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县名人录
张献忠
  张献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忠,号敬轩,外号黄虎,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1640年,张献忠进入四川,占山为王;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为了北上陕西抗击清军,张献忠决定放弃成都,并“尽杀其妻妾,一子尚幼,亦扑杀之”。1647年,张献忠在西充凤凰山中箭而亡,时年仅四十岁。至今民间仍流传他入川屠蜀、江中沉宝等故事。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9月18日出生于陕西省定边县郝滩乡刘渠村(古称柳树涧堡),张献忠少时曾读过书,成人后参军,曾当过延安府捕快,因事革职,便至延绥镇从军。因犯法当斩,主将陈洪范观其状貌奇异
[] 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 (16061647)
牛化东
  牛化东(1906—1995),原名牛杰,字殿英,定边县贺圈镇王来滩村人,父母一生务农。排行老三。大哥牛忠、二哥牛孝,都是农民。化东幼读私塾,9岁丧父,弃学和两个哥哥揽长工、打短工度日。14岁投靠姑母家断断续续又读了5年私塾。1924年受其表兄丁子齐影响转入定边县立第一高等小学读书,1925年7月加入共青团,1926年2月,经定边共产党组织创建者汤中甫、丁子齐、周梦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定边学生中第一个加入党组织的人。入党后不久,被选为学生会长,成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骨干。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学生会长带领学生闹-,团结开明绅士佘定九与国民党定边县长丁鸿藻、反动绅士白炳汉等人斗争,迫使当局取缔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061995)
赵良栋
   赵良栋(1621~1697年),字擎宇,亦字西华,陕西绥德州(今榆林县)人,因居官客居宁夏。少年时读书习文,后弃文习武。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进占陕西,他应征入伍,隶属总督孟乔芳部。初署潼关守备,后随军西征,在甘肃巩昌府一带作战立功,被升任宁夏水利屯田都司。顺治五年升为高台游击,十三年,由经略洪承畴推荐,随军南下云贵作战,升任督标中军副将。康熙元年(1662)任云南广罗总兵,又调贵州平远。遇父亡,他奔丧北归。八年,复起任山西大同镇总兵。十一年,调任直隶省天津总兵。康熙十二年(1673)清政府下令撤藩,爆发了“三藩之乱”。吴三桂在云南树帜反清,波及西南西北几个省。十四年底,宁夏提督陈福部
[] (16211697)
高增级
  高增级(1902—1952),字升堂,定边县石洞沟乡石洞沟村人,祖上任前清武官,父为光绪秀才。增级先后就读于本村私塾、安边高小学堂、山西运城省立中学、夏县景梅九办的平民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和西北陆军干部学校。历任国民党军队排长、连长、处长、参谋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及地方保安司令和行政专员等职。民国14年(1925)高增级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正值五卅惨案发生。北京爱国学生深感国难深重,非武力不能救中国,纷纷投笔从戎。高在一个与冯玉祥有交往的朋友推荐下,进入了冯办的西北军干部学校学习。两年后毕业,在国民革命军联军总司令部卫队师(师长韩调元)先后任见习少、中尉,排、连长,参谋长等职,其时参加了讨
(19021952)
