.11—) 别名子琰,  四川蓬安人。 擅长中国画。历任解放军成都军区政治部创作室美术创作员,《大众文艺》美术,四川对外文化中心主任,四川雕塑艺术院副院长、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有《山地练兵》、《田间传艺》、《高原医疗队》、《云横秦岭》、《九九瑞鹤图》、《红楼十二金钗图》等,《田间传艺》、《山地练兵》由中国美术馆、军事博物馆收藏。出版有《汤光铣作品集》、《子 琰书画选》。
王明月
  王明月(1938.2—)又名王灭, 四川蓬安人。 擅长版画、中国画及美术评论。 1959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 历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四川省美术馆副馆长及神州版画博物馆副馆长。一级美术师。 作品有《秋》、《出击》、《火海》、《 集市》、《晨》、《川剧人物》等曾入选全国版画展。获全国版协五六十年代优秀版画家、 鲁迅版画奖。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有写生集、画册等数种 。
赵无畏
  赵无畏(1933.2—) 四川省蓬安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国画院特邀画师,重庆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重庆师范学院副教授。      赵无畏先生擅长工笔人物及工笔花鸟,作品曾连续入选第六、七、八、九届全国美展、建党六十周年全国美展,工笔画第二届全国美展、第五届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全国画院双年展、首届中国画展及国外的一些展览。    《小生命》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后被
余世顺
   余世顺(1942年~ ) 四川省蓬安县人。为全国七届、八届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员,1964年应征入伍,1970年转业到石油企业,任-钻井二公司4521队工长。参加过江汉、胜利、中原三个油田勘探会战。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井队,埋头苦干,被誉为铁人式的工长。余世顺因工负过伤,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脊椎骨错位等多种疾病。但他经常藏起病假条,忍着伤痛没日没夜地在井场,很少休息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1983年~1991年,余世顺连续9年被
尹在勤
  尹在勤 (1938~)四川蓬安人。196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历任四川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川省作协理事、评论委员会副主任、全委会委员,四川省记者文学艺术研究会副会长。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何其芳评传》、《新月派评说》、《高考作文导航》、《中国百家现代诗选》等。文学理论集《新诗漫谈》获1980年陕西省优秀图书奖,《诗人心理构架》获全国第三届金钥匙奖,《论贺敬之的诗歌创作》获1984年四川
刘成东
  刘成东 (1945~)四川蓬安人。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65年参加工作。当过工人、高中语文教师和文学杂志。现为攀枝花作协主席,《攀枝花作家》主编。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作品见诸《人民日报》、《人民文学》等120家报刊,部分作品收入《中国20世纪纯抒情诗精华》、《中国星星四十年诗选》等40种文学选本。著有诗集《黑月亮》、《体验》、《高原》、《阳光如水》,散文集《夜雨心窗》、《攀枝
魏时珍
  魏时珍(Wei Shizhen)(1895~1992),名嗣銮,字时珍,清光绪21年(1895年)出生于今四川省蓬安县金溪镇魏家坝村,德国哥廷根大学数学、物理学博士,四川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数理方程、偏微分方程、数学教育工作。1920年8月,魏时珍来到德国求学,4年后在著名的哥廷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这既是四川省最早的数学博士,也是当时中国人在哥廷根大学获得的最高荣誉,比中国最早的数学博士胡明复只晚了7年;魏时珍写信给爱因斯坦,请求将相对论
