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名人录
石涛
  石涛(1641一约1718)原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号大涤子、清湘野人等,晚号瞎尊者,自称苦瓜和尚、济山僧、石道人。石涛是其常用号。祖籍广西桂林(一说安徽凤阳),僧籍全州。当和尚后法名超济、原济,亦作元济。 朱若极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后裔第二代靖江王朱赞仪的第十世孙。石涛幼年时虽曾有过二段王孙生活的经历,但随着国破家亡,这种好景就很快破灭了。他成了孤儿,悲苦的行脚僧生活随之而来。这种变化,怎能不在他心灵上蒙上很深的阴影!石涛后来的好多绘画创作也是自己身世的写照和对故国家园的眷恋。 石涛虽逃于禅而隐于画,但他的心并不静寂,他的脚也并不停滞;他一生浪迹天涯,云游四方,纵览五湖三泖(松江古有三泖湖),
[] 中国古代十大画家,清代画坛四僧 (16411718)
李宗仁
  李宗仁(1891-1969)广西临桂人,汉族。字德邻。黄埔军校南宁分校总负责人。国民党高级将领,军事家,抗日名将,爱国人士。曾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1965年(74岁)从美国返回中国大陆。1969年逝世于北京。宗仁和白崇禧人称「李白」。二人是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地方军事势力–桂系的中心,多年来一直合作无间。最初二人一同加入孙中山在广州的革命阵营,又联合一起驱赶广西的旧军阀。北伐时,率广西军队攻至山海关。北伐成功后,和蒋介石及其他地方势力多次开战;八年抗战爆发后,二人动员广西的军队抗击日军,合作指挥多场大战,并屡有胜果。 李宗仁早期概述早年就读于临桂县立两等小学,后入桂林省立纺织习艺厂当学徒。
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 (18911969)
蒋冕
  蒋冕(1462—1532年)明代县城北隅人(今全州镇北门一带)。少聪颖好学,15岁中解元。1487年与其兄蒋弄联袂同登进士及第,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礼部、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加封太子太傅(从一品)。由于他在嘉靖三年代理首辅内阁大学士(宰相),县人尊称他为“蒋阁老”。蒋冕一生为官清廉秉公,为人刚正不阿。当时,明武宗皇帝贪好女色,常微服外出寻访美女,不理朝政,全靠蒋冕协助处理政务。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武宗借口剿灭宁王判乱,亲率大军征江南,令蒋冕随行。途中获悉宁王被擒,武宗与宠臣江彬贪恋扬州女色赖着不回京城。蒋冕捧疏哭跪宫外,武宗被他一片忠心感动,才勉强
[] 明朝首辅 (14621532)
吕调阳
  吕调阳(1516~1580) 字和卿,号豫所,桂林市人。吕调阳自幼聪明好学,6岁便离家读书。嘉靖十三年(1534),18岁的吕调阳乡试中举。嘉靖二十九年(1550),高中榜眼,授翰林编修。嘉靖三十五年(1556)出任会试分校官。父母相继去世,吕调阳回乡守丧。直至嘉靖四十二年(1563)吕调阳才重回翰林,任国子监司业。隆庆年间,吕调阳先后出任南北两京国子监祭酒。因其曾从师于国子监祭酒、阳明学派学者“永康学”的代表程文德,遂以永康之学教授诸生。他在任时,重视道德教育,抛弃传统的注入式,代之以启发式,并以身作则。后又升任南京礼部侍郎。隆庆五年(1570)充会试考官。万历元年(1573),受张居正的
