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名人录
李麟
  李麟(694年-759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剑南节度使李濬之子。李麟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京兆府户曹、殿中侍御史、户部员外郎、考功员外郎、吏部员外郎、吏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兵部侍郎、国子祭酒、河东采访使。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麟被召回长安,并随唐玄宗入蜀。至德二年(757年),李麟拜相,授同平章事,后升任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褒国公。但因得罪张皇后与李辅国,被罢为太子少傅。乾元二年(759年),李麟病逝,追赠太子太傅,谥号德。早年经历李麟是唐朝宗室远支,早年因父荫入仕,累迁至京兆府户曹。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唐玄宗在宗室中选拔异能之士。李麟因此升任殿中侍御史,后历任户部、考
[] 唐朝宰相 (694759)
庞德
  庞德(?-219年),字令明,南安郡狟道县(今甘肃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人,约在初平年间,投奔马腾帐下,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屡立战功。建安年间,庞德跟随马超征战平阳,抵御袁将郭援、-,在马上亲斩郭援首级。张白骑在弘农反叛时,庞德也参与战斗。每次出征常冲锋陷阵,勇冠凉州三军。后几经辗转,随张鲁归降于曹操麾下,被授官立义将军,封关内亭侯,食邑三百户。219年,庞德协助曹仁抵御关羽。两军对垒期间,常骑白马驰骋奔杀,曾一箭射中关羽前额,被关羽军称作“白马将军”。时值汉水暴溢,他率诸将与关羽殊死搏斗,箭镞射尽,又短兵相接。而他格斗益怒,胆气愈壮,力战多时后因小舟被洪水打翻为关羽军所擒。关羽敬重他的刚毅威武,
[]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219)
赵憬
  赵憬(736年-796年10月3日),字退翁,渭州陇西人。曾祖仁本,仕为吏部侍郎、同东西台三品。憬志行峻洁,不自炫贾。宝应中,方营泰、建二陵,用度广,又吐蕃盗边,天下荐饥,憬褐衣上疏,请杀礼从俭,士林叹美。试江夏尉,佐诸使府,进太子舍人。母丧免,有芝生壤树。建中初,擢水部员外郎。湖南观察使李承表憬自副。承卒,遂代之。召还,阖门不与人交。李泌荐之,对殿中,占奏明辩,通古今,德宗钦悦,拜给事中。贞元中,咸安公主降回纥,诏关播为使,而憬以御史中丞副之。异时使者多私赍,以市马规利入,独憬不然。使未还,尚书左丞缺,帝曰:“赵憬堪此。”遂以命之。考功岁终,请如至德故事课殿最,憬自言荐果州刺史韦证,以贪败,
[] 唐朝宰相 (736796)
李适之
  【公元694~747年】始名昌(墓志上记载是名昌,字适之),陇西成纪人。生于武周长寿三年,卒于唐玄宗天宝六年。能诗。神龙初,(公元七零五年)擢左卫郎。开元中,累官通州刺史。擢泰州都督,转陕州刺史。人为河南尹,拜御史大夫,历刑部尚书。天宝元年,代牛仙客为左相。李林甫构之,罢知政事,守太子少保。寻贬宜春太守。 李适之为李承乾之孙,历官通州刺史、刑部尚书,天宝元年,任左相,因与李林甫争权失败而罢相,后任太子少保的闲职。天宝六载,贬死袁州(据《资治通鉴》卷二一五记载:“(天宝)六载春正月辛巳,林甫又奏分遣御史即贬所,赐皇甫惟明、韦坚兄弟等死。罗希?]自青州如岭南,所过杀迁谪者,郡县惶骇,排马谍至宜
