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姓名人堂(7)
121、朱邪尽忠
  朱邪尽忠,朱邪铁勒的后代、朱邪骨咄支之子、朱邪执宜之父,沙陀人。朱邪尽忠,安史之乱之后,回纥占领西域,而吐蕃则趁乱占据河西、陇右(今甘肃)。沙陀人受回纥挤压,于是投靠吐蕃,于789年与其联军攻占庭州。后来,吐蕃为防止沙陀与回纥勾结,将其迁至甘州(今甘肃张掖),封朱邪尽忠为统军大论,常为吐蕃先锋。公元800年左右,回纥攻占凉州,吐蕃以沙陀驻地靠近凉州,试图将其再次迁往黄河以西的高原地区。公元809年
[]
122、朱衡
  朱衡(1512—1584)明江西万安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历任龙溪、婺源县令,刑部主事,福建提学副使,山东布政使,右副都御使,刑部尚书和工部尚书等职。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秋,黄河洪水泛滥,微山湖水位猛涨,江苏沛县飞云桥河堤决口,洪水注入昭阳湖,数百里河道淤塞,南北漕运断绝,粮食难以转运,沿途百姓苦不堪言。时任南京刑部尚书的朱衡,改任工部尚书兼副都御史,专门负责治理河槽工程。朱衡上
[] (15121584)
123、朱勇
  朱勇,1964年2月2日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市湓浦街道49号一个普通的充满革命气息的家庭。祖籍安徽省宿松县。祖父原名朱祖荣,后改名朱声。1941年在大别山参加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同年入党。历任连指导员、乡工运书记、乡长等职。1945年,因叛徒出卖被捕,曾机警地吞下一份党的绝密文件。面对敌人严刑拷打,他守口如瓶,宁死不屈。残忍的敌人将他五花大绑推进河边沙滩的深坑里,用菜刀割他的脖子,割一刀问一句:“你说
(19641985)
124、朱向离
  朱向离,又名朱指南,化名林琳、张文成,1911年9月6日生于山西省平遥县北营村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其父朱存正是前清秀才,参加过中国同盟会。1918年,朱向离在本村读初小,1924年进本县第二高级小学学习。在此期间,受族兄弟朱宝善、亲戚冀云程(均为共产党员)及大革命时期参加中国共产党的任行健的影响,开始向往革命。1925年五卅惨案后,朱向离参加宣传队,下乡讲演、募捐。1927年3月,他的父亲病逝后,家
(19111950)
125、朱程
  朱程(1910~1943),字公行。矾山镇内山人。早年就读温州商业学校、厦门集美学校,后入广州黄埔军校,民国18年(1929)夏毕业,在德州国民党军某部教导队当见习教官。因参加反蒋活动被捕,在南京监狱关押了一年半。获释后回乡,执教于麻步鳌峰小学,受到共产党员叶廷鹏思想影响,参加一些进步活动。鳌峰小学被豪绅等捣毁后,遂南下广州。两月中,目睹国民党改组派的作为,与蒋如出一辙,又愤而回乡。后到南京,在津
(19101943)
126、朱物华
  朱物华(1902年1月3日—1998年3月11日),出生于江苏扬州。无线电电子学家、水声工程专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三、四、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朱物华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扬州邵伯镇。5岁进私塾,学习经籍、古文。1909年转入扬州第一小学。1915年他考取扬州第八中学。他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1919年中学毕业后,他同时报考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19021998)
127、朱福炘
  朱福炘,1903年7月9日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奔牛镇一个小商店主家。自幼聪敏好学。他父亲受当时“工业救国”思潮的影响,希望儿子能攻读大学工程学科,日后为国家工业发展做出贡献。但家庭经济拮据,只是由于他姑丈得知朱福炘学习成绩优秀,愿意给予资助,才使他得以在1920年夏考取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工科(大专),并顺利地完成学业。那时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工科,拥有诸如茅以升、胡刚复等著名学者,基础课程十分扎实。但是
物理学家
128、朱升
  朱升(1299~1370),字允升,号枫林,休宁回溪台子上村人,与朱熹同宗。受亦儒亦农之父朱秀和大家闺秀之母汪氏熏陶,朱升自幼好学,先后师从陈栎、黄楚望等名家,开馆讲学于故里、紫阳书院、商山书院、歙县石门、郑庄等地,人称枫林先生。朱升19岁中秀才,46岁中举人,50岁任池州路儒学学正,却不弃耕作,“春深雨足长青草,数亩山田自可耕”。朱升59岁那年,朱元璋一路攻城掠地,重兵包围徽州府城。为免百姓受害
[] 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12991370)
129、朱少连
  朱少连(1887—1929) 中共中央委员,工人运动领袖。 湖南省衡阳县人,1887年3月20日出生于衡阳县竹花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2年从湖北铁路学校毕业后到株萍铁路局当火车司机,1921年提升为株萍铁路管理局行车部总司机。1921年冬,在毛泽东、李立三的教育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李立三在安源办工人夜校的得力助手。1922年2月由李立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1日,安源
(18871929)
130、朱友珪
  朱友珪(884年―913年3月27日),又名朱友球,小字遥喜,后梁太祖朱温第三子,母亳州营伎,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第二位皇帝。朱友珪初封郢王,历任左右控鹤都指挥使、莱州刺史。乾化二年(912年),朱友珪弑父登基,改年号为凤历。朱友珪继位后,大量赏赐将士以图收买人心,然众多老将颇为不平,而朱友珪亦荒淫无度,因此人心沸腾、民怨四起。凤历元年(913年),朱温的外孙袁象先、女婿、儿子朱友贞与将领杨师厚等人密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第二位皇帝(884913)
