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名人录
光武帝刘秀
  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 ,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新朝王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3-4] 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 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刘秀在位三十三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
[] 汉朝皇帝,中国古代十大贤君 (前557)
孟浩然
  孟浩然(公元689-公元740),号孟山人,世称孟襄阳,唐代诗人,被誉为诗杰。孟浩然是田园隐逸派和山水行旅派代表人,其诗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盛唐时期形成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又称“王孟诗派”。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禄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博得时人的倾慕。人物生平坎坷一生孟浩然出生于公元689年(武后永昌元年)。出身于襄阳城中一个薄有恒产的书香之家,自幼苦学。年轻时隐居读书于鹿门山。25到35岁间,辞亲远行,漫游长江流域,广交朋友,干谒公卿名流,以求进身之机。开元十
[] 唐朝诗人,仙宗十友 (689740)
宋玉
   宋玉是中国历史上与潘安齐名的最著名的两大帅哥之一,但是这位先生的帅名却又多少来得有些蹊跷。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从来就没有哪部正经的史书甚至野史笔记里说过他是如何如何的帅,唯一的佐证便只有他写的那篇《登徒子好色赋》了。在那篇赋里,写有一位大夫登徒子说宋玉“为人体貌娴丽玉,口多微辞,又性好色”,宋玉就解释说有曾经有一位绝色美貌的东家之女登墙0自己三年,但他都对人家不理不睬,因此不能说自己好色,接着他就描述登徒子如何喜爱丑陋的妻子,与她生了五个孩子,从而把“性好色”的罪名加到登徒子的身上。毕竟大家都比较相信帅哥,于是就听信了宋玉的话,而“登徒子”却成了“好色之徒”的代名词。除了这篇赋之外,就再
[春秋战国]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
米芾
  米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汉族,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米芾的五世祖是宋初勋臣米信,高祖、曾祖以上多为武职官吏,其父名佐,字光辅,官至武卫将军。其母阎氏,曾为宋英宗赵曙皇后高氏的乳娘。 米芾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初师当时某位秀才,后是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后又转师王羲之、王献之,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其绘画擅长枯木竹石,尤工水墨山水。以书法中的点入画,用大笔触水墨表现烟云风雨变幻中的江南山水,人称米氏云
[] 米襄阳 (10511107)
伍子胥
  伍子胥(前559~前484)。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谷城冷集区沈湾(原系光化富乡村,1949年划归谷城)人,春秋时期吴国大夫(此时官分三等:上卿、大夫、士)。后为吴国破楚有功,被封于申(约在今黄浦江下游一带),又称申胥。楚太子太师伍奢次子。前522年,其父兄受谗,被楚平王杀死,他逃亡在外,经宋(今河南商丘一带)、郑(都城在今河南新郑)等国入吴(都城在今江苏苏州市),决心借用吴国之力以报父兄之仇。他帮助阖闾刺杀吴王僚以夺取王位,又协助阖闾整军经武,使吴国势日强。前512年(吴阖闾三年),他建议阖闾组织三支部队,轮番袭击楚军,侵扰楚境,楚军因此疲于奔命。前506年,吴国联合蔡(今河南新
[春秋战国] 春秋末期军事家、谋略家 (前559前484)
张柬之
  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汉族,唐朝襄州襄阳人。张柬之中进士后任清源丞。689年以贤良征试,擢为监察御史。后出任合州、蜀州刺史、荆州长史等职。狄仁杰向武则天举荐,武则天提升为洛州司马。不数日,狄仁杰再荐之,称其“可为宰相,非司马也。”遂得以升为秋官侍郎,过了一段时间有得姚崇推荐,于是升位宰相。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与桓彦范、敬晖等乘武则天病发动政变,复辟唐朝。因功擢天官尚书,封汉阳郡公,后升为汉阳王。不久,遭武三思排挤,被流放边疆。张柬之被流放泷州,气愤致死。大器晚成张柬之年轻时涉猎经书史籍,补缺为太学生。祭酒令狐德棻认为他是奇才,便以帝王的辅臣期待他。中进士后,起初调任
[] 唐朝宰相 (625706)
范宗尹