[] 饮中八仙,唐朝宰相 (694747)
姚兴
  后秦文桓帝姚兴 (366-416),字子略,羌族,赤亭(今甘肃陇西西)人,后秦武昭帝姚苌长子。394-416 年在位。姚兴在前秦时任太子舍人。后秦建国后立为皇太子。姚苌每次出征都留姚兴守常安。393年姚苌死时正值苻登攻打后秦,姚兴密不发丧,待至次年击败苻登后才即帝位,改元皇初。399年夏天,国内天灾频频,姚兴自降帝号,是十六国帝王中少有的仁德之君。后秦弘始三年(401年)姚兴攻灭后凉,亲迎鸠摩罗什入长安,组织了大规模的翻译佛经事业,由是州郡化之,求佛者十室之九。姚兴在位22年,勤于政事,治国安民。重视发展经济,兴修水利,关心农事;提倡佛教和儒学,广建寺院。他先后消灭了前秦(苻登)、西秦(乞伏国
[] (366416)
姚兴
  姚兴(366~416年),字子略,羌族,十六国时期后秦的文桓皇帝,394~416年在位。他是姚苌的长子,淝水之战以前,在前秦苻坚朝中曾任太子舍人。姚苌在长安建立后秦称帝,他被立为皇太子。姚苌立国之初,与苻登连年作战,命姚兴镇守长安。393年十二月,姚苌病死,苻登乘机自甘泉南下进攻关中。姚兴自称大将军,领兵迎战苻登,在马嵬堡(今陕西兴平马嵬镇)大败苻登的军队。苻登西逃平凉,姚兴方在槐里(在今陕西兴平县)登皇帝位,改元“皇初”。时为394年初。姚兴即皇帝位后,稍作安排,立即率大军追击苻登,在马毛岭(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南大败苻登。姚兴遣散了苻登的部队,命复归农业,并将阴密(故城在今甘肃灵台县西50里
[] 十六国时期后秦的文桓皇帝 (366416)
姚绍
  姚绍,苌庶母弟兴叔父也,为抚军将军,封东平公。兴克洛阳,署为都督山东诸军事、豫州牧、权镇洛阳,兴之伐魏,绍以洛阳之众会集平望,败绩而归。及兴寝疾,绍典禁兵宿卫。广平公弼潜谋为乱,称疾不朝,兴闻之怒甚,宻谋收弼。绍为弼羽翼,驰遣告之,兴力疾赐弼死。既而泓嗣伪位,推心宗事,弗以为嫌,复令总司戎政。绍亦感而归,诚守忠不二,所在立功,厯位侍中、司隶、宗正,寻进太宰、大将军、大都督、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侍中、司隶、宗正、节录并如故,改封鲁公。先是绍尝召胡僧问以国之休咎,僧乃求麫为大胡饼,形径一丈,僧坐在上,先食正西,次食正北,又次食正南,其所余者卷而吞之,讫便起去了,无所言。末年晋太尉刘裕来伐,绍遣左
[]
乞伏元基
  乞伏元基,十六国时期西秦君主文昭王乞伏炽磐的长子。母不详。他曾被父亲派到后秦做人质。414年,乞伏炽磐灭南凉,复称秦王,元基从后秦的首都长安逃回,炽磐封其为尚书左仆射,后改封辅国将军、进封右丞相。428年,乞伏暮末即位,继续以哥哥元基为右丞相。 乞伏暮末在位的三年中,西秦遭到强邻北凉的进攻和胡夏的进逼,情势危急;而暮末对内又政刑酷滥,弄得众叛亲离。在此风雨飘摇的三年中,身为皇长子和丞相的元基,临危授命,曾代替暮末镇守旧都枹罕,带领士兵几次击退北凉的侵略。虽然最后没能挽救西秦的灭亡,但也拼尽了全力,堪称西秦末期的一位中流砥柱。 永弘四年(431年)胡夏攻西秦都城南安,暮末投降,西秦灭亡。不久,暮
[]
李昌巙
  李昌巙陇西(今甘肃陇西)人,李唐宗室。大历间(767~779),以御史中丞出任桂州刺史兼桂管观察防御使,在桂约14年。大历十一年(776),西原州(治罗和县,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北黑水河西岸) 人潘长安自称安南王,诱胁民众,纷扰波及川、滇、黔、湘、桂等地。 昌巙奉命征讨,斩首2万余级,俘虏20余万,活捉潘长安等骨干84人。对俘获人员,采取发给耕牛、种子、遣送回乡的“化戎为农”政策,使商、农、渔、樵各安其业;老、弱、孤、寡各立其身,出现“三军卧鼓、四鄙罢柝”的局面,受到朝廷嘉奖,刻《平蛮碑》于铁封山石壁。昌巙又将祠宇堕圯的舜庙修缮一新,用舜帝的贤德和遗教来感化和治理边陲,以图长治久安。其后,在独秀峰
