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治区历史人物介绍11
龙禹门
  龙禹门(?-1913),城厢人。虽未入党籍亦参与柳州同盟会领导的辛亥革命和癸丑二次革命。失败后,与党人同时避难香港,继续作倒龙(济光)斗争。龙济光部连长韦小狗系禹门同乡好友。革命党欲举义广州,委龙禹门暗策韦小狗率部响应,里应外合,同时举事。不意为龙部密探侦悉。禹门得先逃脱,潜回桂林。甫下车,即遭敌人逮捕。龙禹门面对敌人大义凛然,直认不讳,旋被杀害。
吴挺生
  吴挺生(1890-1913) ,太平乡人。早年曾游学京城,感清政府腐败,回桂入军校,毕业后到上海任威武军某团连长,后转江西陆军讲武堂任队长。二次革命时回柳州,任刘震寰部参谋长。癸丑兵败,避难香港,往来于省港间,与广州革命党人同作倒龙(济光)斗争。同盟会约期举义,事前,需运动龙部响应,内外发难,以克成功。会议中与会者有人畏惧不前,吴挺生奋然说道:“革命党人不能怕死。今日之事,义无反顾。诸君犹豫,我请独行。”于是,置安危于度外,径入虎穴策反
(18901913)
吕士斌
  吕士斌(1887-1913) 城厢(今凤山镇)人,曾毕业于桂林工艺学校。早年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四年(1908)筹资与邑人莫显成于柳州开设莫权利皮鞋店,作为地下革命机关,开展革命活动。时刘古香组织革命武装,急需军费,吕士斌慷慨解囊赞助。还常于月黑之夜为军队输送枪械。辛亥革命成功,柳州成立右江军政分府,同盟会员多已当官。吕则不求一职,常以“革命不是为了作官”自勉,与鞋店工人共操作,继续参与癸丑二次革命。失败后,陆荣廷大肆捕杀革命党人,鞋店
(18871913)
黄九姑
   黄九姑(?-1905),壮族,六塘黄道村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黄九姑联络各方志士,先后在六塘拉燕、良村、中聋等地,以洪门拜台的方式,组织农军起义,反抗清朝官府。九姑自称皇娘,意即皇帝的老娘。还委派男妇干员,或10多人一队,或20至30人一队,分别到罗城、永宁、永福、雒容、中渡等地建立堂口,发展会众,壮大队伍。六塘一带十有七八归入红家会,时人名为满地红。九姑骑高头大马,率义-战于各县,伺机攻击官府和地方团练。得手后,即潜入山中。
[] (?~1905)
谢三聘
  谢三聘(1830-1902) 字莘浓,号心农,凤山镇旧县谢家村人。原名三命,父将山为邑中名士。三命幼承家训,勤奋攻读,习帖学书。道光二十五年(1845)乙已郡试,为知府哈忠阿赏识,为之更名三聘。曾受业于广西名儒郑小谷,诗文书艺进步更快。咸丰十一年(1861)辛酉科拔贡,同治三年(1864年)中举,除授岑溪县学训导。此后,遂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历任凤山及龙城书院山长,两任柳江书院山长,为地方培养了众多人才,为本县开一代书风。著有《思过轩存稿
[] (18301902)
刘八
  刘八(?-1871),名结,柳城县人,咸丰七年(1857)起义,据大埔北面山立寨,对抗官府。后人称此山寨为刘八寨。当时龙头人王晚,同时起义,后投降官府,奉命驻军龙头,攻击刘八。对峙之中,王部王七率部叛离。王晚势孤,遂为刘八击溃,远逃黔省。咸丰八年5月, 李文茂所占府、县城相继失守,九月据守石龙的大成军将领陈宝探悉湘军主将蒋益沣驻军江口。柳州守兵不满三百,立即通知刘八等各地义军迅速集结,联合攻城。由于蒋溢沣“迁延不进”,义军得一举而下府城
[] (?~1871)
乔老苗
   乔老苗(1826-1858) ,壮族,柳城县洛崖乡田洞山仪村人。父名玉贡,早亡,由母亲抚养成人。原名九苗,因族中富户岐视,贬称为老苗。幼年帮人牧牛,十五、六岁即作长工。会泥水, 木工,裁缝等手艺,亦会武功,且力大过人,能挑200斤老秤谷子。因生活干最低层,常受欺压剥削,对社会上贫富不均极为反感。老苗长年外出打工,多结识江湖朋友,时会党已遍布广西各地。咸丰二年(1852),乔老苗与肖亚记等创洪胜堂,并拉起队伍,组成武装, 旌旗上写“顺天
