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27年出生的名人介绍(8)
71、杜致礼
  杜致礼(1927年12月-2003年10月)陕西米脂县人,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长女。杜致礼出生 军人家庭,从小受到严格教育,酷爱文学和音乐,深得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的喜爱。青少年时期适逢抗日战争,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附中。1944年,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附属中学读高中的杜致礼认识了她的数学教师杨振宁。1947年,杜致礼只身前往美国留学,进入宋美龄为她安排的美国著名女子学院“卫斯里学院”攻读英国文学。可是
(19272003)
72、李桐春
  李桐春(1927年6月7日—2014年3月30日),男,京剧武生、红生。河北雄县人,满族。名净李永利之子,名武生李万春二弟,生于1927年。幼入乃兄主持的北平鸣春社科班习艺,排名李鸣俊,工武生兼红生。40年代曾于《济公传》前饰伏虎罗汉,与庆春的降龙罗汉的双人舞,颇受观众赞誉。后部戏与张鸣禄分饰陈亮、雷鸣。擅演《古城会》、《汉津口》、《华容道》、《水淹七军》、《走麦城》等关羽戏及武松戏,同时也擅长《
(19272014)
73、宋志英
  宋志英同志生平(1927-2007)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广东省委原常委、原广东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宋志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7月30日7时25分在广州逝世,享年80岁。宋志英同志1927年10月生,河北威县人。1941年1月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冀南隆东中学学员、一二九师四旅营书记,二野二纵五旅十五团分队长、参谋。1948年7月后,任鄂豫第一军分
(19272007)
74、邵延安
  邵延安,1927年4月26日出生于辽宁省盖县杨运乡头道沟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5岁时父亲患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靠躺在炕上编筐维持一家5口人生活。邵延安7岁就光脚上山割条子,供父编筐;15岁开始赶驴驮子,起五更,爬半夜,翻山越岭往返于70多里的熊岳城卖柴禾挣钱,支撑全家艰辛贫困的生活。1947年,邵延安的家乡获得了解放。经过土地改革,邵延安分到土地、房屋,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1952年,邵延安
(19271973)
75、朱朗如
  朱朗如,男,1927年2月出生。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湖北省楹联学会名誉理事、鄂州市诗词、楹联学会理事。1980年自太和高中语文教师退休后,一直在家利用休闲时间,从事诗词,楹联创作,间或写写散文,绘绘画,也参与一些社会文化活动,遂成一名业余文化工作者。  1997年7月受鄂州市诗词学会所聘,曾一度兼任鄂州市《灵泉》诗刊。  获奖情况  2004年10月至2007年12
76、君特·格拉斯
  君特·格拉斯(1927.10.16——2015.04.13),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家。著有长篇小说《铁皮鼓》、《猫与鼠》等。君特·格拉斯1927年出生于但泽市。父亲是德国商人,母亲为波兰人。1944年,尚未成年的格拉斯被征入伍。1945年负伤住院。战争结束时落入美军战俘营。战后曾从事过各种职业,先当农业工人,学习过石雕和造型艺术,后成为职业作家、雕刻家和版画家。他是“四七”社成员,政治上支持社会民主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家(19272015)
77、张渝民
  张渝民同志生平(1927-2016)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福建省委原常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离休干部张渝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1月22日零时52分在福州逝世,享年89岁。张渝民同志1927年9月出生于四川省重庆市。1944年毕业于上海私立沪江大学附中,进入上海基督教青年会,194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先后在上海基督
(19272016)
78、王春桂
  王春桂(1927年2月26日-2019年1月16日)河北省深泽县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自战争年代起历任,战士、参谋、股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师副参谋长。改革开放以后转业地方历任,河北省机械研究设计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河北省机械工业厅党组成员、纪检副书记。王春桂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月16日在石家庄逝世,享年92岁王春桂同志1945年在深泽县参军,加入河北省博
(19272019)
79、周师庸
  周师庸(1927-2011),男,浙江宁波人。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52—1961年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工程师;1961年—1976年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工程师;1976—1986年鞍山热能研究院高级工程师;1986—2000年鞍山钢铁学院教授。1988—1989年以访问科学家身份接受美国西肯塔基大学煤科学研究中心邀请做科研工作。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四等奖和省部级
著名煤化工专家(19272011)
80、蒲坚
  蒲坚老师生于1927年,1954年进入北京大学法律系任助教,教授中国法制史直至退休,五十年来,一直从事中国法制史的教学科研工作,从未离开过教学岗位,也从未离开过北0学院。蒲老师自己也骄傲的对我们说:“到现在我还保存着马寅初校长发给我的聘书”,“五十年来,我生活在北大,成长在北大,是地道的北0律人。”蒲老师虽然已进古稀之年,但谈及北0学院时依旧精神矍铄、神采飞扬,对我们这样的年轻后辈,更是充满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