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县名人录
刘弘基
  刘弘基--(582-650年) 雍州池阳(今陕西泾阳)人 刘弘基父刘升是隋代河州刺史,弘基以父荫为右勋侍。大业末年,为避免从隋炀帝征高句丽,故意私宰耕牛犯罪,被县令关进监狱。自太原起事便追随李渊父子,与李世民友善,进攻长安时任先锋,擒隋主将屈突通。玄武门之变拥立有功。贞观年间因多次-被-,李世民不忍治罪,只是将他贬官。太宗征伐高句丽,刘弘基又为前军大总管,力战有功。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病死,年六十九,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襄,陪葬昭陵。刘弘基临死前,遗命只留给诸子每人奴婢各十五人,良田五顷。认为子孙“若贤,固不藉多财;不贤,守此可以免饥冻。” 刘弘基少时落拓不羁,好侠仗义,不事家产。隋炀帝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582650)
李大亮
  李大亮(586~644年),唐初将领。雍州泾阳(今陕西泾阳县)人。祖籍为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曾祖父李琰在后魏时官度支尚书,遂迁居京兆。其父李充节仕隋为朔州总管。隋末,以门荫署韩国公庞玉的行军兵曹。大业十三年(617),瓦岗农民起义军进攻洛阳,大亮随庞玉部与义军作战,隋军败,大亮被俘,义军将领张弼又释放了他。李渊父子在长安建立唐朝,大亮自洛阳西来投奔李渊,被授土门令(故治在今陕西富平县西北)。遇发生饥荒,他招抚-贫民,劝导就业,恢复农耕。他将自己的坐骑卖掉,以钱支援贫民垦田生产,又捕办盗寇,维护治安,治理卓有成效。秦王李世民出巡北地,见他善治,下书褒奖,赐马匹、帛段慰劳。唐高祖闻他有才干,超
[] (586644)
李迥秀
  李迥秀,字茂之,唐朝泾阳人。初为相州参军,后累官凤阁舍人。长安中,同平章事。中宗朝,当过宰相,终兵部尚书。卒赠侍中。遗世留存诗四首。李迥秀自幼便有英名,祖父和父亲都担任刺史,是世家出身。然而他的母亲出身贫贱,连姓什么都不知道,却是罕见的美女。当她在李家为婢女时,甚得主人宠爱,生下了李迥秀。可能是源于母亲的血统,李迥秀也长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他颇有文才,喜欢交友,兴起吟诗,不辞斗酒,但绝不因酒乱性,号称当代第一风雅人物。武则天时有爱宠张易之。张易之的父亲死得早,母亲阿臧多年守寡。不想,不甘寂寞的阿臧看上了年轻俊秀的凤阁侍郎李迥秀,想要与之成亲,实际上也就是充当臧氏的面首。则天皇帝对才能、人品、
[] 唐朝宰相
孙腾
   孙腾(481~548年),字龙雀,东魏大臣。咸阳石安(故治在今陕西泾阳县与咸阳接界处)人。其祖父孙通仕北凉沮渠氏为中书舍人,将家迁居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北凉灭,入北魏,居于北边。北魏正光四年(523),爆发了北方六镇大起义。孙腾逃到秀容(在今山西朔县西北),投奔于尔朱荣部下,随尔朱荣到了洛阳,除为冗从仆射。后为高欢都督府长史,受到高欢的信任。高欢任晋州刺史,孙腾仍为刺史府长史,加授后将军,封石安县伯。永安三年(530)九月,孝庄帝计杀了权臣尔朱荣,尔朱兆从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发兵南下为尔朱荣报仇,要高欢出兵。高欢听取孙腾意见,巧妙地拒绝尔朱兆。从此,高欢与尔朱氏分道扬镳。普泰元年(531)
魏学曾
  魏学曾(1525年—1596年),字惟贯,号确庵,泾阳(今陕西泾阳)人。明朝大臣、学者。魏学曾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历任户部郎中、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右副都御史、吏部左侍郎等职。在辽东时,他平定兵变、抵御蒙古、厘治屯田,颇立功绩。张居正主政后,魏学曾与其不和,被贬回乡。张居正死后,以南京户部尚书之衔致仕。万历十八年(1590年),出任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四镇军务。他一意主战,派兵击杀河套回部首领唐兀·明安,获授太子太保。宁夏之役时,魏学曾调集大军进剿哱拜,直抵宁夏城下。后遭监军梅国桢等弹劾,被逮至京城。战后,因功被复职致仕。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魏学曾去世。天启