[] (15161580)
李膺品
   李膺品(?~1653.11),字张锦,号狮山隐者。灵田乡迪塘人,富家出身。明朝天启三年(1623)举人,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历任兵部候补主事、监军御使、兵部左侍郎等职。李庸品志气豪迈,慷慨有大略。中进士后,却以兵部后补主事的官名回到家乡。清顺治二年(1645) 6月,南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国号隆武。李膺品到福州向唐王陈述兵要,并把家财和历年的薪俸全充军需,朝野震动,唐王立封他为监军御使。他立即赶到长沙与何腾蛟策划收复-。后计划失败,福州失守,唐王被杀。同年十一月,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称帝。颁诏何腾蛟为武英殿大学士,李膺品为兵部左侍郎、左佥都御使。1647年正月,清兵李成栋进攻肇
[] (?~1653)
朱亨嘉
  朱亨嘉(?-1646年),靖江荣穆王朱履祜庶长子,崇祯十一年(1638年)袭封。隆武元年(1645年)自称监国,隆武二年(1646年)四月被缢杀,无谥号。南京沦陷后,于隆武元年(1645年)八月初三日,在广西总兵杨国威、桂林府推官顾奕等人的拥护下,自称监国于广西,当时在梧州广西巡抚瞿式耜得知僭位的朱亨嘉,要思恩参将陈邦傅助防,又通知当地土司的“狼兵”,不要听从朱亨嘉的调遣。瞿式耜不奉朱亨嘉召令,朱亨嘉亲至到梧州,拘捕了瞿式耜,幽禁在桂林。时唐王朱聿键为帝,瞿式耜派人去祝贺,要求朱聿键来平定朱亨嘉的叛乱。两广总督丁魁楚在梧州突然发兵进攻,朱亨嘉逃回桂林。受困于桂林的朱亨嘉,释放了瞿式耜,希望瞿式
[] (?~1646)
陈继昌
  陈继昌是乾隆朝著名宰相陈宏谋的玄孙。他自幼就博览群书,勤奋苦读,不断激励自已上进。嘉庆十八年,陈继昌参加广西癸酉科乡试,得中解元。嘉庆二十五年先是礼部会试再夺会元,又抱病应殿试。因有病在身,勉强对策,仅得答完卷。阅卷大臣拟为一甲第二名。知贡举的曹振镛说:“本朝百余年,三元仅一人,无以彰文明之化。”改为首列,使陈继昌夺魁天下。至此,他连中“三元”,声名大振。后来参加朝考,又获第一,故此又有“四元及第”之称。他是中国科举史最后一位“三元”状元。陈继昌高中状元后,授职翰林院修撰。在翰林院修撰国史三年后,被派放外任。历任陕西、甘肃、顺天等乡试典试官。道光六年(1826),陈继昌任会试同考官。道光十年,
[] (17911846)
黄继修
   黄继修(1770~? ),字臣峰。灵田乡镇义村宅背屯人。少年辍学务农。一天,在砍柴回家途中,见哥哥纯修游手好闲蹲在路旁,他怕柴担碰着哥哥,便边走边大喊:“让路! ”纯修以为自己是一个贡生,反而责骂道:“你这个摸牛0的人竟敢如此嚣张!”他愤然回答:“我未必一生都是一个农民。”气急而归。他伺父外出之机,只身跑到20里外的雍田村 (今属灵川镇) 私塾求学。他虽年过20岁,但日夜苦读不停。后来家人几次把他找回,他又连夜逃去。老师劝他的父亲:“贵子这般好学,将来定会成材。你何苦一次又一次逼他回家,对如此好学的门生,我宁愿不收他的学费,也要让他继续读下去。”他父亲只得应允。清嘉庆六年(1801)黄
[] (1770~?)
