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名人录
王逊
  王逊(?~323年),字邵伯,东晋大臣。魏兴(今陕西安康)人。初为本郡吏,以能干升为吏部令史。后历任殿中将军、上洛太守、魏兴太守。晋惠帝永嘉四年(301),宁州(故治在今云南昆明东南)一带的少数民族反抗官府,宁州刺史被杀。朝廷派王逊为南夷校尉、宁州刺史,前往“平乱”。王逊领兵到宁州后,诛杀了当地豪强数十户,镇压了各族人民的反抗。这时,西晋政权灭亡,王逊便派儿子去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向安东将军司马睿上表,劝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政权称帝。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政权,是为元帝,加授王逊为散骑常侍,安南将军、假节、刺史,校尉如故,赐爵“褒中县公”。王逊在西南地区重新划分郡治,以牂柯(在贵州德江县境)为平夷郡,
[] (?~323)
陈树藩
  陈树藩(1885—1949),字柏森,陕西安康人。民国皖系军阀,曾任陕西督军。1905年入陕西陆军小学,第二年被保送保定陆军速成学堂,读炮科。1910年毕业返陕,被分配到陕西陆军第三十九混成协炮兵营当排长,不久调任军械官。1911年10月22日参加西安起义。民国成立后,任独立混成第四旅旅长。1949年11月2日,在杭州病逝。人物简介陈树藩字柏森(柏生),陕西安康人,大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年生于一个贩绸商人家庭。父亲陈声德,四十岁出头才得他这根独苗,从小教他练习儒家经典,望他考取科举,踏上仕途。陈树藩十八岁时,光绪下诏废科举,陈声德的愿望落空。1905年,陕西成立陆军小学,陈声德遂将陈
(18851949)
谢玉珩
  谢玉珩(1781~1854)字宝书,号鹤龄,安康流水店陈家坝人。幼聪慧,五、六岁嗜学如成人,从兄学经书,后与张补山共师乡贤董朴园。董谓张博而才,谢拘而谨。学有所成,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二十一年中举,二十五年以进士分发四川,历署新宁、德阳、昭化、绵竹、达县知事。将赴蜀时,其父告诫:“当为蜀民造福,不义之财,分文不取。”次年因费用不足,遵父嘱着人归取银二百两,拮据而不累及百姓。新宁俗朴,文事不举,他于四乡设义学,常携笔墨书籍躬往劝导,奖掖学业优秀者,果有张姓生员乡闱告捷,时人誉为“破天荒”。文庙倾颓,募金逾万,十月乃成。后移任绵竹,道光四年大灾,谢玉珩全力以赴救灾散赈。先清户口,分极贫、次
[] (17811854)
张鹏飞
   张鹏飞(1783~1857)又名鹏翼,字扶九,安康人。少贫,食菜根度日,编蒲叶以抄书。手不释卷,以读书为乐。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嘉庆二十五年举孝廉方正,深得陕安道考评称赞。历主临潼、褒城、安康讲席。道光五年就直隶州州判,又候补四川,未署事。道光元年至十五年,足及燕赵楚蜀,得与智士相切磋,洞察厄塞险要之势,战胜攻取之机,并以“补山”自号,誓当补天干城。道光十七年(1837)秋八月封章上奏《治平二十四策》,以“越职言事”罪被拘刑部,八月二十四日释放归里。此后致力二于二地方文化建设,创办“来鹿堂”,最早经营安康雕版印刷。曾将刻印书籍运京,以自用书拒交税金,遭局丁殴打。事后,道光皇帝于十九年
[] (17831857)
陈雄藩
