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8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231、戴不凡
  戴不凡(1922—1980),笔名梨花白、严陵子,建德梅城人。1940年毕业于金华高中。1943年从事报纸工作,曾任兰溪《浙西日报》总。因撰写揭露和抨击当时社会黑暗现象的杂文,受到反动当局和报社的警告,1945年10月被撤职。1946年考入《东南日报》任。建国后,任杭州《当代日报》。被推选为杭州市一届五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1952年,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评田汉(金钵记)》,田汉因此荐其到中
(19221980)
232、林举岱
   林举岱(1913~1980) 教授。会文镇北山村人。1934年毕业于北平(京)燕京大学。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在北京女子中学、广州中山大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任教。历任教导主任、战地新闻记者、副教授、教授、历史学系副主任、函授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际欧美社会历史研究员等职。在学术团体中,历任上海国际关系学会会长,上海英国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分科编委等职。对中国近代
(19131980)
233、李华田
  李华田(1912—1980)蓬莱县白佛院村(今蓬莱市团结村)人。全国劳动模范。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任村指导员,带领群众积极开展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运动。1947年,带领村民支援解放莱阳战役。次年回村后,领导群众开展生产运动。1951年—1952年,他率先组织互助组。1953年,又带头办起“团结农业生产合作社” ,并被推举为社长。他带领群众整地改土,兴修水利,全村
(19121980)
234、范体仁
  范体仁(1900-1980),字庭英,号齐韩,宜章县笆篱团峙冲村(今属笆篱乡)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文预科,后转经济系和法律系,从师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和中共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是年他与邓中夏、刘仁静等19人在京共同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推进了北京乃至北方地区的马克思主义运动。1922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由上海迁至北京,邓中夏任主任,他任干事,发起和动员全国工人开展劳动立法运动。曾著文
(19001980)
235、胡道任
  胡道任(1891~1980)字伯勋,本县沙坪乡人。1909年毕业于江口高级小学。1911年1月,入省立陆军小学。1913年8月,又考入陕西省陆军测量学校地形科,1915年1芝月毕业,到测量局担任一等测量科员,从事地形测量的工作。1934年参加了泾惠渠的测量工作,测绘技术水平娴熟,工作勤奋努力。1940年省测量局选派参加国家测量总局在贵阳举办的天文磁力训练班,学习十分刻苦。3个月的学习,即掌握了用高
(18911980)
236、汪本善
  汪本善(1909~1980)本县丰富乡河口村人。少年时代,曾读书于镇安县六里沟初小和该县高级小学,毕业后,回家务农。在务农期间,曾任丰富保保干事兼任该保小学教师。1935年红二十五军来到丰富一带,打富济贫,宣传革命道理,在丰富和沙洛两乡建立苏维埃政权。汪接受了革命思想,便于1936年2月组织“抗捐军”,以张绍堂、赵兴才、郑大富等贫苦青年为骨干,逐步发展到80余人。“抗捐军”在丰富彭家沟一带,发动农
(19091980)
237、贺国华
  贺国华,1912年4月出生,江西省莲花县良坊下布村人。193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贺国华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游击队大队长、中共莲花县委书记。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二)抗日战争开始后,贺国华任新四军第1支队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江南指挥部新6团政治处第一主任。1940年起,贺国华历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
开国大校(19121980)
238、沈鼎三
  沈鼎三(1910—1980),海宁长安人。1932年,浙江大学毕业,获化学工程学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广西省立第二女子中学、桂林高级中学、江苏省立高级应用化学职业学校、上海中学、健行大学等。编著有《开明初中化学教本》、《化学初步》、《大学化学》等,为各地大、中学校采用。还写作许多科普文章,发表在《中学生》、《新少年》杂志上。抗战军兴,转而从事染料工业。在四川创办东禾染整厂、东成染整厂,并首创靛蓝连续染
(19101980)
239、苏宗
  苏宗(1925~1980年),同禾里下溪头村人。只读到小学五年级就因家贫辍学,14岁学做小本生意。民国29年(1940年),苏宗被抓壮丁加入国民党军队,曾参加过抗日战争。民国38年1月,在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入伍,先后当解放军战士、副班长。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苏宗复员回乡,先后担任乡党支部副书记、民兵队长、信用社主任等职。1966年,苏宗担任洪塘公社武装部部长,直至1980年12月病
(19251980)
240、卓全成
  卓全成(1894~1980年),南安人。其父卓长福原在漳州商店当学徒,后创办同兴杂货店,并与人合营布店。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厦门开同英布店。光绪三十二年,他入同英布店当学徒。民国2年(1913年),其父认为夙愿已偿,萌发退志,将同英店底盘出。卓家三兄弟以其父盘出的金额加倍赎回同英布店,由卓全成接任经理。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英布店凭资金多、布料全,还兼营西欧棉布、哔叽呢绒等,又有加工
(1894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