唐介
  唐介(1009~1069年),字子方,高尚乡人。其父唐拱,曾在福建漳州做官。父亲死后,家中贫困。年幼的唐介,谢绝亲友的援助,甘愿过苦日子,并刻苦读书,后考取了进士。曾任武陵(今浙江余杭县)尉、源江(今湖南常德)令、任丘令、德州通判等职。在任职期间,不畏权势,能秉公办事,得到宋仁宗的赏识,调入京城任监察御史里行。后因仁宗答应宰相文彦博的请求,要授予国戚张尧佐以四使之官职,唐介和包拯、吴奎、张择行等人反对。唐介还揭露了文彦博在四川做官时给张皇后送灯笼锦,骗取皇后信用而当了宰相和现在又要给皇后哥哥授予四使之官职,以达到巴结后宫,巩固自己宰相权位的企图,并提出罢免文彦博职务的建议。宋仁宗为此大发雷霆,
[] (10091069)
周渭
  周渭(922—999) ,字得臣,瑶族,炉口(今平安乡路口)村人。家境贫寒,幼丧父母,由叔伯抚养成人。自幼发奋读书,工诗能文。南汉国君刘[钅长]盘据五岭,恭城为其属地,征徭繁多,民不聊生。30多岁的周渭曾两次率领数百乡民逃往湖南,因途遇盗贼袭击未遂,后只身北上。宋建隆初年(960年) ,周渭到达京城汴梁,为户部侍郎薛居正器重,又以上 书朝廷,陈述时务,被召应试,赐同进士出身,授任白马主簿。他到任后,见县大吏作奸犯科,依法处斩。宋太祖得知,擢升为右赞善大夫。任永济知县时,盗贼甚多,他将捕获的盗贼及匿藏盗贼的人,一并处斩,地方得以安宁。乾德年间(964—968年),周渭任兴州(今陕西略阳)通判。置
[] (922999)
白崇禧
  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字健生,广西桂林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军阀新桂系中心人物,与李宗仁合称李白,两人多年一路合作无间,最初一同加入孙中山在广州的革命阵营,又联手驱逐广西的旧军阀。北伐战争时,率广西军队攻至山海关。北伐成功后,和蒋介石及其它地方势力多次开战,抗日战争爆发后,二人动员广西的军队抗击日军,合作指挥多场大战,屡有胜果。白崇禧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担任中华民国-长,然而中华民国国民0未能保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战果,局势对国府愈趋不利,新桂系最终亦无法保住中华民国的半壁江山。解放中国大陆后,白崇禧前往台湾,于1966年在台北病逝。白崇禧是桂系新军阀中,仅次
民国十大军阀 (18931966)
周启运
   周启运(1792~1853),字景垣。九屋乡江头洲村人。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丙子科举人,清道光六年(1826)进士。曾任河南省洪县、商丘、祥符等县知县、湖北德安府知府、江宁盐巡道兼江宁布政使,同时护理巡抚并代办两江总督事、直隶按察使等职。为官期间,重教化、除水患,颇有功绩。林则徐视察河南时,曾称赞他是一个“好官”。他始任河南洪县知县时,首先恢复篆筠书院,并教育农民挖沟修渠、种树、严禁酗酒闹事。县东南常有水患,他亲自勘察,组织人力疏通腊胫河和赵家渠,使水流入卫河,水害得以治理。在祥符县他发动群众大筑堤坝, 防范黄河泛滥。并捐薪俸抢修大梁、万泉两座书院,增设6所义学。在德安知府任内,
[] (17921853)
李观象
  李观象,五代后期临桂人。先在楚国辰州刺史刘言帐下任掌书记职。后周广顺元年(951年) ,楚恭孝王马希范弟马希崇篡位,将恭孝王囚禁于衡山。刘言兴兵讨伐,率大军进攻潭州。马希崇派使者求和,李观象向刘言献计,说恭孝王的旧将还驻扎在长沙,他们必不肯坐视潭州落入别人之手,不如先发檄文令马希崇杀了他们,取潭州之事放到以后再说。刘言依计行事。马希崇惧怕刘言,为使刘言退兵,果然将恭孝王旧将杨仲敏等10多人的首级献到帐前。刘言因此威势大增。刘言去世后,李观象依附武清军节度使周行逢,任节度副使,辅佐周行逢征服了洞庭湖以南广大地区。周行逢死后,他继续辅佐周行逢之子周保权。在张文表之乱中,周保权请求宋太祖派兵援助,战
[]
舒弘治
  舒弘治(1568~1595),字孺立,号心矩。广西全州人。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丙戌科唐文献榜进士第三人。舒-自幼聪慧,博极群书,过目成诵,学问深遂,下笔万言立就,人称神童。万历十三年(1585),他考中乡试第六名。第二年会试,取中会元袁宗道等351人。殿试后,主考官初拟袁宗道为一甲第二名,杨道宾为一甲第三名。但袁宗道的试卷由大学士许国来读,因其楚地口音较重,神宗颇为不悦,遂置之二甲第一,而将进呈上来的最未一卷(第10卷),舒-的卷子拔至一甲第三。舒-的对策试卷堪称奇丽,词语多处都直刺时政,并有抨击言官的言论,所以主考官王锡爵等不敢将其置之前列,而神宗特用,“中外惊异称服”,都称赞神宗英
[] (15681595)
吴金银
