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名人录
杨守敬
  杨守敬(1839-1915),湖北宜都人。谱名开科,榜名恺,更名守敬,字鹏云,号惺吾、星吾、心物,晚号邻苏老人。系中国近代历史地理学家、版本目录学家、藏书家、金石学家、书法家。杨守敬,1839年5月27日(清道光十九年四月十五日)出生宜都县城,自小在家读私塾,成年后经商之余继续攻读。1862年二十四岁中第八十名举人。1865年考取北京景山官学教习, 1874年考取国史馆誉录。1879年以知县候选。1880年出使日本,充当公使何如璋的随员,负责馆内文化事务。1882年选授黄冈县教谕,1884年6月归国任黄州府学教谕。7月,黎庶昌奏保杨守敬“学问优长,与东土人士交接,甚有声誉”,以知县遇缺即选并加
[] (18391915)
贺炳炎
  贺炳炎(1913-1960),绰号“贺小龙”,在战争年代失去了右臂,人称独臂将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被授予上将军衔。贺炳炎出生于宜都市松木坪江家湾村,9岁丧母,11岁就给人家放牛,先后学过篾匠、杀猪、打铁等多种手艺。1929年春,贺龙率领红军在宜都、松滋一带活动,贺炳炎参加了红军。由于他革命意志坚决,作战勇敢顽强,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提升为骑兵连长兼政治指导员。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十万余敌人向我湘鄂西苏区压来,我主力部队转到外线作战。一天,敌军偷袭我湘鄂西中央分局机关,贺龙命令军校学员投入战斗。当时在军校受训的贺炳炎,操起一把大刀杀入敌群,一连砍倒几个敌人,夺枪杀敌,此举轰动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19131960)
黄美清
  黄美清(1921~1955),本名黄昌诚,宜都市枝城镇何阳店村人,解放军战斗英雄。  1921年4月,黄美清出生于何阳店一个农民家庭。成年后曾3次被抓进国民党军队当兵,1947年4月在山东泰安战役中参加人民解放军,编入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7师20团1营3连。11月,在豫东金山寨战斗中,他率10名战士攻入敌阵后,突遭敌集群手榴弹轰击,9人伤亡,仅他与另1名战士幸免。危难关头,他带领这名战士不仅打掉敌人火力点、俘敌15人、缴枪13支,两次负伤后还冒着弹火,独自从火线上抢救了5名伤员。  1948年5月,黄美清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18日,在豫东战役中,他率1个班攻进开封南关的一座院子后,突然被反击的敌
(19211955)
姚亚英
  姚亚英(1878—1944),派名万宰,字名卿,观音桥乡袁家垱村人。其父有薄田数亩,自耕为生。因不识字,受人愚弄,乃决心让亚英入学读书。姚恪遵父训,发奋攻读,光绪年间被擢为拔贡。光绪三十二年(1906),姚就读于荆州某校。毕业后,考入湖北方言专科学校,主攻俄文,课余之暇,他经常到图书馆阅读中俄书刊,并留心中国与邻国的边界之争,尤其对中俄边界问题,考证更详。民国初建,他从报刊上读到一篇报道中俄边界发生纠纷的消息,就立即在报上发表文章。文章以翔实的资料,系统而全面的论述了两国边界的历史与现状,受到北京政府的赏识,被召往外交部担任主事、佥事。后姚又被派往中国驻双城子(俄属)领事馆任领事。回国后,相继
(18781944)
张天曙
  张天曙(1928~2001),宜都市陆城清圣庵村人,原中共建始县委书记、宜都县委顾问。  1928年6月30日,张天曙出生于宜都县清圣庵一个贫农家庭,7岁~10岁时,边在私塾读书边讨米求生,后做杂货店、印刷店学徒。1950年10月入湖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1951年9月毕业后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恩施地区工作。195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恩施百货公司会计、建始县百货公司经理、中共建始县委组织部干事、县直机关党总支副书记、景阳区区长、高坪区委书记、中共建始县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县委副书记等职。1978年5月任建始县委书记,1981年5月调任中共宜都县委副书记,后历任宜都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宜
(19282001)
王永彬
   王永彬,字宜山,枝城镇石门坎人。一生治学甚广,所著《围炉夜话》、《音义辨略》、《六书辨略》、《禊帖集字楹联》、《朱子治家格言》、《先正格言集句》、《历代帝统年表》、《孝经衬解》等八部著作合编为《桥西山馆杂著八种》。影响最大的是《围炉夜话》,与明代的《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该书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10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
[]
刘真
