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54年出生的名人介绍(3)
21、穆穆
  穆穆,大气动力学家 1954年8月31日出生于安徽定远。1978年毕业于安徽大学,1982年获该校理学硕士学位,1985年获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大气科学评议组召集人,《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副主编。曾任国际动力气象委员会与行星大气及其演变委员会委员、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季刊编委会成员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
22、成国钧
  成国钧,1954年5月5日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市翻江镇昌坪村一个农民家庭。8岁时父亲去世,不久,母亲改嫁,是党和人民把他抚养长大。1973年,成国钧响应党的号召应征入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他一到部队就深深地爱上自己的连队,立志要为连队建设添光彩。在刚刚开始的军事训练中,他感到很吃力,尤其是投弹训练,只能投30多米。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投弹技术,他起早贪黑,苦练杀敌本领。每天清早,战友们还没起床,他就跑
革命烈士(19541979)
23、姚檀栋
  姚檀栋,冰川环境与全球变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1954年7月生于甘肃省通渭县,籍贯甘肃通渭。1978年在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学专业本科毕业,1982年在该校获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获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国际冰川学会理事,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第四纪研究会常务理事。他和合作者通过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
24、赵玉沛
  赵玉沛,外科医学家1954年7月出生于吉林长春。1982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1987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院长。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在胰腺癌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进行了系统性和开创性工作。牵头制定中国胰腺癌诊治流程和国家行业标准。提出胰腺癌高危人群概念,通过建立多学科协作会诊中心、快速诊治绿色通道、术前可
中国科学院院士
25、郑宏余
  郑宏余,1954年12月26日出生于广东省海康县。10多岁时,因家里缺乏劳动力,便辍学回乡参加集体生产。1977年初,郑宏余应征入伍,驻守在祖国南疆。来到连队不久,郑宏余被分配当机枪手,实现了扛枪卫国的愿望,他高兴极了。为了早日掌握轻机枪的射击要领,他常常不顾白天训练之后的劳累,晚上接着苦练。一次,夜行军归来,他刚刚躺到床上,忽然想起在练习持枪这个动作时有一个要领还没有熟练掌握,于是爬起床,偷偷地
(19541979)
26、王迎军
  王迎军(女)(1954.7.31- )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河北省唐县人。1978年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1981年和1997年分别在华南理工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校长、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生物材料基础研究与工程化工作。在骨、齿科材料、血液净化材料及眼科材料等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提出骨再生修复材料类骨仿生构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27、郑兰荪
  郑兰荪,无机化学家 1954年10月22日生于福建厦门,籍贯江苏吴江。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86年获美国Rice大学博士学位。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原子团簇科学研究。运用激光溅射、交叉离子-分子束、离子选择囚禁等技术,设计了独特的激光溅射团簇离子源,研制了多台激光产生原子团簇合成装置,发现了一系列新型团簇,研究了它们的特性和规律。建立了液相电弧、
无机化学家
28、谭建荣
  谭建荣(1954.10.10- )机械工程专家。浙江湖州人。1987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主任、浙江大学工程与计算机图形学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图学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29、朱荻
  朱荻, 制造工程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954年5月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籍贯辽宁沈阳。1978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系,1981年、1985年先后获该校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电化学制造技术的研究。揭示了游离粒子微量摩擦对电化学沉积过程的作用,掌握了其抑制微小气泡吸附、微磨整平的规律,发明了摩擦辅助精密电铸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
30、孙世刚
  孙世刚,物理化学家。厦门大学教授。1954年7月生于重庆市万州区,籍贯重庆万州。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86年在法国巴黎居里大学获国家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电化学和表界面科学研究。提出电催化活性位的结构模型,揭示了表面原子排列结构与电催化性能的构效关系。发展了高灵敏度、高时间分辨的电化学原位红外反射光谱方法,系统研究电催化过程,阐明了多种有机小分子与铂电极表面相互作用的机制。创建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