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名人录
尹湛纳希
  尹湛纳希(1837~1892),汉名宝衡山,字润亭。出生于内蒙古卓索图盟吐默特右期忠信府的蒙古贵族家庭,是成吉思汗的第28代后裔、旺钦巴勒第七子。受其父影响,尹湛纳希自幼聪颖好学,勤于琴棋书画,精通蒙汉藏满四种语言,为其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不理家政,不想做官,善待家奴,不讲尊卑。他时常溜出家门与平民子弟玩耍,与农夫交谈,对奴仆及贫苦百姓深表同情。尹湛纳希在25年的创作生涯中,不仅写出了蒙古族近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爱情小说《一层楼》、《泣红亭》、《红云泪》,历史小说《清史演义》,还创作了许多诗歌、散文、杂文等文学作品,翻译了《红楼梦》、《中庸》等书籍,发现其手稿150多万字,诗70多首
[] 蒙古族 (18371892)
白向群
  白向群,男,蒙古族,1962年9月生,辽宁北票人,198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1980.09--1984.07,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物理系物理专业学习1984.07—1984.11,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教育局干部1984.11--1993.02,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教育局团委书记、党办主任、成人招生办公室主任、秘书科科长(其间:1988.05---1989.10挂职任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羊场乡党委副书记)1993.02--1994.06,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团委副书记1994.06--1996.08,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团委书记1996.08--2000
杨华
  杨华(1962—2016)辽宁省北票县人。1984年参加工作。199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辽宁大学哲学专业大学本科毕业,199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副教授。1954年,任辽宁大学哲学系助教。1990一1995年,任鞍钢党校哲学教研室教员、副主任,副教育长。1995一2001年,先后任鞍钢炼铁厂党委副书记、半连轧厂党委副书记、炼铁厂党委书记、鞍钢办公室主任、鞍钢总经理助理兼办公室主任、兼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2001一2005年,先后任鞍钢党委副书记兼新钢铁公司党委筹建组组长、新轧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新钢铁公司党委书记。2005年起,任鞍钢党委常委兼新轧钢公
(19622016)
萨仁图娅
  萨仁图娅 (1949~)女。蒙古族。辽宁北票人。中共党员。现为辽宁省朝阳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市作协主席。沈阳师大兼职教授,辽宁社科院特邀研究员,中国蒙古文学学会副会长。省第八、九、十届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省人大民侨外委委员、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等。196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诗集《当暮色渐蓝》、《梦月》、《梦魂依旧》,随笔集《保鲜心情》,报告文学集《女孩·女孩》,人物传记《尹湛纳希》等19部。《当暮色渐蓝》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梦月》获东北文学奖,《梦魂依旧》获辽宁新诗一等奖,《保鲜心情》、《女孩·女孩》分获中国人口文化奖,《尹湛纳希
蒙古族
高海涛
  高海涛 (1955~)辽宁北票人。198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后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1987年毕业获硕士学位。曾在美国进修。1972年参军,1986年复员。历任东北师大外语系助教,《当代作家评论》杂志、副编审,辽宁省作协创研部副主任、主任,省作协副主席,辽宁大学、沈阳理工大学等校文艺学、比较文学、英美文学特聘教授。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意识流:理论与实践》、《〈阿Q正传〉和〈老人与海〉的文化比较》、《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位置》、《文学在这里沉思》、《艾米莉·狄金森与中国想象》、《解构主义与文化批评》等数十篇论文,并有多篇译作和文化随笔
