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64年出生的名人介绍(6)
51、杨毓泗
  杨毓泗 (1864—1921)字润东。济宁直隶州(今市中区) 东门大街人。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 ,以解元中举。次年,中二甲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 ,被选送日本留学。1908年,学成回国。经考核,名列前茅,加侍讲学士衔。是年,正值清廷议修津浦铁路,原计划经由济宁,但开工前德国人授意,改线经由曲(阜)兖(州),济宁绅商为此掀起一场争路风波。他闻讯后,与济宁在京同乡袁景熙
(18641921)
52、张义成
  张义成 (1864—1930)艺名“张大辫子”。茌平县广平村人。是与-友(艺名“李半仙”) 齐名的山东省著名杂技名家,“双盛杂技马戏班”的创始人,茌平杂技艺术的主要传人之一。出身贫寒,其父酷爱戏法,他自幼耳濡目染,很小便学会了一些戏法技巧。曾投阳谷县薛成琳、薛纯琳兄弟为师,苦学古彩戏法和幻术、气功。学艺期满即独闯江湖,行乡走会。期间,与本县的-友,东阿县的张鹏芳、李金芝,平阴县的靳老三,阳谷县的王
(18641930)
53、振鹏
  振鹏(1864—?)字季程,香山县拱北(今珠海市香洲区拱北街道办事处)北岭村人,父亲徐德广,是福建船政局机器管理员。清同治十三年(1874)第三批清廷公派赴美留学幼童之一,入读美国耶鲁大学法律系。1881年,清政府将留美幼童全部提前撤回,其与另外15名留学生一起,被派入福建船政学堂补习海军知识。毕业后,派往北洋舰队。1889年初,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为新成军的北洋海军挑选军官,向朝廷请准以徐振
54、王太春
  王太春(1864一1950)字和庵,温县辛庄村人,出身富户。后家境衰败,中年外出经商。1930年前后暴富而归,置办良田百余亩及大片滩地,年租仅小麦收百余石。王自成富豪,即周旋于军、政、匪各派势力之间,投机钻营,1932年当上五区区长。1933年,黄河决堤,群众流离失所,经温县民众再三要求省河防局,始准复修黄河大堤。王怕修堤占其土地,遂勾结大玉兰村富绅段某,一方面假言-修堤,令各保在自纸上签名,暗地
(18641950)
55、陈德鑫
  陈德鑫(1864~1925年),字文台,笔名愚谷,生于阳江县太平乡(今江城区埠场镇)珊美村。他自幼勤奋,孜孜不倦学习诗词、书法。青年时因家贫,曾以卖字、写春联弥补学费。清光绪十年(1884年),考取厅学。光绪十三年岁试,以一等成绩入选。光绪二十七年,考取举人,只因考卷书写有不合规定处而被除名。光绪二十九年,参加恩科试,入选举人。两试两中,人称“双科举子”。他是清代最后一科阳江举人。中举后,派任直隶
(18641925)
56、张荆野
  张荆野(1864-1922),字凤巢,号石渠、翼轸。团风镇严家咀人。1897年擢为拔贡,赴京任八旗官学教习。同年,由教习考取同文馆第一名,授俄文馆汉文教习。1909年放江苏候补知县,差委南京下关、四洲、北河口等地厘金局局长。因受反清革命影响加入同盟会。1912年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秘书。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由南京迁居武汉,随任宜昌、青滩口征收局局长。继应四川督军兼巡按使陈宦邀请任督署秘书长
(18641922)
57、陈康大
  陈康大(1864-1939),又名陈龙,斗门县南山村人。18岁随父兄移民到美国加州,在其兄开办的星记米店当搬运工。后在加州的萨克拉门地区租2000英亩土地种植芦笋。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转到桑尤千垦区,租1125亩地种植蔬菜和谷物。民国2年 (1913)后,在俄勒冈的科雷默斯瀑布附近买下了2000英亩土地,雇人种植优质马铃薯。善于经营,业务蒸蒸日上,在最好的年景,获得的利润达9万美元,被誉为
(18641939)
58、田际云
  田际云(1864~1925)字瑞麟,艺名响九霄,一作想九霄。高阳西王草庄村人。幼年家贫,为糊口进涿州白塔村赵家双顺科班从师学戏,演花旦。12岁崭露头角,18岁即誉满京师,以演《春秋配》、《蝴蝶杯》等剧,名噪一时。清光绪十一年(1885)在北京演出,曾与山西梆子艺人合台演戏,使两种梆子腔得以交流,相得益彰,演出颇受欢迎,在北方戏曲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剧目有《梅龙镇》、《海潮珠》、《斗牛宫》等。光
(18641925)
59、陈嘉楷
  陈嘉楷(1864~1931)字冶民,号渔村。蠡县潘营村人。自幼天资聪慧,喜好诗词歌赋,酷嗜书画。16岁中秀才,后试举未中,继续求学于保定莲池书院。正值京师会典馆招收馆员,被破格录用,任绘图、缮录、校对等职。嘉楷利用工作之便,广交著名书画家,继前人所长,充己之画艺,技艺日渐精湛,自成一家,在京、津、保一带颇具盛名。光绪二十六年(1900),为避战乱,返回故里,受命调和清苑及高、博、蠡一带义和团和洋人
(18641931)
60、王长水
  王长水(1864~1950年),祖籍同安县,生于马来亚古晋。其父王友海是沙捞越著名富商。王长水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8岁开始佐父营商。光绪十五年(1889年)继承父业。同年,被委任为沙捞越华人甲必丹。王长水以甲必丹身份,促成和帮助黄乃裳草拟有关福州人到诗巫周围地区开发的31项垦约。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一至三月间,协助首批福州移民由古晋进人诗巫。王长水善于投资,控制了农业种植、商业、航运及
(1864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