  陈雄藩字少湍,安康县人,庠生,幼即倜傥不羁,有大志。其母曾以戒尺命书,陈雄藩写上“痛肌肤、益神智”,母喜。后弃文就武,以军功起家。光绪十五年(1889)授知府衔,赏戴花翎。又以直隶州知州,分发贵州使用。会遇义和团起义,由李秉衡、李少荃保奏,留直隶补用,庚子割地赔款,丧权辱国,陈雄藩深感中国不富强,即难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认为:“中国财力已竭东南,非开发西北富源,不足以言富图强。”三次上 书,倡修汉口至新疆铁路和开采延长石油。写《筹修汉新铁路敬告鄂陕甘新同志》一文,阐述开发大西北的设想,说明修筑铁路的要义,还规划路线,修建步骤和集资合办的方案,言词剀切,不乏灼见,但未趵当局采纳。光绪二十七年(19
[]
雷钟德
  雷钟德(?~1910)字仲直,一字禹门,安康县人。同治八年(1869)中举,同治十年中进士,此后六年内任过庶常、编修、收掌等职。光绪三年(1877)以亲老截取同知分发四川,光绪五年题补理番直隶同知,川西为汉藏杂居地区,民俗复杂。雷钟德到任后倡修书院,自任讲席,传播文化,薰陶民风。有金二-闹事,率众涌入厅署,官吏失色。雷钟德挺身而出,晓以利害,众感泣散去。不久,调任忠州篆,光绪九年移署石柱厅,同年,以知府回任候升,加盐运使衔。光绪十四年奔丧返乡,兴安太守童兆蓉延请主持关南书院。丧假满后,重入川,先后在涪巴盐局,雅州府,泸州厘局,宁远府,嘉定府任职。光绪二十四年,晋升道员候补,先后调任重庆篆、成都
[] (?~1910)
谢裕楷
  谢裕楷(1844~1898)字端甫,安康县人,住流水店,光绪元年(1875)举孝廉方正,光绪九年(1883)中进士,授顺天府固安知县。时永定河泛溢成灾,负责赈济,拯救灾民。为防水患,又指挥植柳万株护堤。再次大水,河堤无恙。他为政弘扬文化,修葺书院,亲督生员课读,治下学风大盛,社会风气好转,民间诉讼减少。光绪十九年(1893),调任大兴县,时值燕南水患,灾民流离失所,谢裕楷承父谢仁晖遗命,慷慨捐款千金,设粥厅,赈济六门三镇,事必躬亲,席不暇暖。大兴是顺天府首邑,官吏衙差往来频繁,凡公人贪脏枉法,谢裕楷命令捕拿,决不宽贷。因忤犯权贵被参,直督汤文勤为之辩白得脱,后补宝坻。因治理有方,升东路同知,再
[] (18441898)
邹隆岱
  邹隆岱字晓东,安康人,祖籍湖南新化。好习武,酷爱技击。清光绪年间,遍游江湖求师,投师,得能人传授,武艺高超。其咽喉能顶断竹筷,以手削石,指夹铜钱如铸铁。中年保镖于陇、川、鲁、豫、秦、鄂诸省,传徒甚少,佼佼者有刘治熬(字子仁)、李世仁(字彦)等。邹隆岱知识渊博,文才出众,熟于三教九流,又是医界名流。每当三五知己宴饮必赋诗助兴,尽欢而散。生性洒脱,雅好谐趣。某年腊月,城内一说书人请他写春联,即信笔而书:“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给一个卖烧饼的市民书联道:“一年棒棒不离手,四季窝窝卖到头”。一次游到西寺龟驮碑前,有人要他作诗,且不得用“碑”、“寺”、“字”三字,若不能出口成章,则罚他下河滩
[]
谢树英
  谢树英(1900~1988)号济生,安康县流水店人。其父谢恩绶,是清末地方名士,见国力日衰,督子女力研科学、发展实业,谋求救国之道。谢树英秉承父教,早年就读于北兆一中,在高等法文专修馆毕业,是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学生。1920年11月,由华法教育会派赴法国勤工俭学。在赴法船上结识周恩来,对周的忧国忧民、矢志变革中国现状的赤胆忠心,感佩不已。1921年,从巴黎转学德国柏林工大采矿科,周恩来也于1922年由巴黎到德国柏林,二人再次晤面,并和廖焕星、孙炳文、邢之桢、刘星、朱德等同志过从甚密,曾参与留德学生会活动。1925年回国参加第一次国内大革命。奉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电召,任总政治部专员,后
(19001988)
王登科
