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历史人物介绍4
洪孟民
  洪孟民,分子遗传学家,1931年1月1日出生,浙江临海人。1953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参加了金霉菌生理与生化的研究,该研究结果提供了金霉素高产的理论基础。他领导一个研究组从事耐药细菌的遗传特性与含抗药基因的转座子的分子结构研究。他们还从小猪产肠毒素的大肠杆菌中克隆了编码伞毛抗原K88与K99基因,并研究了它们的分子特性。从经过基因工程改造过的带K88与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12012)
冯德培
  冯德培,(1907.2.20-1995.4.10),神经生理学家。浙江临海人。1926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1933获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学位。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86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发现静息肌肉被拉长时产热增加,这发现被称为“冯氏效应”在神经肌肉接头生理学方面,在1936-1941年间进行了大量的开创性研究,成为国际公认的这一领域的先驱者。在
中国神经肌肉生理学研究的开拓者 (19071995)
林再民
  林再民 男,演员。浙江临海人,1964年6月出生。1979年8月进浙江三门县越剧团任小生。擅唱尹桂芳、范瑞娟的两派唱腔,为该团主要演员。1987年主演古装剧《双血箭》中的甘宁一角,参加省第三届戏剧节获演员三等奖。1988年参加全国越剧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获“荧屏奖”。1991年主演《情系断桥》中的郭嘉利一角,参加全省现代戏调演获演员一等奖。1993年后多次由浙江越剧团借用,在现代戏《巧凤》中饰阿苗、古装戏《一鸟九命》中饰王文秀。还在越
方雪雯
  方雪雯 女,一级演员。浙江临海人,1966年2月25日出生。1979年进浙江台州地区越剧团学戏,工小生,师承范(瑞娟)派,曾主演《莫愁女》、《情探》、《盘夫》、《小姑贤》等剧。1982年春,选送浙江艺术学校进修,同年10月饰演《庵堂认母》中的徐元宰,在省首届小百花会演中获优秀小百花奖,被入选参加浙江越剧小百花集训班,结业后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小生,为范派优秀传人之一。先后主演了《五女拜寿》中的三女婿、《汉宫怨》中的刘询、《梁祝》中的梁山
陈茂兴
  陈茂兴 男,二级演奏员。浙江临海人,1951年8月18日出生。中-员。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管弦学会会员、浙江江南丝竹音乐社理事。曾就读于临海一中。1969年3月参军,服役于航空兵37师定检中队。1970年考入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担任该团独奏、伴奏演奏员。在京参加过重要的外事演出活动,还曾为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作过专场演出,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并合影留念。在空政创作的大型歌剧《江姐》等剧目中担任领弦主胡伴奏和独奏,同时还担任过夏威夷吉它
王宗泽
  王宗泽 男,编剧。浙江台州临海人,1943年3月出生。1959年毕业于临海大田青年艺术学院。长期从事业余文艺创作。1991年省文化厅“特招”进台州越剧团任编剧。1995年调临海市文化馆任名誉馆长。1978年开始从事剧本创作并予发表和上演。1981年创作《表的风波》参加省现代剧调演获剧本二等奖。1985年的《还心债》(现代剧)获国家文化部“全国首届农村戏剧创作评奖”三等奖。同年《风流姑娘》(现代剧、与人合作)参加浙江省第二届戏剧节获剧本
王少楼
  王少楼 女,一级演员。浙江临海人(原籍湖南桃县),1942年3月出生。1953年1月进上海曲艺越剧团学艺。1955年加入上海建立越剧团任小生。1960年前后曾去上海第七纺织机械厂等当工人。1961年回临海梅浦村组成业余越剧团,活跃于山区、海岛。1978年招入浙江乐清越剧团任主要小生。她功底扎实、扮相俊美、音域宽广、吐字纯正,唱腔主承范派,韵味隽永。1980年始得范瑞娟亲自指点、提携,唱腔更上层楼,被誉为浙南小范瑞娟。40余年艺涯中,曾
胡榕珍
  胡榕珍 女,演员。浙江临海人,1937年8月出生。14岁考入新越越剧团学艺,经在台州艺人训练班学习后调入浙江台州地区越剧实验剧团,后改称台州越剧团。1954年送浙江省越剧团学习、1956年送浙江省文艺干校深造。1960年参加温州地区青年会演后又被选参加全省青年演员交流会演(不评奖)。由于领导的培养,自己刻苦磨练,在唱、做、念、打各方面都打下了较扎实的基本功,塑造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有较高的艺术造诣。20世纪50至60年代已是台越的柱
叶漴
  叶漴(?~?),字仲高,临海(今浙江省临海县)人。南宋宁宗赵扩嘉泰二年(1202)壬戌科武举第一人。该科共录取武进士42人。叶漴高中榜首,步入仕途后,曾历知郴、沣、沅三州,官终于武经郎。武经郎是武阶名,从七品,位次于武略郎。叶漴有一兄长,叫叶嵩,字伯高,是文进士省试第一名,又是武举林訩榜的武进士,曾任武翼郎,武翼郎是武阶名,从七品,官位次于武义郎、武经郎。叶嵩官终于武学博士。对于叶漴的生平事迹,由于资料匮乏,今人已难知其详。此榜
