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历史人物介绍9
徐复祚
  徐复祚(1560~?),原名笃儒,字阳初。号謩竹、三家村老。常熟人。生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明戏曲作家。以诸生入国学,工词曲,著有《霄光剑》、《红梨记》、《投梭记》、《一文钱》等剧,又有《花当阁丛谈》等。
严澂
  严澂(1547~1625),字道澈,号天池。严讷次子。生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常熟虞山镇人。明臣,古琴家。明万历间以父荫官邵武(今属福建)府知府,誓言不带邵武的一分钱回家。任上平断冤狱,减苛税;并兴修水利,使邵武地区免水灾,农民自此岁有余粮,安居乐业。任满后,百姓赠以万民伞,攀辕阻道,焚香跪拜,置礼相送。他均拒之,惟合手推辞不掉的“茶果银”,返里后即将它用来修治苏州齐门到常熟南门之间损坏的桥梁。严澂精古琴,曾结琴川琴社,集天下
(15471625)
麦新
  麦新(1914~1947),原名孙培元,别名默心、铁克。原籍常熟。民国3年(1914年)12月5日生于上海。革命音乐家,烈士。幼年曾受音乐熏陶。民国14年父殁,靠母做工、缝洗为生。民国18年辍学,为美亚保险公司练习生、职员。“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4年,为-歌咏会、业余合唱团组织者之一。民国25年,参加词曲作者联谊会,始作歌曲。抗日战争爆发,创作著名的《大刀进行曲》,传遍全国。民国27年春,参加中国共产党。后抵延安
(19141947)
徐天啸
  徐天啸(1886~1941),名啸亚,字天啸,别署秋槐室主、天涯沦落人等,以字行。常熟人。作家。早年即以才名,与其弟枕亚并称“海虞二徐”。民国元年(1912年)偕枕亚赴上海,同任《民权报》,天啸负责社说及评论,立论相当激烈,以致次年该报被袁世凯政府强令停刊。民国3年起任上海《黄花旬报》主编,同时助徐枕亚《小说丛报》。兄弟俩同入南社。此后走广西,转广东,曾在军界任职,一度又主广州《大同日报》笔政。数年后又回上海,任青年会国文教师。以国事日
(18861941)
瞿启甲
  瞿启甲(1873~1940),字良士。昭文县古里村(今常熟市古里镇)人。藏书家。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书,至瞿启甲为四世。幼孤,随伯父秉渊及兄启文、启科读书。擅文学、书法,维护先代遗书尤谨。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学部奏设图书馆,两江总督端方遣人令瞿氏献书,许官京卿,他不为所动。后经父老斡旋,进旧刊及影钞若干种。民国12年(1923年),曹锟在国会贿选总统,他重名节,拒贿南归。民国13年,军阀内战,为免兵燹,将全部珍本运往上海庋藏。
(18731940)
徐枕亚
  徐枕亚(1889~1937),原名觉,别署泣珠生、东海三郎、青陵一蝶。常熟城区人。鸳鸯蝴蝶派小说家。曾读师范学堂,后执教于无锡。民国元年(1912年)赴沪,任《民权报》。遂撰长篇文言小说《玉梨魂》,在报端连载。以情节缠绵、文辞丽婉为当时市民阶层、青年所欢迎,风行一时。后又撰言情小说十余部,并将《玉梨魂》充实整理,改名《雪鸿泪史》刊行。民国11年,妻蔡蕊珠殁,极悲痛,撰《悼亡词》一百首。清末状元刘春霖之女沅颖,读《玉梨魂》及《悼亡词》,深
(18891937)
曾朴
  曾朴(1872~1935),字孟朴,又字小木、籀斋,笔名东亚病夫。小说《孽海花》作者之一。常熟城区人。光绪十七年(1891年)举人,光绪十八年会试未中,捐官内阁中书。宣统元年(1909年),为两江总督端方幕僚;翌年捐候补知府,分发浙江。民国初,参加共和党,为江苏省议会议员。后任江苏省官产处处长、财政厅长、政务厅长等职。于民国15年(1926年)秋去职。后返里,居虚廓园。曾朴才名颇著,学识赡博,翁同龢尝称为异才。光绪二十一年进同文馆,始学
(18721935)
吴双热
  吴双热(1884~?),名恤,别署双热、一寒、汉魂、光熊等。常熟人。小说家。出身书香门第,祖传有三声书屋,藏书甚富,故早年曾博览群书。又与同邑徐天啸、徐枕亚结为金兰之契,并撰征盟文曰:“海虞市上,同时发现三奇人:其一善笑,其一善哭,其一则善噤其口如哑。笑者之心热,哭者之心悲,哑者之心冷。世事日非,国事日恶,人事日不轨,肠断矣,乌得不哭?哭不得,乌得不笑?哭即无益,笑亦无益,又乌得不哑?三人者非他,哑者徐子天啸,哭者徐子枕亚,而笑
陶元淳
  陶元淳(1648~1698) 字子师。江苏省常熟人。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中进士,三十年(1691年)任昌化县(今昌江黎族自治县)知县。常步行村落,访问民间疾苦。时兵乱频仍,册籍全被烧毁,豪强地痞趁机霸占田地,百姓逃亡。莅任后重新清丈土地,制定鱼鳞册;还寻找空地设立墟市,招抚-,开垦荒地,并送给耕牛种籽等生产资料,减轻赋税。逃难民众回乡“复业者千余户。”在本县汉黎交界处曾设“土舍”管理黎人出入,但不少官吏借“土舍”为奸,于是下
[] (16481698)
宗白华
  宗白华(1897.12.22-1986.12.20) 原名之櫆,字伯华。江苏常熟人,祖籍浙江杭州。哲学家、美学家、诗人。 幼年在南京第一模范高等小学读书,17岁到青岛德国高等学校中学部修读,1918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语言科,后升读大学医预科,课余自修文学、哲学。同年参加“少年中国学会”,负责《少年中国》月刊。1919年在上海主编《时事新报》文艺副刊《学灯》,发现和扶植了郭沫若等文坛新秀。1920年赴德留学,先后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柏林大学
哲学家、美学家、诗人 (18971986)
邵慎之
  邵慎之 (1918~1997)笔名高旅、孙然。江苏常熟人。中共党员。1940年肄业于北平民国学院经济系。历任江苏《兴化公报》,《上海译报》特约记者,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湘鄂赣边区游击指挥部政治队长,《桂林日报》、主笔,湖南《中央日报》、重庆《中央日报》战地特派员,《上海申报》特派员,香港《文汇报》主笔、资料室主任、副刊部主任。194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才女名姬杜秋娘:红颜知己》、《深霄艳遇记》(均已改
(19181997)
钱仲联