  吴金银(1690~1740年) 出生于平等乡广南村平坝。家庭小康,从少习武,为广南、庖田等地武术头领。与庖田石金元交往甚密。金银为人正直,扶困济贫,广交朋友并从事反清活动,以致家道中落。遂出永福、临桂和三江等地打工,并进行地下反清活动。乾隆三年(1738年),吴金银从三江返故里,与石金元商议,决定揭竿而起。吴金银和石金元及其子吴老贱分头与苗族的张老金、蒙甲弟;瑶族的杨老襄、凤淑宇;壮族的廖仕英、黄华虑;汉族的徐廷枢等各族自然领袖联络筹划起义。同时,还与湖南省绥宁县粟贤宇(侗族)、城步县杨保青(苗族)联络。1738年冬,吴金银和石金元等以“挖窖敛钱”集聚民众,参加人数不多。便改用“出真命天子”
[] (16901740)
雷啸霖
  雷啸霖(1938年11月27日—),出生于广西桂林。物理学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6年加入九三学社。童年时代的雷啸霖亲眼目睹了旧中国的贫穷落后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土的沦丧迫使他跟着父母颠沛流离到山区农村,他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对侵略者仇恨的种子,同时萌发了科学救国的思想。由于父母的教诲和引导,雷啸霖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他对自然科学产生了强烈兴趣,甚至到了如痴如醉的境地。从少年到青年,他一直把爱迪生、牛顿和爱因斯坦作为自己的偶像。雷啸霖对科学的爱好是从饲养小动物开始的。从小学二年级起他养过多种小动物。他特别喜欢养鸽子,天天细心观察鸽子繁殖、孵化和生长的过程,并逐一详细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世则
  王世则(963—1008) ,永福县城人。自幼勤奋好学,文思敏捷,称为当地才子。宋太平兴国八年(983) ,在宋太宗亲自主持的殿试中,他以写了气势雄阔、词藻华丽的《-为家赋》被擢为状元,成为广西历史上第一个以状元进入仕途的名人。太宗留他在谏院任职。雍熙元年(984),由于他忠清公正,升为右正言。在此期间,他敢于忠言直谏,深得朝廷器重。淳化元年(990) ,太宗为安抚南疆,巩固边防,派王世则出使交州(今越南北方一带)。他到交州后,“赠遗无所受,仗节不屈”,以德服人,使交州王真心诚服,纳贡于宋。回到朝廷,他上疏条陈交州的政治、经济、风土人情及山川形势,因此被提升到直史馆。淳化二年,太宗在位已十六年
[] (9631008)
梁漱溟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笔名漱溟、瘦民等。祖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著名的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早年毕业于北京顺天中学堂。1912年参加同盟会京津支部,任天津《民国报》记者。1915年开始研究佛学。1916年任南北统一内阁-秘书。1917年应蔡元培的确聘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讲授印度哲学、唯识学、孔家哲学、儒学哲学史等课程。同时进行比较文化研究。二十年代未开始从事乡村建设运动,1929年参与筹办河南村治学院,主办《村治月刊》,1930年任该院教务主任。1931年与梁仲华等在山东邹平县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先后任研究部主任、院长,至抗日战争爆发,出版《乡村建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18931988)
李天佑
  李天佑(1914~1970) 桂林市人。1928年夏,在北伐名将李明瑞部下当兵。次年春,被选送到广西教导总队学习,受到张云逸、李朴等共产党人的启发教育。1929年10月,随邓小平、张云逸等赴百色举行右江起义,并在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参加四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作战勇敢,由连长、副团长升至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第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团长,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役,战功显著。1938年8月,升任三四三旅代旅长,率部挺进吕梁山区,阻击西犯日军,累建战功。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北满军区参谋长、松江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卫戍司令、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19141970)
全部桂林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