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76年出生的名人介绍(9)
81、张琴
  张琴(1876-1952),字治如,晚号石匏老人,福建省莆田县城内十八张厝(今城厢区太平街)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张琴曾先后任涵江崇实中学堂教员,官立兴郡中学堂监督(校长),莆田国医专科学校校长兼授医学史。能文,诗、书、画皆工。民国元年被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兼《亚东新闻》报主笔、孔教大学董事长等;后兼任福建省教育司长。张琴才华横逸,表露于寸笺尺幅及报刊讲坛之上,忧民
(18761952)
82、吴汉仙
  吴汉仙(1876~1948),字捷三,号籮湖医叟,今岳阳县鹿角镇人。17岁补博士弟子员,后从祖父学医。民国1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师上校军医处长,时八军军长吴棣庭患肺结核20余载未能痊,经他切脉施药,短期病愈。吴棣庭念其治病之功,荐其为县长,他力辞不就。27年,日军南侵,吴汉仙自省城返里,不顾年老体弱,总是有求必应,对贫困乡邻,不但精心诊治,还无偿施药。十分尊重西医,但坚决反对偏废中医。民国17年
(18761948)
83、封祝祁
   封祝祁(1876—1959) 字鹤君,别字檗庵。容县人。出身于容县封氏望族,父封蔚礽为清咸丰三年(1853)进士,历官内阁中书协办侍读、湖北乡试同考官等,曾主修湖北《蕲州志》,著有《还续斋古文》等。长兄封祝唐为光绪三年(1877)进士,历官内阁中书、陕西乡试同考官等,后主讲容县绣江书院,曾总纂《容县志》,著有《味腴轩诗稿初编》。次兄封祝清能文工诗。弟封祝椿早年留学日本,为同盟会员,1923年马君
(18761959)
84、叶青眼
  叶青眼(1876~1966年),原名拱,又名耀垣,字文星,泉州孝友里(巷)人。清光绪二年(1876年)生。父亲叶豹,在崇兴典铺当伙计。叶青眼年稍长,从邑绅陈伯华学习诗书。18岁为邑庠生,21岁补上可以享受米禄的廪生。不久,被南乡宗亲聘为塾师。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叶青眼赴台湾,依然任宗亲塾师。年余后,去厦门鼓浪屿英华书院教授新学。叶青眼在厦期间加入同盟会,把英华书院作为活动中心。此时,王振邦
(18761966)
85、林俊廷
   林俊廷(1876—1933) 字苒田。上思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入绿林,后充当头目。二十二年受苏元春招安,任先锋队管教,不久升任管带。二十九年转属陆荣廷,任督带。宣统三年(1911)升巡防队统领,次年任广西第二军统领,驻龙州兼边防对讯督办,担负龙州、凭祥、宁明、思乐(今属宁明)一线边防治安。1916年任广西护国军第一支队司令,1917年任护国军粤桂联军第二军司令,入湘北伐。次年退回广西,任
(18761933)
86、安礼逊
  安礼逊(A.S.MooreAnderson)(1876~1959年),英国贵族,剑桥大学威士明德学院毕业。受英国长老会牧师文高能聘请,来泉州筹办学校。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安礼逊初在泉州平水庙办养正两等小学堂,不久改名培元,后迁往花棚下。民国3年(1914年),分设中小学,安礼逊任中学校长。安礼逊是独身主义者,品性纯真,待人温文。他爱好体育运动,常带学生到箭道(今泉州市体育场)踢足球,与高年
(18761959)
87、智水
  智水(1876~1937年),号楞根,自称了幻头陀,法号心源法师,是佛教临济宗派一支在福建怡山长庆寺(即西禅寺)第五十八代传人,是福建名僧之一。智水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生于福鼎县西阳马洋村,俗姓张,因家贫,受管阳象山寺济施。刚满周岁,象山寺住持道由和尚(又名天成和尚)见之,称道:“此子,法器也。”其父于是将他送象山寺,由碧嵩和尚抚养。5岁,瑞云寺秀崧老人为其剃度;7岁聘名师授读。15岁到浙江
(18761937)
88、金骏声
  金骏声(1876~1936)字凤仪。满族。清苑谢上村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师范毕业后,到崇实中学任教,严于治学,升任学监。1912年受-委托,赴东北三省宣讲“废帝制,改共和”的重要意义。1914年任黄河救灾委员会秘书长。而后在保定省立第六中学任教务主任,兼教语文、历史与书法。1922年任清苑县劝学所所长。翌年,劝学所改称教育局,任局长。创办清苑师范,规划全县小学教育的发展布局,倡导
(18761936)
89、谭德钟
  谭德钟(1876~1949),字组云,号高谭,晚号海陵老人。民国时期蜚声上海书坛,为中国近代著名书法家。祖籍江西南昌,后迁至海安镇。少年时,谭德钟从海安陈西璧、陆子才研究文学,临摹碑帖,学习刻苦。民国6年(1917年)遍游长江沿岸及京师、粤、闽,一度定居上海,历遇康有为、吴俊卿、李瑞清、于右任等,谈论艺事,彼此引为知己。张大千、张善子弟兄亦常来谭的住宅谈艺。民国19年,谭德钟寓居南京鸡鸣寺,当时任
(18761949)
90、施淑懿
  施淑懿 (1876—1945)施淑懿,女,祖居城内南街。父在光绪年间中进士,长期在外做官。施少年时好吟诵。17岁随父到湖南,从外祖、舅祖习诗,自号学诗。22岁,与庙镇蔡南平结为伉俪。1902年,父调京城任职,施留武冈。1904年夫亡,奔丧回崇。施有爱国思想,关注时局变幻,时怀忧国之心,她作诗言志:“燃眉祸急瓜分苦”、“力将大厦快支扶”。她寄希望于维新变法,以为“一掬维新泪”将能“唤起同胞爱国魂”。
(1876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