[]
王会龙
  宝庆元年(1225),王会龙参加“乙酉科”礼部省试,在九百多名举子中名列第一。因宁宗去世,理宗守丧,未亲加策试,便诏令以省试名次作为殿试名次,王会龙遂为状元,时年34岁。王会龙中状元后,曾于绍定二年(1229)任秘书省正字。绍定三年,升为校书郎。绍定六年,再升为著作佐郎。端平元年(1234),升为著作郎,以更迭指挥补外,端平三年,任工部郎中。王会龙官终于太府寺卿。余事不详。
[] 文状元
林表民
  表民字逢吉,号玉溪,师子,东鲁(今山东省泛称)人。寓居临海。有玉溪吟稿。
[]
梁安世
  梁安世(生卒年不详),字次张,括苍人。绍兴六年(1136)生,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淳熙中,官广南西路转运判官。梁安世是著名的赏石家,在桂林“桂海碑林”内有梁安世《乳床赋》《元祐党籍》等石刻。 《乳床赋》除对钟乳石的各种形态倍加赞赏外,还分析了钟乳石的形成过程。文中说:“石有脉其何来?泉春夏而渗流,积久而凝附”。“抑尝以岁而计之,十万年而盈寸,度寻丈之积累,岁合逾于千万”。他在文中分析说,钟乳石十万年长一寸,从其长度可知需千万年
[]
张伯端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
[] 宋朝词人 (9831082)
钱象祖
  钱象祖(1145—1211年),字伯同,号止安,临海人。以祖端礼恩泽补官,历太府寺主簿丞、刑部郎官、知处严抚诸州、江东运判侍右郎官、枢密院检详、左司郎中权工部侍郎、知临安府、吏部侍郎、工部尚书改兵部华文阁学士、知建康府、再除兵部尚书。嘉泰四年(1204年)四月,自吏部尚书赐出身同知枢密院事。开禧元年(1205年),除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二年(1206年)三月罢参知政事,为资政殿学士。俄夺官贬知信州,已而起复知绍兴府,以知政殿学士提举
[] 宋朝宰相 (11451211)
谢深甫
  谢深甫(1139-1204),字子肃,号东江。晋太傅谢安第25世孙,台州谢氏六朝时已迁入,为当时从中原迁入的大姓,多居临海、温岭、天台等地。1926年编修的《临海台临八叠谢氏宗谱》、1918年编修的《临海枧桥谢氏宗谱》和1936年编修的《天台榧树谢氏宗谱》及温岭市谢铎的有关史实,确认台州谢氏为谢深甫五世祖谢阎为始祖。谢阎五代末自会稽迁临海。谢深甫年少时颖悟异常,并刻志为学。学习时拿井水放在脚上防困。父亲谢景之临终前对妻子说:“这个儿子乃
[] 宋朝宰相 (11391204)
秦鸣雷
  秦鸣雷(1518—1593),今浙江台州人,明嘉靖二十三年状元。【秦鸣雷】(1518—1593),字子豫,号华峰,临海城关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殿试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参修《国史》、《会典》。四十四年,主会试,取陈有年、王一鹗、王锡爵等,以后皆成名公卿。四十五年,改任南京吏部左侍郎,总校《永乐大典》,教习庶吉士。后辞官归。隆庆五年(1571),起为南京礼部右侍郎,进尚书。后上疏乞休归家。家居二十余年,与应大猷、何宽、金立
[] 明朝状元 (15181593)
宋世荦
   宋世荦(1765~1821)字卣勋,号确山,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中举,做过福建大田知县和陕西扶风知县。幼年 时即好读书,过目不忘,人称“神童”。生平“究心经学,兼工词翰”,与著名学者王引之、洪颐煊、戚学标等相友善。世荦中举之后,初掌咸安宫教习,颇受相国朱珪的赏器,引置门下为幕僚,一时社会名流争与交往,“在京文名籍甚”。自嘉庆十九年(1814)开始,任扶风知县近七年,任上减徭省役,疏浚淮河,重视文教,整修城池,不妄受民间一钱,过着
[] (17651821)
洪坤煊
  洪坤煊(1760~1792)字载厚,号地斋,幼年早慧,“好读书,才气奋迅,精训诂之学”。乾隆五十四年(1789)朱珪视学台州,爱其学识,命试优等,充拔贡。五十七年(1792)参加顺天乡试,中举,偶感身体不适,自疑疲劳过度以致虚脱,误服参、芪,遂不起,榜发十余日而卒。时人悼之以诗云:“籍甚文名落拓身,每于疏散见天真。怜才竟负朱公叔,古貌空传杜子春。万卷书凭棺束骨,千金方误药沾唇。都门旧雨知无几,谁送灵车而下路滨。”与萧山王绍兰、东阳王上层
[] (17601792)
洪震煊
  洪震煊(1770~1815)字百里,一字杉堂,“少有隽名,补诸生,益励学。”诂经精舍时,阮元主修《十三经校勘记》,震煊分校《小戴礼》;阮元主纂《经籍纂诂》,震煊分纂《方言》,“人皆服其精审”。此外,他考证《夏小正》所谓之“鞠”即是“虚星”以及考证孔子适卫的时间,都“绝无差忒”。震煊性孤介,尤精《文选》学。对于学问之道,震煊认为:“读书贵自得,何以名为。”故凡有所撰著,必求有所创见,不欲其多,但求其精,所著有《夏小正疏义》四卷,附《音释》
[] (17701815)
洪颐煊
  洪颐煊(1765~1837),字旌贤,号筠轩,晚号倦舫老人。自幼“苦志力学,与兄坤煊、 弟震煊读书僧寮,夜每借佛灯围座,谈经不辍。”清嘉庆二年(1797)著名学者阮元视学台州,嘉其兄弟好学有识,亲书“鄂不馆”额以赠,并携兄弟二人(时坤煊已故)肄业于杭州诂经精舍。七年 (1802),颐煊以拔贡入京赴试,一试不中,从此,即无意再试。他一生在仕途上并不着意进取,吏治也非其所长,仅做过直隶州州判、广东新兴知县等职,不少时间是做募僚生涯度过的,而
[] (1765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