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区名人录
薛举
  薛举(?-618年),隋朝末年群雄之一,祖籍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其父薛汪时徙居兰州金城(今甘肃兰州)。薛举容貌魁梧雄壮,骁勇善射,初任金城府校尉。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薛举起兵反隋,自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薛举称帝,迁都秦州。武德元年(618年),薛举与唐军交战,在浅水原大败秦王李世民,俘虏其大将慕容罗睺、刘弘基等,正欲乘胜直取长安,却突然病逝。人物生平起兵称王薛举本是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西)人,其父薛汪,徙居兰州金城(今甘肃兰州)。薛举容貌魁梧雄壮,骁勇善射。其家钱财巨万,喜欢交结边地豪杰,称雄于北方边地。隋朝大业(605年—618年)末年,薛举担任金
[] (?~618)
黄谏
   黄谏,宇廷臣,号兰坡,兰州黄家园人。明正统七年 (1442)探花,授翰林院编修,迁侍读学士。 黄谏是明代兰州的知名学者,才华横溢,诗文并茂,著有 《书经集解》、《诗经集解》、《使南稿》、《从古正义》、《兰坡集》等。流传甚广的《饶歌鼓吹》是一首记述明将坚守兰州及徐达与王保保定西之战的史诗。内有伊昔战定西,王师气百倍势如山压卵,宵遁留空垒,兰州古金城,守将真雄伟等句,气势磅礴,音韵铿锵,至今犹为人传诵。而《游五泉山》诗中,“水结禅林左右连,萧萧古木带寒烟”的清幽境界;“共夸城外新兰若,自是人间小洞天”的美丽风光;明朝再拟同游赏,竹里行厨引涧泉的高情逸致;以及《游山寺》中“乱山横峙水回索
[]
朱军
  朱军,男,1964年出生,祖籍河南省孟津县,后随父母迁至甘肃省兰州市。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画家、作家,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节目主持人,中央电视台主任播音员,《艺术人生》 节目制作人、主持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电视艺术家协会诗书画学会副会长,中国表演艺术家书画协会副主席,中央电视台书画家协会副会长。 1981年参军,1985年进入甘肃省曲艺团;1988年加入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1991年进入甘肃电视台,1993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从1997年开始连续19次主持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现主持CCTV-3《艺术
著名主持人
何翠芳
  何翠芳 女,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市政工程管理所洪道队副队长,1963年6月出生,2010年5月入党,高中文化。何翠芳同志是城关区市政工程管理所一名普通保洁员,承担着单家沟洪道保洁工作。多年来,她用自己的双手捡拾洪道内垃圾,不仅改变了一条排洪沟的面貌,也改变了排洪沟周边40多座院落,近100多户人家和10多家商户的卫生习惯。有人把单家沟誉为兰州市最干净的一条排洪沟。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保洁工作任务,她每天凌晨5点钟从家出发,徒步3公里路上岗,一天作业下来,经常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脚痛。在排洪沟里干活,脏和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排洪沟有45度的护坡,又有1—2米高的立面。每天,何翠芳从洪道入河口翻越栏杆下
秦维岳
   秦维岳(1759——1839),字觐东,号晓峰,兰州人,清乾隆庚戌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充国史馆纂修,改都察院江南道御史,迁兵科给事中。在任期间,上疏力陈漕运积弊。在两任湖北盐法道期间,修明政治,体察下情,使吏治刑狱,肃然一清,应用先教化后刑罚的手段,整理盐务、钱法,裁汰陋规,刹住了贩运私盐、盗铸制钱的歪风。他主张振兴教育,奖掖人才,并捐献养廉银数千两,创办江汉书院、勺庭书院,育才选贤。嘉庆二十四年 (1819)因母亡回兰,兴学从教,培育人才,热心公益事业,续修县志,著文赋诗讴歌兰州,并率先捐银,创建兰州五泉书院,给兰州府属士人提供了求学之所。他先后被聘为五泉、兰山两书院山长,并主讲课训士
