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历史人物介绍
张振坤
  张振坤(1936—1996),笔名张放,兴宁宁新大岭赤沙岭张屋人。1953年宁中中学初中毕业后,在定宁小学(现宁新中心小学)代课。1956年在县文化馆工作。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汕头专区文工团、汕头专区山歌剧团、梅县地区山歌剧团担任独唱演员、主要演员。1976年调入梅县地区艺术学校,任山歌科主任、教务处副主任。1988年评定为高级讲师,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省音乐家协会理事、省文联委员、省声乐学会副秘书长、梅州市音协会长、梅州
(19361996)
曾宪林
  曾宪林(1932—1996),原名汉兴,兴宁罗岗罗中土寨人。早年在家乡参加村农会,任青年会长,后入区文工队。1950年1月起,先后担任河郑小学教导主任、河塘小学校长。1955年,考入华中师范学院(现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1959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武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工作。1978年3月,借调到湖北省委宣传部,参加省社会科学院的筹建工作。1979年4月,代表湖北省社科院出席全国第一次史学规划会议,参与编撰国家哲学、社
(19321996)
王立
  王立(1925—2000),原名王竞祥,兴宁宁塘坪塘村人。少年时得到国画家傅思达的引导跨进艺术门槛,凭着《苏联版画集》和《怎样创作木刻》几本书,开始木刻制作。后到当时的抗日大后方、文化人荟萃的广西桂林,在名师黄新波的指导下,第一次把《列夫·托尔斯泰》的大幅木刻肖像创作出来,接着完成了拜伦、罗曼·罗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世界文豪的木刻肖像,挂在由郭沫若主持的重庆文委会客厅上,被进步木刻团体“中国木刻研究会”吸收为会员,那时他才17岁。194
(19252000)
荒烟
  荒烟(1920—1989),原名张伟耀,兴宁兴城镇人。1937年在兴宁一中念完初中,因家贫而离校参加抗战宣传工作,并开始学习木刻。1940年4月,在香港《大公报》副刊《文艺》上发表第一幅作品《雾中行军》,随后又在《文艺阵地》上连续发表萧红小说《生死场》木刻插图。抗日战争时期,先在福建《大众画刊》部工作,后往赣北与木刻界前辈罗清桢一起主编《华光日报》附页《战地真容》画刊,1943年到赣州《正气日报》担任美术,并在赣州师范学校任美术教员。这
(19201989)
潘炯华
  潘炯华(1919—1997),兴宁人。1943年毕业于省立文理学院生物系,留校任教。1950年起,先后在广东文理学院、华南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华南师范大学)任副教授、教授、副院长、校长等职。50年代初期起,研究四大家鱼的鱼苗人工繁殖,在省内首先提出用流水刺激加上给亲鱼注射激素,创造一个似天然产卵场的环境育苗的设想。1958年,人工繁殖鲢、鳙鱼获得成功。根据研究成果,撰写了《广东鱼类区系特点》、《珠江三角洲的淡水鱼类》、《广东沿海的软
(19191997)
陈寿康
  陈寿康(1916—1989),兴宁福兴人。1934年秋毕业于兴宁县立一中高中,考入中央军医学校(抗战期间改名国防医学院),1940年毕业留校,历任外科助教、副教授等职。1946年,赴美国留学。1949年10月回国后,历任中南军区第62陆军医院外科主任、中南军区总医院外科主任、广州军区后勤部卫生部专家室外科主任。1956年8月被授予中校军衔,1964年晋升上校军衔。197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7月任广州军区总医院副院长。198
(19161989)
李又华
  李又华(1912—2000),兴宁宁新横新村人。1921年春,在兴宁县城读高小。1924年考上县立中学,成绩优秀,思想进步。1925年东征军攻克兴宁县城前后,积极宣传革命。1927年秋,参加兴宁县城的农民暴-动。1929年1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被选为团支书。不久,被提为附城区团委领导成员。随后,主持团区委工作,积极发展壮大组织,开展革命斗争活动。1929年10月下旬,为迎接朱德率领的红四军,组织人员在城外接应,在城东片一路贴上欢迎标
(19122000)
黄山定
  黄山定(1910—1996),原名伟光,曾用名道坤、聊化,笔名劳中、范马、尔刚,兴宁县刁坊镇瑶岗村人。1928年,考上兴民中学新制第八届,“三中”合并后就读县立第一中学。1930年春,转学五华县铁岭中学,同年冬毕业。1931年春,前往上海,与老同学陈卓坤、陈铁耕等发起组织“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从事绘画、书法等研究。8月,参加鲁迅主持的“木刻讲习会”,学习新兴木刻艺术。学习期间制作木刻多幅,其中《厌战》得到鲁迅欣赏。1932年6月,加入
(19101996)
廖慷
  廖慷(1908—1994),字健民,兴宁县龙田人。早年毕业于兴民中学,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后又入陆军大学第三期学习。次年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第七团排长,参加北伐,攻克长沙,因功升任连长,随后任第九军(后改编为第二师)第五旅第十团第三营营长。1933年,任团长,北上长城抗日,曾参加古北口及南天门战役。“七七”事变后,升任第六旅旅长,先守黄河,防堵日军南犯,后则东驰鲁南,会战台儿庄,屡建战功。1939年第一次长沙会战后,
(19081994)
李济平
  李济平(1908—1996),兴宁坭陂镇高沙岭人。12岁上学,在坭陂教会乐育学堂、本村青莲小学念书。1925~1928年,投身于农民革命运动,参加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大革命失败后,奔走他乡,在泰国当织布工人。1929年夏,在新加坡当锡矿工人。1932年,到香港国华布厂做工。不久,独立创办新华布厂,生意兴隆,工厂规模不断扩大。1942年冬香港沦陷,不得不关闭工厂回兴宁。1945年日本投降后,再次返港经营新华布厂,并创办联华布厂。几年后,
(19081996)
刘既漂