四川第一位数学博士 (18951992)
奉崇权
  21年,他凭着一颗敬老爱老的赤子之心,对敬老院的老人生养死葬,再苦再累,也没有半句怨言;21年,他默默耕耘着敬老院的30多亩土地,把一个杂草丛生、乱石遍地的荒坡,改造成瓜果飘香、丰衣足食的“老人乐园”;21年,他坚守责任、甘于清贫,把无私的爱献给了老人,自己却痛失两个爱子。他叫奉崇权,是四川省蓬安县兴旺敬老院院长,一个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艰辛付出,奉崇权把一个破旧的敬老院变成了一座生机勃勃的老人安享晚年的乐园 1
高彬
  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伟大的英雄。他以39岁的年轻生命为代价,换来三位落水儿童的新生,谱写了一曲舍已救人、感天动地的壮丽乐章。高彬,男,牺牲时39岁,相如镇团包岭村村民。2008年6月的一天, 5名学生到清溪河边游泳。刚下水,3名少年就被湍急的暗流推向河中间。“救人啦,救人啦”正在地里劳动的高彬听到呼救声,拔腿就向出事地点飞奔。他跳进水中,首先抓住离自己最近的孩子并把他送到岸边,转身又向河中间游去。漩涡、激流、深水、低温,折磨得他喘不
万钧
  万钧(1890-1916),名功伟,又字禹诒,今蓬安金溪镇人。出生于书香之家,7岁发蒙,先后就读于金溪乡学、玉环书院,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考入顺庆联中校,以品学兼优为人称道。求学期间,他阅读新书,追求进步,萌发了强烈的民主革命思想。1910年(清宣统二年)春,万钧联中毕业,东渡日本,留学东京早稻田大学。他与革命人士过从甚密,是年秋加入同盟会,1911年夏被选任同盟会东京四川支部负责人之一。他果敢干练,深得孙中山先生器重,继又被选
(18901916)
肖成源
  肖成源(1887-1926),又名浚川,今巨龙镇肖家湾人。少年时先读私塾,后进金溪高等小学堂。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考入成都实业学校蚕桑班。肖学习刻苦,历经三年,掌握了一整套栽桑养蚕制种的新技术。1910年(清宣统二年)毕业回乡,任职蓬州劝业分扬,劝课农桑。1915年(民国4年)蓬安县蚕务局成立后,肖主持蚕务局工作,他建立苗圃,兴建蚕房,制备蚕具,举办培训班,开蓬安集中培训蚕桑技术骨干人才之先例。肖成源还身体力行,在其家肖家湾育桑
(18871926)
刘湘石
  刘湘石(1908-1973),名书泽,今蓬安县周口镇人。幼时在家读私塾。后去南充、成都等地就读,1927年(民国16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系。1932年毕业,回到蓬安任过中学教员、县督学、周口小学校长、蓬安县中学代理校长。在代理蓬安中学校长期间,他严厉禁止学生打牌、吸烟。他当众宣布:“哪个看到我打牌,只要抓到了,随你们怎样处罚我!“”他禁止体罚学生,努力改善学生伙食,提倡苦教励学。1943年,刘去成都,邀集同乡同学筹资,成立福康股份有
(19081973)
蒋建谊
  2008年度感动南充十大人物 蒋建谊 【事迹】 蓬安打工仔蒋建谊在外打拼多年,有了一些小积蓄,准备投资生意。这时,他得知四川老家发生特大地震,蓬安老家很多房屋倒塌,部分村民重建遭受挑战,生活困难。他立即赶回老家了解灾情,随后率领员工为家乡灾后重建捐出10万元巨款。“家乡灾情严重,我得回家看看!”汶川大地震后,蒋建谊有一个习惯,就是没事就看电视,主要收看四川电视台的抗震救灾专题报道。得知家乡遭受重创,蒋建谊再也沉不住气了,他立即买了
王云
  王云,蓬安县正源镇红豆村人,1980年至1992年曾就读于正源小学,现任上海明泉集团董事长。他历经多年艰苦奋斗,终于成就大业,闻名海内外,享有儒商之称。他虽致富于大上海,却始终心系家乡,情系教育。几年来,先后为正源小学、正源初中、巨龙职中捐资340万元改建校舍,添置设施设备。2006年8月,他出资100万元在我县设立了“王云奖励基金”,助贫寒中小学生续了求学梦,助贫寒大学生圆了大学梦。
王小兵
  他是一名独腿青年,但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乐于助人;他是一名不幸的青年,但他用自己坚强的信念书写着快乐的人生——以奉献为荣,以助人为乐! 王小兵,男,河舒镇龙院村村民。7岁时,在一次车祸中他不幸失去了右腿,成了一个终身靠拐杖生活的残疾人。但他身残志坚,为了不让自己成为家庭和社会的累赘,他从小就勤学好问,学会了修理家电、维修线路等多种技术。多年来,残疾的他更是以一颗热情的心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农忙时节,左邻右舍因缺少劳力,庄稼不能及时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