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80年出生的名人介绍(10)
91、张根仁
  张根仁(1880~1944),字涵初,怀远县城关人。自幼勤奋好学,光绪三十年(1904年)毕业于北洋大学。光绪三十一年参加同盟会,任孙中山先生秘书。嗣后,参与刺杀晚清摄政王载沣并组织起义,被捕入狱。出狱后,又参加黄花岗三·二九起义,战斗中负伤。事后,为纪念怀远同乡宋玉琳、程良两烈士英勇为国献身,亲撰了宋、程烈士传记。宣统三年(1911 年)辛亥革命成功,出任-顾问和辽西都督。后为反对袁世凯帝制,创
(18801944)
92、黄岳渊
  黄岳渊(1880~1964年) 黄岳渊,别名剡曲灌叟,浙江奉化人。7岁入私塾,14岁在新昌杂货店当学徒,后参加宁海“平洋会”。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平洋会”人员遭当局通缉,黄逃亡江苏。光绪二十五年东渡日本加入同盟会。不久回国,打入清政府上海水陆厘金局任总巡。宣统元年(1909年)在真如松浜桃溪购地10余亩,经营真如黄氏畜植场,当地人称“黄家花园”。辛亥革命时,追随陈英士在
(18801964)
93、侯过
  侯过(1880~1974),原名楠华,字子约,广东梅县人。1906 年东渡日本求学。同年秋,考入日本联马县多野郡藤网町的一间蚕桑学校,两年后毕业回国执教于江苏昆山学校。1910 年寒假回原籍梅县,看到故乡山岭荒废光秃,决心学林治山,毅然再渡日本学林业,于1911年3月考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在学期间,他利用假期回国先后到杭州、福建、广东梅县调查森林生态,并采集了一些植物标本带回日本,从事研究。民
(18801974)
94、马海旺
  马海旺(1880~1944)马海旺,祖籍陕北横山县。1909年随父母逃荒到保安,定居在永宁山附近的苍沟村。父亲给富户当佃农,他给人家放羊。两年后,他家立起农事,父子俩起早摸黑,辛勤劳作,家业逐渐扩大。到1925年,已有土地500多垧,羊400多只,大家畜20多头,成为永宁一带很有名望的盈实农户。当时,在陕甘地区,哥老会盛行。哥老会是民间帮会组织,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奉行爱国爱民,打富济贫的宗旨,颇
(18801944)
95、张国恩
  张国恩(1880-1940),亦名眉宣、梅先、梅轩。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杨二乡张家湾人。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党员,创建武汉中共早期组织者之一,亦是第一个-组织的人。清光绪六年(1889)生。光绪二十三年(1897),中秀才,以乡塾糊口。光绪二十八年(1902),入武昌文普通中学堂,结识宋教仁等革命志士,加入日知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考入两湖书院,加入共进会,与另5位同学率先剪辫,以示革命决心
(18801940)
96、党甘亭
  党甘亭(1880~1931)名建棠,字甘亭,乳名群猁,生于本县城关西门内仓巷。9岁时随从关中著名秦腔花旦隆德子(艺名“高娃”)学艺。11岁登台演戏,脱颖而出,被人们誉为“胎里红”。晚清,声名大震,一时趋者若狂,各地班主重金争相聘用。1913年3月,易俗社聘其为教练,导演剧目数十本,培养出众多的旦角佳秀。该社早期的刘迪民、刘箴俗、张秀民、赵振华、种玉华、田畴易、王天民等都是他亲传施教的特优学生。19
(18801931)
97、胡知非
  胡知非(1880—1954) 男,编导。字浩然,号老板桶,上海市人。私塾就读8年,进南货店当学徒,后到商务印书馆做排字工。因喜爱文明戏而改行从艺,在京、津一带演出,返沪后从事方言话剧。30年代后期文明戏衰落,转入申曲界,任幕表戏编导。1939年7月,为在大中华剧场演出的以施银花、屠杏花领衔的女子越剧团编导《雷雨》一剧,开了女子越剧表演时装戏的先河。40年代初,投身越剧界,在姚水娟戏班任编导,直至
(18801954)
98、刘大白
  刘大白(1880—1932),原姓金,名庆棪,字伯桢,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号白屋,笔名汉胄、白屋诗人等,绍兴平水镇人。现代诗人和文学家。幼年只读过几年私塾,勤奋好学。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中拔贡。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光绪三十三年五月,陈伯平与徐锡麟等在安庆举事失败殉难,作《哭陈烈士伯平》七律四首痛悼。三十四年,与王子余共组《绍兴公报》,任主笔。辛亥革命后,北上寓居北京南半截胡同绍兴会
(18801932)
99、张简斋
  张简斋(1880-1950),字师勤,祖籍安徽桐城,生于南京城南鞍辔坊。民国时期首都“首席名医”。清光绪六年(1880)冬生。出身中医世家。父张厚之,其家三代行医。兄弟三人,张简斋排行第二。自幼学习刻苦勤奋。研读大量经史,文史基础厚实。光绪二十二年(1896),17岁参加科举考试,为贡生(拔贡)。后随父学医,研读《伤寒论》、《神农百草经》等经典著作。1925年春夏间,南京地区瘟疫流行,惊动国府,当
(18801950)
100、葛光庭
  葛光庭(1880~1962)字静岑,蒙城县城关北大街人。葛光庭幼年丧父,寡母供他求学。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 年),考入安徽武备学堂,常节省奖学金,补助0。毕业后选为公费留学生,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留学期间,先后加入“兴中会”、“同盟会”。回国后任保定军官学校炮科教官。民国初年,任陆建章部参谋长,第四混成旅旅长。民国5 年(1916 年),陆倒台后,葛离陕闲居北京。民国9 年,迁居上海。民
(1880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