高桂滋
  高桂滋(1891~1959)字培五。陕西定边人。因家贫仅读四年私塾,便辍学去外祖父家的挂面作坊当学徒。1911年在其姐夫郑思诚的影响下,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入陕西讲武堂学习。毕业后返回定边,任县保安队队长。1919年,陕北镇守使井岳秀将定边保安队改编为连,调驻绥德,高被任命为连长。他对井在陕北横征暴敛不满,秘密联络各县反井人士,准备起事。参加靖国军在胡景翼部任团长的郑思诚支持妻弟的行动,用各种机会给高运送武器、弹药。井岳秀侦知此事,于1921年2月派兵围攻高连。高事先得到消息,提前在绥德树旗倒井,率300余人西走三边,井派一团兵力追击。高部先后在安边、铁边城被包围,几经波折
(18911959)
陈福
   陈福(?~1675),字箕演。陕西榆林人。1645年,清军占领陕西,他以武举身份应征入伍,在宁夏总兵刘芳名部下,被擢为守备。后随都统李国翰南下四川,进攻张献忠义军,迁为遵义游击。康熙初年(1662),他随从总督李国英围攻抗清义军郝摇旗、刘体纯、李来亨部。义军失败,清廷擢他为成都副将,并加右都督衔。后迁为重庆总兵。十二年(1673),康熙帝召见,改授宁夏总兵。同年,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叛乱,四川提督响应,并派人诱降陈福。当时陈福家眷尚留重庆,他不顾家危,向朝廷上疏报告实情,并将使者押解北京。康熙皇帝嘉奖他的忠心,授他世职。十四年,被擢为宁夏提督,陈福率部向叛军进攻,收复了安定、定边、花马池等城镇。
[] 陈福 (?~1675)
史彦龙
  史彦龙清朝,郝滩乡柳树涧一带农民,举行过一次数百人的抗“皇粮”斗争,其为首者当地农民史彦龙。道光年间,柳树涧一带由于连续水灾,原来宽阔平整的涧地,因水土流失而被冲刷成深沟断崖,农民只好就耕于山峁坡坬。这样,大面积种糜子不可能,黄米减少。但地方官员对农民受灾置若罔闻,非但不予赈抚,还照例要农民以黄米交纳“皇粮”,激起了民众的反抗情绪。农民史彦龙挺身而出,至柳树涧堡把总衙门,详细陈述近几年不能种糜子的情况,要求以小米交库。把总早已闻知百姓怨声载道,欲治无辞,今史彦龙“跳”了出来,只身闻官衙,正好借机惩一儆百。于是,说话间便令将史彦龙掀翻在地,严刑拷打,以示官威。毒捋不能使史彦龙屈服,也不会将小米打
[]
王建基
  王建基(1899—1969),字子元,出生于新安边镇杨湾村农家。王幼入本村私塾就读,民国6年(1917)入安边高小,成绩优异,与同学任志勋被选送榆林省立第六中学(现榆中前身)深造。时值“五四”运动,子元颇受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与同学刘志丹、马明芳、谢子长、马秀川、黄执中、杜聿明等,过从甚密。毕业后,受陕北镇守使井岳秀聘为见习军官,只半年即厌恶军政官吏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苟蝇行径,借故请假弃职回乡。时有井岳秀收编之绥远土匪赵有录部驻扎吴旗镇,其给养全由周围百姓承担,该部官兵经常四出劫掠,群众深受其害,怨声载道。王子元回乡后,受众公推,奔赴西安省府呼吁,始将赵有录部调离。但仍有小股土匪不时骚扰。为
(18991969)
刘文卿
  刘文卿(1885—1952),名育英,定边武峁子乡旗杆山人。其父满才,清同治时,潜石洞沟,娶妻王氏,生7子,文卿为老四。文卿幼年上村学,稍长入县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陕西省高等学堂就读,由于右任、井勿幕介绍,加入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宣统三年(1911),西安辛亥起义后,军政府差遣定边哥老会首郑思诚(亦名郑庠)返里,委以统领,集众举义,推翻清朝在定边的县制。因郑生性暴戾,恐其施政威猛伤民,次年初复派文卿回定,并沿清制委以安边理事同知职,一则地方当政,一则节制郑之妄为。时有安边吉逢昌商号老板,山西籍常某,暗议贬渎哥老会,郑知道后立即下令斩首,文卿力阻免难。安边东滩恶霸付俊、高士鬼儿,辛
(18851952)
陈宏愚