[] (18261858)
廖美奇
  廖美奇(1921-1950),壮族,龙美乡(现古砦乡)桥头村人。高小毕业后考入柳庆师范。1944年由学校派往思恩(今环江)县实习。当时广西已经沦陷。廖长途拔涉,越九万大山,步行回乡。不久,担任龙美乡乡长,组织抗日自卫队于融江岸边袭击日军,并曾独自一人化装偷袭敌汉奸大队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仍回学校读书,直至毕业。回县后任龙美乡小学校长。廖思想进步,痛恨国民党的腐败。被当局视为危险人物调至县教育局任督学,便于就近监视。1949年6月, 中共
(19211950)
侯信
  侯信(1919-1949),壮族,小名老平,又名骏驹,太平乡下良村人。1938年11月,侯信鉴于国土沦丧,毅然离开就读的柳城县国民中学,参加第三次广西学生军。随军展转平乐、钦州、武鸣等地,宣传抗日,动员民众募捐支援前线抗战。在武鸣一带活动时, 侯信常潜入邕城,侦察敌情。一天,侯信等6人由共产党员梁林带领,夜入南宁附近的小圩镇,将汉奸维持会长田次廉捉拿归案。1940年11月,学生军在隆安县下岩村整编时,侯信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夏,学
(19191949)
林密
  林密(1904~1968)原名志本,又名林徐,壮族,叫安乡叫丁屯人,国民党军少将。林密于民国12年(1923年)7月入国民党军队任司书、军需,3年后回家务农。民国16年入黄埔军校广西分校受训2年, 毕业后任副官、参谋等职。19~25年任南宁军校队长、助教、教务处组长,随后任军队营长、副团长、代理团长。参加过北伐。“七七”事变后,在抗日战场负伤进后方医院治疗。27~30年任团长、龙州民团副指挥兼参谋长和-处处长、绥靖公署参谋长。31~34
(19041968)
梁熙德
  梁熙德(1902~1952),又名梁新德,壮族,思阳乡琴派屯人,国民党地方要员。梁熙德于广西省立第一中学毕业,曾任过广西省党部干事、广西省整理党务十四组特派员、镇南区党务视察员、省党部监察委员会秘书、省党务整理委员会秘书、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等职。民国19年(1930年) 4月~20年2月任上思县县长。38年8月16日以绅士身份出席“上思县人民-宣传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0月任上思县参议会议长。梁熙德任上思县县长时,正值黄名山领
(19021952)
磨现琼
  磨现琼( ~1861),壮族,廪生,南乡(今叫安乡)那等村人,土豪。清咸丰三年(1853年)冬,罗国祥、陆高鸿等在平偕圩倡“拜台”,领导农民起义,当局称为“匪贼”作乱而束手无策,磨现琼等豪绅密约设立“清平团”,两次捐银往广东和宣化招募雇请“练勇”来攻打平偕圩,但未能取胜,后来自练“土勇”,于咸丰五年二月再攻打平偕圩,四月始破,四五千农民武装死伤大半,陆高鸿率领余部奔往忠州(今扶绥县地)。七月,陆高鸿探知磨已到岽心等地围剿起义军,便自忠
[] (?~1861)
黄光熊
  黄光熊(1905~1992),壮族,叫安乡高宝屯人,草药医生,县内医治骨折能手。黄光熊祖父从一位朋友学会用十万大山草药医治人畜骨折,后来传给大儿子黄士熙 (光熊的伯父),黄士熙又传给光熊。光熊27岁起,开始用祖传草药验方为人医治骨伤,50多年共医好骨折者 (脚部、手部、腰部等) 400余例, 其中有七八岁儿童,有六七十岁老人。全县乡村许多骨折者经他治愈。1980年后,机关、厂矿干部职工骨折者亦向他求医。他用十万大山五六种树根捣碎成粉末,
(19051992)
黄著才
  黄著才(1924.10~1986.1),叫安乡叫安村仁里屯人,壮族山歌手。少时家贫,高小毕业后跟随父亲种田和到防城县开饮食店。性格乐观旷达,青年时喜爱壮族山歌,常跟“春牛队”唱“春牛歌”,得到老歌手传授。1956年到县配种站当养猪工人,利用业余时间编写山歌,先后在县文化馆油印刊物和县农民报上发表壮话山歌数十首,宣传时事政策。1965年“四清运动”时,他被指为唱“黄色山歌”,受到批判斗争后开除公职。1969年,县和公社的革命委员会把黄著才
