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名人录
钱鼎
  钱鼎(1884~1911)字定三,派名光斗,白河县厚子河口人,幼年在乡就读私塾,继读陕西陆军小学,毕业后入保定陆军学堂,在校加入“同盟会”并与党自新等人组织“同胞社”,进行秘密反清活动。寒假返里,在县内高庄、茅坪等地演说革命,秘密组织反清“爱国会”。宣统二年(1910)任陕西新军一标一营队官,在其宣传、开导下,各营队哥老会成员接受了同盟会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主张。同年7月9日,钱鼎、井勿幕、张钫等同盟会领导人和会党首领张云山、万炳南等30余人在西安大雁塔结为三十六兄弟“歃血为盟,共同大举”。陕西同盟会与会党的全面联合正式形成。宣统三年(1911)4月广州起义爆发,
[] (18841911)
张悌
  张悌(1834~?)字萼庭,白河县南区人。幼童时就读于私塾,才思敏捷,善嘱对,一日师出一联云:“鼠因粮绝伤心去”,令诸生对,其他同窗正在构思,悌出口道“犬为家贫放胆眠”,先生称善。是年夏,众学友正吃西瓜,一妇人抱茆柴过侧,内中一学友谓悌道:“汝善对,我出一联,对得来,再赏一瓜。”因指妇人道:“树大柴多当爱惜”,悌即指案对出:“瓜分蒂落任凋零”。众生鼓掌,令再买瓜,悌道:“腹胀矣,且所对不甚工整,来日再补。”悌27岁(咸丰十一年辛酉科)拔贡,遂与几任知县过从甚密,常被邀至县署相与谈论。悌引唐大理少卿康澄的“五惧六畏”劝谏治理县政,即“阴阳失调不足惧,三辰失行不足惧,小人讹言不足惧,山崩水涸不足惧
[] (1834~?)
吴香山
  吴香山(1903~1951)字阶兰,一名吴文馨,白河县小白石河人。10岁丧父,由祖母阮氏抚养成人。读私塾6年,辍学后曾执塾馆,兼学中医。白河地处秦头楚尾,山大林深,交通闭塞民国初年,豫陕川鄂驻军中常有哗变出来的队伍,到竹山与白河交界山区抢掠、“绑票”,民众深受其苦。民国十四年(1925)吴香山在南乡号召青壮村民百余人组成“民团”,防御抢劫、“绑票”,卓有成效。民国十六年(1927)秋,“民团”被中央第九方面军第三军谢德胜团长收编,委任吴为上尉连长。适逢人称“黄马褂”的川军盘踞竹山田家坝,吴率队与战获胜,升少校营长。民国十七年(1928)3月再与“黄马褂”部战于镇坪九道梁、鸡心岭一带,生俘敌首及
(19031951)
黄统
  黄统(1888~1952)字天行,号少亮,白河县卡子乡东坝大屋沟人,幼就读私塾,少年时在卡子义学读书。光绪三十三年(1907)去河南开封伯父家附籍读书,宣统元年(1909)在保定加入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并与钱鼎、张钫、孙岳、何叙甫、黄实等人创立“陆军同胞社”。民国元年(1912)任陕西军政府书记官,次年(1913)往日本学习政法。民国六年(1917)回国著《开国政略》一书,十年(1921)被陕西省督军冯玉祥聘为顾问,后任陕西省通俗讲习所所长。十二年(1923)任中央交通部育才科科长。十五年(1926)因国内政局变化,赴东欧7国考察,推崇苏联工农掌权,次年回国任交通部技士。民国十六年(192
(18881952)
黄正甫
  黄正甫(1909~1980)白河县卡子东坝人,原名继斗,曾用名黄越、黄云海、黄虎。15岁前在家乡就读私塾及国民小学,15岁赴河南祖父家,就读郑州中学。因参与-被校方开除,遂到湖北省立一中读书。受校董事长董必武、校长刘觉民、教员陈潭秋等人影响,于1926年10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又经施季高、刘治平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被党组织先后分配到湖北省农民协会、汉口工会、省立一中工作。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0,黄从武汉到郑州,在共青团郑州市委做组织、宣传工作。1928年夏,中共河南省委遭到国民党的破坏,并开始搜捕共产党员,黄自此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30年冬,黄回到白河,在东区借用地方乡团势力扩大自己影