[] (17591839)
曹蓉江
   曹蓉江,字兆镜,又字月如,号蓉江,生于清同治年间,卒于抗战前。兰州人。 他鄙视科举考试,追求无拘无束的精神生活,在家中辟小楼为画室,不设楼梯,借滑轮牵引上下,黎明即起,上楼摩掌碑帖画谱,挥毫写宇、临画,不令人知。后投师四川名画家聋道人,潜心苦学,反复临摹历代名家画的花鸟虫鱼,取其精髓,所画花鸟山水自成风格,居陇上画坛前列。时人重金争购其作品,视为拱璧,曹蓉江画名远播省外。1924年,他在广武门外水车园建别墅,号“若园”,面对皋兰山,背靠黄河,他以艺术家手法,叠奇石,肘异花,筑卓然亭、观澜斋,并巧妙借景,使河声山色浓缩于园中。他常常徘徊园内师造化,仔细观察花卉神韵,乌鱼动态,挥毫之间使
张国常
   张国常 (1836-1907),字敦五,号冬坞,兰州靛园寺人。清光绪三年 (1877)丁丑科进士,授刑部主事,“以父老求终养”为由,辞职归里。张学识渊博,娴熟经史,讲学兰山书院20余年,“从学者甚众,为一代宗师”。张教学时,以端庄严肃闻名,在教学上侧重讲授考据学,引导学生考核辩证文宇音义及名物典章制度。张国常对科学技术的传播,也采取欢迎支持的态度。光绪十六年(1890),陕甘总督杨昌浚在兰州创设甘肃电报局,栽电杆,架线路,适逢旱情严重,部分绅民由于封建迷信,谣传是栽电杆破坏了风水所致,群议拔除电杆以缓解旱情。张以地方大绅身份出面解释劝说:“电杆与旱情风马牛不相及,尔等勿轻信谣传”,群情渐次
[] (18361907)
马虎臣
   马虎臣(1825—1898),名文炳,字虎臣,号正山道人、五泉髯叟,兰州人,回族。爱绘画,得云南名画家孙铁洲教导,复投师道士马安吉攻山水,并广搜名家作品反复临摹,集众家之长,结合观察花草鸟虫的体会,使绘画呈现更加秀美,具有神韵和气色,因之,画名日隆,先后立画室名大碧山馆、碧云仙馆、养正书屋、大碧吟馆。他的花鸟画取法八大山人、石涛、李复堂。清同治六年,陕甘总督穆图善慕名观其画卷,也感慨万端,叹赏不绝。 马虎臣所写七绝,抒发了致力花鸟画创作的愿望:“不官不隐亦优哉,多少名花掌底开。为我子孙留富贵,玉树之下起楼台。”他常与回族进士马中律、举人马世煮以及名画家朱克敏、温虚舟友好往来。
[] (18251898)
马世焘
   马世焘(1809—1875),字鲁平,回族,兰州人。少从平番(今永登)寿山先生学诗,懂晓“读书当先正本原,愿将学业溯源头”的道理,博涉群籍,学业大进。壮游西北胜景,开阔胸襟,增进学识。受到陕甘学政戴兰芬的赏识,对这位富有才学的回族士子,倍加鼓励。咸丰五年(1855),赴西安乡试,考中乙卯科举人,年已47岁,“一时汉族惊奇,而回教人尤为自珍”。 马世煮素与兰州贤达曹炯、吴可椟、卢政、马文炳、马中律相友善,经常论文赋诗,砥砺气节。 同治间,河湟事变,兰州大吏议办房捐,筹集政务费用,百姓不堪其扰。马不畏权贵,正色谏阻:“疮痍未起,若复剥削,民何以堪?”使百姓稍得喘息。 同治五年(
[] (18091875)
秦霖熙
   秦霖熙,字春帆,兰州人,清光绪五年(1879)进士,授户部主事。光绪十年(1884)任广西恭城县知县。先后在京20余年,公馀诊病,每年夏季不下五六百人。善治小儿惊风,时有“若要小儿惊风安,城南快请秦春帆”之语。秦在恭城任内,公余,仍以医术活人。“邑之中贵贱老幼,求治者恒无虚日,咸获十全”,“数百里外,扶筇负襁而就诊者莫不霍然愈、欣然去”。 著有《外感辨证》、《惊风治验》。
[]
吴可椟
   吴可椟 (1812——1879),兰州人,故居在南府街 (今城关区金塔巷91号)。其门楣上有双钩木刻隶书:“吴柳堂先生故宅”。 清道光三十年(1850),吴可读中庚戌科进士,授刑部主事、晋员外郎。咸丰九年 (1859)分校顺天乡试。因母丧扶柩归兰,主讲兰山书院,旋奉旨帮办甘肃团练。守孝期满,入都补授原官,迁吏部郎中,转河南道监察御史。乌鲁木齐提督成禄拥兵高台七八年,不敢出关,且因捐粮,屠民堡,杀200余人。吴可读上疏弹劾成禄犯有“可斩者罪十,不可缓者五”。寻逮间,谳上论斩,廷臣请改监候。可读愤甚,复疏争:“请斩成禄,以谢甘民,再斩臣,以谢成禄”。语过憨直,被诃责,镌三级。回到兰州,复掌
[] (18121879)
刘尔炘
   刘尔炘(1864——1931),字又宽,号晓岚,又号果斋,别号五泉山人,兰州盐场堡人。22岁,乡试中举,设塾授徒。26岁,光绪乙丑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在京供职3年,辞官归里,主讲五泉书院。复又任甘肃文高等学堂总教习,专心治学,培育人才。他创办了兰州第一所小学校--两等小学堂。还主持和举办了一些学社、讲习所和专修馆。在治学上,他重视实学,反对空读。要求学生,读书要“推其究竟,融会贯通”。作到“坦荡宽平,心境如光风霁月”。当“理欲交争之际,必坚持理”。他为发展兰州地方文化事业,倾注了大半生心血,培养了不少人才,王恒、杨巨川、赵元贞等都出自他的门下。在他逝世后不久,一些社会团体