(19241986)
苏再莲
   苏再莲(1919~1983),壮族,思阳乡平钱屯人,教育工作者。苏再莲民国34年(1945年)于南武师范毕业后,到那荡中心小学任教师,这段时间,他参加了进步人士办的“青年读书会”,秘密阅读马列主义的书籍。次年, 任思阳中心小学校长,不久到柳州等地求职。1950年9月任上思初级中学教导主任,1950~1953年,上思初中的校长由县长兼任,苏再莲代理学校的行政工作。苏爱护师生,严格治学,要求教师认真讲课,讲究仪表,要处处为人师表。他兼任文
(19191983)
黄高煌
  黄高煌(1921.3~1984.8),原名黄巨康,壮族,公正乡何楼屯人,上思县武装起义领导人之一。黄高煌幼年时父亲离家外出不归,由母亲和祖父抚养,曾寄居外祖母家读书,高小毕业后接触到革命书刊,后参加“学生军”创办的“文化传播站”和“抗日救国战时工作队”活动,积极宣传抗日。民国32年(1943年)在邕宁县檀眼和防城县大勉、录虾、企沙等小学任教师, 在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下秘密参加革命活动,同年5月加入共产党。次年冬,桂南、粤北两次沦陷于日本侵
(19211984)
韦尧卿
  韦尧卿(1895~1976),本名韦布典,壮族,公正乡那齐村枯标屯人。韦尧卿是上思“小南”地区的著名富户,年青时贩卖过猪、牛和铜仙。民国25年 (1936年)因贩卖枪枝被国民党县政府逮捕,判处死刑,后以15万枚铜仙赎回。民国27年,韦尧卿和梁彪进、张生利、陆元勋等,组织农民反“三征” (征粮、征税、征兵) ,先在枯标屯召开秘密会议,印发传单,后在枯萎圩(今枯蒌屯附近)召开四五百人的大会, 歃血为盟。韦被推为总指挥。次年7月,县政府派30
(18951976)
冯道学
  冯道学(1921~1968),瑶族,在妙乡有生村公德屯人,瑶族领导干部。冯道学18岁入广西特种教育师资训练班学习(当时瑶族被称为“特种民族”),23岁毕业于桂岭初等师范, 不久, 任国民党上思县县党部助理干事,后任上思县参议员。民国37年(1948年) 秋回家务农。1949年7月后,拥护革命,解放后任在妙乡政府办事员,以后先后在县人民政府实业科、宾阳专署民政科和广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任干事,1954年任上思县第七区副区长。1952年2月~
(19211968)
刘福善
  刘福善(1894.7~1931.11) ,壮族,上思县第六区(今那琴乡)大替村人。高小毕业后在本村任小学教师。为人性格倔犟,勇敢坚定,刚直不阿,外号“铁蟋蟀”。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广西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民国16年(1927年) 3月,经过宣传发动的第六区农民成立了农民协会,刘福善任区农民协会执行委员兼大替乡执委。刘和其他农协领导人在省农运特派员、中共党员唐光天、唐希贤、廖光华的指导下,把打土豪、反-和反捐税斗争搞得有声有色,却遭到土豪劣
(18941931)
孙兆征
  孙兆征(1885-1932),壮族,出生在那琴乡那琴村,那琴农民运动领导人。兆征有四兄弟,他排行第二。农运初期,在那琴圩开铺店经营小杂货,以生意为名经常聚集志同道合的农民商量农运事情。民国15年(1926年) 初,孙兆征经常来往苏圩、吴圩,考察那里的农民运动。同年9月,作为那琴乡农民协会的代表应邀前往参加邕宁县农民协会成立大会,回来后,在省农运特派员的指导下成立县第六区农民协会筹委会。 翌年3月,第六区农民协会宣告成立,孙兆征被推选为执
(1885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