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79年出生的名人介绍(11)
101、张树元
   张树元(1879—1934)字少卿。无棣县南关村人。幼年丧父,家势败落。12岁到天津小站投奔姐夫、北洋军炮兵团长王其凤当兵,后来被王推举到新建陆军德文学堂读书,后又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第三期炮兵科。回国后,任北洋军第五镇炮兵标统。1914年7月擢升北洋陆军第五师师长,山东省军务帮办。1918年6月任山东督军,11月兼署山东省长。五四运动爆发后,张树元遵照北洋军政府的旨意,派特务四处侦探学
(18791934)
102、任奉瑞
  任奉瑞(1879~1959) 商州人,排行老四,人称任四先生。其祖父任向东,叔父任臣纲均为名医。任奉瑞自幼聪慧好学,14岁时从祖父习医,在其指导下认真钻研中医经典名著。成年后,十分重视中医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常说:“行医不读典籍,无异于盲人骑瞎马,易草营人命。”尤对《伤寒论》钻研较深,能随症化裁,灵活多变,扩大了古方指证与使用机会。他师古而不泥古,方因病变,药随症转。民国21年(1932)秋,商
(18791959)
103、郑金声
  郑金声(1879~1927.11.6) 原名郑嘉涟,字振堂。历城县北辛店村人。家境贫寒,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经乡亲介绍来济南城里,先后在中药房、鞋铺等学艺。后因与老板发生争执被解雇还乡。失业后,曾一人跑关外谋生。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投入袁世凯新建陆军武卫军当兵,三十年(1904年)升为哨长。次年,武卫军改为第六镇,他在该镇任排长。三十三年(1907年),随军开赴奉天新民府,部队改为
(18791927)
104、孔昭祺
  孔昭祺(1879~1935.11),字少澄,开封市人。出身于塾师家庭,父孔广杰,幼承家教,少聪慧,有临文敏捷之称。光绪二十八年(1902)考取秀才,后被选为副优贡。光绪三十年,被保送河南优级师范学堂数学科学习,宣统元年(1909)毕业。经毕业考试,被清廷赐为师范科举人。宣统元年八月后,孔昭祺受聘于洛阳,任河南府中等蚕桑学堂教习,至1914年,同年返回省城开封,1914~1922年,任教于河南省立第
(18791935)
105、俞诰庆
  俞诰庆(1879~1927)俞诰庆,字敕华,善化县人,清光绪五年(1879)生。成年后考取举人,二十八年,被派留学日本,人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班。毕业后于同年10月回国,任湖南师范馆监督。三十一年,任长善学务处总督。他思想守旧,到任后以“整顿学风”为名,开除进步学生,禁止学生-结社,甚至收缴各学堂学生上操用的木枪;维护封建礼教,强迫学生朔望向孔子牌位行三跪九叩大礼,令各校悬挂“上谕”木匾,上镌“尚忠”
(18791927)
106、吴辟疆
  吴辟疆(1879——1950),名闿生,又名启孙,号北江,今会宫镇老桥村人,后移居北京。 辟疆诸生出身,候补知县。24岁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民国初,任-秘书,教育部代部长。袁世凯阴谋称帝,辟疆事先告退。此后,专从事教育,以育英才为己任。吉林名士成多禄恢复沈阳萃升书院,聘辟疆讲学。未久,书院停办,辟疆回北京,教授文学。 辟疆继承其父汝纶之学,主张精神与物质平衡发展,才能成为有用之学。辟疆持论宏通,评价
(18791950)
107、章宗祥
  章宗祥(1879—1962),字仲和,吴兴(今湖州)荻港人。早年中过秀才,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留学日本,获明治大学法学士学位。二十九年回国,在北京京师大学堂任教,清廷赐进士出身。曾任法律馆纂修官、工商部候补主事、民政部财例局提调、-编查馆编制局副局长等职。宣统元年(1909)任北京内城巡警厅丞,曾参与审理谋刺摄政王载沣未遂案。二年任法律编纂局编修、内阁法制院副使。辛亥革命后,受袁世凯派遣,随
(18791962)
108、罗振湘
  罗振湘(1879~1966)罗振湘,字瑾仁,浏阳县溪-家冲人,清光绪五年(1879)生。幼从父习医,宣统元年(1909)毕业于湖南官立医学堂,后在湘、鄂、浙等省行医,曾受聘为南京中央国医馆名誉理事及编审委员。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卫生委员会公布了《废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激起了全国中医界的公愤。他异常愤慨,遂与湖南著名中医吴汉仙、易南坡等商议,积极响应上海中医界反对废止旧医的通电,撰写
(18791966)
109、林义顺
  林义顺(1879~1936年),字发初,号蔚华,祖籍岐山马西村,出生于新加坡。17岁进入商界就职。林义顺热心于中国民族革命,与舅父张永福和侨商陈楚楠等组织“小桃源俱乐部”。1903年上海“《苏报》案”发,以俱乐部名义致电英驻上海领事,援保护政治犯国际法,阻英租界当局将邹容和章太炎引渡给清政府。他筹资翻印邹容《革命军》2万多册,秘密带入漳、泉、潮、梅各地散发。1904年初,集资办起南洋第一张公开宣传
(18791936)
110、林荫堂
  林荫堂(1879~1966),广东省东莞县人。10 岁开始习武,先后随莫亮、莫英龙学习莫家拳械(刀、棍、大钯)。父亲去世后,他便到罗浮山冲虚观拜太虚道人为师,学习-功与医术,孜孜不倦,乐不思家。4年后,经过长期苦练,技艺大有成就。后下山到广州谋生,任酒庄会计,白天勤恳工作,早晚坚持练武,还经常替人治病,以跌打伤科为主,医术高明,每能药到病除。民国8年(1919)广东精武会成立,他为了博采众家,取长
(1879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