(19091980)
张朗轩
  张朗轩(1883~1965)白河县卡子西坝黄泥沟人,童年在家乡就读私塾,光绪二十九年(1903)入陕西陆军小学。宣统三年(1911)在西安参加辛亥革命,民国元年至二年(1912~1913)受安康联中之聘任教,三年(1914)秋入保定军校学习,五年(1916)经教师马林介绍加入同盟会。六年(1917)秋任陕西模范营连副,七年(1918)任陕西第三混成旅连长,十年(1921)任陕西陆军第三师中校团副,十一年(1922)辞职回家务农。十九年(1930)陕西警备师师长张丹屏驻白河,受邀为其筹办教导队,并出任队长。同年冬受命去汉口领枪,途径樊城被扣,无法复命,便去汉口闲住。二十五年(1936)被同学介绍
(18831965)
黄治明
  黄治明(1889~1952)人称黄大将儿,白河城关人。生于小商家庭,幼年丧父,由母抚养成人。童年时代黄便对戏剧产生兴趣,12岁只身去郧阳学戏,虽经其母多次劝阻,责罚“不准学戏”而黄矢志不移。黄治明记忆力甚佳,仅读过两年私塾,对艺师所教唱腔、台词一学即会,尤工“老生”。他所饰戏剧中的孔明、程婴、寇准、纪信等给观众留下很深印象,黄的声音圆润而宏亮,吐词清楚,科表细腻,不拘旧套,注意创造自己的风格。青年时期已是白河、郧阳上下江汉一带颇有名声的二簧演员,有“活孔明”之誉。黄治明热爱汉剧艺术,以法身自爱来纠正世俗对艺人的偏见,他对豪门显贵不卑不亢。一次,国民党驻白河部队一团长母亲过生日,派副官来请黄治明
(18891952)
黄文兴
  黄文兴(1963~1982)白河县前坡乡人。1981年11月入伍,为277基地通讯总站战士。1982年1月29日16时30分,总站附近森林突然起火,火借7级大风迅速蔓延,顿时山上一片火海,严重威胁着大片山林和附近重要军事设施的安全。正在操练的新兵连接到命令,立即投入灭火战斗,为了尽快切断火路,黄与战友们冲上海拔1500米高的山头,奋力扑火。当他看到抄近路最先爬上山的五班长被大火包围时,便召唤几个战友拼命打开一条通路,救出五班长。此时,离他几十米远的山洼里,突然冒出浓烟,接着燃起老高的火焰,如不尽快扑灭,侧面山背上扑火的60多名战友将面临危险。于是,他奔向山洼去灭火,有的战友大声呼喊:“危险!快
(19631982)
黄道桓
  黄道桓(1929~1966)白河县茅坪区纸房乡保福庵人。12岁前就读私塾5年,民国三十一年(1942)入白河县立中学读书,次年患骨髓炎辍学回家。当时对此种病,既无良医又无良药,以致瘫痪5年不能起床。黄于绝境中刻苦攻读《本草纲木》、《伤寒论》、《医宗金鉴》、《灵枢素问》、《药性赋》、《验方新编》等医药书籍,从中择选中药方剂,与土方、单方配合自治骨髓炎。1949年他在前人方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研制出“倒退散”配“阳合汤”,在自己身上试验治疗,竟自治而愈,于1950年能下床站立缓行,练步年余,能行走。1951年参加冬学师资培训班,继从事扫盲教育年余。工暇,常为干部、群众切脉投剂,颇有效验。1953年7
(19291966)
谢馨
  谢馨(1870~1952)原名俊崇,字崇山,入滇后又字伯南,自号白石山樵、海月楼主人、复园老人。祖籍岚皋,随父定居白河县南康家坪。光绪癸己(1893)恩科举人、乙未(1895)科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九(1903)签分云南省通海县任知县,后任定远、蒙自知县。谢对当时官场上的人浮于事、尔虞我诈现象看不惯,心情是“终年低首不伸眉”,对上司也采取了“官柳当门懒折腰”。数载为政,除操心民间温饱外,寄情山水,借酒消愁,而家中生活是“奇温棉布被,甘美菜花羹”。辛亥革命成功后,挂冠离职,经越南海防转香港到上海行医为业。民国三年(1914)归里奉亲,时袁世凯称帝,谢四处游说并致函友好力反袁。袁倒台时