[] 明朝大臣、学者 (15251596)
吉翰
  吉翰(372~431年),字休文,南朝宋时镇将。冯翊池阳(故治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人。东晋安帝末年,吉翰在长沙景王刘道怜帐下任参军。义熙五年(409)春,刘裕率军北征南燕慕容超,吉翰随刘道怜军攻陷广固(故城在今山东益都县西北),以功赐爵建城县五等男,转任从事中郎。他在刘道怜部下为将十余年,清谨刚正,甚得刘裕赏识。晋元熙二年(420),刘裕取代东晋司马氏政权,创立刘宋王朝,建元“永初”。刘道怜位居太尉。永初三年(422)吉翰任太尉府司马。宋文帝刘义隆元嘉元年(424),吉翰以龙骧将军、西戎校尉出任梁、南秦二州刺史,都督二州诸军事。三年(426),改督益、宁二州和梁州的巴西、梓潼、宕渠、南汉中以及
王徵
   王徵(1571~1644年),字良甫,号葵心,晚号了一道人。明代发明家、科学家。西安府泾阳(今陕西泾阳县)人。出身于耕读家庭。他的父亲是乡村私塾教师,兼长数学,著有《算数歌诀》、《浒北翁训子歌》,对王徵童年智力的开发与爱好有很大的影响。王徵的母亲张氏,是奉仪大夫张鉴的妹妹。王徵七岁时跟随舅父学习,因而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他16岁中秀才,17岁进入邑庠(县学)读书,受到较好的教育。王徵少年时思路广阔,富于创造。他在卧室制作了一个“空屋传声”的装置,一个人独坐室内对“窍”说话,前后院能听到,乡人争相仿效。他在学习儒家经典时最感兴趣的是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科学技术。从《周礼·考工记》中的百工技艺至诸
[] (15711644)
张问达
  张问达(?~1625年),字德允,明代官吏,泾阳(今陕西泾阳县)人。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由知县征授刑科给事中。当时青海部长火落赤屡犯甘肃、宁夏边境,连年用兵。张问达请朝廷免征全陕所欠赋税,得到神宗同意。后升为工科左给事中。他上疏陈述太监征矿税时对地方官员任意打杀,拆毁民房、挖掘坟墓等胡作非为情况,请朝廷撤回各地征收矿税之太监,罢征矿税,神宗不理。数年后,张问达主持山东典试,赴任途中,见到饥民流离失所的惨状,又上疏请立即罢征全国矿税,朝廷不予答复。不久升为理科都给事中。思想家李贽(1527~1602年)福建泉州人,敢于批判朱熹等封建礼学,敢于反对以孔丘之是非为是非的传统观念。张问达劾其
[] (?~1625)
唐通
  唐通(?~1664),陕西泾阳(今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人,汉军正黄旗,明末重要将领,先降李自成,后降多尔衮。唐通于明亡前夕为宣化总兵、密云总兵等要职。手握兵权,举足轻重。崇祯皇帝曾召见唐通并赐莽玉,对他寄予极大的希望。但唐通终负所托,先降李自成,后降多尔衮,身份变换不定。《清史列传》将其列入《贰臣传》。崇祯七年(1634),任榆林守备,从总督陈奇瑜征剿张献忠于郧阳。不久迁汉中游击。历宣府副将、密云总兵。崇祯十四年(1641),清军围攻锦州,蓟辽总督洪承畴令唐通、马科、王朴、吴三桂、李辅明、曹变蛟、白广恩、王廷臣八总兵领十三万人援救,到达松山。唐通和曹变蛟屡次与清军交战,均失败,清太宗皇太极亲率
[] (?~1664)
李世达
   李世达(?~1600年),字子成,明代大臣。陕西泾阳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中进士,曾任户部、吏部主事、文选郎中、南京太仆卿、南京吏部、兵部、刑部尚书等职。万历二年(1574),李世达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不久升右副都御史,总管河道。李因故未到任,改派为浙江巡抚,后因病回乡。病愈后督漕运兼凤阳巡抚。当时黄河泛滥,淮安告紧,李世达建议修石堤捍城。宝应汜光湖风涛险恶,每年冲淹良田,李世达请示朝廷开越河以杀水势,都得到神宗同意。后历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南京吏部尚书,改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后入京任刑部尚书。中官张德打人致死,李世达请示朝廷法办了张德。大兴知县王阶因痛打乐舞生被停职,神宗
