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24年出生的名人介绍(13)
121、范泛红
  范泛红(1924-1971),女,原名常精艺,修武县张弓铺村人.曾随父先后就读于南京的小学,西安的兴国中学和兰州的西北师范学院。发生在她身边的西安事变,使她从少年时代起就萌发了爱国思想。她在高中求学时,受一位女共产党员同学的影响,两人同人西北师范学院,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进行革命活动。她巧妙地利用父亲担任中国银行兰州行长的便利条件.在家里秘密油印革命传单,保存党的文件,掩护共产党员的秘密
(19241971)
122、李家镐
  李家镐(1924-1998),浙江嘉善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首任院长。1938年就读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1943年起先后就读于重庆交通大学、贵州遵义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期间在交大任学生自治会常委、社团联合会负责人。建国后历任全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委会主任、上海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高级顾问委员会主任、上海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上海
(19241998)
123、巩志伟
   巩志伟,1924年生,城内人。著名作曲家。高小毕业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宣传的影响下,于民国26年(1937)参加八路军。民国28年(1939),入鲁迅艺术学校学音乐。半年后考入音乐研究班,学习作曲理论,研究民族音乐。民国31年(1942),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抗大总校文工团、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中南军大文工团等处历任音乐队长、艺术指导、副团长等职务。其时,以音乐为武器,于炮火硝烟中潜心创作了《把
(19242005)
124、叶选平
  叶选平,1924年11月生,广东梅县人,194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月参加工作,延安自然科学院机械系毕业,大学文化。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个人履历1941—1945在延安自然科学院机械系学习1945—1947为延安兵工厂工人、军委工业局干部1947—1948为晋绥边区第一机械厂干部1949—1950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短期学习1950—1951任沈阳第一机床厂车
125、萧蔚云
  萧蔚云(1924-) 宪法学家。湖南省祁阳县(今祁东县)人,1924年10月生。解放前考入北京大学参加进步-,为争取民主、自由和解放而斗争。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纪念五四运动30周年,曾任北大纪念五四筹委会常务干事,起草了给毛主席的邀请信,很快收到毛泽东的亲笔回信和“庆祝北大的进步”的贺辞。毛泽东的关怀和作风,使他深受教育和启发。1951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北大党委组织部副部长。1955
126、杨国清
  杨国清(1924—2003),龙马潭区石洞镇人。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52年起先后任初级、高级农业合作社社长、农科所所长、大队长、村党支部书记,直至1983年离任。先后当选泸县第七、八届-表,龙马潭区首届、泸州市第四届-表;为泸州市第四届劳动模范,龙马潭区、泸州市优秀共产党员。1994年被省评为“双文明户”。杨国清有培植花卉、苗圃的技术,1965年被评为园艺工程师。离任时正临改革开放
(19242003)
127、王庚亮
  王庚亮,生于1924年,丹凤县龙驹寨西街人。1952年商洛师范毕业,被分配到镇安县柴坪区庙沟乡贾坪等小学任教,1985年退休。 贾坪小学位于旬河边,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分散,自然条件很差。王庚亮初到时,只有20个学生,他便挨家挨户动员,学生逐渐增加到95人。他在庙沟的贾坪、五一、三胜、长沙四校任教期间,常常用自己的钱给学生买药治病,并亲自护理。每逢雨季,来回接送学生,背过旬河才放心;山洪暴发河
128、贺敬之
  贺敬之 (1924~)笔名艾漠、荆直。山东枣庄台儿庄区涧头集镇贺窑村人。中共党员。1942年毕业于延安鲁艺文学系。历任鲁艺文工团创作组成员,华北联大文学院教师,中央戏剧学院创作室主任,《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文化部副部长兼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一、二、三、四届理事及第三届副主席、-书记、第五届名誉副主席,中国剧协第三、四届常务理事,
129、李启元
  李启元(1924~1996)雄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黄土岭、百团大战、绥东、大同、太原、青沧、保南、保北、清风店、石家庄、察南、平津等战役。1945年2月,奉命到晋察冀军区炮训队学习,同年晋察冀军区部队在张家口战役中,缴获了一批敌人的军用物资,组成了炮兵部队,李启元被任命为炮兵团一连连长。1947年在攻打定县的战斗中,李启元指挥炮兵
(19241996)
130、韩锦堂
  1924年韩锦堂出生于齐河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兵荒马乱的年代使他在童年和少年饱受生活之苦。在苦中他最大的乐趣是画画,而且无师自通,画什么像什么。16岁他离开家乡去济南一家印刷厂当学徒,当时印刷厂效益很好,但学徒待遇很低,于是他就画了一幅名为《水涨船不高》的漫画,在学徒中流传,引起强烈共鸣,这是他的画第一次有了社会意义。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官员纷纷来接收地方,每来一批便0、横征暴敛,他非常愤懑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