近代著名学者 (18641931)
朱克敏
   朱克敏(1792——1873)字时轩,兰州人,系清道光八年(1828)优贡生。曾从军至酒泉,不久归里,被聘为蓝田玉山书院、靖远乌兰书院山长。咸丰年间,任大通县训导。 “性通脱,口不谈人短,亦不论时政得失。生平研经好学,致力于《毛诗》尤勤,喜咏吟,善书画”。其书法飘逸洒脱,各体俱臻妙境,尤工八分书。画以墨菊尤为超逸。
[] (17921873)
唐琏
   唐琏 (1756—1836),字汝器,号介亭,清嘉庆时皋兰(今兰州市)人,为兰州著名书画家。 他学书习画,非常刻苦,功力深厚,有意到笔随之妙。他的学生说他:“行年七十有余矣,且能日作蝇头千余宇,勤勤忘倦”。他的书法,古朴雅健,苍劲有力。楷书、行书和草书,“效法钟王,得其神髓”;篆书“专学李斯,肖其古朴”,而更“独饶秀逸之气”。他“尤善汉隶,特精小楷”,书法体形特异,号为“童子体”。他说:“学书不贵形貌,筋骨精神尚焉”,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他论画主张“骨格清奇,笔意生动”。他画的《秋山萧寺图》,尺幅中真有苍茫古秀、千岩万壑之势。《古木寒鸦图》,树身老状离奇,枝乱而整,简而有趣,寒鸦数十
[] 书法家 (17561836)
段续
   段续,宇绍先,号东川,兰州段家台人。明世宗嘉靖二年 (1523)癸未科进士,历任云南道御史,湖广参议后升密云兵备副使等。在治理地方时,不畏权势,革除积弊,公而忘私,颂声载道。他任湖广参议时,见当地竹木所制的筒车,利用水力激轮旋转,提水灌田,功效显著,便详察其构造原理,绘制图样,走访农户,求教工匠,学习制造方法。晚年辞官后,返回兰州,深感兰州地区黄河两岸农民屡遭干旱之苦,便自备木料,聘请工匠,按图仿制。但因对构造原理末尽精通,几番失败,几经修改图纸,终告成功。段续首次创建的一轮水车,安装在段家滩小南河,后人称之为“0车”。此后,兰州黄河两岸农民均依式仿造,用水车浇灌农田,收效显著,至1949年
[]
段坚
   段坚 (1419——1484),字可大,号柏轩,又号容思,明代兰州段家台(今省电信局附近)人。“早岁受书,即有志圣贤”。明景泰五年进士,授山东福山县知县,莱州知府,河南南阳知府。段坚一生信奉儒家的“爱民”、“仁政”、“洁身”等正统思想。在任福山知县时,从发展教育入手,建社学,育童士,教以小学、四书,“政教大行”,“吏不敢欺”,“士民仰戴”。在莱州知府任上,“教化大行”。在南阳创立了志学书院,召集“府学”及属诸生,亲自讲解五经要义。对官吏中的不法分子,“案问不贷”。经过几年治理,“民风翕改观”。他说:“天下无不可化之人,无不可变之俗”。并题诗:“天下有材皆可用,世间无草不从风”。
[] (14191484)
刘雄
   刘雄 (?—578),字猛雀,北周金城郡子城 (今兰州市城关区,一说在今榆中县)人,自幼机智善辩,慷慨有大志,深受太祖宇文泰的信任,授统军宣威将军给事中,除子城令,加都督辅国将军,赐姓宇文氏。569年(天和四年),刘雄随齐王宪攻取北齐宜阳、筑安义等城。奉宪命,出使北齐,面责北齐示相斜律明月违背“各保境息民,不相侵扰”盟约,斜律明月畏惧,退兵休战。刘雄因功加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北齐为抗衡北周,在姚襄筑伏龙等5城,派重兵驻守,刘雄从齐王宪进兵,连克5城。旋齐王宪遣刘雄与柱国宇文盛在长城以西,连营防御。北齐遣其将段孝先,率兵围宇文盛军,形势危急,刘雄仅率20余兵士,“据堑力战”,转败为胜
[南北朝] (?~578)
朱克敬
   朱克敬(1792—1887)名亦轩,字香苏,晚年号螟庵、餐霞翁,兰州人,为朱克敏之弟。早岁贫寒,流寓云贵,后至湖南,捐为龙山县典史。关心民间疾苦,常至田间地头,体察民情。 客居长沙时,曾受巡抚刘昆延聘,参纂《湖南省通志》,继修 《龙山县志略》。晚年行医,忧心国事,议论时政,被人目为狂士,遭谗言指控,立案弹劾。一生喜交游,与湘军头面人物、幕僚、学术界名人交往甚密,尤其同著名洋务思想家郭嵩煮有30多年交情。彼此纵论时事,饮宴酬唱。 朱克敬从洋务思想开始向维新思想转化,终未超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范畴。 他的文学思想仍是儒家的,认为“六艺皆源于圣道。”颇重视文学的功利
[] (17921887)
全部城关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