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名人录
徐玉如
  徐玉如(1942.7.29-2012.2.17)智能水下机器人专家。生于江苏省如臬市,原籍泰兴人。1966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曾任船舶力学委员会操纵性学组副组长。现任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综合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 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重点学科“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的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船总劳动模范和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先进工作者。二十多年来,主持完成了多项具有开拓性的工程研究项目。在发展我国水下智能机器人技术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分别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中船总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潜器操纵性与动力定位技术方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22012)
夏照帆
  夏照帆(女)(1954.03.16- )烧伤外科学专家。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祖籍江苏省泰兴。1988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海医院烧伤外科主任、全军烧伤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夏照帆教授从医执教38年,致力于烧伤疾病的临床诊疗、教学和基础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首次证明烧伤休克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假说;率先发现皮肤成纤维细胞释放IL-6在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中的重要作用;最早提出烧伤休克延迟复苏造成重要脏器损伤的三条病理途径;构建真皮替代模式突破传统植皮手术瓶颈,减少了供皮区损害,提高了瘢痕性关节功能不全恢复率;建立肺损伤系统控制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陈学庚
  陈学庚(1947.4.29- )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家,江苏省泰兴市人,1968年毕业于新疆兵团奎屯农校。 长期从事农业机械研究和推广工作,突破了地膜植棉机械化关键技术,攻克了滴灌技术大规模应用农机装备难题,研发了多项棉花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与机具。为促成新疆棉花产量两次飞跃提供了有力的农机装备支撑,为新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获国家专利3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9项。 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
常印佛
  常印佛(1931~)江苏泰兴人。1952 年参加工作,教授高级工程师。现任安徽省地矿局技术顾问、安徽省科技协会副主席、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常印佛长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专业技术管理工作。民国38 年(1949 年)9 月至1952 年7 月就读于北京清华大学地质系;1952 年9 月至1957 年11 月先后在地质部321队、华东地质局地矿处、华东地质局374 队担任技术员、工程师;1957 年12 月至1965年3 月在安徽地质局321 队担任技术负责;1965 年4 月至1968 年10 月任地质部援越地质组老街铜矿组负责人;1969 年5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常进
  常进,男,1966年7月出生,籍贯江苏泰兴,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1992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工作简历:1984.09—1989.07中国科技大学本科学习1989.09—1992.07中国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1992.07—2002.11紫金山天文台科研工作(其间:1994.10工程师1999.08副研究员2000.03—2006.07紫金山天文台空间探测博士研究生2002.03研究员)2002.12—2010.11紫金山天文台空间天文研究部副主任2010.11—201
王德宝
  王德宝(1918.5~2002.12 ),出生于江苏泰兴。生物化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王德宝于1918年5月7日出生于苏北平原泰兴县黄桥镇。黄桥镇地处周围4县的交汇处,是苏北土特产的一个集散地,比较繁华富庶。王德宝的父亲王嵩樵是个读书人,对子女要求、教育很严格。王德宝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23年,他4岁刚过就开始跟随吴铁珊先生读私塾。1927年北伐军占领了黄桥镇,开办新学堂,黄桥镇小学开学,1929年王德宝弃私塾念小学插班入5年级下学期。1930年小学毕业考入南通崇敬中学。1936年中学毕业,报考南京中央大学和浙江杭州的浙江大学,均获录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82002)
