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历史人物介绍3
赵志浩
  赵志浩1931年11月生,山东黄县(今龙口)人。大专学历。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3月参加工作。履历赵志浩赵志浩1946年3月-1948年10月黄县(今龙口市)龙东区各救会青年工作,烟台海关栾家口事务所稽征员、虎头崖事务所检查员;1948年10月-1949年1月西海工商局税务科审计员;1949年1月-1955年3月省财政厅和税务局办事员、科员;1955年3月-1958年1月省税务局副科长;1958年1月-1959年3月省教育
于洪亮
  于洪亮,1935年1月生,山东龙口人。1953年1月参加工作。1956年5月入团。1959年1月入党。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1953年1月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群力、合力机械厂工人。1959年10月为哈尔滨市第一机床厂工人。1962年10月为哈尔滨拖拉机配件厂工人。1970年4月任中共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常委、哈尔滨拖拉机厂党委常委。1971年夏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省革命委员会常委。1973年4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省革命委员会常委。19
(19351990)
于洋
  于洋,1930年10月4日,祖籍山东黄县,原名于延江。原北京电影制片厂团长,表演艺术家。演员、导演。1945年长春市文化中学肄业。曾在长春市公安局任职,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文化教员。1947年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在《留下他打老蒋》、《桥》、《中华女儿》等影片中饰演角色。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55年至1957年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修班学习。1957年毕业后主演《英雄虎胆》、《青春之歌》、《
表演艺术家
马恒志
  马恒志,山东省黄县人,1936年7月参加革命,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在晋东南战地工作团、延安中央研究院、西北财经办事处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等部门工作过。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西满分局民运部秘书、哈尔滨市政府工业局工业科长、东北行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七处(后改为调查统计处)工农业统计室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东北统计局工业统计处处长、副局长;辽宁省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东北局计委综合局局长;辽宁省计委委员、副主任、党组
张而驳
  张而驳(1922.4~2010.12),山东省黄县(现龙口市)人。1938年9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部队政治助理员、文化教员、青年干事、连副指导员、指导员、营副教导员、教导员、师政治部副科长、科长、团副政委、政委;1951年5月至1953年3月奉命参加广东省土改工作,带领部队土改工作队进驻澄海县(今澄海区),同年7月至1953年3月,任中共澄海县委第一书记;1953年3月至同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10师3
(19222010)
刘贵通
  刘贵通(1925-1955)中国人民解放军20军60师178团2营机枪连副连长,山东黄县人,1946年6月入伍,共产党员。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役中曾荣立三等功3次、四等功1次。在解放一江山岛战役中,他积极主动,冲锋杀敌,充分利用手中的机枪火力掩护战士冲击。当主攻部队指挥员负重伤不能继续指挥战斗时,他挺身而出,指挥部队打退敌人反冲击,成功夺取203主峰,功绩显著。牺牲后追记二等功。
(19251955)
王汝起
  王汝起(1905—1940),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第二支队支队长。又名王坚。出生于山东省黄县王家茧坡。因家境贫困未能读书,从小帮助家里种地,13岁时给地主家放猪、放牛贴补家用。父亲失业后,1923年全家背井离乡,逃荒到黑龙江省宁安县长岭子落户谋生。1932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宁安县,到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王汝起的父亲惨死在日军的车轮下,国难家仇,激起了他对日寇不共戴天的仇恨。这年秋,王汝起在宁安西北区组织了几十人的“红枪会”,发誓和日
(19051940)
刘廷仲
  刘廷仲(1904—1939),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山东黄县人。幼年时流落到黑龙江省饶河县,曾在小学读过书,因家境贫困而辍学,为地主扛活多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满腔仇恨,参加抗日斗争,并加入东北人民军第四军第四团。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连指导员、团政委。1938年1月,在中共下江特委扩大会议上,被选为执行委员,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同年初,根据军部的决定,刘廷仲与师长景乐亭
(19041939)
孙丽敏
  孙丽敏,女,汉族,1968年11月出生,山东省黄县人,中共党员,现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教研室教研员。200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孙丽敏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中,她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着。在乌鲁木齐市第四小学任教期间,她为学生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处处关心、爱护学生,不论是哪个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上有了困难,她都热情地去帮助他们。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大胆创新,先后进行
