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3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61、潘兆麟
  潘兆麟,又名栋村,1904年出生在湖北省兴山县城一个贫苦的市民家庭。苦难的少年生活,使他强烈要求改变不公平的社会现实。1927年春,兴山籍共产党员刘子和、白海潜、徐大孝从省党务干部学校毕业回到家乡,发展党组织,宣传民主革命。革命真理撩开了潘兆麟的心扉,他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从此,他满怀救国救民的热情,积极投入大革命的洪流,先后参加童子团、先锋队,上街-,张贴标语,斗争土豪劣绅在
革命烈士(19041931)
62、潘心源
  潘心源(1904-1931) 红四军政委,红十三军政委,革命烈士。 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人,又名潘心元, 1904年2月生于浏阳县丰裕乡一个富裕家庭。1916年底,由家庭安排,与周坤元女士结婚。1920年考入长沙岳云中学读书。他眼界大开,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事业,成为青年-的积极分子。1922年把妻子接到长沙,先后在崇实职业学校、明宪女中读书,直到长沙马日事变后因被捕而辍学。
(19041931)
63、王效亭
  王效亭(1901~1931),原名恩华,化名洪朗光。出生于岳西县一个书香门第,自幼随父读私塾10 年,民国7 年(1918 年)转入刘若愚先生创办的族学就读。刘若愚曾参加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的斗争,常向学生讲述革命党人抗清的事迹,这在年幼的王效亭心中就播下革命火种。“五四”运动爆发,王效亭开始接受进步思想。民国11 年夏,王效亭考入安徽省立第一甲种农业学校林科,在王步文的引荐下,参加了“读书会”
(19011931)
64、杨贤江
  杨贤江(1895—1931),又名英甫,笔名李浩吾、李膺扬等,余姚下垫桥(今属慈溪长河镇分江市村)人。清宣统三年(1911)毕业于泗门诚意学堂,次年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7年毕业,回余姚任暑期教育研究会讲师。同年秋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职员,旁听大学课程。1919年加入少年中国学会,任南京分会书记。1921年1月,应上海商务印书馆聘,《学生杂志》,历时6年,发表论文190篇、通讯130篇,引导学生
(18951931)
65、舒传贤
  舒传贤(1899~1931),字揖堂,名公甫,化名夏唯宁,霍山县团墩乡舒家庙村人。其父舒家燮曾教私塾和开中药铺,舒传贤7 岁时父即去世,由寡母撑持度日,家境艰难。传贤15 岁才开始读书,勤奋好学,成绩优异,一年后,由户族资助至县城高小就读,民国8 年(1919 年)考取安庆省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五四”运动爆发,参加安庆学界声援北京学生-。翌年,筹建安徽省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舒传贤当选为会长。省
(18991931)
66、袁德喜
  袁德喜,别名金标,1900年6月22日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北二区(今属株洲县)团山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兄弟四人中他最小。父亲袁树木,早年务农,以后带着全家到安源路矿做油漆工。因父亲收入微​​薄,难以养活一家六口人,所以袁德喜9岁就去工棚看守材料,12岁学做泥工。生活的艰难,迫使这位正值读书年龄的苦孩子,过早地体尝辛酸,分挑家务重担。1921年冬,毛泽东同李立三来安源考察并开办
(19001931)
67、李春茂
  李春茂(1903—1931年),龙波区青郎村人,澄临苏维埃政府的创建人之一。李春茂生性聪颖,8岁开始上私塾,后入拔吉小学。1921年考上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成绩优异。1924年毕业后,考上琼崖加积农工职业学校(1926年3月改为琼崖仲恺农工学校)。在校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李春茂以中共琼崖特委特派员身份回临高,从事农民运动,秘密发展党组织。是年冬,他与王任之到头龙村,发展4名党员,成立头
(19031931)
68、欧阳立安
  欧阳立安(1914~1931),化名杨立安、杨国华,湖南长沙人。父欧阳梅生、母陶承均为中共党员。母长期以“住家”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活动。立安13岁就参加学生纠察队,在街头巷尾放哨,后担任交通员。民国17年(1928年)父在起草年关-紧急报告时,患脑溢血病逝。冬,立安随母到上海进申新五厂做童工。一天正在吃饭,工头差他去买香烟,他说等吃好饭再去,工头就大骂,要罚他4角钱。他一天只一二角工钱,遂愤然离
(19141931)
69、朱良桐
  朱良桐(1908-1931),旌德县蔡家桥朱旺村人,乳名小夸子,别名朱剑柏,化名朱再我。1926年参加北伐军,在第三军政治部任职,1929年在上海参加共产党,次年初参加鄂豫皖苏区红军,任某部政治委员。1931年秋,在一次反围剿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仅23岁。朱良桐1908年出生在朱旺村一个农民家庭里。少年时期,因家境贫寒,一直跟随姐夫在外读书。小学毕业后,回家乡十五都小学任教员。1925年11月,旌
(19081931)
70、马麒
  马麒(1869-1931.7),回族,乳名尕七,字阁臣,甘肃省河州(今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人。马海晏之长子,马麟之胞兄。清末至辛亥革命1894年(光绪20年),随其父加入董福祥领导的甘军。义和团之乱中,马麒随甘军参战,其后驻留北京,负责慈禧太后的警卫任务。1900年其父马海晏死后,由简练军哨官承袭父职。1911年(宣统3年),辛亥革命爆发,马麒加入马安良领导的“精锐西军”任帮统,讨伐陕西革命军。
(1869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