[]
姚弋仲
  姚弋仲(280年—352年),十六国时羌族首领,原籍南安赤亭(今陇西)。西晋永嘉六年(312年)率部众数万,自称护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建城于陇上。东晋明帝太守元年(323年)投赵,屡立战功,拜安西将军、六夷大都督、豫州刺史。东晋咸和八年(333年)率部迁于清河,后赵石泓拜为奋武将军、西羌大都督,封平襄县。后赵亡归晋,东晋永和七年(351年)封为使持节六夷大都督、轼骑大将军、大单于、高陵郡公。有42子,随其南征北战于甘肃、陕西、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一带,为建立后秦基业打下基础。殁后,其灵柩为前秦苻生所得,以王礼葬于冀之狐槃(新兴镇姚谢家坪)。后来,子姚苌称帝,建都长安,追谥父
[南北朝] 十六国时羌族首领 (280352)
姚绪
  姚绪(生卒年不详),十六国时期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部)人,羌族。为后秦国君姚苌之弟。后秦国将军。宰相。姚苌称帝后,任命姚绪为征虏将军,司职逮校尉,镇守长安。姚苌死后,姚兴即位,封姚绪为晋王,主要守卫后秦国家东部。之后受命自龙门入蒲阪,出击降服西燕河东太守柳恭。拜任并、冀二州牧,镇守蒲阪。弘始四年(402),后秦发动诸军伐魏,姚绪受命统河东兵为前军节度。魏军进攻蒲阪时,姚绪为保城池,固守不战,最后取得胜利。姚绪历任姚苌、姚兴二朝要职,他既有战功,亦颇具政绩,受到了特殊待遇,可谓德高望重。朝廷政务大事,必定先谘询姚绪,之后而再执行实施。姚绪曾任丞相,主持后秦国家政务。他死之后有资格配享姚苌的神庙
[]
姚苌
  姚苌(330~393年),字景茂,羌族,十六国时期后秦王朝的创建者。384~393年在位。其祖辈在东汉中期迁居南安郡(郡治豲道,在今甘肃陇西县)亦亭(在今陇西县西)。西晋永嘉末年,姚苌的父亲姚弋仲率领陇西羌族的一部分迁居于隃糜(在今陕西千阳县东)。姚苌出生在隃糜,为姚弋仲的第24子。后赵建平四年(333),石虎将关中地区的汉族和羌、氐族共十多万户迁往关东时,以姚弋仲为西羌大都督,率羌族数万人东迁到清河郡(治今河北清河县)之滠头(在今河北枣强县东北)居住。姚弋仲死后,部众由姚苌兄姚襄率领。冉魏永兴三年(352),姚襄率领其部六万户西撤关中,屯于杏城(故城在今陕西黄陵县境),又招降北地郡诸胡族五万
[] 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开国君主 (330394)
乞伏国仁
  乞伏国仁(?-388年),陇西人,鲜卑族,鲜卑乞伏部首领乞伏司繁之子,十六国时期西秦政权建立者,385年―388年在位。公元376年(太元元年),乞伏司繁去世,乞伏国仁接替其父镇守勇士川。公元383年(太元八年),前秦苻坚任命乞伏国仁为前将军、先锋骑。公元385年(太元十年),乞伏国仁逐叛前秦,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兼秦河二州牧,建立西秦,年号建义,设置武城、武阳、安固等十二郡,建都勇士城(今甘肃榆中)。公元388年(太元十三年),乞伏乾归去世,谥号宣烈王,庙号烈祖。乞伏国仁家族世代为鲜卑族乞伏部首领,原游牧于漠北一带。传至其父乞伏司繁时,因屡受后赵皇帝石虎的侵犯与掠夺,迫于无奈,才率部
[] 十六国时期西秦政权建立者 (?~388)
乞伏乾归
  乞伏乾归(?-412年),陇西鲜卑人,西秦烈祖乞伏国仁之弟,十六国时期西秦国君主,388年-400年、409年-412年在位。乞伏国仁死后,乞伏乾归被推举为主,改年号为太初,迁都金城。前秦苻登先后封他为河南王,金城王,西秦王。后投降南凉康王秃发利鹿孤,又归降后秦,409年复称王,改年号为更始。乞伏乾归在位期间,占据了陇西全境。死后庙号高祖,谥号武元王,葬于元平陵。