   王登科字捷庭,安康人。少时放荡不羁,常与无赖聚赌,后弃赌投军,在杨遇春提军麾下,充任亲兵,以战功授千总职,留督标补用。道光六年(1826)秋,没落封建贵族张格尔在浩罕统治者及英国殖民主义者的支持下,制造民族叛乱和0,清政府派兵进剿,王登科任西固营千总职,转战南疆,晋升都司。道光七年(1827),王登科随参赞大臣杨芳追击张格尔至喀山铁盖山,歼叛军三百余,擒获张格尔,翌年解至北京处死。王登科因战功受赏世袭云骑尉,任宁夏济木萨参将,赐花翎及千勇巴都鲁名号,绘像紫光阁,皇上召见,亲询擒叛酋情状,并赏赐白玉翎管、荷包、缂丝蟒大缎。后调任玛纳斯副将,广州韶连高廉镇总兵,任期整军经武,因憨直忤上官,去职还
[]
翁同翔
  翁同翔(1902~1966)安康县城关镇人,回族。幼年家贫,无资求学,以沿街叫卖为生。少时拜师习武于来金生门下,时时不忘练功,叫卖至无人处便弯腰拔筋,高喊一声“油果!”便是一个起脚单响。由于老师指点,进步很快,学会十八罗汉功、心意拳、四把拳、-掌、练九捶、燕青刀、虎头双钩、锁子石等数十种拳术套路,特别是软器械流星锤功夫甚高,能以流星击物,喉断竹筷。民国年间赶东药王殿庙会,赴会摆场子冒犯-,引起冲突,他一根鞭杆惊退十几名士兵。为了武术的进步,民国三十年只身沿江而下,赴旬阳、 白河、郧阳、武当等地以武会友,交流技艺,博采众长。回乡后收回汉门徒数以百计,一时间安康城内练武健身成风。对于外来江湖朋友卖
(19021966)
罗占山
   罗占山(1916~1968),陕西省安康县五里区人,小学文化程度。童年时,母亲在安康城里当佣人,倍受欺凌,贫困屈辱的生活成为他-黑暗社会的思想萌芽。1935年陕西省抗日第一军刚打起红旗,他就参加了革命。1937年在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中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后在太行山区坚持抗日战争,任班长、县独立团政委。抗日战争胜利后,调河南南阳专署任公安处长。1947年底,罗占山随新任陕南地区党委书记汪锋南下,于1948年初到达镇安,接任镇安县县长。1949年初夏,随解放军进军安康、汉中,参加解放陕南的最后战斗。新中国建立后历任陕南区政府工会主任、省委巡视员。安康县县委书记、县长。1968年8月
(19161968)
凌成佑
  凌成佑(1892~1963)乳名友娃子,艺名凌安福,安康县人。父亲为钟表修理匠,家境贫寒,勉力供其读私塾三年半,十六岁入安康“范驴子”戏班,拜名艺人刘福林为师,专学汉调二簧正旦行当,未满师即登台演出。辛亥革命后,西乡魁泰班在紫阳演出,凌成佑随师前往,并在四川广元、保宁一带演出,有缘拜识旦行名伶康双全、何三娃,执弟子礼,受益匪浅,学得《三娘教子》、《三官堂》、《落花园》、《回娘屋》等重头戏。凌成佑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久演不衰,饮誉安康、平利和湖北竹溪、房县一带。民国初年,由于战乱、灾荒,民不聊生,汉剧班社大都走散。1919年,凌成佑邀集流散艺人,变卖首饰,四方借贷,凑钱购置戏箱,取“大家同心、黄
(18921963)
沈明杰
  沈明杰(1925~1965)安康县人,家住城关下河街,渔民出身,中国芙产党党员。建国后担任安康县渔业社主任和东城办事处治安主任。1951年镇压-运动开始后,湖北郧阳地区一-分子潜逃安康,此人杀害农会会员多人,民愤极大。群众报告该犯在汉江渡口露面,沈明杰即带三名群众前去盘问,经辨认无疑后即扭送归案。同年11月,一-分子密藏0图谋不轨,沈明杰以自己要炸鱼为由诱买,弄清真情,获得证据,即协助公安机关及时将罪犯捕办。1952年8月,汉江河水猛涨,一渡船载20余人过江,被浪颠翻,乘客落水。沈明杰正在江面打鱼,立即抢救,打捞乘客13人。1954年3月,本县航管局李进元、杨明杰等三名干部搭木船上岚河,行至吉
(19251965)
汪更生
