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34年出生的名人介绍(4)
31、郝柏林
  郝柏林, 理论物理学家 1934年6月26日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1961~1963年在莫斯科大学和苏联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作研究生。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主要从事理论物理、非线性科学和理论生命科学研究,在固体电子能谱和声子谱、金属红外性质、高分子半导体理论、统计
中国科学院院士(19342018)
32、钟万勰
  钟万勰, 工程力学、计算力学专家。原籍浙江德清,1934年2月24日生于上海。1956年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系毕业。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教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60年代发现潜艇耐压锥、柱结合壳失稳的不利构造形式。70年代与小组基于群论研制了大量工程应用软件,并主持研制了三维大型有限元系统JIGFEX/DDJ。80年代提出了基于序列二次规划的结构优化算法及DDDU
中国科学院院士
33、杨应昌
  杨应昌(1934.5-) 北京市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4年5月生于北京,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磁学专业,留校任教至今。曾先后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格勒诺布尔磁学实验室和美国密苏里—罗拉大学材料研究中心进行研究工作。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固体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 杨应昌主要从事物质磁性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
34、张殿琳
  张殿琳, 物理学家 1934年11月13日生于陕西三原,籍贯陕西临潼。195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从事实验凝聚态物理学的基础研究。在准晶物理性质研究中,首先发现了D相准晶多种输运性质的强烈各向异性。发现了沿准周期方向电子一声子相互作用的质量增强效应。在D相准晶的隧道谱中发现了一系列低能尖峰,有可能显示准晶长程序的能谱效应。首
中国科学院院士
35、王立鼎
  王立鼎, 精密机械和微纳机械专家。1934年12月2日生于辽宁辽阳。1960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机械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超精密齿轮工艺与测试研究,建立了相关精度理论与“正弦消减法”等误差补偿方法。研制出最高精度等级的精密齿轮和渐开线样板,用于工程和计量基准。80年代开展亚微米级传动链精度及高平稳性工作台
中国科学院院士
36、匡廷云
  匡廷云,女,植物生理学家,1934年12月29日出生,四川资中县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1962年于苏联莫斯科大学生物系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光合作用光合膜的研究,与国内外学者合作取得如下成果:1.揭示捕光叶绿素蛋白在膜上横向迁移调节激发能分配的规律2.首次证明21kD膜蛋白是光系统I长波荧光发射的最
中国科学院院士
37、刘昌明
  刘昌明, 水文水资源学家 1934年5月10日生于湖南长沙。195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在生态与水文和水资源学的水循环、产流模式、水文实验、农业水文、森林水文、全球变化的环境水文等方面的研究均有建树,将水文学的地球物理、工程方向与地理方向相结合,开拓地理水文学,有系统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
38、张新时
  张新时,生态学家。原籍山东高唐,1934年6月30日生于河南开封。1955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森林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长期从事植被生态学研究:(1)揭示了我国荒漠区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2)提出关于青藏高原植被在“高原地带性”与高原对中国植被地带分布作用的重要论点(3)提出了较完善与规律性的中国山
中国科学院院士
39、印象初
  印象初,昆虫学家。1934年7月20日出生,江苏海门市人。1958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植物保护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蝗虫分类工作中发现蝗虫新属37个,新种103个。揭示了物种由于海拔升高,其形态特征出现梯度变异为种内变异阐明了高原上风大不适于蝗虫飞行导致翅的退化,翅的退化导致发音器的退化,发音器的退化和消失又导致听觉器官的退化和消失。在高原上生存
中国科学院院士
40、毛江森
  毛江森,病毒学家,1934年1月15日出生,浙江江山人。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浙江医学科学院研究员、院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50年代末从事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和细胞培养技术的研究,为发展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做出贡献60年代,研究了D20对病毒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提出了D20对病毒作用的可能机制,增加病毒热稳定性和减少干扰素的产生建立和系统研究了乙型脑炎病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