巴达拉呼
  巴达拉呼,蒙古族,1930年12月出生于辽宁省北票市。1947年10月参加工作,194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0月至1951年8月,任内蒙古自治学院学员,赤峰市学联主席、市政府委员;1951年8月至1956年2月,任热河省学校部副部长;1956年2月至1959年3月,任赤峰市团委书记;1959年3月至1969年12月,先后任自治区团委青年报副总编,办公室副主任主任,-部部长,自治区青联副主席;1969年12月至1971年4月,在唐山学习班学习;1971年4月至1973年4月,任自治区革委会政治部宣传组、理论教育组负责人;1973年4月至1983年3月,任自治区团委副书记、书记;1
(19302018)
白雪林
  白雪林 (1954~)蒙古族。辽宁北票人。1977年毕业于内蒙古哲盟市师范,1986年又毕业于内蒙古师大文研班。历任中学教师,房管局秘书,哲盟群众艺术馆,内蒙古文联《草原》杂志。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三级。著有短篇小说《初夏》、《蓝幽幽的峡谷》、《岩石上的泪》等诗歌、散文、小说、论文数十篇。短篇小说《蓝幽幽的峡谷》获1984年全国短篇小说优秀创作奖、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荣誉奖、内蒙古第二届索龙嘎文学奖一等奖,《岩石上的泪》获1985年《草原》文学创作奖,中篇小说《成长》获内蒙古索龙嘎文学创作奖中篇小说一等奖。
蒙古族
胥得意
  胥得意 (1973~)笔名傅驰远。蒙古族。辽宁北票人。中共党员。1995—1997年为大连陆军指挥学院21队学员。1991年后历任黑龙江省海林市81136部队战士,牡丹江市65444部队政治部干事、指挥连指导员、政治处宣传干事、副主任,2007年为辽宁沈阳市65133部队政治处干事。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无言的军旅》、《不逝的兵群》,报告文学集《雪域兵阵》、《使命在心》。短篇小说《醇香》2004年获解放军文艺新作品奖,报告文学集《连队风景》2004年获解放军文艺好作品奖。
蒙古族
高云
  高云《中国历代帝王录》载记:“惠懿帝,名高云(公元?~409年)字子雨,诨名秃头小儿。慕容熙被杀后,他被拥立为帝。在位三年,被禁卫军将领刺杀,葬处不明。” 高云,原为高句丽(是高阳氏颛顼之苗裔)支庶。慕容皝攻破高句丽,他随父高和被迁居青山(今北票小塔子大青山)。慕容宝时,他被任为侍御郎,因击败慕容云叛军有功,被慕容宝收为养子,改名慕容云,封为夕阳公。他与中将军冯跋是好友。冯跋等人于公元407年7月起事杀死慕容熙后,于同月拥立高云为帝,称天王,改年号为“正始”,国号“燕”史称北燕,恢复原姓高。 高云因被慕容宝收养多年,他即皇帝位后,于公元408年封慕容族王公慕容归为辽东公,叫他主祭燕事。同年,高
[南北朝] (?~409)
慕容隽
  慕容隽《中国历代帝王录》载:“景帝,名慕容隽(公元319~360年),字宣英,小字,贺赖跋。前燕太祖慕容皝第二子(母是段氏)。慕容皝死,继燕王位,后称帝。在位12年(公元348年9月~360年1月),病死,终年42岁。葬于龙陵(今辽宁省朝阳县)”。慕容隽生长在大棘城(今北票大板、章吉营一带),23岁时随父迁入龙城。曾受封为左贤王。慕容皝于公元348年9月病死,他于同月继位燕王,以第二年为元年,东晋封他为幽冀并平四州牧,大将军、大单于。 慕容皝临终时嘱咐太子慕容隽:“今中原未平,方建大业,委贤任哲,此其时也。”慕容隽是文武双全的一带豪杰。尊其父嘱,委贤任能,国力进一步发展壮大。此时,前燕拥有雄兵
吐谷浑
  吐谷浑(245~317),青海慕容吐谷浑始祖。《中国人名大词典》载:“吐谷浑魏晋时人。东部鲜卑首领涉归之子,若洛廆(慕容廆)庶兄。晋太康四年(283)涉归死,率部西徙阴山,后又度陇至今甘肃、青海间,置官署,统治当地的羌、氐人。后裔建吐谷浑国,奉为始祖。卒年七十二。”《中国古代北方各族简史》记有“吐谷浑是鲜卑慕容部的一支,其先祖原居于徒河之青山(在今辽宁义县境内),公元四世纪初(西晋永嘉年间)西迁至青海,与羌人杂居。他们主要从事游牧业,‘随逐水草,[以]庐帐为市,肉、酩为粮’”。 吐谷浑是慕容鲜卑莫护跋之孙涉归的儿子,与慕容廆(若洛廆)是一父两母的兄弟。莫护跋死由其子木延统其部。木延死其子涉归继
[] (245317)
莫护跋
  莫护跋(237~?)鲜卑率义王。他的祖先是从退保鲜卑山的鲜卑族(东胡族后裔)分衍出来的白部鲜卑,最初分布在西拉木伦河上游。《晋书》载记:“前燕鲜卑莫护跋,魏初率其诸部入居辽西,从宣帝伐公孙氏有功,拜率义王,始建国于棘城之北。时燕代多冠步摇冠,莫护跋见而好之,乃敛发袭冠,诸部因呼之而步摇,其后音讹,遂为慕容焉”。从晋史这段记载说明了“慕容鲜卑”名字的由来,入居北票大凌河流域的时间和慕容鲜卑部落的形成三个问题。 “慕容”的由来。白部鲜卑大人莫护跋学习当时山西北部“燕代”人戴步摇冠,甩发袭冠(帽子),帽子上插的“金步摇”随着摆动,金光闪闪,非常美观。各邑部落小帅呼之为“步摇”,“云慕二仪之德,继三光
[] 鲜卑族 (237~?)