  汪更生(1881~1940)原名汪应龙,字更生,以字行,原籍四川省巴县。辛亥革命时期,在川陕联络志士密谋反正,剪辫明志。事泄,乔装病妇离渝,辗转汉口、上海等地,覆以假发,以卖鼠药为生。改名汪甦,字更生,以示永志不忘。后获悉表兄龚德珍在安康开设德源荣商号,便来落脚谋生。1913年安康成立商会,被推选为商会会长。1916年,陈树藩督理陕西军务兼行政长,委任汪更生为商县知事,旋调蒲城,后任省财政厅科长。1921年陈树藩倒台,汪更生弃政从商,返回安康,与李仲辉等人合资办“天锡公”商号,经营土特产运汉口出售,购回工业日用品转销安康各县,经销染料生意,兴盛时期资产逾十万银元。1924年,再度出任商会会长,
(18811940)
鲁秦侠
   鲁秦侠(1898~1979)安康县大同乡人,毕业于高级中学和陕西陆军讲武堂。在陈树藩部任排、连、营、团长,1930年4月受陕鄂边防军总司令张丹屏之令,任指挥,联络民团围安康城三月不克。后在张鸿远部任支队长、陕西警备二旅六团团长等职。1935年,在洋县曾同红二十五军程子华、徐海东部作战,几乎被俘。1936年12月回家省亲,适值西安事变爆发,因与杨虎城有联系,被派驻安康的中央军肖之楚拘押三月,事变后获释。1937年“七·七”事变后,应友人李益亭之约,赴晋南组织“抗日游击队”,参加中条山战役,脚负伤回乡治疗留家。1942年12月至1946年出任安康千工堰水利会长。1943年加入国民党,曾任县党部执
(18981979)
刘华
   刘华(1918~1982.10.10) 原名经安,化名雪亚,祖籍安康县蓼叶沟,早年迁居双乳乡。民国23年(1934),他考入兴安师范,每年寒暑假,均参加校学生会组织的返乡工作团,回乡开展革命宣传活动,唤醒民众。27年(1938)三月经王力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二月,他从中共陕西省委学习结业,被分配到汉阴、石泉、宁陕等县开展工作,并设立交通站于石泉县城。四月,他从石泉来汉阴联络,因叛徒出卖被捕,关押在安康监狱。审讯中坚贞不屈,后经组织营救出狱。是年八月,他被党组织派到紫阳县芭蕉口小学任教,担任教务主任,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29年(1940),中共安康地委书记刘文彬、中共旬阳县工委书记
(19181982)
张蕴锐
  张蕴锐(1910~1987)安康县政协第七届常委、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安康县志》特邀。张蕴锐祖籍陕西大荔县,后迁居安康新城。11岁时丧父,半工半读,学业不辍。上联中时加入国民党,后任省立兴安师范附属小学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张蕴锐与汪更生等人创办《雪耻报》,宣传抗日。1936年以后,先后担任国民党陕西省党部委员、宁陕县党务筹备员、安康县党部书记长兼“中统”安康区调查专员、省监察委员会常委委员。1947年,解放前夕,在安康自卫团起义的过程中做了有益的工作,安康解放后,张蕴锐被确定按起义人员对待。“文革”期间被逮押,1979年得到平反,并担任安康县政协常委。张蕴锐晚年,拥护共产
(19101987)
汪成林
  汪成林(1871~1937)字输琴,别号尘僧,安康县人,出生于王彪店丝织手工业者家庭。光绪二十五年(1899)中秀才。欲攀仕途,染病卧榻,深受疾病之苦。后求客居安康的四川籍医生马纳川大夫诊治,竟妙手回春。自此萌生学医志向,拜马纳川为师,马氏见其意诚志笃,延纳为徒。1907年,携长子汪秀毓赴省考入陕西省医学堂,分别编入甲、乙班。父子二人学业优秀,校友传为佳话:“陕西医学堂,红了父子汪。甲乙两班考,第一不让当。”辛亥革命后,军阀陈树藩主持陕政。汪成林因属同乡,任西北混成旅军医。见军阀混战,国是日非,生灵涂炭,1915年愤然离职回乡,悬壶行医济世,作诗明志:“谁说诗书固国基,依然满目病疮痍,何如灵素
(18711937)
全部汉滨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