王德滋
  王德滋,岩石学家 1927年6月27日生于江苏泰兴。195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高校地质学报》主编。曾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地学院院长。长期从事火山岩与花岗岩研究。确认加里东期花岗岩在华南有广泛分布,与燕山期花岗岩有明显区别在华南首次发现幔源型花岗岩,是玄武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论证中国东南沿海A型花岗岩为后造山型花岗岩与拉张背景有关划分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系为橄榄安粗岩系与高钾钙碱性岩系,研究其差别与成因提出次火山花岗岩概念,并以时、空、源一致性作为火山-侵入杂岩的判别标志与合作者在华南发现S型火山岩并研究了它们与锡、铀的成矿关系。代表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培建
  叶培建,空间飞行器总体、信息处理专家。1945年1月29日生于江苏泰兴。196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1985年在瑞士纳沙泰尔大学获科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卫星总体设计和信息处理研究工作。主持制定我国第一代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总体方案及各个分系统的设计,优化卫星总体方案,组织领导并参与攻克7项技术难关。主持制定了电测、力学、噪声、EMC、热平衡与热真空等大型试验方案,组织了全部工程实施,保证了卫星有很高的技术指标。主持修订了后续两颗卫星的改进方案,提高了卫星性能和水平,已实现了双星组网运行。主持制定了我国月球探测卫星技术方案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丁舜年
  丁舜年,(1910.12.4-2004.9.20),电机工程学家。原籍浙江长兴,生于江苏泰兴。193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机械工业局机械电子工程师进修大学电气学院名誉院长、高级工程师(一级工程师)。主持设计了国内自制最大的交流同步发电机,低噪声新型“华生”牌电扇。主持筹建上海电机厂,领导闵行电机新厂设计工作。领导设计了国内最大的高速感应电动机,研制成功无轨电车直流牵引电机。建立了一机部系统内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站。指导研制成功许多新产品,如高精度控制微电机(包括自整角机、伺服电机)和磁放大器等指导研制成功新型电工材料和新型绝缘材料。领导和组织有关单位进行了10万、20万、6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02004)
吴贻芳
  吴贻芳(1893—1985),号冬生 ,江苏泰兴人,生于湖北武昌,中国第一届女大学生,第二位大学女校长。 1928年受聘于母校金陵女子大学,先后主校23年。1945年,出席联合国成立大会,成为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第一位女性。1979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为世界杰出女性专设的“智慧女神”奖。1985年11月10日逝世。人物生平1893年1月26日,吴贻芳生于湖北武昌 。1904年,和姐姐一起入杭州弘道女子学堂。 1906年,在姨父陈叔通支持下入读上海启明女子学校, 后又转至苏州景海女子学堂 。1909年,父亲被上司诬陷跳江自杀,随后哥哥、母亲、姐姐先后去世,一月之中失去四位亲人。 姨父
中国第一个女大学校长 (18931985)
杨根思
  杨根思(1922年11月6日~1950年11月29日)原名羊庚玺,革命烈士,江苏省泰兴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战斗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战斗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淮海战役中先后多次荣立大功、小功,28岁在朝鲜战场阻击美军南逃任务战斗中牺牲,2009年9月14日,他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孩童时代1922年11月6日,杨根思出生在江苏省泰兴县黄桥地区羊货郎店(后改为江苏省泰兴市根思乡根思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父母早亡,8岁的杨根思成了孤儿,10岁当了放牛娃,12岁随哥哥到上海,在资本家的地
人在阵地在 (19221950)
周泽
  周泽同志生平(1923-2002)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原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中共江苏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周泽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11月10日10时2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80岁。周泽同志1923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1938年11月在家乡参加了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193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泰兴县第八支队民运队长,泰兴县黄桥区委组织科长、青年科长,泰县蒋垛区委书记、民运部长,泰县塘湾区委书记兼区长、泰县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等职。在艰苦的抗战岁月中,他不怕牺牲,英勇机智,积极依靠和组织人民群众,善于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