  刘既漂(1901—1992),原名元俊,兴宁叶塘镇留桥村人。1914年考上县立中学,各科成绩俱优,尤偏爱美术。1917年冬毕业后前往上海,就读中华艺术大学。他不仅认真学习中国画、西洋画、水彩画,而且精心学习建筑学。1920年毕业,次年,报考官费留学法国。1922年前往法国巴黎学习法语,1年后考入里昂大学美术系。既攻读西洋画,又选修建筑学。他认为西洋画与中国画各有千秋,不可偏废,而应取长补短,使自己的画既有中国特色,又有西欧风格。他认为中
(19011992)
张瑾瑜
  张瑾瑜,原名琼珍,1912年生于广东省兴宁县永和区大成村。父亲张北绿曾任国民党兴宁县永和区区长兼自卫队长,母亲沙满娘操持家务,张瑾瑜在兄妹6人中排行第三。1927年,张瑾瑜在大成小学读书。那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中国革命转入低潮。然而,在中共兴宁特支领导下,早在1924年就已开展农运并成立了分农会的大成村,这时在黄佑才、罗屏汉、张超曾、张中、陈坦等人积极推动下,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党团组织不断壮大,农会、赤卫队、儿童团十分活跃。
革命烈士 (19121935)
冯宪章
  冯宪章(1908~1931)广东兴宁人。民国16年(1927年)12月后考入共产党领导下的上海艺术大学,加入“太阳社”。出版《梦后》、《警钟》、《暗夜》诗集和《火焰丛书》之一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民国19年3月2日出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5月被捕,次年11月就义。
(19081931)
朱任宏
  朱任宏,天然药物化学家。50多年来,致力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先后研制出延胡索乙素、高乌头碱甲素、3-乙酰乌头碱等多种镇痛新药;并发现了一些抗心律不齐的有效成分,如关附甲素、庚素等。是我国研究中草药有效成分最早的药学家之一。朱任宏,1900年10月10日出生于广东省兴宁县山区太平墟朱坑村。少年时代的朱任宏在私塾读书,后转入当地城中兴民小学学习。由于受辛亥革命的影响,求学变革的浪潮不时冲击着学校。1917年他来到南京华侨子弟学校――暨南
(19001998)
钟彬
  钟彬(1900—1950年),字中兵,谱名炽昌,报考黄埔军校时曾填姓名为钟斌,广东省兴宁龙北镇白泡村人。国民党中将兵团司令。民国11年(公元1922年)兴宁县立中学毕业后,考入广东省立工业学校读书。民国13年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参加国民革命两次东征和北伐战争。民国20年(公元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钟彬任国民革命军87师259旅中校参谋主任,负责南京外围警备。“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爆发,他与十九路军并肩对日作战,
(19001950)
何蕃
  何蕃(1905—1974)生于1905年10月13日(清光绪三十一年九月十五)。广东兴宁人,字超然。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四期工兵科、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一期毕业。1932年2月出任中央军第十七军(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第2师(师长黄杰)工兵营中校营长。1933年率部参与了古北口长城抗战。1935年1月升任上校营长。7月17日获颁长城抗战青天白日勋章。1936年3月23日叙任陆军工兵中校。1937年3月调任第2师(师长郑洞国)补充旅(旅长钟
(19051974)
王越
  王越同志生平(1903-2011)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教育家,第三届、四届、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届、三届、四届、五届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暨南大学原副校长王越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2月26日10时05分在广州逝世,享年108岁。王越同志出生于1903年12月,广东兴宁人。1921年考入南京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系,师从陶行知先生。1926年起,王越同志先后在梅县师范学校和兴宁兴民中学任教,他立志启迪民智
(19032011)
陈家震
  陈家震,1919年10月生于广东省兴宁县,1937年6月参加革命,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广东梅县县立中学党支部书记、梅县学生党总支委员、梅县学生抗敌同志第五届理事、中共梅县中心县委学委书记、中共兴宁中心区委青年部长、兴宁县工委青年部长等职。后转入云南工作,历任昆明市工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八支队政委、中共滇西工委常委、滇西人民自卫团军政委员会政委、中共滇西地委书记。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任中共楚雄地委副书
(19102009)
何忌
  何忌,男,汉族,1917年7月生,广东兴宁人。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土木工程系。1937年参加梧州地下党。1938年赴延安,任财经工程师、股长。1945年在太行山,后南下大别山开辟根据地,任支队司令。解放后,历任玉林县委书记,广西省政府建筑工程局长,建委副主任,计委主任,1971年到1975年在广西大学工作。任广西大学革委会副主任、副书记,后任广西文教办副主任,区计委副主任,计委
(19172013)
刘志庚
  刘志庚,男,汉族,1956年6月生,广东兴宁人,1973年10月参加工作,1985年2月入党,吉林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全日制教育:吉林大学国民经济计划专业,本科学历)。1973年10月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县陂宁公社小学教师。1979年9月吉林大学经济系国民经济计划专业学习。1983年7月深圳市计划局综合计划处科员、副科级、正科级、副处长。1989年3月深圳市计划局综合计划处处长。1990年2月深圳市计划局局长助理。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