  抗日战争初期,一位出身于大地主兼商人家庭的宜都青年,为了实现救国救民的志愿,抛弃优裕的富家少爷生活,冒着杀头的危险,义无反顾地走上革命之路。数年后,家乡青年将他与中共宜昌中心县委委员张翮、襄西地委书记苏震并誉为“陆城三杰”。他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宜昌市首任市长刘真。刘真,原名刘绂传,号公黼,1913年1月14日生于宜都县(今宜都市)陆城。其曾祖父靠承办县衙田赋、契税而发家,拥有良田千余亩,商铺、作坊近十家。其祖父是清末秀才,曾任县商会会长。刘真7岁入学,先后就读于宜都县立高等小学、县立尚实初级中学、荆州省立第八中学。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欺凌、反动政府的腐败无能,使他深感屈辱忧愤;
(19132009)
胡敌
   胡敌(1898-1928),字萃民,出生于宜都市聂家河(现五眼泉拖溪)一个富豪家庭。他是宜都市历史上第一任0党支部-、宜昌市第一位0党员。 1913年,胡敌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宜都县高等小学,1916年又考入北京法政大学学习。此间,他积极投入“五四”学生-,政治思想逐渐成熟。他坚持在京半工半读,广泛接触群众,了解群众,了解社会,一面寻求革命真理,接受马列先进思想,一面在工人中传播先进思想。 1921年,胡敌大学毕业时,引起了当局的注意,于年底回到宜都。回乡后,他积极主动地深入群众中,进行革命活动。1923年2月,他再次去北京,结识了张国焘及其他一些0人,同年7月加入了中国0。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
(18981928)
曹光胜
  曹光胜(1920~1976),宜都市枝城镇梁家畈人,志愿军一等功臣。  1920年12月1日,曹光胜出生于梁家畈一个贫农家庭,父亲病逝后,随母迁居枝城楼子河。从19岁起,2次被抓进国民党军队当兵。1949年3月,在北平和平解放中参加人民解放军,编入67军199师596团1营3连,曾2次荣获“甲等射手”称号,被任命为机枪组长。  1951年6月,参加抗美援朝,9月,随部据守朝鲜金城以南防线。  10月15日上午,曹光胜率机枪组增援2连3排防守的轿岩山瑞云里东高地。还未进入阵地,仅有3人的机枪组就1死1伤。幸免于难的曹光胜向3排排长立下誓言:“我死活也要守住阵地。有人有机枪,就有阵地在!”上午11
(19201976)
王作栋
  王作栋,男,1947年1月出生,宜都市陆城人。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2年)、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991年)。1970年7月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中文系,同年到军垦农场锻炼。1971年底分配到五峰县参加工作,相继在该县文化馆从事创作辅导、县创作组从事专业创作,其间曾任湘鄂西根据地五峰苏区斗争史调查组组长兼主笔。1981年5月调宜都县创作组工作。1986年任宜都县文化局副局长。1988年被评聘为副研究馆员,调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冬任枝城市文联筹建组副组长。1990年5月,任枝城市文联主席、书记、宣教战线党委委员。1994年2月调宜昌市文联,任党组成员、副主席。2007年7月退休
苏震
  苏震(1914-1940),原名本定,号肖东,后改为啸东,曾化名刘公甫、吕华、玉诚。陆城镇人,留日学生。民国16年(1927),苏震进宜昌省立第四中学学习,开始接触马列主义。后因参加学潮被开除。民国21年考入武昌省立师范学校,并加入共青团,任该校团支部负责人。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宣传抗日救亡,抨击当政者。国民党-包围校园时,他翻墙逃脱,回到宜都。  民国22年年底,苏在上海闸北、沪西区团委工作。次件春被捕,被以“共产党嫌疑犯”罪名判刑2年6个月,押至苏州“反省院”,至民国24年冬出狱。  民国25年初夏,苏震考入中华大学。民国26年,苏震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武汉组织的中国青年救国团(简称“青
(19141940)
吴少伯
  吴少伯(1919~2003),宜都市陆城亮家垴村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1919年1月29日,吴少伯出生于亮家垴一个贫农家庭,幼时入私塾读书3年,后辍学务农。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村农会组长、会计。1952年春,参加荆江分洪水利工程建设,被评为甲等劳动模范。1955年,任红亮农业合作社特产股股长,创办红亮茶厂,任厂长兼技术员,研制宜红茶,在没有生产红茶历史的宜都改制红茶成功;运用先进的培育管理技术,创下试验茶园亩产干茶200kg的高产纪录,全社平均亩产干茶140kg,比1951年增长1.8倍;成功试制木制单动式揉茶机、半木制揉茶机,改变了茶叶加工仅凭手工揉捻,耗费人力,效率低,茶叶品质
“横碛白尖”创始人 (19192003)
陈毅
  陈毅,男,1939年11月出生,宜都市王家畈乡白玉米垴村人。中专文化程度,毕业于宜昌农校。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至1978年任白玉米垴村会计、小组会计;1970年至1999年任毛湖淌乡白玉米垴村党支部书记。陈毅在任村支部书记期间,团结带领全村群众苦干实干,治穷致富,在当地率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和村级集体经济。先后带领群众种桑苗、发展柑桔,兴办村级林果场100亩,户平发展柑桔2亩。2000年全村柑桔产量突破50万kg。使沉寂的沙帽山焕发出勃勃生机,白玉米垴村从此摆脱贫困。陈毅同志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多次在产品销售困难的时候,坚持先群众、再党员、后干部的作法,赢
