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2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张伯行
  张伯行(1651年—1725年),字孝先,号恕斋,晚号敬庵,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人。清朝大臣,理学家。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进士。累官至礼部尚书。历官二十余年,以清廉刚直称。其政绩在福建及江苏最为著名。学宗程、朱,及门受学者数千人。去世后,朝廷追赠其为太子太保,谥清恪。光绪初年,从祀文庙。有一子张师载。人物生平步入仕途张伯行自幼即聪敏好学,受父亲、祖父的影响,品德也很高。十三岁时就通读了四书
清朝大臣,理学家(16511725)
2、爱新觉罗·胤礽
  爱新觉罗·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乳名保成,清圣祖玄烨第二子,母为仁孝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因其胞兄、嫡长子承祜幼殇,在胤礽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胤礽自幼即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儒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长成后代皇帝祭祀,并数次监国,治绩不俗,在朝野
清圣祖玄烨第二子(16741725)
3、张鹏翮
  张鹏翮,字运青,号宽宇,遂宁黑白沟人。生于清顺治六年(1649)十一月十七日。三岁随父读书,授《大学》即能成诵。九岁受业于西充白太庚老师,诗文初露才华。十三岁,受教于遂宁赤崖精舍彭觉山老师。彭为当时名儒,博通经史,长于诗文,对鹏翮影响很大。鹏翮少年有志,鸡鸣即起,孜孜不倦,读书论学,潜道修身,以圣贤自期。康熙八年(1669),鹏翮中举,九年(1670)成进士,时年二十二岁。任翰林院庶吉士,为同僚中
水利专家、天下第一清官(16491725)
4、敦肃皇贵妃
  敦肃皇贵妃(?~1725年12月27日)年氏,雍正帝妃嫔之一,其名于史无记载。湖广巡抚、后加太傅、一等公年遐龄之女。妃兄,广东巡抚,工部右侍郎,内务府总管年希尧(长兄),原授一等公、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次兄)。雍正帝妃嫔之一,雍正帝在藩邸时年氏为侧妃,康熙五十四年,生皇四女。五十九年,生皇子福宜。六十年,生皇子赠怀亲王福惠。雍正元年五月,生皇子福沛。雍正元年十二月,册封贵妃。雍正三年十一月
汉军镶黄旗(?~1725)
5、杨宗仁
  杨宗仁(1661—1725)字天爵,汉军正白旗人,清朝大臣。监生。康熙三十五年,授湖广慈利知县。苗酋虐,其众走县境,苗酋求之,不与。上官檄与之,宗仁持不可,乃止。调蓝山。八排苗为乱,巡抚赵申乔遣兵讨之,将不恤兵,兵将为变,宗仁单骑抚定之。举卓异,四迁甘肃西宁道。五十三年,授浙江按察使,丁父忧归。五十七年,起广西按察使,署巡抚。旋擢广东巡抚。圣祖以各直省钱粮多亏空,谕督抚清理。宗仁疏言:“广东亏空现
汉军正白旗(16611725)
6、于准
  于准(?-1725),字子绳,号莱公,山西省永宁人,清朝官吏。于成龙的长孙,于廷翼之子。官至江苏、贵州巡抚。辑有《于清端公政书》等。于准,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任临清州知州,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升任刑部员外郎。在临清任职三年,据民国《临清县志》记载,“士民至今颂之”。举卓异,入为刑部员外郎,迁户部郎中。出为江南驿盐道,再迁浙江按察使,于成龙丧归,起四川布政使。康熙四十三年,授贵州巡抚。饬
(?~1725)
7、温都·鄂海
  鄂海(?—1725)温都氏,满洲镶白旗人,清朝大臣。自笔帖式授内阁中书,历宗人府郎中,兼佐领。康熙三十二年,圣祖亲征噶尔丹,命鄂海赴宁夏储备牲畜。陕西按察使员缺,上以命鄂海,且谕之曰:“初任外僚,每言洁其身以图报。及莅任,辄背其言。朕於数十从臣中简尔为按察使,尔当益励素行也。”三十七年,迁布政使。四十年,擢巡抚。四十九年,授湖广总督。镇筸边外红苗为乱,令总兵张谷贞等召苗目宣谕,毛都塘等五十二寨、盘
满洲镶白旗(?~1725)
8、江球
  江球(1657~1725)字宜笏,清孔坊人。少颖异,有文名。康熙二十九年(1690)举乡试,三十年成进士,授庶吉士。散馆后授检讨。期间,认真考求朝廷典章制度。三十六年,升山西道监察御史,四十四年,补山东道监察御史。四十五年,擢顺天府丞兼督学政,提出恢复巡访制度,以通民情,肃吏治。累迁至左副都御史。在朝建树颇多,过去州县官员的交接无时间限定,到部引见也不定期。球直指其弊,请求制定统一的制度。各省内部
(16571725)
9、彼得大帝
  彼得一世(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后世尊称其为“彼得大帝”,原名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是沙皇阿列克谢一世之子,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沙皇(1682─1725)。俄罗斯沙皇(1682年—1725年)、俄罗斯帝国皇帝(1721年—1725年),著名统帅,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发动改革。作为罗曼诺夫朝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在位期间对俄国推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改革
俄罗斯帝国之父(16721725)
10、王顼龄
  王顼龄(1642~1725年),原名元龄,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张堰镇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授太常博士。康熙十八年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获一等第6名。改任翰林院编修,参加《明史》编纂。常与汪琬、朱彝尊等上下议论,通晓典故,人称修史良才。后升侍读、侍讲学士,为康熙帝讲解《资治通鉴》。他娴熟史学,触类旁通,每讲一篇,必获康熙帝赞赏。因弟王鸿绪事累及,奉旨休致。不久又应召入京。康熙四十
(1642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