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3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21、孙菊仙
  孙菊仙 (1841~1931)京剧老生,是半途转业、三十岁以后才由“票友”下海的著名艺人。名濂,一名学年,字菊仙,号宝臣,外号孙一啰,晚年用“老乡亲”为艺名;天津人。出生在天津市一位商人的家中。诞辰:1841年1月23日,道光二十一年(辛丑)正月初一日。逝世:1931年7月29日,农历辛未年六月十五日,卯时。和平时期自幼悟性很强,喜好音律、戏曲和武术。1858年十七岁时考取了武秀才,当再考武举人落
(18411931)
22、古达培
  古达培,1899年出生于江西省崇义县茶滩乡石马坝一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庭贫苦,他只念过三年私塾,13岁起,给地主放牛。16岁时,母亲因病去逝。此后,古达培就常常利用农闲时间,跟长辈们放木排到唐江、赣州等地。18岁那年,古达培帮赣州一个姓曾的大老板放木排。一次,老板将有批价值一万多元的木头交给古达培放往赣州。可天有不测风云,一夜之间,天下大雨,河水猛涨,木头全部被洪水冲走。老板得知后,要古达培赔偿全
革命烈士(18991931)
23、何孟雄
  何孟雄(1898—1931)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中共北京地委书记,革命烈士湖南省酃县(今炎陵县)人,1898年6月2日出生于酃县中村乡一个塾师家庭。9岁起就读何氏家学、梅岗书院。1914年考入长沙岳云中学。1917年春又考入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曾多次聆听杨昌济讲课,并与毛泽东、蔡和森、邓中夏、张昆弟等在驱逐军阀汤芗铭和-运动中交往密切,建立了革命友谊。他是长沙-的领导者之一,深受青年学生的尊
革命烈士(18981931)
24、卓崇德
  卓崇德,乳名阿德,学名恺芳,1900年7月8日出生于浙江省奉化县湖头渡村一个殷实的农家。因父、兄早亡,母亲双目失明,全仗守寡的嫂嫂料理家务,家境逐渐中落。他8岁入松岙学堂读书,毕业后在家放牛、务农。成年后,由母亲作主,娶马头村陈蕊玉为妻。此后,他经营农田兼做柴爿生意,运销定海、宁波、上海等地,家道中兴,村里的人都夸他精明能干。卓崇德祖籍松岙,与卓恺泽是同族兄弟,两家关系密切。他受卓恺泽的进步思想影
(19001931)
25、倪桂珍
  倪桂珍(1869—1931),江苏川沙(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人。1869年生于川沙镇中市街36-38号,因排行老三,故又名三姐。其父倪蕴山,是耶稣教的一名牧师。母亲是中国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后裔。徐家世代为官,官称“文定公”,居住在现上海西南部的徐家汇,据说,“徐家汇就是以这个家庭命名,从字义上解释即‘徐家中心’”。倪桂珍17岁毕业于上海裨文女中,擅长数学,喜爱弹钢琴,曾留校任教员。1887
(18691931)
26、恽雨棠
  恽雨棠 (1902―1931),江苏武进人。1919年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1923年底经商务印书馆党支部书记董亦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和反帝斗争。1929年在上海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 《红旗》杂志发行部主任。1930年8月任上海市罢工委员会主席。 人物生平五卅运动爆发后,恽雨棠按党组织要求,扛着长凳沿南京路演讲,宣传鼓动群众声讨帝国主义罪行,他声若洪钟,辞采焕然,激发了人们爱国反帝
(19021931)
27、金孚光
  金孚光,1907年4月16日生于河南省桐柏城西3里外的西杨庄。他的父亲既有200亩田产,又经营一家杂货店,日子相当富足。在家里,金孚光上有父母,又有两个哥哥,因此,他既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又是两位兄长的呵护对象。人们说金孚光是生在了福窝里。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金孚光3岁时,父亲一病不起,不久便撒手人世。母亲带着三个儿子和小女儿,撑起了丈夫留下的基业,并遵照丈夫生前遗愿,将金孚光送进私塾念书
(19071931)
28、李伟森
  李伟森,湖北武昌(今武汉市武昌区)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日日新闻》总。参加二七大-。1924年赴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曾任共青团广东区委宣传部长、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团中央宣传部长、团中央南方局书记等职。1928年夏主编《上海报》,5月任苏准会上海办事处负责人。1931年1月17日在东方旅社被捕,1931年2月7日被国民政府处决于上海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内广场,时年28岁。中国共产党
左联五烈士(19031931)
29、李谦
  李谦(1900-1931) 红七军第二十师师长,革命烈士。 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 又名李隆光,1900年出生于醴陵县城北阳三石一个破落地主家庭。7岁入学,12岁高小毕业。在县立中学读书时,与蔡申熙、左权、张际春等同学一起,受到进步思想熏陶,逐步走上革命道路。1923年,全国掀起-运动, 醴陵县城成立了湖南外交后援会醴陵分会,他与蔡申熙等进步同学去阳三石火车站查禁日货。同年
(19001931)
30、王青士
  王青士(1907~1931),原名王之绾,化名王青士、汪秋实,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出生在霍邱城关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父亲王人鹏,字友梅。民国初年曾任秋浦(今东至县)、亳县、来安等县知事。王青士自幼爱好绘画,就读于城内高等小学堂,民国8 年高小毕业。次年春,年仅13 岁的王青士带领弟弟王冶秋离家到北京求学,他把弟弟安排到北京西山中学读书,自己在北京美术研究会旁听,学习绘画和摄影,开始参加进步活动
(1907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