  范宗尹(1100-1136),字觉民,襄阳邓城人。少笃学,工文辞。宣和三年,上舍登第。累迁侍御史、右谏议大夫。南宋初宰相。字觉民,襄阳邓城(今湖北襄樊)人。宣和三年上舍登第,累迁侍御史、右谏议大夫。靖康初,以论弃太原三镇为言者所劾,罢归。张邦昌立为楚帝,遣其诣康王劝进。建炎元年,出知舒州,又以受伪命责置鄂州。召为中书舍人,迁御史中丞。三年,拜参知政事。四年,授通议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四)。绍兴初,为秦桧所挤落职(同-卷一五),出知温州。六年,退居天台,卒年三十七。宗尹有才智,笃学工文辞。其《游龙华寺二首》云:“宿云开岭岫,晚稻没川原。村暗桑枝合,林
[] 南宋初宰相 (11001136)
刘縯
  刘縯(公元前16年─公元23年),字伯升,南阳蔡阳人,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之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兄长。新朝末年,他与刘秀等率数千人起义,号舂陵军,自称柱天都部,后加入绿林军。更始政权建立后,任大司徒,封汉信侯。后被更始帝刘玄猜忌,以杀其下属刘稷为诱饵引他前来理论。与他有隙的李轶和朱鲔建议刘玄乘此时机诛杀刘縯,于是刘縯与刘稷同日遇难。刘秀建立东汉后,追谥他为齐武王。有二子:刘章、刘兴。好侠养士刘縯,汉光武帝刘秀同母兄,生于公元前16年。此人与刘秀虽为同胞兄弟,但性格迥异。他锋芒外露,史书上记载“性刚毅,慷慨有大节。自王莽篡汉,常愤愤,怀复社稷之虑,不事家人居业,倾身破产,交结天下雄俊”。 平
[] (前1623)
习凿齿
  习凿齿,字彦威,东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代为荆楚豪族,东汉襄阳侯习郁之后人。习凿齿多才多艺,少有志气,博学-,以文笔著称,谈名亦称著一时。与清谈之士韩伯、伏滔相友善。精通玄学、佛学、史学、主要著作有《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逸人高士传》、《习凿齿集》等。其中《襄阳耆旧记》是中国最早的人物志之一。《汉晋春秋》亦为影响深远的史学名著。初为荆州刺史桓温的别驾(有「刺史之半」之称。)桓温北伐时,也随从参与机要。后桓温企图称帝,习凿齿著《汉晋春秋》以制桓温野心。因忤桓温,迁为荥阳太守。不久辞职归乡。习凿齿亦精通佛学,力邀著名高僧释道安到襄阳-。亦在我国佛学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 (328413)
罗艺
  罗艺(?—627年),字子延,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隋末唐初将领、军阀,寓居京兆云阳(今陕西泾阳)。隋末任虎贲郎将,驻守涿郡。619年归唐后,赐其姓李,初封燕公,后晋封燕郡王,助唐击败刘黑闼,统领天节军,镇守泾州。唐太宗登基后,进封开府仪同三司,位比三公。贞观元年,率军反唐,进据豳州,后被击败,逃往甘肃乌氏,为其部下所杀。早年经历罗艺家居京兆府云阳县。父亲罗荣,任隋朝监门将军。罗艺生性凶暴狡黠,刚愎固执,不讲仁义。但他勇于攻战,善射。大业中期(610年前后),因屡立战功官至虎贲郎将。公元612年(大业八年),隋炀帝发兵攻打高句丽,命罗艺督军北平郡治新昌(今河北迁安市建昌营镇),受右武卫大将军
[] (?~627)
张悌
  张悌(236-280年),字巨先。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孙吴大臣。吴景帝时为屯骑校尉。孙皓时累官至丞相。天纪四年(280年),西晋伐吴。张悌明知必败,仍与沈莹、诸葛靓率军三万渡江接战,与晋军交战,大败于板桥。诸葛靓率众来迎张悌,张悌不肯逃命,不久遇害。少有名理张悌字巨先,是襄阳人。少年时便可以辨析事物的是非同异,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任屯骑校尉。 辩论蜀亡公元263年(永安六年),曹魏伐蜀汉,吴国有人问张悌道:“司马氏自从掌权以来,屡有祸变,虽然有足够的才智和勇力,但百姓没有服从他。现在又倾其财力,远征蜀汉,士兵和人民疲惫不堪,又不知体恤,败日不远,怎么能成功?当年夫差伐齐,不是因为交战失败,
[三国] (236280)
更始帝刘玄
  刘玄(?—25年),字圣公,南阳舂陵(今湖北枣阳西南)人,西汉皇族后裔,汉景帝刘启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之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族兄 ,更始政权建立者。公元23年,刘玄被绿林军在淯水(今南阳白河)之滨拥立为皇帝,年号更始,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更始帝。同年新朝灭亡,刘玄入主长安,成为天下之主。公元25年,更始政权在赤眉军和刘秀大军的两路夹击之下,土崩瓦解,刘玄向赤眉军出降,献出传国玉玺,更始政权灭亡。不久,刘玄被赤眉军所杀,后刘秀大将邓禹遵刘秀之意将刘玄安葬在长安附近的霸陵。诈死逃匿刘玄因弟弟被人杀害,于是就结交宾客,打算为弟弟报仇。后因宾客犯法,刘玄避开官府抓捕从舂陵逃到平林(今湖北随县东北)。官府把刘
[] 汉朝皇帝 (?~25)
王之望
  王之望,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1170年冬卒,谥敏肃。有《汉滨集》六十卷(明焦竑《国史经籍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六卷。《宋史》卷三七二有传。(1102-1170),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授处州教授,历官太学录,知荆门军,湖南茶盐第,潼川府路转运判官,成都府路计度转运副使、四川茶马,太府少卿,户部侍郎,川、陕宣谕使,直学士院,复除吏部侍郎、通问使,又