(19232002)
丁文江
  丁文江(1887-1936)字在君,米巷人。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动物学、地质学双科毕业。1911年回国后,去北京廷试,中进士,后任教于南洋中学。民国二年任国民0农商部矿政司,地质科长,建议创设了地质研究所任所长,培养了我国第一批地质人才;创设了地质调查所,任所长,荜路蓝缕开创了中国的地质调查,堪称中国现代地质学之父。曾任军阀割据的淞沪商埠督办署总办(相当于上海市市长),收回了被外国人把持的会审公廨,成立了中国人主持的临时法院;绘制了上海发展蓝图(民国期间实现了部分),包括环城路、黄浦江建大桥等。任民国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时,解决了多年未决的经费使用问题,被院长蔡元培称为会办事的科学家。他与翁文灏,曾世
(18871936)
朱一冯
  朱一冯(生卒年不详),字非二。泰兴城人。明臣。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授河南信阳知州,审讯讼狱,明而且敏。节省冗费杂役,更有利于民众。入朝为刑部郎中转兵部,主陕西乡试,任方武选郎中,公布规式,枢密政务为之一新,后升福建参政。当时荷兰人盘踞澎湖岛,不时来扰,闽人久受其害,朱一冯以参政兼福宁府知府,协助巡抚南居业,扼守金门,出奇计,焚敌舟,捕敌无数。荷兰人弃澎湖岛星夜逃去。福宁兵变,闭城十三日,他单车驰至福宁,变军开城迎入。朱一冯镇抚兼施,旬日事定。升福建按察使、布政使,至福建巡抚。后因弹劾阉党而罢官。朱一冯性聪颖,精通诗文,与县内何南金、张宗元号称“三才俊”。做官多年早负重望,当时
陆文夫
   陆文夫(1928—2005),江苏泰兴人。1947年毕业于苏州中学,1949年毕业于苏北盐城华中大学,同年到苏州,任新华社苏州支社采访员、《新苏州报》记者八年。1955年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小巷深处》一举成名。1957年调江苏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1978年返苏州从事专业创作,并在此后主编《苏州杂志》。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苏州市文联副主席等。在五十年文学生涯中,他在小说、散文、文艺评论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文革前著有《荣誉》、《二遇周泰》两个短篇小说集。复出文坛后,创作了《献身》、《崔大成小记》、《小贩世家》、《特别法庭》、《美食家》、《井
(19282005)
周铭
  周铭(1888—1968),江苏泰兴人。1919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研究所博士学位。1921年任交通大学上海学校化学教授,1923年改任物理学教授,协同裘维裕教授进行教学改革,致力于实验室建设,用英文编写了实验指导书。他在国内最早开设“精密量度与图解法”课程。为充实和提高实验内容,他还不断改进和制造实验设备。1955年他亲自设计并指导技工研制成功了一种用电控制的计时器——厘秒计,可测到千分之一秒。他治学严谨,讲授得法,身传言教,深受学生敬佩。
(18881968)
丁西林
   丁西林(1893-1974)原名燮林,字巽甫。1893年9月29日生于江苏省泰兴县黄桥镇。1913年毕业于交通部工业专门学校,1914年,入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物理学和数学。1920年归国,历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抗战开始后,随研究所西迁昆明。1940年到香港。香港沦陷后,携眷逃出。抗战胜利后,于1947年初辞去物理研究所所长职务,赴山东大学任教。1948年曾去台湾大学任理学院院长职务5个月。9月仍回山东大学任教。1949年9月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并先后任文化部
(18931974)
徐泽洲
  徐泽洲,男,汉族,1958年11月生,江苏泰兴人,1976年12月参加工作,197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大学毕业。1976年12月——1978年02月,江苏省泰兴县“农业学大寨”工作队队员1978年02月——1982年01月,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学生1982年01月——1987年02月,中央纪委第四纪检室干部(其间:1985年08月——1986年07月,参加中直机关赴皖讲师团,在淮南教育学院任教)1987年02月——1988年09月,中央纪委第四纪检室主任干事1988年09月——1992年07月,中央纪委第四纪检室综合处副处长(其间:1990年11月——1992年0
刘伯厚
  刘伯厚(1886~1946),原名宗宽,学名愚,字伯厚。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8月生。泰兴焦荡乡头圩村人。进步教育工作者。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于南京两江师范学堂文史科。毕业后投身教育事业,先后在泰兴县中等近20所中小学及涟水师范、海门锡类中学、南京三条巷小学等校任教,长达30余年。刘伯厚受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影响,赞扬民主,追求进步,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执教中,他提倡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关心国事。曾借用《三字经》中词句编成讽剌喜剧《追债和赖债》,组织学生演出,启发大众反抗剥削制度。民国16年(1927年),参与沈毅领导的反“清党”斗争,随后又参与斗争-、吸毒、-的县-长陆文凤,
(18861946)
全部泰兴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