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县名人录
宗喀巴
  宗喀巴(公元1357年(丁酉年)~公元1419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立者、佛教理论家。在中国西藏、青海、内蒙、甘肃、北京等地区的-寺院里,都有宗喀巴塑像,有的是泥塑涂金,有的是以铜质鎏金制成。宗喀巴本名罗桑扎巴(善慧称吉祥),这是受沙弥戒时的名称。青海湟中县人,元顺帝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10月25日,生于宗喀的一个佛教家庭,父亲是蒙古族,名叫达尔喀且鲁崩格(达鲁花赤daruqaci蒙古语“长官、长”之意,鲁崩格 ),母亲是藏族,名叫馨茂阿却,两个人都是很虔诚的佛教徒。宗喀巴卒于明代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10月25日,享年63岁。因藏语称湟中(今塔尔寺所在地一带)为“宗喀”
[]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立者 (13571419)
莫如志
  莫如志(1908年-1995年),字能容,号牧牛翁,青海省湟中县,今西堡乡堡子村人,祖籍安徽,-他是享有盛誉的青海书坛三老之一,以泰山金刚体在书界独树一帜;-他兼擅于右任标准草书体和魏碑楷行书体,且皆自出新意,堪称一绝;-他是1989年“老有所为精英奖”得主,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莫如志儿童时读私塾,后入西宁道尹黎丹办的无我学堂学习,黎丹的楷书在西宁颇负盛名,对学生的毛笔字要求甚严,六年的时间,莫如志在书法上打下了最初的基础,先后临摹了名家书画,受到了名家的指点。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其任职于省政府秘书处机要股秘书工作,上报中央的材料大多由他誊写,其字流利漂亮。随后遍临诸贴,开阔视野,王羲之
(19081995)
鸟成云
  鸟成云,男,回族,1963年11月生,青海湟中人,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1981.09——1985.07,青海民族学院政治系政治专业学习;1985.07——1993.07,青海民族学院政治系教师(其间:1990.09—1991.08,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行政管理专业进修班学习);1993.07——1995.05,青海省政府办公厅三处干部;1995.05——1997.12,青海省政府办公厅副处级秘书;1997.12——1998.05,青海省门源县委副书记、副县长;1998.05——2002.01,青海省门源县委副书
汪昌祥
  汪昌祥,男,汉族,1955年6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湟中县拦隆口镇泥麻隆村小学退休教师。40年来,他只有一个念头——坚守山村教学第一线,不让村里的一个孩子掉队,托起基层教育的希望。近30年里,他只有一个信念——与癌症抗争,用言行诠释一个老师的无悔担当、一个共产党人的价值信仰。“土屋子、土台子,里面坐着一群土孩子。”这是昔日泥麻隆村小学的真实写照。高中毕业后,汪昌祥就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之后的40年,他用始终如一的热情面对一茬茬学生。上级部门曾推荐其当副乡长,他婉言谢绝。他说:“学生是我生命的根。”他用父母般的心爱护每个孩子。为让家境困难的孩子上学,他四处奔走,不仅向有关单位反映情况,也
多杰才旦
  多杰才旦1,藏族,青海西宁(今湟中)人,1925年10月生。大学毕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9月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读书,1949年2月回青海参与组织各族各界迎接解放委员会。1949年8月作为藏族代表参加北平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9月作为藏族候补代表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后任中央政府民委正政治研究组副组长、藏民组组长、国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西藏科学工作队社会科学组副组长。西藏自治区拉萨小学副校长,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文教处副处长,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办公厅主任、副秘书长。1965年任自治区农牧厅厅长和文教局局长、教育局
(19252013)
刘佑
  刘佑 (1948~)笔名奔流、原木。藏族。青海湟中人。中共党员。1968年毕业于青海省第二师范学校,1980年毕业于青海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历任教师、、处长等职。现为青海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教育学教授。青海省作协理事,青海省青少年作协名誉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正午的太阳》,文学评论集《双溪集》,论文集《教育:实践与方略》。组诗《青海写意》1984年获青海省优秀作品奖,研究成果多次获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奖。
马兴泰
  马兴泰,回族,1897年生,青海湟中人。曾任西宁镇宁使署五品官。1920年后在天津、绥远、包头、张家口等地以义兴泰商号经营皮毛、杂货。后任湟中县回教促进会会长、县参议长。建国后,历任湟中县副县长,青海省农林厅副厅长,青海省第1、2届政协副主席。第1届全国人大代表。第3届全国政协委员。1963年逝世。
(18971963)
全部湟中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