   钱仲联(1908—2003),原名萼孙,号梦苕,江苏常熟人。民革成员。1926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曾任教上海大夏大学、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南京中央大学等。建国后,任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教授,兼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编委会副主任,《中华大典·文学典》编纂委员会、《全清词》编纂研究室、《续修四库全书》、《全宋诗》编委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等顾问,中国韵文学会
(19082003)
宗福先
  宗福先 (1947~)江苏常熟人。中共党员。1968年进厂当工人。历任上海市作协-书记、副秘书长,专业作家,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六、七届全委会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话剧剧本《于无声处》、《血,总是热的》、《道拉斯先生到来之前》(合作)等。《于无声处》1978年获文化部、全国总工会特别嘉奖,《血,总是热的》获1980—1981年全国优秀剧本奖,《道拉斯先生到来之
朱天红
  朱天红 (1957~)笔名石川。女。江苏常熟人。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长春师范学院中文系。1975年赴黑龙江省庆安县繁荣村插队务农,后历任庆安县农机修造厂炉前工,长春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北京《中外产品报》及《中国开发报》记者、、副刊部负责人,华龄出版社总编室主任,副编审。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失落的岁月》,长篇传纪文学《毛泽民传》,诗歌集《赠答席慕蓉》,各类图书120余种等。纪实文学《毛泽
周政保
  周政保 (1948~)江苏常熟人。中共党员。1975年就读于新疆大学中文系。1980年获硕士学位。1965年赴新疆塔里木,历任新疆塔里木农场农工,报社记者,财贸干部。1980年入伍,历任新疆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兰州军区政治部创作组专业作家。1990年任职于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国作协第五、六届全委会委员。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一级。著有评论集《闻捷的诗歌艺术》、《小说与诗的艺术》、《军事文学的观念》、《小说
周美文
  周美文 (1929~)笔名梁吉。女。江苏常熟人。民盟成员。1957年毕业于中央文学讲习所班。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福建日报》资料室干部,福建省文联文艺期刊组长,县剧团副团长、编剧,中国作协福建分会秘书长,福建省文学讲习所教务委员会主任,编审。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组诗《围垦农场诗草》,儿童组诗《妈妈和孩子的诗》,小戏剧剧本《迎新人》、《金鸡高唱》,散文诗《黄昏时分》等。
叶公觉
  叶公觉 (1948~2007)笔名绿叶、江南叶。江苏常熟人。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68年下乡插队,历任常熟文化馆创作员,苏州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秘书,《常熟日报》,常熟理工学院中文系教授。常熟市第六、七届政协常委,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江苏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理事。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评论集《文苑赏花录》,散文集《一朵翠绿色的云》,作品选集《双桨轻舟》等多部,另外发表散文、评论
(19482007)
严寄洲
  严寄洲 (1917~)江苏常熟人。中共党员。1938年参加革命。历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八路军120师战斗剧社戏剧教员,第一野战军战斗剧社剧作室主任,西南军区战斗文工团创作室主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影协名誉理事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剧本《罪恶》、《前进!中国的青年》、《女英雄刘胡兰》(以上均为合作)、《甄家庄战争》、《两兄弟》、《四十一》等,导演电影《祖国的海疆》、《这决不是小
徐宝钧
  徐宝钧 (1933~)江苏常熟人。中共党员。1950至1951年在华东革命大学学习。1951至1976年在空军某部历任战士、副排长、干事、政治指导员、大队副政委、组织科长等职。1976至1994年在大连第二十三中学任副校长、副书记、总支书记等职。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黑土忠魂关向应》,传记文学《我与柯棣华》(合作)。作品曾获199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建国50周年“在五星红旗下”征文优秀奖,2003年河北省清风杯小
汪绎
  汪绎(1671-1706),清代诗人。字玉轮,号东山,江苏常熟人。康熙三十九年进士第一,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作官仅三年便退隐告归。为诗蕴藉含蓄,著有《秋影楼诗》。汪绎,世代为休宁西门汪氏家族,外祖父钱曾,有藏书楼“述古楼”、“也是园”。汪绎生于清康熙十年,寄籍江苏常熟。自小才思敏捷,加之长得英俊标致,深得外祖父宠爱,有幸浏览到了别人无法见到的书籍文献,并结交了众多当时的名流。清初江南大藏书家、“铁琴铜剑楼”主人瞿绍基、名噪一时的诗人邵陵
[] (16711706)