[] 十六国时期西秦国君主 (?~412)
乞伏司繁
  乞伏司繁(?-376年),陇西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鲜卑乞伏部首领,前任首领乞伏傉大寒之子,西秦君主乞伏国仁、乞伏乾归的父亲。在其父乞伏傉大寒死后,继任部落首领之位,将部落迁居度坚山(今甘肃靖远西)。建元七年(371年),前秦派兵攻打乞伏司繁,乞伏司繁兵败投降前秦,前秦天王苻坚封其为南单于。建元九年(373年),鲜卑人勃寒攻掠陇西,苻坚任乞伏司繁为使持节、都督讨西胡诸军事、镇西将军,派他前往讨伐勃寒。勃寒恐惧投降,苻坚便让乞伏司繁镇守勇士川(今甘肃榆中东北),乞伏司繁在勇士川很有威望和恩惠。建元十二年(376年),乞伏司繁去世。
[] 鲜卑族 (?~376)
李逢吉
  李逢吉,字虚舟,系出陇西。父颜,有锢疾,逢吉自料医剂,遂通方书。举明经,又擢进士第。范希朝表为振武掌书记,荐之德宗,拜左拾遗。元和时,迁给事中、皇太子侍读。改中书舍人,知礼部贡举。未已事,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诏礼部尚书王播署榜。李逢吉才思俊丽,能文工诗曾与令狐楚同编者名《断金集》,今存八首 ,有【享惠昭太子庙乐章】 【望京楼上寄令狐华州】【再赴襄阳,辱宣武相公贻诗,今用奉酬】 【奉送李相公重镇襄阳】【和严揆省中宿斋遇令狐员外当直之作】【奉酬忠武李相公见寄】【酬致政杨祭酒见寄】,其他诗集均佚,晚年曾与刘禹锡、令狐楚来往较多。
[] 唐朝宰相
李公佐
  李公佐,唐代小说家。字颛蒙。陇西(今甘肃东南)人。生卒年不详。举进士。宪宗元和年间为江南西道观察使判官,公元813年春罢职。淹留于上元、常州、苏州一带,至十三年夏,始归长安。又《旧唐书·宣宗纪》载有李公佐,于武宗会昌初为扬州录事参军,宣宗大中二年(848)因事削两任官。与小说家李公佐是否一人,不能肯定。李公佐与白行简有交往,曾怂恿白行简作《李娃传》。其自作传奇今存《南柯太守传》、《谢小娥传》、《庐江冯媪传》、《古岳渎经》(一名《李汤》)4篇。《全唐文》录其文1篇,即《谢小娥传》。又《直斋书录解题》“杂史类”著录《建中河朔记》6卷,今不传。
[] 陇西三李
姚邕
  姚邕(生卒年不详) ,字子和,小字黄儿。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部)人,羌族。后秦音乐家。文桓帝姚兴之弟,被封为济南公。匈奴赫连勃勃归降后秦,姚兴异常高兴,封高官,又加厚爵。对其部下也许以特殊礼遇,幷且对其深信不疑。而济南公姚邕对此甚为担心,就进谏哥哥“赫连勃勃为人贪暴不仁,本性难改,若不防制,将成大患。”姚邕多次提出建议,但姚兴还是没有听取弟弟的意见。后来,赫连勃勃果然反叛后秦,自立为政,成为后秦国家的大患。 姚邕尤善音乐,能度其盈虚,增其曲调,韵律优美动听。世人皆为传之,号称其曲调为“济南新调”
[]
李训
  李训(?-835年),本名仲言,字子训,后改名训,字子垂,祖籍陇西 ,唐朝宰相,右仆射李逢吉从子。李训出身于陇西李氏姑臧房,进士及第,早年曾入河阳幕府,因罪流放象州,遇赦得还。后投奔郑注,得到大宦官王守澄的推荐,被引入禁中,为唐文宗讲解《周易》,历任四门助教、国子监博士、侍讲学士、兵部郎中。太和九年(835年),李训拜相,担任礼部侍郎、同平章事,谋划诛杀宦官,并策划甘露之变。结果行动失败,引起宦官反扑,李训在逃出长安后被捕,押送京师途中被士兵斩首,死后首级被宦官送往太庙。早年经历李训年轻时考中进士,补任太学助教,后被辟为河阳节度使幕僚。他形貌魁梧,善于辩论,但好说大话,自以为是。阴险善谋,深
[] 唐朝宰相 (?~835)
全部陇西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