[] (?~1600)
张芾
  张芾(1814~1862)名黼侯,字小浦。陕西泾阳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庶子,值南书房。大考一等,擢少詹事。二十二年四月王鼎自缢后,张以门生至王家,与陈孚恩“共劝王沆”,同意由陈代改遗疏,得穆彰阿赏识,超迁内阁学士,督江苏学政。二十五年(1845)授工部侍郎,任满仍值南书房,旋调吏部;二十九年(1849)督江西学政。咸丰帝即位,张应召陈述政见,提出“明黜陟,宽出纳,禁糜费,重海防”。得咸丰帝赞赏、采纳,调任刑部侍郎,任满着署江西巡抚,不久实授。咸丰二年七月下旬(1852年9月中旬),太平军围攻长沙时,张奉清廷命偕同在籍尚书陈孚恩组办地主团练武装,筹备江西防务。
[] (18141862)
雒遵
  雒遵(1527~1590)字道行,陕西泾阳人 。嘉靖四十四年(1565)的进士,授吏科都给事中,官至右佥都御史。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授户部主事。隆庆末年(1572)时任吏科都给事中。这年六月,神宗初登帝位,太监冯保在宫中掌权,每当皇帝在大殿临朝时,冯保都侍立在侧。雒遵上疏说:“冯保不过是一个侍从皇帝的仆人,竟敢立在天子宝座旁边,文武群臣是拜天子呢,还是拜宦官呢?”他认为这是冯保欺负皇帝年幼的无礼之举,要求予以严惩。由于雒遵是首席大学士高拱的门生,冯保怀疑此举是雒遵受高拱的指使,即阴谋驱逐高拱。雒遵的上疏遂留中不发。随之,雒遵又上疏弹劾兵部尚书谭纶,并推举海瑞代之。吏部尚书杨博称赞谭
[] (15271590)
董昭仪
  董昭仪(?—?),父董恭。汉哀帝妃嫔之一。因其兄董贤为汉哀帝刘欣的男宠,被召进后宫封为昭仪。史料《汉书卷九十三佞幸传第六十三》上以贤难归,诏令贤妻得通引籍殿中,止贤庐,若吏妻子居官寺舍。又召贤女弟以为昭仪,位次皇后,更名其舍为椒风,以配椒房云。昭仪及贤与妻旦夕上下,并侍左右。赏赐昭仪及贤妻亦各千万数。迁贤父为少府,赐爵关内侯,食邑,复徙为卫尉。又以贤妻父为将作大匠,弟为执金吾。
[]
何友发
  沈阳军区原顾问。何友发同志是陕西省泾阳县人,1933年参加红军游击队,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通信员、班长、排长、连长、副营长、营长、支队长、团长、副师长兼参谋长、师长、副军长、省军区司令员等职。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九、第十、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1964年由大校军衔晋升为少将军衔。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对敌斗争机智勇敢,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参加了石咀子战斗和百团大战等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率部参加了古北口保卫战、应县攻坚战、大同外围战,参加了保南、青沧、清风店、石家庄、察绥、热西冀东战役和平津战役、太原战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高鸿
  高鸿(1918年-2013年)陕西泾阳人,我国近代仪器分析学科奠基人之一,分析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3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1945年2月赴美国伊利诺大学专攻分析化学,1947年9月获化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48年2月回国。历任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终身教授,并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博士生指导教师。