魏积安
  魏积安,男,1956年1月2日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诸由南村。共产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艺术指导。 1987年获全军表演一等奖,1990年获中国戏剧“梅花”奖。1991年开始,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演出。因为半句台词,一声“伙计”而名扬天下。他的小品《乡音》、《擦皮鞋》、《问路》等一系列节目都深受全国观众的喜爱。
张慕韩
  张慕韩(1913~1996) 山东省龙口市人。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原顾问。民国27年(1938)2月入伍,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代师长、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副部长兼参谋长等职。在革命战争年代,作战勇敢、作风顽强,特别是在济南战役中,组织指挥全团官兵率先突破济南内城,被-授予“济南第一团”的荣誉称号,先后荣获独立功勋章和解放功勋章。1982年8月离职休养,寓居南京空军挹
(19131996)
赵雪莲
  赵雪莲,1980年1月24日出生于山东龙口,中央戏剧学院毕业,演员。2002年,出演首部作品《大宅门续集》。2004年,拍摄了国内首部描写中国审计人风采的《审计报告》 。2005年参演历史剧《汉武大帝》。 2006年,主演都市中年人现实生活的情感轻喜剧《情定CRD》 。2008年,拍摄《晋阳老醋坊》 。2010年,拍摄军旅剧《最后防线》 。2012年,主演家庭情感剧《七年》 。
孙陵
  孙陵 (1911-1983),又名孙虚生,笔名小梅。山东省黄县人。少年到哈尔滨,就读于法大夜校。九一八事变后,在中东铁路三岔河车站邮局任职,后调哈尔滨道外十六道街邮局。与著名作家杨朔友好,从事古体诗词写作,发表于哈尔滨《五日画报》、《国际协报》、长春《大同报》等副刊。1935年担任长春《大同报》,开始新文学创作,《宝祥哥的胜利》发表在《满洲新文坛》第三期上。1936年秋离开东北,到上海,曾有报告文学《边声》、《突围记》,长篇小说《大风雪
(19111983)
李博文
   李博文 男 1921年10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黄县。1950年到香坊文化馆从事美术工作。几十年来,他结合文化馆工作的特点,边工作、边学习、边创作。为了工作需要,他钻研图画、油画、水彩画、宣传画及美术字,为了基层单位和群众的需要,他担任了20多年业余美术教师。由于他的勤奋、刻苦努力,获得了丰硕成果,他的美术作品在省、市报刊、电视台和各期美展刊播展出,已为人们屡见不鲜。他的人物工笔古朴细腻、形美传神;花鸟写意落墨酣畅、情趣盎然。老作家
姚锡九
  姚锡九(1881~1946年),出生于山东省黄县北砂姚家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原籍读过两年书。生前住道外南十道街姚锡九大院(现道外教委办公楼址)。姚锡九为人狡诈,善于投机。他初来哈尔滨时,开始经营小买卖。之后,稍有积蓄,便积极钻营,逐渐与当时0各种势力拉上关系,贩卖-,开设伎馆,设赌抽头,聚敛各种不义之财。特别是自当上修筑松花江桥的工头,千方百计地剥削和残害工人,由此发了横财。后来投靠日伪政权,成为哈尔滨市无恶不作的恶霸。清末民初,沙俄帝
(18811946)
丁钊
  丁钊 (1920.12 ~ 2015.03)原名丁尔偬。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人。1934年升入黄县崇实中学。1935年,北平爆发了“一二·九”运动,全国抗日救亡浪潮日益高涨,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在学校积极参加支援察绥抗战的募捐活动。在进步教师杜深如教育帮助下,读过鲁迅、茅盾、巴金、邹韬奋等人的著作。经常看《新生周刊》、《生活周刊》等进步杂志。1936年参加了杜深如在崇实中学组织的进步文化团体“磨励社”,积极参加社里组织的各项活动。193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202015)
郑晓东
  郑晓东,1983年6月30日出生于山东龙口,中国男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2002年首次出演电视剧《青春抛物线》。2005年在古装武侠剧《八大豪侠》中饰演“飞贼”风一阵 。2006年出演都市生活剧《纽约人在北京》 。2008年参演动作功夫剧《仁者黄飞鸿》和古装探案喜剧《十大奇冤》。2010年在都市情感《给你生命给我爱》中饰演摇滚乐手 。2012年主演抗日谍战剧《天堂马帮》 ,同年主演的文艺片《飘落的羽毛》获得第37届加拿大蒙特利尔
赵晓明
  赵晓明,男,中国影视演员、配音演员。汉族,出生于1958年,祖籍山东黄县。15岁时考入八一厂演员剧团,1976年进入北京电学院表演系进修,三年中系统地学习了电影基础理论,在表演专业方面接受了全面严格的训练,其间,曾参加了多幕话剧《最后一幕》的实习演出,毕业后陆续参演的影视片约20多部。其作品有《东北抗日联军》《大漠紫禁令》《甜蜜的编队》《大决战》《长沙保卫战》等。 赵晓明,演员、配音,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15岁时考入八一厂演员剧团,19
孙振旺
  孙振旺,1956年4月12日出生在山东省黄县龙口公庄廒上村。60年代中期,全国上下普遍开展群众性学雷锋的活动。雷锋同志的光辉事迹,激荡着少年孙振旺的心灵。他把雷锋的画像恭恭敬敬地贴在书桌对面的墙壁上,鼓励自己:“我要和他一个样。”中学时代,孙振旺最爱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将保尔·柯察金的名言当作自己的人生座右铭:“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生活庸俗而羞愧
(19561972)
于希海
  于希海,1962年3月5日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城关镇牛牾村。家中有三个姐姐,一个弟弟,还有爷爷、奶奶。父亲在村里当干部10余年,兢兢业业,埋头苦干;母亲善良朴实,勤劳贤惠,里里外外操劳不息。家庭中尊老爱幼、关心他人的家风,深深影响着于希海幼小的心灵。1970年8月,于希海入牛柳小学读书。1975年8月升入二圣庙联中读书。在学校里,于希海除了刻苦学习之外,还喜欢读一些记述英雄人物事迹的书籍,如《董存瑞》、《雷锋的故事》、《欧阳海之歌》等。其中
(1962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