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54年出生的名人介绍(2)
11、侯俊山
  侯俊山(1854年—1935年),名达,字喜麟,万全县(今张家口万全县)人。清末民初,北京演艺界梆子腔鼎盛,名伶辈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推“十三旦”侯俊山。时人对他的评价很高,有人说:“状元三年一个,十三旦盖世无双。”鲁迅说:“老十三旦七十岁了,一登台,满座还是喝彩。”侯俊山两岁时母亲病故,父亲把他寄养在怀安县两旗屯村的姥姥家中。两旗屯秧歌剧兴盛,每逢过年过节,必定要唱戏闹社火,侯俊山看戏如痴如醉
中国著名的戏剧艺术家(18541935)
12、安维峻
  安维峻(1854-1925),字晓峰,号槃道人,秦安县神明川(今西川农民村)人。从小就受父亲严格教育,5岁时就能识楹联中的若干字。他童年时,因兵燹频繁,家境贫寒,入学读书较晚。一日他和弟弟路过县城南关,听到私塾里琅琅的读书声,便激动地说:“他日倘有缘,当夜以继日,以补蹉跎”。后受业于巨潭和高震诸先生,只能是半耕半读。16岁后住在舅舅邓铭堂家中,才开始专一读书。当时正值陕甘兵乱,兵临城下者数次,人心
(18541925)
13、华世芳
  华世芳(1854—1905),字若溪,号蒦斋,清末数学家,与兄华蘅芳同以数学名。江苏金匮(今无锡)人。年轻时即喜读家中收藏的大量数学书籍。25岁时为华蘅芳与博兰雅合译的《代数难题解》作校核。光绪十年撰写了《近代畴人著述记》,第二年又出版了《恒河沙馆算草》。光绪二十年任湖北武昌自强学堂数学教习。光绪二十二年主讲常州龙城书院和江阴南菁书院。光绪三十一年任上海南洋公学总教习,旋又任北京商部高等实业学堂教
(18541905)
14、夏思痛
  夏思痛(1854~1924),名寿华,字卓春,晚号思痛,武潭寨子村人,辛亥革命时期著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爱国诗人。夏思痛出生于耕读世家,1897年参加顺天府乡试,录为通判。中日甲午战争后,夏思痛愤恨清政府腐败无能,乃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00年筹划刺杀慈禧太后,1907年密谋行刺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他先后筹划并参加了1900年湖北自立军起义、1903年云南个旧起义、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1911
(18541924)
15、孝哲毅皇后
  孝哲毅皇后(1854年7月25日-1875年3月27日),阿鲁特氏,清穆宗同治帝皇后,蒙古正蓝旗人(后因封后而抬旗入满洲镶黄旗),大学士赛尚阿的孙女,顾命八大臣郑亲王端华外孙女,三等承恩公户部尚书崇绮之女,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姑表外甥女,恭肃皇贵妃侄女。孝哲嘉顺淑慎贤明恭端宪天彰圣毅皇后。咸丰四年七月初一日生,于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日选秀女时指立为皇后。同治十一年九月十四日,以惇亲王奕誴为正使,贝
(18541875)
16、奥斯卡·王尔德
  奥斯卡·王尔德(Oscar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19世纪英国(准确来讲是爱尔兰,但是当时由英国统治)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唯美主义代表人物,19世纪80年代美学运动的主力和90年代颓废派运动的先驱。
英国作家、诗人、散文家(18541900)
17、宋滋兰
  宋滋兰字佩元,又字秋馨,晚年自号后庵居士。政和县东平里人。生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幼聪颖,少侍父官连江、归化,年十六以郡试第一入庠,光绪二年(1876年),二十二岁举乡荐,文名噪一时,尤工诗。时闽诗多习黄莘田香草斋一派,兰厌其陈陈相因,独起而矫之,别张一帜。时任直隶督学孙诒经(钱塘人)雅重其名,聘入幕中襄校试卷。在幕中著有《随轺漫记》,内多记录山川沿革及风俗建置。光绪十二年(1886年)与弟
(18541896)
18、粟道生
  粟道生(1854年9月~1908年10月),字有容,号茂章,双泉铺人。清咸丰四年闰七月初九日(1854年9月1日)生。光绪八年(1882)考取府学文生,善诗,关心国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粟道生应贺金声邀往湖南省城长沙,任贺部前哨哨官。光绪二十八年五月,随贺金声回邵阳。八月初,贺、粟密议,为“保护地方,免外人欺侮”,招募丁勇。八月十六日 (9月17日)粟随贺进入宝庆府城。发
(18541908)
19、鲁连城
  鲁连城(1854—1934),字联卿,武陟县木栾店人。幼年家贫,仅读几年私塾。 尔后,经商办工厂,逐步由小商贩发展成为实业家,是民国时期河南省著名的民族资本家。光绪四年(1878年),鲁连城开始做小生意,先是肩挑,后用车推。主要经营针线、头绳、顶针、鞋带、布带、钱搭之类小百货,寒署无间,生意逐渐兴隆。遂后又开始经营四大怀药,每年推人力车往返于武陟、汉口之间,去时带怀药,返时贩布匹,生意越做越大,逐
(18541934)
20、杨德盛
  杨德盛(1854-1931),自幼习武学医。一天,利龙街福源店老板带其到坳头杨屋找工做,行至半山腰,见一大群妇女在排队挑水,泉水很细,一块约四五百斤重的大石板封住了大半个泉眼,杨蹲下马步,运足力气搬开石板,众人惊叹不已。老板认定杨是武林高手,遂领其到官渡坪田乡杨屋村教习武艺。 民国初年,翁源县立中学聘请杨为国术教员。一天,驻校的县联团团总陈子巽对他开玩笑说:“你力大无比,能移动纪念堂旁边那对
(1854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