(18701952)
方存弟
  方存弟(1936~1985)白河县冷水河口人。1950年加入青年团,1954年初中毕业,次年参加工作,任白河县百货公司统计员。195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任连文书、团文工队编导。从此开始了文艺创作。1959年转业到青海省“文联”,其创作进入繁盛时期,1960年在青海出版诗集《青海短歌》,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青海分会。又陆续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文艺》、《青海日报》、《宁夏文艺》、《延河》、《萌芽》、《湘江文学》等20多种全国性文艺刊物上发表诗歌近300首,小说、散文、文艺评论文章30余篇。他的《雪水河对我说》、《温泉》、《致挤奶女》、《草原人更爱草原花》等诗选入《青海诗选》、《昆仑画页
(19361985)
杨春如
  杨春如(1892~1969)原名杨之华,白河县歌风黄泥沟人。民国三年(1914)考入陕西省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在家赋闲一年,次年始创办县南区茅坪关帝庙小学,任校长10余年。民国二十五年(1936)经柴守愚介绍加入同善社,二十八年(1939)冬白河县中学开办,被推任主任委员,后又任白河县财务委员会委员、田粮征收处代主任、白河县督学等职。民国三十三年(1944)经国民党白河县党部书记田惠民介绍加入国民党,次年被选为县参议会参议员。194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江汉军区独立营营长冯贞率部在茅坪区一带活动,杨春如与冯贞多次接触,始倾向革命,并帮助部队解决生活困难,力劝张伯平三兄弟、李兴林、张兴署、杨光伟等地
(18921969)
成殿超
  成殿超(1882~1951)原名典朝,派名国班,白河县磨子坪乡火石沟人。幼时家贫,勤奋好学,光绪三十年(1904)其父卖掉1石2斗稞地,助其应试,中“秀才”(此为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一时赋闲,在家设馆教书数年。民国初年,在挚友柴守纯和钱爱榘的引荐下,到知县孙麟阁属下供职,后任白河县财政局长。时因土匪搔扰,政局混乱,引退回家务农,取居室名为“耕心堂”。其阅历丰富且熟悉儒家礼仪,遇有丧葬、嫁娶之时常聘为“典礼官”,故乡里甚为敬仰。民国二十年(1931)前后,国民党军队在白河城乡频繁驻扎,苛捐杂税,名目繁多,乡民多无法筹措,常受差役欺侮,成以现金代支捐税,准支款户以构皮、桐籽采收后抵还,为乡民解除了
(18821951)
谢楚青
  谢楚青(1899~1969)名英翘、字楚青、循通、更生,白河县康家坪人。民国十二年(1923)毕业于省立第三中学,十四年(1925)4月加入国民党,同年7月在西安又加入中共地下党。民国十五年(1926)由魏野畴介绍在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驻陕总政治部当组织科员,次年元月奉冯玉祥之命往汉中第十六路军吴新田总部任宣传科长。民国十七年(1928)2月调往郧阳“豫陕鄂边防总指挥部”任政治教官。国民党在清党中察觉谢加入共产党,开除其党籍,又被宋哲元下令通缉,遂辞职回家躲避,不久被国民党白河县警察局传讯,-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6月脱离共产党,居康家坪故里闭门研究《墨子》、《山海经》,并写成《山海经与世