1980年11月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擅长仪器分析,特别致力于电化学分析的研究。他在近代极谱分析基础理论和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方面成绩卓著,先后发表论文近300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曾多次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全国优秀图书奖等国家级奖励。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82013)
卫志毅
  卫志毅(1905~1973)陕西泾阳人。1925年考入国民军第三军杨虎城部在耀县开办的三民军官学校。1926年4月随军进西安参加反围城斗争。11月底,西安城解围后,转入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任政治保卫部部长史可轩的随从副官,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初入西安中山学院军事政治班学习,任校学生会主席和纠察队队长,2月经院长刘含初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旋即奉中共陕甘区执委会之命,以国民党特派员身份,前往商县龙驹寨(今属丹凤)开展国民革命运动,先后成立了国民党龙驹寨区分部和龙驹寨农民协会、学生会、教师会、商民协会,5月又秘密成立了中共龙驹寨特别支部,卫任特支干事。大革命失败后卫奉调回西安,先任
(19051973)
雒于仁
  雒于仁,字少泾,陕西泾阳人。其父雒遵是高拱的学生,官至吏科都给事中。雒于仁官至大理寺评事。万历十七年(1590年)十二月写《酒色财气四箴疏》:“皇上之恙,病在酒色财气也。夫纵酒则溃胃,好色则耗精,贪财则乱神,尚气则损肝”。神宗不欲外人得知,留中不发,从此皇帝将奏折留中,无限期扣押不予处理,遂成惯例。其子雒献书、雒宗昂。人物简介雒于仁,字少泾,陕西泾阳人 。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任肥乡县(治今河北省肥乡县西南)、清丰县(治今河南省清丰县)知县,均有美政。万历十七年(1589)入朝为大理寺评事。他经过一年的观察,认为神宗皇帝听信奸佞,不理朝政,长此下去,会贻误国事,于是,在这年岁末,上疏
[]
徐法绩
   徐法绩(?~1836年),字熙庵,陕西泾阳县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编修。两年后,由于父母年老,生活无人照料,他便辞职归家,赡养父母达10年。道光九年(1829),朝廷将他补为御史。他认为作谏臣,向皇帝上疏言事或弹劾大臣,当从大处着眼,顾全大局,不宜以细微末节之事堵塞皇帝的视听。他上疏陈述了“求人才、捐文法、重守令、绳贪墨”四件事,颇有见地,被朝廷采纳,擢升他任给事中。他曾经负责稽查户部银库,两袖清风,一尘不染。道光十二年,他在赴外地核查会试时,发现同僚与上级官员合谋扣留云南饷银,被他阻拦,其谋未逞。他办事认真,善识人才。在主持湖南乡试中,认真检阅被丢弃的废卷
[] (?~1836)
高又明
  高又明(1886~1951)名明德,字又明,晚年号师佛子。陕西泾阳人。12岁时在泾阳巨富柏森家给其子柏惠民做书童伴读,后肄业于三原宏道学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四川开始与井勿幕交往。光绪三十一年(1905)冬,井勿幕在奉孙中山命回陕西发展中国同盟会会员时,即介绍高加入了同盟会,成为陕西同盟会中的骨干人物。他积极支持井勿幕联合会党、刀客的主张,介绍会党首领吴虚白与井勿幕结识。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冬召开的同盟会陕西分会成立大会上,终于通过了联合会党、刀客共同反清的决议,使陕西的反清斗争取得了重大进展。高又介绍柏惠民、吴希真等人加入同盟会;还与柏惠民在三原创办勤公社,由上海购进宣传新思
(18861951)
全部泾阳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