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5年出生的名人介绍(20)
191、姚显微
  姚显微(1905—1942),江西兴国县人。原名姚名达,字达人,号显微, 国立中正大学文史系教授、抗日战地服务团团长。1925年7月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拜梁启超为导师。1942年7月,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弟子姚显微教授在江西新干石口村被日军包围,在与敌抗争中壮烈牺牲,成为抗战中唯一牺牲在沙场的教授。姚显微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史学家、目录学家,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第一个勇赴国难、壮烈殉国的教授。其
抗日英烈(19051942)
192、刘子衡
  刘子衡(1905—1981)原名刘位钧。滕县(今滕州市)城关杏花村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出身于佃农家庭,21岁考入山东省立第二师范(简称“二师”)。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国民党右派残酷破孩共产党员和进步学生。二师学生共产党员王泽新、刘德荣、张化恪、张育东等被捕。全校师生群情愤慨,他被公推为代表,到兖州同国民党当局进行说理斗争,迫使释放被捕学生。在斗争中,他以机智无畏受到师生的推崇和信任,被选
(19051981)
193、毛贲虎
  毛贲虎,又名传桨,字威如,1905年10月10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天岳乡一个农民家庭。他7岁读书,1920年考入平江县师范学校。读书期间,他结识了余贲民、李宗白等共产党人,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思想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25年,毛贲虎由李宗白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更加坚定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6年春,毛贲虎奉党组织派遣,回到家乡虹桥地区开展农民工作。同年9月,中共平江虹桥地区党支部成立
革命烈士(19051933)
194、孙凤鸣
  孙凤鸣(1905~1935),原名孙凤海,铜山区黄集乡小合子村人。生于雇农家庭,只上过几个月冬学。他外表蕴藉风流,身材修伟。在军阀混战时期,当过兵,练得一手绝好枪法。 民国19年(1930年)底,孙凤鸣偕夫人崔正瑶到上海,与中共地下党组织建立联系,对他影响较大的有陈惘之等人。一天,他在一次秘密会议上说:“蒋介石是一个空前的政治大流氓,是代表各个反动阶级的,是最大的-,又是国际帝国主义在华利益
(19051935)
195、柯亨凤
  柯亨凤,1905年5月24日出生在湖北省阳新县木石港(今木港镇木港村王畈组)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12年,7岁的柯亨凤初谙人事,就哭闹着要到学堂念书。在乡亲(木石港柯姓绝大部分是江西来的)邻里的资助下,双亲才把他送进了学堂。学堂的柯汉卿先生是个惜贫爱才、有正义感的好先生,他对天资聪颖,求知欲强,刻苦努力,成绩优异的柯亨凤,特别喜爱和关照。在柯汉卿先生的关怀下,柯亨凤读了五六年书。1926年下半年
(19051931)
196、刘开锡
  刘开锡(1905 ~ 1949),刘家坪白族乡双溪桥人,少时进私塾数年。稍长,跟随父母下地劳动。1928年,贺龙回桑植创建湘鄂西革0据地,部队在堰垭整编时,开锡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贺龙见他很机灵,留他当马弁,他在贺龙身边,经常受到革命教育,逐渐成长为具有一定指挥才能的军事干部。1931年贺龙令他当连长,由于作战有功,不久晋升为营长。1934年,二、六军团会师后,创建了湘鄂川黔革0据地,在永顺塔卧开办
(19051949)
197、满丰昌
   满丰昌(1905~1979),又名满仲文,巴彦县兴隆镇东升村人。1914到1926年在本地私塾和外地读书。1927年入日本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学习,1930年7月毕业回国,被黑龙江督军兼省长万福麟任命为炮兵第九团见习中尉,后晋升上尉,调任督军署参谋兼军学研究社主任。九·一八事变后,洮辽边防督办张海鹏勾结日本侵略军多门师团欲进攻黑龙江,由代理黑龙江军务的督军参谋长谢珂抽掉各处中坚人员编成黑龙江临
(19051979)
198、刘九学
  刘九学(1905·8--1964·9),原名刘刺猬,出生于博爱县柏山村一个贫苦农家。曾任焦作李封二矿场采煤队队长、李封一采区区长、焦作市人民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1950年2月24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评为全国安全生产模范。1953年被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命名为全国劳动模范。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刘九学的祖父,因饥饿早年去世,父亲终日在井下挖煤,仍养活不了全家。弟
(19051964)
199、陈清
  陈清(1905~1983),浙江鄞县人。民国9年(1920年)在上海均昌钱庄当学徒。民国24年,在浙江平湖宏源钱庄任会计。民国26年,在上海开设三益棉花行,后因经营不善而歇业。民国28年,任九丰花行和新丰棉号经理。后又开设华明贸易公司,并在香港设立联号。民国36年,携眷迁居香港。在港期间,与民主人士金芝轩、陈公培和中共地下党员马小弟、王纪华等交往中,了解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商业者采取保护和扶助发展的
(19051983)
200、王培生
  王培生(1905 ~ 1971),白族,出生于南岔洋公潭地亩庙一中医药世家。父亲王月春光绪二十六年(1890年)在县城开设同春堂药号,以采集、加工、泡制、销售中草药为主。培生13岁拜师五里桥名中医刘良松学医,他聪明勤奋,仅一年半时间,就能坐堂行医,开据处方。1930年春,培生将文昌街同春堂药号更名为同春堂国药店,父亲主理药房,他坐诊,执掌同春堂国药店的经营权。在行医中,他吸取祖国中医学之精华,创新
(1905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