131、朱嗣龄
  朱嗣龄,1921年出生于江苏省涟水县一个富裕中农家庭。1938年5月,日本侵略者入侵苏北地区后,朱嗣龄中断初中学业。1939年初,朱嗣龄报名参军,误入国民党军队,后伺机逃脱。同年4月,进入八路军抗战公学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朱嗣龄自抗战公学学习结束后,被编入八路军陇海路南进支队第三团当战士,参加了与日军华北、华中派遣军,国民党政府江苏省主席韩德勤率领的顽固派军队以及伪军、土匪的多次战斗。他作
(19211948)
132、朱丹溪
  简介朱丹溪(1281--1358),名震亨,字彦修,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人。他所居的赤岸村,原名蒲墟村,南朝时改名赤岸村,继而又改为丹溪村。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丹溪先生”或“丹溪翁”。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贡献卓著,后人将他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誉为“金元四大医家”。成长经历童年磨难朱丹溪祖父名环,父名元,母戚氏。祖父辈均以孝闻名乡里。朱丹溪的堂曾祖朱杓,精通医学,
[] 金元时期四大名医(12811358)
133、朱云谦
  朱云谦同志是江西省莲花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4年红军主力转移后,他在湘赣边区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政治处副主任、团政委、淮南抗大八分校政治处主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淮南路东军分区司令员。他参与开辟淮南津浦路东抗日革命根据地,组织指挥奇袭盱眙城之战,取得歼灭日、伪军200余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134、朱钦
  朱钦(1443~1520),字懋恭,明邵武人。青年时代,朱钦在建阳县考亭书院攻读理学;后至江西临川,受业于吴与弼门下。成化四年(1468)中举人,成化八年(1472)中进士,授职宁波府推官。任职期间,严于律己,不畏权势,秉公执法,平反了不少冤假错案。宁波(今浙江宁波)农田常受潮卤之害,他亲自到海滩审视地势,观察海潮涨落规律,带领百姓修筑佗山堰,使农民大受其利。巡抚张公曾写诗称赞他“捍潮有力能回海,
[] (14431520)
135、朱培基
  朱培基,1921年8月24日生于北京,原藉江苏省太仓县,父亲朱斌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长期在京(平)汉铁路任职。由于父亲的工作性质,经常在铁路沿线各地迁移,全家也就随其来去,到过北京、许昌、郑州、汉口等地。1931年在汉口时,长江大水漫堤,朱培基被送回老家,两年后回到北京的父亲身边,1935年又举家迁到汉口,那时朱培基已是初中学生了。初中阶段对人生来说是一个思想、知识成长较快的时期,那时正值抗日战争
136、朱之蕃
  朱之蕃(1556~1624)明代大臣、书画家。字元升,一作元介,号兰隅、定觉主人。原籍山东聊城茌平县,后附籍南直锦衣卫(今属江苏南京)。万历二十三年科举状元,官终礼部右侍郎,任上曾奉命出使朝鲜。后以母丧,不复出仕。工书法,善画山水花卉,天启四年(1624)辞世,享年69岁。卒赠礼部尚书。传世作品有《君子林图卷》等,另有《君子林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著有《使朝鲜稿》4卷、《纪胜诗》1卷、《落花诗》
[] 明代大臣、书画家(15561624)
137、朱仙舫
  朱仙舫(1887.1.14~1968.7.20)原名升芹,江西省临川县长乐乡百源朱村(今属进贤县长山晏乡)人。中国第一代纺织工业管理专家、实业家,江西民族纺织工业的奠基人,中国纺织学会的发起人。朱仙舫的父亲朱玉屏系秀才出身,长期教私塾兼务农。朱仙舫幼年在父亲的私塾读书,后进临川小学和抚州中学学习,应县试,曾获第三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考取官费生,留学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现为东京工业大学
(18871968)
138、朱家良
  朱家良出生年:1957籍贯:台湾屏东职务:美国优派(ViewSonic)全球董事长兼CEO朱家良,美国优派(ViewSonic)全球董事长兼CEO1957年生于台湾屏东县,台湾东海大学社会系肄业1987年移民美国加州,创立KeyPoint科技公司开始销售台湾生产的电脑组件。1990年,创立美国ViewSonic集团,进军显示器市场,同时创立了独特的品牌行销策略。自1998年至今,ViewSoni
ViewSonic(优派)集团全球董事长
139、朱洪荫
  朱洪荫,蒙古族。成形外科学家。北京人。1939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生物系。1943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医医学博士学位。建国后,历任北京医学院教授、第四附属医院副院长、外科主任,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成形外科研究室主任,北京医科大学教授,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对眼睑0痣、0闭锁、拇指缺损等修复和再造有较深研究。编有《成形外科学概要》。朱洪荫,19
140、朱景玄
  朱景玄,唐朝武宗会昌(841-846)时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元和初应进士举,曾任咨议,历翰林学士,官至太子谕德。诗一卷,今存十五首。编撰有〈唐朝名画录〉。〈唐朝名画录〉是一部以分品列传体编写的断代画史,开创历代画史编写的先河,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编者以“神、妙、能、逸”四品品评诸家,其中“神、妙、能”又分上、中、下三等。“画格不拘常法”的画家则入逸品。其本文则各为略叙事实,据其所亲见立论,
[] 唐朝诗人(84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