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76年出生的名人介绍(8)
71、赵炳麟
  赵炳麟(1876年~1927年)清末官员。名竺垣,号清空居士。1876年11月26日生于广西全州绍水乐家园。赵炳麟之父赵润生,《清史·循吏》记:“宦湘十年,凡四易任所,至案无留牒,必严查保甲以清良莠。每决一讼,必两造均服,始具结。下乡轻骑减从,夫马必自备,遇儒者殷殷教诲若子弟,豪强巨猾必严惩不少贷”,陈宝箴出为湖南巡抚,赵润生方初任新化,陈以为能员,次年,代理益阳知县。 13岁为秀才,15岁中
(18761927)
72、郑志盛
  郑志盛(1876~1950)原名志雍,字渭滨,志盛是他的主要商号,城区凤山街道人。作为清末至民国时代的海丰县知名的实业家和慈善家,他经历从白手起家到一度成为汕尾地区首富的创业途程。郑志盛起初驾舢板做港内水上生意,累积一些资金购置虾船,以少利润分成发包给渔民生产,把收益的资金用于添置渔船。虾船数不断增多,资本逐渐扩大。他重点发展快速灵便的“鸟鵶”船。指导承包渔民抓住秋讯,早能乘风出海,晚能顺风归航,
(18761950)
73、周范华
  周范华(1876-1951),周辛铄长女,受父亲和革命思想影响,明达有才识。20岁时与谢晓庄结为夫妇,周范华积极支持丈夫去湖南师范学习。光绪三十一年(1905),其父因反清逃亡日本,积劳病逝。翌年,其弟周京甫、周笙甫受株连,被清廷-致死。不久,丈夫又去世,遗-三人。她悲愤已极,毅然将女儿全托于亲友,自己典尽奁妆,于三十四年(1908)前往长沙周氏家塾(周南女中前身)学习。宣统三年(1911)回乡,
(18761951)
74、张文伯
  张文伯(1876-1960),原名家驭,因得张巽汉印,遂改名巽,文伯为其字,号龙眼山人,葆静斋主人、青桐山馆主人、退翁。祖籍安徽桐城,1905年随父移居襄阳。光绪二年(1876)生,出身仕宦世家。雍正元年(1723)进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张廷瑑后裔。其父张湘谷,历任咸宁、大冶、光化等县知县。张文伯从小受其父熏陶,苦攻经史,学识渊博,能诗善书,精篆刻,喜摄影,潜心金石、古朱币诸学。清末为监生。援例
(18761960)
75、凌文渊
  凌文渊(1876~1944),名庠,字文渊,以字行,号直支(亦作植支),署名筒庐、隐峰居士。泰州人。少时家境清寒,苦读力学,入两江师范学堂,后为贵池刘世珩之幕僚。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春,随刘赴日本考察大阪第五次国内劝业博览会,目睹日本明治维新实业振兴气象,深有感触。回国后即研究时务,探索中国的维新之路。宣统元年(1909年),当选为江苏省咨议局议员,结交议长张謇,参与发起立宪运动。辛亥革命后
(18761944)
76、穆藕初
  穆藕初(1876~1943),上海市川沙县杨思镇人。14岁进棉花行当学徒,并在夜校学英语,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考入海关,阅读大量中外书刊,晚间从西人学历史算术。宣统元年(1909年)赴美留学,民国3后(1914年)获农业硕士学位。回国后与兄集资20万收买在高廊桥刚兴建就破产的纱厂,取名德大(现上棉三十一厂)。从建筑厂房、订购安装机件、规划督建等,他均亲自参加,并在厂附近租地60亩研究棉质改良
(18761943)
77、萧晋荣
  萧晋荣(1876~1917),名荣春,字曜海,清末进士,富阳镇阳寿街人,为县内清末民国初期的著名人物。萧晋荣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光绪十九年科试入邑庠,光绪二十三年科试入副榜,次年入京就任荣相国幕僚。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护卫慈禧太后往大同经山西至西安避难,萧以军功保举直隶州知州。宣统元年(1909年)就职奉天。民国元年(1912年)与桂林咨议局副议长秦可衔组织共和建设讨论会(后
(18761917)
78、张丙朝
  张丙朝(1876~1949),壮族。字协寅。新靖镇旧州街人。幼时家贫,仅靠一亩贫瘠地和兼营些豆腐为生。四岁丧母,继母到家不几年父又去世,兄弟两人,由继母含辛茹苦抚养。 10岁时,看到街上儿童都入学读书,苦于家贫付不起学费,只好每日帮母亲做完家务后,偷偷到私塾楼下,听老师讲课,后被老师发现,免其学费就读。他天资聪颖,自学能力很强,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嘉许。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参加童生试,以优异成
(18761949)
79、刘伯泉
  刘伯泉(1876-1939),名广潭,杞县城人,生于医家,自幼刻苦读书,成年后考取县学生员。民国初加入中国国民党,拥护新-。“五卅”惨案发生后,他组织杞县各界人士募捐,支援上海工人斗争。1927年任杞县清理庙产委员会副主任,用庙产收入开办学校,动员热心教育的教师义务教课,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1932年爱国民主人士王毅斋创办私立大同学校,他被聘为校董,积极协助校长筹措资金、校舍,延请进步教师,并多次
(18761939)
80、徐国梁
  徐国梁(1876年-1923年),字辅洲,天津人,直系军阀。曾任上海警察厅厅长,1923年11月10日在上海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温泉浴室门前遭杀手枪击身亡,成为民国时期一轰动案件,也是江浙战争的导火索之一。徐国梁早年投效淮军,1903年12月毕业于北洋警务学堂,任职于天津警察署。1913年调上海,任第三区警察署署长。1914年1月任改组后的江苏淞沪警察厅闸北分厅厅长。同年7月,升任淞沪警察厅厅长
民国时期淞沪警察厅厅长(1876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