(18991969)
张晏平
  张晏平(1919~1949)山西省浮山县岭上村人,高小毕业,1938年8月参加“牺盟会”抗日,任分会文书,继任宣传委员,浮山县委组织干事。1942年任“岳南报社”刻印。1945年任中共临汾地委交发科科长,1947年任曲沃县农会常务委员。1948年5月南下来白河,任中共白河县组织部部长兼政府民教科科长,8月任宣传部部长。1949年解放军12旅赴淮海作战,撤离白河,留白河县委及地方武装活动于郧西、郧县、白河东南部与国民党军队及地主武装游击周旋。4月下旬张晏平部宿营在郧县小花果园大庙村郭家店,由于滞留时间太长,被国民党反动地方武装侦悉。4月29日晚被敌人包围于民房内,张在房内组织抵抗,敌不敢进,便以
(19191949)
衷侠生
  衷侠生(1914~1957)原名衷世任,白河县城关人。民国二十年(1931)兴安师范肄业,继读湖北省立第五中学(在襄阳)。在校期间接触进步青年和刊物,思想渐趋进步,读蒋光慈的小说《纪念碑》后,慕名小说中主人公“侠生”言行,遂改名衷侠生。中学毕业回家执掌过一段其父开的“乾顺正”药铺,民国三十一年(1942)受聘到县立完全小学任教,同年入国民党,任第二区党部候补委员。其时家资丰裕,常与白河商界、政界上层人物应酬,民国三十五年(1946)被选为白河工商联合会常务理事。1949年9月和1950年12月,全县两次反霸减租。1951年6月以后全县进行土地改革,衷在这些大的政治变革中带头交献地产、房契,主动
(19141957)
刘安林
  刘安林(1965~1986)白河县城关人。1986年元月入伍,为云南老山前线某部5-士。1986年10月14日在收复被越南军队侵占的968高地战斗中,参加突击队,战斗17分钟后,968高地被我军收复。这时,越军组织火力反扑,阵地上弹片横飞,硝烟弥漫,忽然,一发炮弹在附近0,两名战友负了重伤,刘连忙运动过去为战友包扎。敌人一暗火力点又向外射击,刘安林向班长要求去炸掉!班长应允后,刘迅速运动到敌暗堡附近,连投4枚手榴弹,敌堡射击顿止,刘又补塞一爆破筒,敌堡被摧毁。战斗仍在激烈进行,此时刘左侧一敌暗堡不时向外射击,他又向班长请战,班长同意后,他抱一0包,背6发火箭弹,迅速向敌火力点跃去。这时被敌发现
(19651986)
王大业
  王大业(1885~1940)字岛,号乌山,白河县西区朱家河口人。中秀才后自修中医济世。裴家河东庄李某,年39岁,眼疾,双目失明两月余。一日闻王在柯龙山家作客,无钱雇轿相请。六月初一令子扶至柯家求诊,王切脉后道:“病虽痼疾,正气内存,不妨事,吃一帖即好”。遂处方并嘱服法。李两服药过后,眼痛加剧,自觉眼珠作响,六月初三鸡叫时,李对妻说:“眼痛轻了,只是腹饥。”妻做荷包蛋4枚端至床前,李问“天亮没有?”妻说“亮了!”李睁眼看窗,果见天明,大叫道“亮了!亮了!真神医也!”是年底,李备烟土二两、鸡蛋、羊肉登门谢王,王知李家境贫寒,收礼后,回赠银元两枚。民国二十三年(1934),冷水河商人李某妻患乳痛,屡
(18851940)
耿子春
  耿子春(1900~1978)字成浩,白河县城关人。幼年就读私塾7年,记性甚佳。14岁入白河县城“乾顺正”药辅当店员,悟得经营管理之道,解放前先后任“天开泰”、“天心顺”股份中药铺经理。1951~1953年扫盲运动中,兼任县城第三民校义务扫盲教师,成绩显著,受到政府表扬。1958年在防治梅毒病中,协助县卫生协会配制中药“一眼光”,颇有贡献。耿潜心研究中药炮制50余载,编写出《中药材炮制》一书,时值“文革”运动开始,耿白天写检讨,接受批斗,晚上整理资料,历时8年完稿。书稿中共收录中药材13类664种,增补外地制白河不制的中药材13种,白河炮制外地不炮制者22种,收录古验方、单方90余帖,注解302
(19001978)
全部白河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