   陈宏愚(1921—1982),原名张模。陕西省定边县郑尔庄人。 民国27年(1938),陈宏愚参加了革命。翌年,在陕甘宁边区师范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32年(1943),开始在定边县从事公安保卫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在西安、汉中、城固、宝鸡、渭南等地公安机关担任科员、派出所长、县-长、分局副局长、公安处副处长、刑侦科长等职。 1966年2月,到铜川市-工作。他深入基层单位,与干警和群众一道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公安工作中存在的间题,提出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是年5月,被任命为市-局长。“文革”开始后,他被夺权、罢官。“造反派”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禁
(19211982)
李守林
  李守林(1927——1992),祖籍神木县。其父年轻时因家贫流落到靖边县韩家河乡揽工,入赘成家,生守林弟兄2人,守林为次(1927年农历12月6日出生),因在外家出生,故取乳名外外。3岁丧母,父亲带他兄弟两人逃荒到定边县堆子梁镇小滩子村落脚。他们刚到,既无寸土,又无片瓦,耕畜农具一无所有,只得靠揽工为生。守林12岁就开始给牧主放牛牧羊,后来与一逃荒到此的米脂姑娘婚配成家。1949年全国解放后,李守林担任了村长。1951年加入了共产党。1955年担任了初级社社长,同年被评为县、地、省劳动模范。1958年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社员群众苦干实干数十年,把一个黄沙滚滚、盐碱茫茫的小滩子变成了一片沙
(19271992)
佘鼎
  佘鼎(1870—1955),字定九,定边县纪畔乡跳沟村人。其父农民,家道殷实。定九幼年读书,应府试为廪生,24岁为鸦儿塘绅士,以字行。因办民团,乡闾誉称“武圣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倡办定边高等学堂,自任校长。民国初年,陕西督军胡景翼(立僧)邀全省名流聚会西安,研讨治理全省大计,定九与米脂杜斌丞应邀出席。会间,定九以兴办教育,培养人才,组织地方武装,防匪防盗,地方官应清廉政绩和兴办公益事业等四条发表己见,受胡赏识,约家中攀谈,勉励定九大胆作为。回定后,着力兴办教育,延聘清朝时举人苗润云等名儒充实高等学堂,改变学校学制,以国文、算术、修身为学校主课。高等学堂学生毕业后,定九亲自带领教师
(18701955)
汤中甫
  汤中甫(1901—1967),又名若斌、登科。定边县白湾子镇天池塘人。世业农,颇殷实。族中弟侄,多人参加革命工作。汤为定边县最早参加共产党的党员。民国14年(1925),在榆中读书时由张肇勤、李登霄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当年转为共产党员。被派榆林惠记工厂搞工运,因当局查究甚严,时值杨明轩在榆组织国民党,经组织决定,汤与李象九、谢子长、史维然、高岗、王尚德、曹力如、贾拓夫、王子宜、赵通儒、张金印、王生然等以共产党员身份参加国民党,进行共产党的秘密活动。秋,汤欲自费进黄浦军校深造,然组织决定,派刘志丹前往,汤慷慨解囊,以自备路费银洋40元赠刘,汤仍留榆,办平民学校及搞惠记工厂工运工作。由于
(19011967)
高世秀
  高世秀(1878—1940),字志清,男,汉族,定边县盐场堡乡二楼村人。清光绪四年(1878)六月初六生于宁夏银川市,父名大茂,经商,比较富有,除经营一处油坊外,还养骆驼20余峰,兼营驮脚贩运。高兄妹二人,自幼受父母宠爱,豪放任性。少年不喜读书习字,专爱舞枪弄棒,练就一身武艺,喜好结交,行侠仗义,朋友常取其衣物马匹从不吝惜,友人有急事,宁肯借贷典当亦要相帮,有“城府英豪”之称。清光绪十九年(1893),高16岁时,其父见他学文不成,整日在外游荡,交朋结友,打抱不平,惹事生非,便令他拉骆驼学做生意,从继父业。从此他走南闯北,奔走江湖,往来于“三边”、内蒙河套、西安等地。一次在灵州赌场偶遇董福祥府