山区农民致富带头人
廖全京
  廖全京 (1945~)湖北宜都人。中共党员。1969年毕业于武汉师院中文系,1981年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1982年起任四川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3年调四川省文联,现任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研究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大后方戏剧论稿》、《绿色的家园感——四川青年作家创作现象研究》、《川剧艺术引论》(副主编),论文集《中国戏剧寻思录》,另发表散文、文学评论、戏剧评论200余篇。作品曾获首届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评论奖、首届全国优秀话剧理论专著奖、中
张继煦
   张继煦,(1876~1955年)又名张勋,号春霆。湖北宜都枝城镇人。初入读两湖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官费留学日本东京弘文书院师范科。1903年1月,与刘成禺等创办《湖北学生界》。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同年回国参加乡试,中举人。历任湖北省学务公所实业科长、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教育部视学、普通教育司司长、代理总长、安徽省教育厅厅长。1922年1月任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校长,1923年9月武昌高师改名为国立武昌师范大学,仍任校长。任内力主改革,改四部为八系,改学年制为学分制;开禁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校;首创招收旁听生制;取消学监和斋务长,重视学生自治会协理校务;聘李汉俊、耿丹等
(18761955)
陈才宜
   陈才宜,男,汉族,1951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松宜矿务局鸽子潭煤矿采煤工人,任队长。从1980年起,他长期坚持上义务班,累计达1147个,无偿挖煤2400吨。他坚持“安全第一”,排除机械事故18次,挽回经济损失78400元,避免人身伤亡事故13次。1989年9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于2014年7月去世。
(19512014)
叶光吉
  叶光吉(1900-1933),湖北宜都叶家湾(今湖北宜都潘家湾乡将军山)人。贺龙手下“三大猛将”之一。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曾任红3军8师政委、7师师长。叶光吉自幼学兽医。1919年到渔洋关为宫福泰商行赶骡马运货,串乡走寨,足迹遍及湘鄂川黔边境十数县。1929年4月,叶光吉驱骡马24匹,运大批棉纱、布匹、鞋袜前往鹤峰,路遇贺龙红军,遂携物资投奔,任马医官兼侦察。1930年4月,红军第三次攻打五峰孙俊峰团防前夕,叶光吉乔装盐商混进敌巢,探明实情,致红军得以全歼该敌。后任红2军团经理(后勤)部政委。1931年,叶光吉任红3军经理(后勤)部部长。1932年9
(19001933)
陈合坤
  陈合坤,男,汉族,195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松宜矿务局尖岩河煤矿采煤工人,任班长。19年来在他手工作业的情况下,共打掘进标准进尺940.8米,19年干完了30年的工作量。他平均年出勤实际为298天,19年累计义务出班1260个,不取报酬。由于他的带头作用,他所在的掘进班连续18年被评为局级先进集体,6年达到矿务局乙级、丙级标准班。1993年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朱裕璧
   朱裕璧(1903--1986),号楚珍,宜都市五眼泉乡许家台子人。一九二六年毕业于上海同德医学院。一九二九年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院,一九三四年他的论文《泌尿系结石X光检查与化学检查之比较》获得通过,被授予德国医学博士学位,并被接纳为德国外科学会\会员。同年,朱裕璧回到祖国,任中山大学医学院外科副教授。一九三六年任北平协和医学院外科研究员。一九三七年在中山大学医学院任外科教授。一九三九年回到湖北恩施主持湖北医学院的筹备工作,并担任湖北医学院第一任院长直到一九五七年。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他致力于医学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他的学生中有很多人,成为医学教育和科研的骨干。 朱裕璧治学严
(19031986)
全部宜都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