肖太后
  肖太后 《辽史》宫卫志载:“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分州县,析部族,设官府,籍户口,备兵马。崩则扈从后妃宫帐,以奉陵寝,有调发,则丁壮从或事,老弱居守。” 《辽史》367页记:“孤稳斡鲁朵,承天太后置,是为崇徳宫。玉曰‘孤稳’。以乾、显、双三州户置。其斡鲁朵在土河东,陵景宗皇帝。正户六千,蕃汉转户一万,出骑军一万。”“州四:乾、川、双、贵徳。” 肖太后,名肖绰(公元953~1009年),小字燕燕。契丹族国舅部人。景宗耶律贤皇后,圣宗耶律隆绪母。摄政五年,病死,终年57岁。肖绰死后谥号为承天后,史称肖太后。葬于乾陵(今北镇)。 孤稳斡鲁朵是契丹语,“孤稳”是玉,“斡鲁朵”是宫,称为玉宫,是为崇
[]
李方懋
  李方懋 宋朝宰相李纲后裔四品武官,(1758~1825),字徳公。是直隶省朝阳县梨树沟双庙人,生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十月。于嘉庆初年迁居三宝东扎兰营子,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由秀才出身,旨授武略骑尉(营千总),为正六品武官。越五年(1820),又旨授昭武都尉(营都司),分领营兵,为正四品武官。于道光四年(1825)卒,葬于蒙古营民安素台。 李方懋墓志课记:“为人刚直,尤好成人之美,凡族人、邻人有困苦莫不赒恤。当时之正人良士皆乐与之交。即不肖之流,亦颇以严见惮,而不敢肆。” 李方懋墓志还载:“先世江苏无锡人,宋相李纲之后裔也。前明永乐年间迁于山东莱阳之鹏化庄乾隆十三年典雅公始至口外
[] (17581825)
高振英
  高振英(1855~1917),绰号高四棒子,宝国老镇水泉村人。家境贫寒,因其秉性倔强,好抱打不平,深受群众信赖。1916年,朝阳地区大旱,粮谷歉收,百姓啼饥号寒,哀鸿遍野。正值百姓饥寒交迫之际,民国警察奉命改组,就地筹饷,以“地亩捐”附加费名义,强行摊派到百姓头上,民众叫苦不迭。朝阳县衙派肖委员到宝国老三座店催收捐款,当年61岁的高振英,闻听此事,聚集民众40多人,手持棍棒,直奔三座店找官府评理。肖委员对“高四棒子”不好惹早有所闻,便答应给高振英1000块大洋,劝其别挑头闹事,被高振英拒绝。后高振英集合50多人的队伍把回营官兵打得七零八落,大长抗捐民众士气,队伍很快发展到150多人。不久与牤牛
[] (18551917)
栾天林
  栾天林(1899~1937)泉巨永乡蓝家窑人。1899年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930年秋,栾天林在锦县东苇塘一带联合部分贫困农民占领盐滩,劫富济贫。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侵略者0淫烧杀,栾天林愤然举起“东北民众抗日拥张铁血军”大旗,带领弟兄们投入抗日斗争的洪流,收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队伍不断扩大。“铁血军”以东苇塘和西广宁山为根据地,转战在北宁线上,给日军沉痛打击。1933年2月,在日军大举进攻的形势下,“铁血军”行动日益困难。为保存实力,栾天林决定把队伍分散,化整为零,并带部分骨干回到北票蓝家窑。1933年11月,栾天林在家乡再次组织抗日队伍,号称“抗日灭满救-”,明确提
(18991937)
全部北票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