[] 宋朝词人 (?~1170)
张士逊
  张士逊(公元964年—1049年),字顺之,阴城(今湖北老河口)人,一说故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市)人。北宋政治人物、诗人。宋太宗淳化三年(992)举进士第,为均州郧乡县(今湖北郧县)主簿,除射洪(今属四川)令,历江南、广东、河北转运使、礼部尚书、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康定元年(1040)拜太傅,封邓国公(今河南邓县一带)致仕。皇祐元年(1049)卒,年八十六,谥文懿。张士逊曾经活跃于北宋政坛,在真宗、仁宗二朝三次拜相。张士逊 (964-1049) ,字顺之 ,阴城 (今湖北老河口市 )人。北宋诗人,政坛著名人物。太宗淳化三年 (992年)举进士,由均州 (今湖北丹江口市 )郧
[] 宋朝宰相 (9641049)
向朗
  向朗(约167年—247年),字巨达。襄阳郡宜城县(今湖北宜城)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藏书家、学者。向朗早年师从于司马徽,并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临沮县长。后随刘备入蜀,历任巴西、牂牁、房陵太守,并拜步兵校尉,领丞相长史,随丞相诸葛亮北伐。因包庇马谡被免职,后为光禄勋,转左将军、特进,封显明亭侯。曾代理丞相册封张皇后及太子刘璿。晚年专心研究典籍,诱导青年学习,家中藏书丰富,受到举国尊重。延熙十年(247年),向朗去世。《全三国文》收录有一篇《遗言戒子》历任要职向朗,字巨达,籍贯襄阳郡宜城县(今湖北宜城)。向朗幼年丧父,由兄长抚养。少年时师事司马徽,与徐庶、韩嵩、庞统甚有交情 。后被荆州牧刘表任命
[三国]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藏书家、学者 (167247)
杨仪
  杨仪(约189年-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最初,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投奔关羽,任为功曹。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调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军,此后一直跟随诸葛亮战斗。亮卒,他部署安全退军。亮生前定蒋琬继己任,仪仅拜中军师。建兴十三年(235年),因多出怨言,被削职流放至汉嘉郡。但杨仪仍不自省,又上 书诽谤,言辞激烈,最后下狱,自杀身亡。早年生活杨仪,约189年出生,2世纪末,在兄长杨虑的陪伴下度过少年生活。约203年,杨虑逝世。3世纪初,在襄阳过着青年名士的生活。初入仕途216年(建安二十一年),杨仪约
[三国] 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 (189235)
延岑
  延岑(?~36年),字叔牙,史书或称延牙,南阳筑阳(今湖北谷城县北)人。其始不详。更始元年(23)六月,延岑在冠军(今河南邓县西北)被更始帝的大将军刘嘉击败,降于刘嘉。更始帝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封刘嘉为汉中王,延岑随刘嘉来到汉中(治所在今陕西汉中市)。由于更始政权腐败混乱,时隔不久,延岑趁机起兵,进攻汉中王刘嘉,并包围了郡府南郑(今陕西汉中市)。刘嘉不敌,最终败走,延岑便占据了汉中。建武二年(26)二月,延岑在汉中自称武安王,随即进兵武都郡,与更始帝派出征讨蜀、汉的大将军李宝、张忠大战,延岑战败,向北退到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通渭县西)。延岑退走天水,公孙述派部将侯丹攻取南郑。刘嘉与已为其相
[] (?~36)
向宠
  向宠(?—240年),向朗胞弟之子。刘备时,历任牙门将(类似于主将帐下的偏将),诸葛亮北伐时,以向宠为中领军,封都亭侯。诸葛亮北行汉中前,特意在《出师表》中向刘禅推荐向宠。延熙三年(公元240年),南征汉嘉(今四川雅安北)蛮夷时,遇害,尸体被其部下夺回。向宠初为牙门将。公元222年(章武元年),刘备伐吴。公元223年(章武二年),吴国统帅陆逊趁刘备舍弃水军而以陆军独进,先派小部队进行试探性攻击,而后派遣大军火攻刘备大营,刘备军惨败,伐吴大军遭受重创,刘备军溃败,各营都损失惨重,唯独向宠所领完好无损。刘备称其能干。 公元223年(建兴元年),刘禅即位,向宠被封为都亭侯,后来被推举为中部督,负责管
[三国] 成都武侯祠文臣廊14武将 (?~240)
米友仁
  米友仁(1074-1153)〔南宋〕一名尹仁,字元晖,小名虎儿,晚号懒拙老人,祖籍山西太原,迁襄阳(今属湖北),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系米芾长子,世称“小米”。书法绘画皆承家学,故世称“大小米”。早年以书画知名,北宋宣和四年(1122)应选入掌书学,南渡后备受高宗优遇,官至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高宗赵构曾命他鉴定法书。但对鉴别书画“往往有一时附会迎合上意者”。工书法,虽不逮其父,然如王、谢家子弟,却自有一种风格。他和其父米芾,均为收藏家、鉴赏家。其山水画脱尽古人窠臼,发展了米芾技法,自成一家法。所作用水墨横点,连点成片,虽草草而成却不失天真,每画自题其画曰“墨戏”。其运用“落茄皴”(即“米
(10741153)
全部襄阳市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