(18781940)
牛化麟
  牛化麟,定边人,生卒不详。由行伍熟于弓矢、刀法,应募从军。清康熙十四年(1675)曾参加平定朱龙之战,先随征吴三桂。康熙十八年(1679),进剿徽县、略阳、阳平关等处,克复成都,累叙战功。康熙二十年(1681)进剿新镇,攻克关山、象岭,直抵云南,克复省城。以战功授署副将,推补张家口左营游击,升宣府提标左营参将,曾护提督印三月。后调补独石口参将,升任贵州黔西协副将,署咸宁总兵,授安龙镇总兵。年老告休,原品致仕,封荫俱全。家居四年,寿七十固而卒。化麟子发祥,以大同铁标把总升京营永定门千总,又升张家口守备,随征西域,卓有劳绩。孙荐,家业清寒,苦志诵读,弱冠即行课徒,多有成名者,遇孤寡贫难子弟,尤乐授
[]
崔岳瑞
  崔岳瑞(1896—1965),字跃坤,红柳沟镇卜掌村人。幼年牧羊,曾读过两年私塾。岳瑞21岁时,嫂患脚漏病,父请巫神作法,让他伺候巫神至本村庙堂提拿作崇的凶神恶鬼,结果鬼神未见,病人依旧。嗣后,复陆续请巫神驱邪,请了几个巫神都无效,迁延3年,人死财尽。岳瑞目睹巫神骗财害命诸端恶迹,深信人世间并无鬼神。于是,他潜心研读中国历史,从中得出“神鬼非骨肉之躯,乃艺匠想象做成,是封建统治阶级愚弄人民之法程”的结论。从此,他决心学医,致力于中医和针炙术。学有所得,便在村里和附近行医,专与阴阳、巫神做对。民国23年(1934),当地流行小儿惊风病,多有请阴阳、巫神治疗无效者。他用针炙治疗,痊愈数十名。贺圈村
(18961965)
李剑鸣
   李剑鸣(1933—1992),别名茂鼎,祖籍陕西省安康县。农艺师。1933年古历正月初一日出生于石泉区和平乡石庙沟村。自愿报名被分配到榆林地区农技站工作。由于工作出色,次年就担任农业技术推广组组长。1953年调任定边县农技推广站站长。任职后,不断深入农村实际调查研究,先后撰写了《定边小麦栽培技术调查及今后意见》、《定边糜谷生产技术调查及今后意见》和《定边主要油料作物——-子的生产技术调查及今后意见》3篇论文,分别在《陕西农讯》、国家农业部粮作局《农业增产经验汇集》和陕西农业厅《农业增产汇集》上发表。通过实验后,在全县内大面积推广,使广大农民尝到了甜头,解放了思想,从而打开了科学种田的新局面,
(19331992)
郑思诚
   郑思诚(1890—1945),又名痒、玉玺,字兴田。出身于农商兼业的殷实之家,定边砖井镇下蔡渠村人。其父郑重德,有妻三,思诚为三房杜氏生。郑思诚10岁入学,喜动好斗,“顽愚不雕。”其父视思诚终不可为儒门弟子,着其弃文习武。数年后练成飞檐走壁,平步墙屋之技,乐为善良无辜打抱不平。13岁时痛打邻村董新庄“董无赖”,小有名声。思诚喜交朋结友,少年入哥老会,常与兄弟们一起品评时局,辱贬官吏。他也因此倍受皮肉之苦。光绪末年,定边县知县吴命新任满调离时,思诚在大街上烧纸送行,当面辱骂。新任知县林有余到职后,思诚登门拜谒,敬告林知县不得贪赃枉法。宣统三年初(1911),林知县因思诚与他人财产纠纷事,提拿问
(18901945)
左有礼
  左有礼(1910—2000),定边县姬塬镇人,小时在家干活,14岁进学堂读书,17岁又回家务农。1936年6月西征红军解放了定边,左有礼参加了革命。7月,他担任定边县第五(姬塬)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刚上任就遇到庆祝家乡解放,左有礼动员父母亲属筹集粮食30石,羊14只,驴两头,牛一头献给红军,受到上级领导和农民群众的表扬和赞誉。8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担任区苏维埃主席期间,他带领区委干部,发动群众,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地,使当地贫下中农有了自己的土地,巩固和壮大了苏维埃政权。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左有礼先后担任特区政府支书、科员、文教班主任,定边县一科科长、地委组织部干事等职。他深入蒋统区
(19102000)
全部定边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