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23年出生的名人介绍(4)
31、邹承鲁
  邹承鲁(1923年5月17日—2006年11月23日),出生于山东青岛。生物化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邹承鲁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祖籍江苏无锡,父亲邹东湖是铁路职员。由于父亲的工作性质,邹承鲁常随家搬迁,小学期间在沈阳度过。九一八事变后,全家迁回关内,到达武汉,读中学。1938年武汉沦陷,全家又搬到大后方重庆。1941年,他毕业于由天津迁到重庆的南开
中国科学院院士(19232006)
32、胡亚美
  胡亚美(女)(生于1923.4.27- )儿科血液学专家。北京市人。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曾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现任北京儿童医院名誉院长、教授。中华医学会副会长。50年代研究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儿营养性贫血治疗和预防方案;60年代悉心研究婴儿腹泻的病因,临床和病理生理,制定并推广了合理的输液方案,使该病的病死率由20%下降至1%。70年代末,对组织细胞增生症X、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类溶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33、刘玉清
  刘玉清(1923.03.14- )放射-医学影像学专家。天津宁河人。1948年毕业于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医本科,获学士学位,195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脏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教授。我国心血管放射影像学主要创建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支气管造影、肺脓肿、食管癌、心血管造影、心肌病、主动脉疾患、先心病、肺心病、冠心病的放射诊断研究,以及近年对数字减影血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34、李敏
  李敏,原名李雅琴,1923年12月生于浙江省镇海县小港乡青峙李隘村(今属北仑区)。9岁那年,父亲好不容易在上海谋得了一个职位,李敏得以实现了读书的愿望,在上海读至小学三年级。在她12岁那年,父亲失业,李敏不得不随之辍学。为了弥补家庭的收入不足,幼小的她不得不随母亲到一家日本人开的纱厂当童工,每天干活12小时,还时常遭到日本工头的辱骂和殴打。两年半苦难的童工生活,在李敏那尚未成熟的心灵中深深的刻上了
浙东的刘胡兰
35、刘正昌
  刘正昌,原名刘成仓,1923年7月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贫,刘正昌只念了两年私塾,就不得不回村给地主当放牛娃。村上的教书先生是个地下党员,喜欢这个贫农出身的孩子,就继续私下教他念书,还常讲一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的故事和革命道理给他听。这为刘正昌后来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刘正昌从小就向往革命,立下了为贫苦人闹翻身解放的志向。一次,他为游击队带路来到镇公所,乘着夜
(19231976)
36、何永福
   何永福(1923~1981),陕西洋县人,祖上以农为业,8岁始入私塾读书,不久转入初级小学。1938年8月高小毕业后,其父送永福往县城“福顺生”商号当学徒。因他求学心切,一年后说服家庭允其弃商求学,遂考入当时设于洋县县城的西安一中。1942年初中毕业,又考入设于城固县城的北京师大附中师范部。1944年转读洋县中学高中。翌年9月到洋县龙溪小学任教1年,后考入兰州大学历史系。在兰州大学学习期间,他刻
(19231981)
37、刘春樵
  刘春樵(1923—) 中共中央委员,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人,1923年2月生于常德县蔡家岗舒公殿村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2岁父母双亡,以放牛、打工度日。1949年7月常德县解放,他参加的中共地下武装江南游击大队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炮兵三连。在湘西剿匪战斗中,荣立大功两次,评为剿匪特等模范。1950年10月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在参加荆江分洪水利工程建
(19232006)
38、胡海涛
  胡海涛(1923.10.21-1998.10.31)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专家。四川省自贡市人。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获学士学位。地质矿产部环境地质所研究员。50年代,负责进行三峡工程坝区、坝段、比选工程地质勘察,提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枢纽初步设计要点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推荐三斗坪坝址为三峡工程设计坝址。参与撰写《长江三峡工程地质地震论证报告》。60年代中期,主持青藏铁路选线及站场供水的水文工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19231998)
39、谢砚林
  谢砚林,1923年出生于辽宁省复县(今瓦房店市)谢屯镇谢屯。谢砚林的家,在祖父那一辈,是个富户。到他父亲这一辈的时候,家境就衰落了,父亲靠摆摊点,再兼为人家代写书信、写呈子赚得的微薄收入,维持全家五口人的生活。谢砚林9岁上学,因为家中生活困难,念了五年就辍学了。18岁那年,为了躲避当“国兵”,他来到日本侵略者在鞍山建的昭和制钢所当学徒工。1944年,他结束徒工生活,返回家乡,进入复州湾炭矿机械厂当
(19231947)
40、董友
  董友,晋江永宁沙堤人,明天启三年(1623年)出生。父飏先,进士出身,曾任广东雷廉道。董友长大后嫁与郑成功为妻。崇祯十六年(1643年),生子郑经。初时,郑成功认为董友不知礼法,颇有微词。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军进攻厦门。负责守卫厦门的郑成功叔父郑芝莞将珍宝装到船上,准备逃跑。董友抱着郑家神主牌位登芝莞战船。芝莞再三催她下船,她都不肯。由于董友在船,珍宝得以保全,而芝莞逃往海上。后来郑成功处
郑成功贤内助(19231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