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71年出生的名人介绍(3)
21、王培孙
  王培孙(1871~1953) 名植善,字培荪(后改为孙),上海人。清同治十年八月二十六日(1871年10月10日)出生于南翔。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中秀才。光绪二十三年春,考入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师范院读书。光绪二十六年秋,接办叔父王维泰创设于大东门内王氏宗祠省园的育材书塾(后改称育材学堂,南洋中学堂、南洋中学),任堂长、校长,提倡新学。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在塾学生人数锐减,经费拮
(18711953)
22、蔡成勋
  蔡成勋(1871—1946),字虎臣,行伍出身,直隶天津县人。1900年从北洋武备学堂毕业。1912年升任陆军第一师师长。1917年冯国璋在南京代理大总统后,被封为绥远特别区域都统,成为直系骨干。1921年5月14日靳云鹏正式任国务总理组阁时,蔡成勋任陆军总长,至1921年12月25日被鲍贵卿所取代。1922年6月15日,蔡成勋奉曹锟命,率部接江西督军陈光远的班,节制全省军队,并于当年9月2日正式
(18711946)
23、徐静仁
  徐静仁(1871~1948),名国安,字静仁,后以字行。当涂县佳山乡(今属马鞍山市)东湖村人。少时家境贫寒,遂弃学离家前往镇江投奔外出做木工的父亲。时值清末,朝廷腐败,外患严重,徐静仁怀有经商兴国之志,在镇江与扬州结识了不少盐业界魁首。成年后即在苏北从事制盐和销盐,由于经营得力,逐渐在实业界崭露头角。辛亥革命后,江苏独立,张謇为两淮盐政总理,聘请徐静仁任淮盐科长。徐静仁经常对盐政弊端提出改革建议,
(18711948)
24、浦在廷
  浦在廷(1871—1950),宣威榕城镇人,学名浦钟杰。浦在廷是邓小平夫人卓琳的父亲。电视剧《商贾将军》原型。浦在廷不仅是云南宣威火腿罐头的创始人,更是一个抱着“实业救国”理想,积极拥护、支持、参加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热血志士。浦在廷(1871—1950),宣威榕城镇人,学名浦钟杰。浦在廷是邓小平夫人卓琳的父亲。电视剧《商贾将军》原型。浦在廷不仅是云南宣威火腿罐头的创始人,更是一个抱着“实业救国”理想
(18711950)
25、王伯乔
  王伯乔(1871~1944),字贞杰,威远县向义镇里河沟人,少年时代曾就读于1874年由四川学政张之洞创办的成都尊经书院,师从经学大师王闿运,四川留法预备校毕业。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四川总督岑春煊为训练新军,开办了“四川武备学堂”,王伯乔任教官。宣统元年(1909),王伯乔随四川新军协统钟颖率兵入藏,任秘书长。到藏后任驻藏大臣衙门参议,后升至参赞,继任登科府府官(四品)。1911年辛亥革命
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18711944)
26、张景惠
   张景惠(1871-1957),字叙五,奉天(今辽宁省)台安县八角台镇人。汉奸,满洲国第二任国务总理大臣。清同治十年(1871)生。出身普通农家。父死后,与其兄以卖豆腐为业,时人称之为“张豆腐匠”。结交乡里恶少、流氓、徒、土匪,组成团伙,渐成一股地方恶势力。光绪二十年(1894)9月,在八角台镇成立自卫团,为商号富户看家护院。后结识张作霖,两人一见如故,拥护张作霖做自卫团的首领,对张作霖言听计
民国十大汉奸(18711959)
27、蒋潘
  蒋潘(1871-1944),字恢吾,号蓼庵,祖居睢县,后迁杞,住县城大南门街。光绪二十八年(1902)壬寅补行庚子、辛丑(1900、1901)恩正并科河南乡试举人,朝考大挑一等,授职拣选知县(未任),是晚清及民国年间河南著名学者一,有“南有李敏修,中有张开促孚,北有蒋恢吾”之誉。 蒋博览群书,学力深厚,其居室“梧荫楼”藏书数千卷,平生潜研经史,文宗昌黎、诗法少陵、史尊班马,造诣颇深,尤擅于史志,精
(18711944)
28、陈性初
  陈性初(1871~1939年)陈性初,又名庆善,字嘉祥,以字行。漳平县菁城镇福满村人。少年聪明好学。及长,应清代漳平县和龙岩州举行的三场考试,均名列榜首,被誉为“小三元”。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恩科秀才。得当时福建提督学政王锡蕃器重,赠给一部《輶轩语》(张之洞著)以为奖励。性初为人耿直,富有正义感,看到知县王先泽纵容部属以征收契税为名,敲榨0,残害百姓,便挺身而出,搜集王的劣迹证据,向省告发。
(18711939)
29、杨守仁
  杨守仁(1871-1911)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原名毓麟,字笃生,号叔壬。湖南长沙人。少年好学,专研宋明朝理学和佛老之学。光绪年间进士。维新运动时受康有为、梁启超影响,放弃赴任广西知县,充湖南时务学堂教习,后入瞿鸿机幕府。1902年留学日本,先后入文学院和早稻田大学学习。与黄兴、陈天华等编印《激学译编》,宣传革命思想。并著《新湖南》一书,鼓吹反清独立说。1903年参加发起拒俄义勇队,后改为军国民教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18711911)
30、黄金源
  黄金源(1871~1944),花县镜湖上社(今新华镇东镜村)人。少年家贫,念过3年私塾,10多岁就在村中干担“八音箱”等杂活,后到广州、香港谋生,做屠宰工。几年后,便自设肉档营业,逐步扩大为3个肉档。金源跟香港著名拳师林世荣学得一手好武艺,为人慷慨豪侠,仗义疏财,因而受到本派洪门会友及肉行工友的拥护。民国9年(1920),香港各行业为维护本行业利益,纷纷组织各行业工会。其时猪肉行业也成立了工会(行
(1871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